我是广州“日结大神”,一天最多能赚2033元,在二婚市场很有优势黄金周盘点:十一区千场活动揽客,带动广州旅游“人财两旺”,
我是广州“日结大神”,一天最多能赚2033元,在二婚市场很有优势
一、一天最多赚2033元
在康鹭片区,像他这样的一天一结,收入不低的“日结大神”并不在少数。不同于深圳的三和大神,他们是有一技傍身的,所以称自己为日结的“技术大神”。他们做的衣服大多是毛货。这类订单大多来自广州的沙河市场和十三行,采用一种极致的小单快反模式,经常要做到24小时要出货,款式和做工都比较简单,大部分订单只有几十上百件,做到爆款才会有成千上万件,主要服务于大众低端女装市场。
做毛货的工作机会很多,是他们能够一直做毛货,并且能够赚到钱的主要原因。在我国,毛货所代表的中低端市场长期存在且具有一定的规模。对于一个发展中国家而言,无论从生产还是消费来看,过去几十年中低端市场始终是产业发展的基本盘。即使经济不断发展,人们消费能力不断提升,还是会周期性的遭遇经济下行,中低端市场会因此获得阶段性的增长和发展。在特定的领域,比如快时尚领域,长期依靠爆款——大多是简单廉价的毛货来盈利,而广东服装产业,在快时尚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这使得身处广东的七哥和他的同行能够获得大量的机会,并且得到充分的训练,而且收入一直都不错。
因此七哥说,康鹭片区,是打工人的天堂。毕竟对于一个初中都没有上的产业工人而言,仅凭着自己的踏实付出和劳动能力,找一个一天最多能够赚到2033元,一个月最多能够赚到2.8万元,还能够生活得便利舒适的地方少之又少。
二、最宝贵的自由
因此对于七哥而言,做毛货,尤其是做日结的毛货,使得他可以自主的选择到哪个工厂去做,并且能够做完订单就离开,决定了他不需要依附某个具体的老板来获得市场机会,不用总是和一个老板进行多次博弈,做白工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前提是这里的临时订单足够多。实际上,做毛货的老板也喜欢日结工,喜欢灵活用工,因为竞争白热化,订单高度波动,在加上服装产业具有季节性,用长期工,就很不划算,选择在给长期工结工资的时候打折扣,有时也是无奈的选择。前提是随时可以找到临时工和日结工。在产业集聚区,尤其是在康鹭这类产业集聚区,为老板们和产业工人们都提供了这一可能。
做日结,最大的自由是,都能够根据自己的能力、经验和特点来选择最适合自己,最好做,最能够赚钱的订单。在东莞的时候,因为比较快手,受到老板们的欢迎,他可以随时进入到订单比较多的工厂,做完就走,因此出现一个工厂七进七出的情况。
在七哥看来,这是在工厂做长工的人没有办法比的。他们往往不需要太多经营,甚至过的有些枯燥和麻木,是七哥不能忍受的。
三、手里有钱,就是保障
获得了自由,获得了全面的成长,也并非没有代价。一些做质量货的长期工,他们的收益是相对稳定的,而且有些还交了社保,以后养老更有保障。但是七哥并不在乎这些。在他看来,最重要的保障就是手里有钱。有钱就能够娶老婆,生孩子,以后才有保障。再不济,手里有钱,以后拿着钱回村养老,种种菜,等到不能动了请个人来照顾也是可以的。实在困难的时候,国家也不会见死不救。这些想法实在有些消极,但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七哥也谈过几次恋爱,因为出来的早,原来服装厂都是年轻人,而且年轻女孩多,谈恋爱的机会也多。但是要结婚并不容易。很多时候是因为女孩家里反对,也有女孩觉得他条件太差不愿意与他结婚的。最近一次恋爱,谈了两年,是和一个湖北女孩,最后还是因为钱的问题分了。10多万的彩礼,相比老家30多万的彩礼来说不算高,但是要买房买车,对于七哥而言,基本上不可能。
虽然打工这么多年,实际上七哥并没有存到钱。在汕头的时候,那时候在父母的要求下有老乡管着,每个月的钱寄回了家里,但是当时挣得钱不多。因为是童工,很多时候老板给的也不多。到了东莞,收入逐渐增加,但是到了谈恋爱的年龄,和同龄人的交往也多了起来,那时候也正是好玩的时候,每个月4000-5000元,每年能够存下来的钱很少,这部分钱(6万元左右)也用来支持家里建房子,也是为结婚做准备。直到2022年来到康鹭片区,才真正有了存钱的能力,一年能够挣个10多万,加上抖音的收入每个月4000多,差不多有20万,每个月一个人的开销大概为3000元,减去回家的开销,每年能够存下10多万。问题是,他觉得自己已经31岁了,等到他存够结婚的钱,再想找媳妇也是困难的。康鹭片区正在拆迁,离开这里以后不知道还能不能够挣到这么多。他很后悔自己没有早点来到康鹭片区。他想着如果10年前他就进了康鹭片区,也许这个时候他已经结婚生子了。
他这样安慰自己,自己在二婚市场还是有优势的。因为相对于那些结过婚且有孩子的男性,他还是更容易被一些二婚的女性青睐。自己还是要努力挣钱,因为如果没有钱,即使结婚了,最后也会离婚。他的几个同学,很多和他一样,没有上多少学,打工也没有挣到钱,结婚后又离婚了。他还是希望通过结婚生子获得保障,虽然这也可能会因为孩子不孝或没有能力最后只能靠自己养老,但也好过自己去世之后连个送终的人都没有,很快就没有人会记得自己。而要想实现这一目标,手里没有钱是不行的。黄金周盘点:十一区千场活动揽客,带动广州旅游“人财两旺”
来自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的数据显示,假日期间广州市接待游客1441万人次,同比增长3.7%;接待出入境游客25万人次,同比增长50%;实现文旅消费超112.6亿元,同比增长2.2%。结合广东省假期文旅初步测算的数据,广州接待了全省24.64%的游客,旅游收入占全省20.97%。
消费方面,在广州上演的海量活动带旺商圈客流,各项消费数据均呈现上涨,在以旧换新政策助攻下汽车家电等商品销售额大幅增长,全市餐饮消费约40亿元。
交通方面,广州市铁路、民航、公路和水路四种运输方式累计到发旅客约1087.1万人次,同比增长8.7%。
11区使出拿手绝活,联袂上演文旅大戏
这个国庆假期,广州11区纷纷使出拿手绝活,依托本地文旅资源,推出了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吸引了一大波游客,充分展示了广州各区各异的文旅亮点。繁华热闹的天河路商圈、恬静安逸的从化乡村、古韵十足荔湾历史文化街区等,为市民游客奉献了一场精彩的广州文旅大戏。
黄埔区
刀郎演唱会助攻广州文旅上热搜
“山歌响起的地方·刀郎2024巡回演唱会”成为黄埔区国庆期间一大热点。
荔湾区
历史文化街区表现亮眼,永庆坊接待游客涨超七成
在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举行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文艺汇演。
依托丰富的岭南文化资源,荔湾的历史文化街区广受欢迎,表现亮眼。
国庆期间,荔湾区主要旅游景区共计接待游客约241.11万人次、增长78.2%。其中,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接待游客11.03万人次;永庆坊接待游客89.37万人次、增长78.4%;荔枝湾接待游客13.08万人次、增长107.6%;沙面接待游客34.63万人次、增长44.2%;陈家祠接待游客7.88万人次、增长23.6%;上下九步行街接待游客50万人次、增长38.1%;广州文化公园(含十三行博物馆)接待游客35.13万人次、增长185.4%。
花都区
在岭南古村,邂逅世界级艺术展
“1的纪念性:贾科梅蒂在塱头”展览户外装置——春阳台塱上荷园。
在有700多年历史的岭南古村,迎来了一场世界级艺术展。这个节假日,作为中法建交60周年特别呈现之中法文化之春的系列活动之一,阿尔贝托·贾科梅蒂(AlbertoGiacometti)特展“1的纪念性:贾科梅蒂在塱头”在位于广州市花都区塱头村的广州春阳台艺文中心向公众开放,成为这个国庆假期花都文旅的亮眼之作。
本次展览展出了79件贾科梅蒂不同类型的原作,包括其代表作品《高女人I》(TallWomanI,1960)、《迭戈的半身像》(BustofDiego,Vers1954)等。据悉,展览将持续至明年2月左右。
天河区
国际范、时尚味,天河路商圈日均客流量超200万人
位于天河路商圈的正佳广场借助丰富的活动吸引了一大波游客。
天河路商圈再现“人从众”的火爆盛况。10月1日-7日,天河路商圈总人流量约1521.47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11.98%。
作为2024年广州国际购物节的主会场,天河路商圈流光溢彩,正佳广场、太古汇、天河城等商户开展创意市集、潮流赛事、音乐演出、艺术展览以及优惠促销等超百场。
结合中法建交60周年暨中法文化交流年,天河路商圈的主题活动不少洋溢着法国浪漫风情:法式街头搬到购物节主会场正佳北广场,巨型艺术雕塑、法式街头小吃、欧式花艺美学、中古艺术疗愈,带领游客一秒穿越到法国街头。
增城区
文旅+体育,别样方式打开国庆假期
增城区每晚在增城广州举行两场非遗打铁花表演,吸引众多市民游客前往观赏。增城区文广旅体局供图
增城区举行“2024年国庆欢乐盛典——增城体育旅游文化周”节庆活动,包括粉色火焰山、打铁花、非遗火壶、灯光秀、网红不倒翁等。尤为引人注目的是,每晚各上演两场次的非遗火壶与打铁花表演,火光冲天,铁花四溅,为市民和游客带来了视觉与感官的双重享受。
与此同时,“文艺增城”系列展览也在国庆首日拉开序幕。运动爱好者也可以现场观赏到武术、花式单车、跳绳及球类互动等体育嘉年华活动,以及拉丁舞、尊巴等舞蹈展演。
从化区
温泉乡村游成亮点,不远游在这里微度假
市民游客打卡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
城市微度假、温泉游、乡村游成为从化游热点。初步测算,从化区共接待游客123.1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24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2023年分别增长25.15%和21.48%。
海珠区
美上加美,国风文化盛宴在城央花海上演
海珠湿地推出以“国风璀璨,喜迎华诞”为主题的2024国庆文化周。摄影:通讯员谢惠强
海珠湖近14000㎡的土地上,双色硫华菊与花烟草交织成一片绚烂的花海,吸引了众多游客拍照打卡。同时,海珠湿地还推出了以“国风璀璨,喜迎华诞”为主题的2024国庆文化周。中华服饰展、华服换装摄影体验、国风歌舞表演、“古韵舞蹈”大赛、民乐国风展、国风快闪舞团等国风主题活动接连上演,让原本风景秀丽的海珠湿地“美上加美”。
值得一提的是,在国庆假期前,广州岭南书院·隔山书院开幕,为游客提供了一个文旅新选择。隔山书院所在的瑶溪故地,是广州历史上著名的人文鼎盛之所。
越秀区
深挖文化内涵,推出丰富特色文旅主题活动
越秀区举办“020赫兹”城市音乐营地国庆音乐会。
广州市越秀区不断挖掘辖区文化内涵,立足旅游资源,策划并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潮玩节会、文博展览、文艺演出、趣味游玩等特色文旅主题活动。
国庆期间,《我的祖国》红色经典大型交响音乐会、“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交响演唱会、《天空之城》动漫经典音乐作品音乐会、梁祝&卡农——一生必听的世界经典名曲烛光音乐会等中外经典音乐会、奇妙萌可之魔法歌舞节在星海音乐厅、蓓蕾剧院、友谊剧院等演艺场所激扬奏响。
番禺区
潮玩长隆,各大商业体、旅游项目客流量刷新纪录
第七届番禺水色旅游文化节在宝墨园启幕,现场汇集了民俗艺术、非遗展演、国潮魔术等多种表现形式。
番禺区各大商业体、旅游项目客流量刷新年内纪录,同比增幅达27.2%。
长隆万博商务区以长隆旅游度假区为牵引,举办长隆欢乐玩圣节、水上超级电音节,并融合商务区内各大项目开展的热力缤果嘉年华、有求Being、潮流夜生活、SlowLife城中的慢生活、广州点心季等活动。
此外,余荫山房举办的“余荫秋兰景古色复生辉”2024年国庆节活动,开启一场韵味十足的岭南古典园林之旅,迎来了大批游客游玩和观赏兰花展。
白云区
红色文化、传统文化在青山绿水间碰撞
“英雄花开英雄城”2024广州故事会白云山专场现场。
白云区辖内景区景点精心筹备了一系列的庆祝活动醒狮邀请赛、音乐会、灯会、展览等,让人目不暇接。
在白云山景区,不仅有“英雄花开英雄城”2024广州故事会白云山专场可回味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还能欣赏到由各大型艺术团带来翩若惊鸿的古典舞姿、悠扬婉转的天籁之音、国潮音乐的独特魅力,以及以体验到入选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岭南功夫茶艺、咏春拳和秦腔表演。红色文化、传统文化与青山绿水将在这里碰撞出别致韵味。
南沙区
丰富文旅大餐“上桌”,既有潮流也有野趣
南沙滨海公园国庆期间恢复对外开放。
南沙区各大景区、商圈、酒店为市民游客准备了丰富的“文旅大餐”,内容涵盖文艺汇演、现代农业、特色集市、亲子互动、非遗民俗、户外运动等。
南沙区文广旅体局与广州广之旅国际旅行社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旅至湾区乐游南沙”系列活动之——“2024万人贺华诞-国庆南沙主题团”设计了三条旅行路线,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近万名游客参与。
创享湾联合歪马送酒打造国庆长假潮趣啤酒美食节活动,以当下国潮文化与流行元素结合美食,啤酒,通过说唱+乐队+电音的演出内容,配合定制了炫酷舞台。
南沙都市农业实验园举办第二届南沙都市农业金秋欢乐节,通过农产品手工艺品展销、农业科普知识互动等文化活动,让游客尽情享受户外野趣,与大自然零距离接触。
数据显示,南沙全区累计接待旅客人数超225万人次,较比2023年同期增长59.16%,较比2019年同比增长147.78%。
海量活动带旺商圈,消费市场火力全开
市、区联动“放大招”,以旧换新、国际购物节及各类促消费活动齐上阵……在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广州消费市场整体呈现加速复苏态势。
广州市场消费运行监测显示,10月1日至10月6日期间,全市重点监测的39家零售企业实现零售额约62.8亿元,同比增长约8%,较2019年同比增长58.7%。结合商务部数据和第三方机构数据,10月1日至7日全市网络零售总额预计达297.4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长6.6%;直播网络零售额将突破63亿元,同比增长15.1%。
正佳极地海洋世界上演多场海底国潮大秀,与市民一起欢度国庆。
从行业情况看,汽车、石油、体育娱乐用品、服装类零售规模均在4亿以上,同比分别增长13.8%、1.6%、12%、13.7%,粮油、食品、饮料、烟酒、家电消费同比增速达20%左右;从重点企业看,朴朴超市、永旺、沃尔玛同比实现两位数以上增长。
海量活动轮番上阵,带旺商圈客流
9月29日,广州国际购物节在天河路-珠江新城商圈拉开帷幕,结合国庆、第136届广交会等重要节点,绕消费者关心的“吃住行游购娱”六大元素,推出“广州929就爱购”榜单,并特别策划了“广州超City路线”等300场主题活动。另外,结合中法建交60周年暨中法文化旅游年,广州又联动商圈载体、知名品牌等开展广交会专属礼遇、创意市集、潮流赛事、音乐演出、艺术展览以及优惠促销等购物狂欢嘉年华活动。
10月1日至6日,北京路商圈客流量335.4万人次,同比增长11.1%,预计总营收8.05亿元,同比增长6%;长隆万博商圈客流量256.9万人次,同比增长26.9%,销售额达1.05亿元,同比增长1.6%。
国庆期间的北京路人头攒动。摄影:通讯员李汉晖
补贴力度大,消费品以旧换新带动明显
今年9月,广州在全省率先启动汽车、家电“焕新”补贴,通过“财政补一点、金融促一点、平台出一点、企业让一点”,形成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合力,补贴力度为历年最大。
9月28日以来,电动自行车、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穿戴设备“以旧换新”陆续上线,叠加广州放开房地产限购等政策利好,在国庆期间持续掀起市民“焕新”新热潮。从第三方平台监测情况看,10月1日—6日,全市建筑及装潢材料、家用电器及音像器材、家具、通讯器材在地消费分别增长2.9倍、2.8倍、1.2倍、1.1倍。据初步估测,国庆假期,广州家电线上线下销售金额超5亿元,家装厨卫“焕新”销售金额约1.9亿元。
汽车消费市场逐步复苏
抓住国庆假期这一重要消费节点为,广州各区及车企结合自身活动,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宣传,加大置换补贴政策的宣传力度,使消费者购车意愿明显提升。
花都区举办第二十八届汽车文化嘉年华,活动3天总人流量超15万人,较上届增长50%,预计成交金额超8300万元。蔚来、特斯拉、东风南方等车企均参加了广州增城区钧明欢乐世界的“以旧换新”购车嘉年华车展活动,进一步扩大了政策宣传力度。广物汽贸结合以旧换新补贴及厂家置换政策,制定专属个性化营销活动,10月1日至6日完成订单量超3300台、销售额近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0%、38%。南菱集团10月1日至5日完成订单量1000台、销售额超2.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10%。
全市餐饮消费约40亿元
国庆假期,广州市商务局启动了首届“Young城点心季”,联合银联广东、广州银行、交通银行,美团、饿了么、抖音等推出专属优惠。
据测算,假期全市餐饮消费约40亿元,同比增长超4%。10月1日至6日,广州重点监测的5家餐饮企业(花园酒店、广州酒家、中国大酒店、陶陶居、三元麦当劳)总营业额同比增长10.9%,比2019年增长41.6%。
采写:南都记者伊晓霞郑雨楠王美苏张德威蒋臻李竹夏嘉雯代国辉陈卓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