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中国足球中长期发展规划(2016—2050年)的通知
发改社会[2016]78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和《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促进中国足球持续健康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足球改革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中国足球协会)、体育总局、教育部共同编制了《中国足球中长期发展规划(2016—2050年)》。经国务院同意,现印发你们,请抓紧组织实施。附件:中国足球中长期发展规划(2016—2050年)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足球改革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中国足球协会)体育总局教育部2016年4月6日
附件
中国足球中长期发展规划(2016—2050年)
专栏1“十三五”足球体制改革攻坚工程
深化足球协会管理体制改革,调整改革中国足球协会,完善中国足球协会内部管理机制,健全协会管理体系,逐步建立体制完善、结构合理、职责明确、规章健全、监管完善的协会管理体制,形成协会依法自主管理、科学民主决策的新机制。地方、行业足球协会参照中国足球协会调整组建。建立具有独立社团法人资格的职业联赛管理机构,负责组织和管理职业联赛。完善俱乐部法人治理结构,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推动俱乐部的地域化和名称的非企业化。
专栏2“十三五”校园足球普及行动
深化足球教学改革,形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因材施教的青少年校园足球教学体系。制定校园足球教学训练指南,开发校园足球网络课程并免费开放。将校园足球骨干教师纳入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等培训项目,对5万名专兼职足球师资进行培训。建立健全校园足球竞赛体系,实施全国校园足球四级联赛制度。完善考试招生政策,激励学生长期积极参加足球学习和训练。支持建设一批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和试点县。
显著扩大教练员、裁判员队伍。提高体育教师的足球教学水平,发展足球专业教师队伍,培养学校足球教练员、裁判员。加强职业教练员、裁判员队伍建设,不断完善教练员、裁判员培训体系。构建社区足球指导服务体系,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技能水平,有条件的地区探索设立社区足球指导员专门岗位,鼓励专业教练员、裁判员服务城乡社区和校园。建立职业运动员良性发展机制。逐步增加注册球员,优化发现和选拔机制,让技术过硬、素养较高的优秀足球运动员脱颖而出。坚持运动技能和文化教育相结合,加大多技能培养培训力度,拓宽退役运动员发展空间,打通向教练员、裁判员、社会体育指导员、企事业单位和足球协会管理人员的转岗就业渠道。培养复合型产业人才。面向市场需求,通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中职教育、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等多种形式,培养足球行业人才。重点发展经营管理、资本运作、营销推广、研发设计、中介服务、文化创意等专业人才队伍。加强足球产业人才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专栏3“十三五”专业化人才培养计划
提高高等院校体育类专业招收足球专项学生的比重,鼓励吸引其他专业学生选修足球方向,依托具备条件的本科院校设立足球学院,积极在中等职业学校开设足球专业。鼓励社会力量举办足球培训机构。加快培养足球职业教练员和社区足球指导员,轮训人数逐年增加,2020年达到1万人次。健全足球裁判员培养体系,注册裁判员总量在现有基础上翻一番。
(三)建设场地设施。科学规划足球场地设施发展。扩大足球场地供给,优化类型结构,提高设施质量,不断满足全社会足球运动发展需求。根据人口规模、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逐步配置完善足球场地设施。制定各类足球场地建设指南。创新足球场地设施管理方式,促进场地设施集约高效利用。加大校园足球运动场地建设力度。每个中小学足球特色学校均建有1块以上足球场地,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均建有1块以上标准足球场地,其他学校创造条件建设适宜的足球场地。提高学校足球场地利用率,加快形成校园场地与社会场地开放共享机制。推进社区配建足球运动场地。在城市建设和新农村建设规划中统筹考虑社区足球场地建设。鼓励建设小型化、多样化的足球场地,方便城乡居民就近参与足球运动。
专栏4“十三五”足球场地设施重点建设工程
全国修缮、改造和新建6万块足球场地,使每万人拥有0.5—0.7块足球场地,其中校园足球场地4万块,社会足球场地2万块。除少数山区外,每个县级行政区域至少建有2个社会标准足球场地,有条件的城市新建居住区应建有1块5人制以上的足球场地,老旧居住区也要创造条件改造建设小型多样的场地设施。
(四)丰富赛事活动。广泛开展校园足球活动。开展以强身健体和快乐参与为导向的校园足球比赛。以增强学生体质和意志品质、普及足球知识和技能、培养足球兴趣爱好为目的,举办多种形式的校园足球活动。逐步健全高校、高中、初中、小学校园足球四级赛事,科学、合理、适度组织竞赛活动。优化职业联赛结构。改进职业联赛框架布局,形成中超、中甲、中乙参赛球队数量递增的联赛结构,稳定扩大中甲、中乙联赛队伍规模,提升职业联赛竞赛质量。推进职业联赛管理现代化,不断提升联赛运行管理水平,推动职业俱乐部建立现代治理结构。支持社会足球赛事活动。鼓励因地制宜、多种形式组建社区足球队、社区足球协会和区域性非职业足球联盟,注重家庭参与,丰富社会足球比赛形式。注重区域等级赛事、青少年赛事、校园足球赛事的有机衔接,逐步实现竞赛结构的科学化。支持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基层部队开展常态化的内部竞赛活动。加强对社会足球的宣传推广。
专栏5“十三五”职业联赛提升计划
基本建立体系完整、布局合理的职业足球联赛架构,科学设定参赛队伍数量,形成中超、中甲、中乙联赛合理的规模结构。严格准入、规范管理职业足球俱乐部,加强行业自律。加强职业俱乐部梯队建设,扩大职业联赛影响力。提升中超联赛品牌价值,使场均观赛人次达到世界前列。
专栏6“十三五”社会足球培育行动
在全国基础较好的50个城市,建立分级制度的城市业余足球体系。在全国100个城市建立草根球队广泛参与的城市业余足球杯赛体系,并形成年度城市赛—大区赛—全国总决赛的业余足球竞赛框架。积极支持、鼓励行业、企业、人民团体、社区等社会各界举办业余足球活动,并将他们的比赛与城市足球联赛、杯赛体系相衔接。逐步构建社会足球发展体系,做好社会足球活动的宣传推广,营造广泛参与的社会氛围。
专栏7“十三五”优秀足球企业培育行动
培养2—3家亚洲一流、世界知名的足球俱乐部,打造中国足球品牌,扩大世界影响力,推动和培育具备条件的足球俱乐部上市。支持企业加大研发设计投入力度,培育形成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产品科技含量高、具备国际知名度的足球用品制造企业。扶持发展一批成长型足球小微企业,支持其进入各类创业平台和孵化基地,提供足球运营、足球培训、足球网络媒体和社区平台等服务。鼓励组建由制造企业、服务供应商、职业俱乐部等组成的足球产业联盟。
专栏8“十三五”“足球+互联网”创新行动
推动互联网技术与足球产业深度融合,重点引入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大数据等新技术和新业态,促进足球产业多点创新。积极利用互联网平台,形成多元参与、有效竞争的赛事转播格局(奥运会、亚运会、世界杯足球赛除外),为广大球迷提供丰富的转播形式和多样选择。支持开发足球类手机应用程序、互联网和手机足球游戏、足球题材动漫和影视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