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投资理财的必要性。所谓理财,即管钱,是对自己所拥有的现金流量及风险的管理。这里所说的投资理财,是指主动的理财,是投资意识与风险承担意识并重的理财模式。
在金融业日趋市场化的今天,个人投资理财日益火热,其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对个人来讲,投资理财可以改善个人及家庭财务状况,提高生活质量。金钱,是生存之根本。成功的个人理财,节制不必要的消费,预算未来开支,在节流的前提下开源,以钱生钱,以闲置资本为个人创造利润,从而提升个人生活品质。其二,对社会而言,可以通过投资理财将私人闲置资本集中起来,是社会融资的关键环节,有利于社会再生产。个人通过购买金融产品的行为,将资金回流于生产领域,保证了生产部门资金的循环,促进再生产。
二、大学生投资现状
1.有投资基础。大学生作为一群特殊的社会群体,是投资理财强大的潜在客户。他们有思想、有独立的行为能力,以家庭供给为主导的资金更是具有稳定性的特点。再者,大学生群体也有通过兼职、奖学金等多方面的融资渠道,为大学生的投资理财提供了稳定且具有弹性的资金基础。
2.有投资意愿。作为有思想、有独立行为能力、有资金使用的自和决定权的特殊的社会群体,大学生对投资理财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然而,不少大学生因为缺少对投资理财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正确的认识,加之市场上针对大学生的理财产品十分有限,使得他们盲目跟风、急功近利,造成了精神、财富的双重损失。
二、大学生投资理财分析
1.投资理财特性分析。大学生是投资理财市场上的一群特殊客户群体,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有较为稳定的理财资金,主要以家庭生活供给为主导,辅之兼职、奖学金等额外收入,但是,大学生很难实现财务上的独立;其二,有一定的知识为基础,是受到过高等教育的群体,恰恰由于资金数量有限,对于投资理财表现出极强的稳健性偏好;其三,大学生的投资理财意识仍处于萌芽阶段,理财产品的可选择性小,在投资理财市场上,极少有专门针对大学生的理财产品,需求与供给严重失衡。
2.投资理财重要性分析。大学生养成良好的投资理财习惯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说来,首先,可以减轻家庭财务负担,以钱生钱。在校大学生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农民家庭、工薪家庭,尽早学会投资理财,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减轻父母负担;其次,可以提高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节流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开源;最后,可以更早的适应社会生存法则,大学生虽说是投资理财的起步阶段,但也是黄金阶段,美国理财专家康宁汉说,“不能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即使拥有博士学位,也难以摆脱贫穷”。
3.投资理财存在的问题。虽说大学生是投资理财市场最为广泛的潜在客户,但是,我们不难发现,在大学生投资理财中,存在诸多显著的问题,如:经验欠缺、盲目跟风、急功近利、选择产品单一、投资理财意识淡薄、缺乏专业知识指导等,处于萌芽期的大学生投资理财市场任重而道远。
4.投资理财建议。提高大学生投资理财意识和能力,已经成为学校和社会的共识。针对上述大学生理财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从个人角度:(1)学习专业的理财知识,全面了解理财工具,用知识指导实践;(2)加强经验交流,多从父母、老师、同学积累经验,开阔眼界,补己之短;(3)设立合理的理财计划,脱离“月光族”,从练习理小财,培养将来理大财;(4)树立正确的投资理财观念,给自己一个正确的定位,切忌跟风、急功近利、患得患失,投资有风险,要以稳健为先。从社会角度:(1)改善外部投资环境,做大市场规模,提供更多的、以大学生群体为主要客户的投资理财产品;(2)完善理财业务的法律框架,纠正不正当的竞争行为,同时,严格要求各理财产品在宣传中做好风险提示,以保证理财产品的健康发展和经济市场的稳定。
四、总结
个人投资理财在资产的保值增值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大学生这一特殊的客户群体,必须学会正确的、合理的投资理财,才能适应社会生存法则。索罗斯说,“今天的市场正在被许多没有经历过熊市的年轻人主导”,作为未来的投资理财主体,大学生必须在大学这一黄金时期,努力学习理财知识,树立正确理财观念,勤俭节约,稳健当先,合理规划,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同时伴有长期的努力,要知道,投资理财并非一夜暴富,“反蚀把米”的大有人在。当然,大学生投资理财的方式有很多,一定要根据自身情况,找到适合自己的投资项目,“胆”和“识”着实缺一不可。大学生投资理财能为今后的理财道路积累经验,对树立正确的投资意识、人生价值观有着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丁肇文,熊焱.三成大学生拿父母钱投资理财,15%大学生投资股票[N].北京晚报,2007.
[2]柯宝红,王珍义,李瑾.大学生投资理财方式研究――基于武汉高校的实证[J].经济研究导刊,2010(24).
[3]李志军.高校学生如何理财[J].西部论丛,2004(8).
[4]王文胜.个人理财的定位与误区[J].现代商业银行,2005(1).
关键词大学生理财现状改善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ki.kjdkx.2015.10.090
AnalysisandRecommendationsofContemporary
CollegeStudents'FinancialCapability
――TakeYanbianUniversityasanexample
SUNSimeng
(SchoolofEconomicsandManagement,YanbianUniversity,Yanji,Jilin133002)
AbstractNowadaysConductfinancialtransactionbecomeahottopic,whichtakemoreandmoreplaceinpeople'slife.Undergraduateistheimportantpartofsociety,theabilityofconductfinancialtransactionisneededeverytime.Basedonthiscurrentsituation,wearegoingtodoaresearch,afterstatisticaltheresult,wemadeconclusionandgivesuggestion.
Keywordsundergraduates;financial;currentsituation;improve
大学时代是人生中的黄金时段,是各种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理财能力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学习掌握理财知识,培养良好的理财习惯,将会受益终身。
1大学生理财习惯培养的必要性
财务管理目标是使大学生现有资源的基础上,使用金融工具拥有财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理性的消费行为。
(1)理财能力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核心要求。财产管理和规划的过程不仅涉及到财务的统筹与安排,还涉及到职业规划等多方面的不同知识,通过理财行为结合理论实践,提高大学生的适应能力以及生存能力。
(2)理财能力是大学生顺应社会就业形势的客观性要求。扩招与就业难向来是对立且难以解决的棘手问题,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想在社会立足,培养理财能力不容小觑。因此,大学期间树立理财意识是顺应就业形势的客观要求。
(3)理财能力是大学生树立正确人生价值观的必然要求。在这个物质横流的时代,拜金主义思潮侵袭导致理财观念扭曲,直接影响了大学生正确的财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因此,培养良好的理财习惯,对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培养益处繁多。
2问卷调查统计分析
为了更好地了解延边大学学生的理财能力现状,本项目组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延边大学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208份,在有效样本中,男女比例分别占25.48%、74.52%。年级分布比例为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分别占8.65%、17.31%、52.88%、21.55%。经过数据统计,我们发现了如下问题:
2.2消费支出无计划
根据对问卷调查的分析,大学生的日常支出主要用于吃饭、服饰、日常用品,奢侈品消费等。并且在大学生的消费习惯中,无计划随意消费、偶尔及经常超前消费的比例分别为38.46%、22.6%以及3.85%(如图1所示),有计划消费者仅占35.1%。在记账习惯方面,每天记账的大学生仅有11.06%,有49.52%的大学生偶尔记账,从不记账的大学生群体比例高达39.42%。
图1大学生消费习惯统计
2.3理财观念极为淡薄
通过对月底余额处理的统计(如图2),7.69%的大学生选择马上花光,存入银行以及转入下月生活费的比例分别为36.06%以及51.44%,仅有4.81%的大学生选择投资。由此可见,大学生群体对理财并不在意。
在理财能力的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学生认为自己理财能力一般,仅有14.42%的人认为理财是自己的强项。
图2大学生理财能力统计
3当代大学生消费及理财现状分析
3.1当代大学生现金规划现状
当代大学生的现金规划状况不容乐观,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追求时尚和品牌。家庭富裕的大学生往往溺爱成性,随心所欲的购买心仪的潮牌,其他人也经常效仿。追求时尚攀比成风一直以来都是大学生群体存在的问题。
(3)为丰富大脑不吝惜财物支持。由于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和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大学生会在读本专业的同时,辅修其他专业或考取证书为自己就业积累资本。只要是对于未来发展有利的投资,父母都会给予全力支持。
3.2当代大学生消费不合理原因分析
由于大学生对自己的现金使用和消费信贷不能合理规划,导致大多数同学在月初活的像土豪,月末活得像乞丐。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1)自控能力不够强。在父母的层面来看,一般都是有计划的给予生活费,然而钱到了大学生手中,该结余的钱不知不觉消失得无影无踪,最终总会导致入不敷出。所以,自身对理财观的重视是至关重要的一点。
(2)对父母依赖过度。孩子在理财观建立、成长的过程中,许多家长往往会忽略了对孩子钱财方面知识的教育。孩子上了大学之后,有些父母对他们的消费要求尽量满足,但对花钱的用途却不多过问。
(3)休闲消费过多。很多大学生们在经济宽裕的条件下,节假日期间乐于休闲消费。这种休闲消费大多限于室内,虚拟空间的交流较多,现实层面的人际沟通能力得不到实际加强。因此,高校应当帮大学生建立良好的金钱观和消费观。
3.3当代大学理财渠道
大学生对理财投资等早已耳濡目染,但是限于资金有限、缺少经验等各种各样的问题,大学生投资理财的起步期较为漫长。大多数人普遍认为大学生投资局限于股票行业,其实不尽如此,适当向其他投资方式拓展并无不可。适合大学生的理财投资渠道实际上有很多,只要把握机会、胆大心细,便可事半功倍。
4提高大学生理财能力的解决方案和设想
分析以上问卷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延边大学学生的理财能力总体水平低,问题多。要解决这个十分棘手的问题,应当从家庭、社会、高校和学生自身四个方面入手,相互促进,相互推动,以取得成效。
(1)家庭方面。个人理财意识最初的萌芽来自于家庭的熏陶,家长的言传身教有利于从小派样孩子良好的理财意识。
(2)社会方面。形成全社会良好的投资与理财风气需要政府部门和大众媒体的适度引导,同时运用媒体和舆论,将正确的理财知识传授给学生,促进大学生理财意识的形成。具体可以在各大报刊中开办理财专栏和专版,播出一批理财指导与互动的电视节目,进行全方位的理财知识普及。
(4)学生方面。对于大学生来说,最好的办法其实是“开源节流”。每个人都应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量体裁衣地制定适应其自身的投资步骤以及具体计划,进行有效的管理、投资,从而获最大化的效益,为个人和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实现个人投资理财的合理化。
大学生规划现金建议、对策:学生需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逐步形成记账的观念,渐渐培养良好的理财习惯;在理论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逐步掌握投资理财的精髓所在、充分进行理财计划的管理;定计划。结合个人消费的需求以及力所能及的消费能力,提前制定好预算,努力地按预期设想的计划用钱,防止头脑发热导致的不理性消费。
大学生投资规划建议、对策:在大学期间,提早培养投资理财习惯着实不容小觑,多种多样丰富化的理财投资方式日益趋多,我们应当尽快结合自身的消费特点制定合理的理财方案并加以实施。目前正处于学生时代,个人(下转第187页)(上接第183页)的资金十分有限,主要依靠父母给予的生活费,且学生应以学业为主其他为辅,故而可以进行一些较为保守的投资。采用的组合式投资理财主要收益虽低,但是具有相对稳定性。
充分把这四方面结合起来,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的理财能力就指日可待。
5总结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解决提高大学生的理财能力的问题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要依赖于全社会各方的不懈努力。大学生很大程度上会成为将来社会的主力军,他们的一言一行将或多或少地影响中国经济的未来。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将有利于他们在未来走出校园后学会理性消费。全社会都应给予大学生理性的引导。大学生“财商”观念的培养与树立,定会成为一件终身受益的事。
参考文献
第二作者:邓君洋(1992.10-),男,汉族,安徽蚌埠(皖),本科;
第三作者:王春芳(1992.05-),女,白族,云南,本科;
第四作者:鲍娟(1991.08-),女,汉族,山西省,本科;
第五作者:潘钱莉(1991.07-),女,汉族,河南省,本科。
摘要:目前,大学生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他们作为社会未来投资理财的主体,理财观念的塑造和培养直接地影响其世界观的形成与发展。理财是现在社会发展所必备的技能,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栋梁,对这方面有显著的要求。本文从现实出发,针对大学生理财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相应的意见。
关键词:大学生;理财动机;理财影响
引言
理财贯穿于人的一生,而大学时代是人生中重要的阶段。大学时代应该是理财的起步阶段,也是学习理财的黄金时期。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理财群体,在引领理财时尚、改善理财构成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高校扩招的改革,庞大的大学生群体已经形成了一个不容忽视的消费群体。然而大学生消费不合理的现象却日益严重,理财意识和观念有待加强,理财知识匮乏。这导致了大学生理财是一个越来越受到社会重视的研究课题。
在国际研究中,乔治敦大学的金融助理教授里安说:“理财是学生在校时需要学习的,因为学生马上走入社会,他们不懂得经营自己手中的金钱,后果将难以设想。但是白的是,之前我们开设的课程很少涉及这方面。”而针对美国大学生理财现状,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詹姆斯菲尔德对于美国大学生理财规划,提出了专门的“1+1+1”模式,即学会贷款――用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学会兼职――让“增值”为以后的超前消费埋下伏笔;学会投资――为今后的个人理财“投石问路”。
在国内当代大学生消费观理财观的研究中,周雨风指出,在中国,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长期受到传统思想的束缚以及承受应试教育的压力,致使一些不正确的个人理财观念形成,从高校存在的虚荣消费、攀比消费、恋爱消费可见一斑。开展大学生个人理财教育迫在眉睫,同时应进行消费道德的引导,培养有道德的消费者。此外,王文胜指出,理财是通过科学而合理的方法来获得财富,并通过对这些财富的正确使用以达到财富的增值也就是说既要开源、创造收入,也要节流,对收入加以恰当的使用。
一.新时期大学生理财现状
本次的调查问卷主要是针对在校生进行分析本次调查以在校生总体为样本,进行网络问卷调查的方式。通过交谈讨论以及查阅资料,了解到现在大学生在理财方面存在很大的不足。本次问卷的设是针对不同的文科和理工科学校和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的调查,其中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首先对其收入和支出进行调查,大致了解学生的财务收支情况。然后对其是否是进行过理财和对理财的态度进行调查。最后是了解学生的周围环境对学生理财的影响,分别对学校、家庭和学生自己三个方面进行问卷问题的设计。通过问道网站进行发放问卷,共发放226份,收回有效问卷226份。其中男生128名,比例为56.64%,女生98名,比例为43.36%;理工类学生为114人,占被调查者总数的50.44%,文科类学生为126人,占被调查者总数的49.56%。在进行问卷调查的同时,任然有很多的问题,所以还采用了访谈、查阅资料等方式,以弥补问卷统计结果的不足,使所得结论更加客观,准确。
(一)收入与支出
(2)从支出角度分析。在校大学生的支出结构比较单纯,主要分布在学习、饮食费用、网络通讯费、服饰等几个方面。从图表中可以看出支出出没有计划,主观随意性强。自己进行投资理财的学生只是占有很少的一部分。用钱没有计划,糊里糊涂,控制不了自己的花钱习惯。
(二)理财意识
(1)金钱观方面,大部分同学认为金钱很重要但不能代表生活的所有,这是正确的。(2)消费观方面,大部分同学消费较为盲目且易冲动,不够理性、心理承受能力弱,辨别能力有限,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没有稳定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判断。(3)理财投资观方面,由于专业知识不足,不能很好的理解理财的重要性,只有模糊的投资理财的观念,还有部分同学对投资理财缺少兴趣,不愿意拿自己的零花钱去投资理财。
(三)理财知识
(1)总体来看,大学生通过课堂的学习,了解了一些理财知识。但是相当零星且不深入。大部分了解的知识为课本中提到的如市场经济、市场运行规律、商品经济、货币流通等。于财务、投资知识所知甚少。(2)大学生对于理财的重要性有了一定的认识。但仍然片面。大部分同学知道理财的重要性。想学会理财,但是不知道具体的途径和方法;少部分同学认为理财是以后的事情,现在做为时尚早;另外存在部分同学认为理财只对财富多的人适用而对于大学生来讲无财可理。(3)同时还有部分学生虽然想理财的愿望十分强烈,对理财知识的学习也兴趣浓烈,可是究竟该如何理财,即使是一些经济类号业的大学生,多数人仍是懵里懵懂。
二.理财现状的形成原因的分析
(1)家庭因素
现代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家庭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一部分家长过分淡化金钱的作用,生怕拜金主义和惟利是图的观念在孩子身上蔓延,一直沿用传统的安贫乐道的老方法教导小孩,致使小孩无法真正地理解青年时期所面临的金钱困惑问题。另外,还有一部分家长则是过分的强调金钱的重要性,导致子女不能够正确的树立价值观。父母的易迁就、娇惯、溺爱子女,不及时了解子女在校的学习、生活情况,对子女的高消费不约束,认为子女就应该是画着高额的生活费,不用对孩子进行消费、理财观念的培养,让子女都不能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
(2)学校因素从统计的结果可以看出,大部分的学校没有开展针对大学生理财的课程,忽略了学生的理财知识的教育,只重视教育学生学习专业知识。许多教育工作者认为学生还不适宜涉足理财,或者认为学生步入社会后自己会学会,所以学校开设的理财方面公共选修课少,开展的活动少,学生的兴趣不大,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理财的氛围。
再次,大学生理财教育的内容和方式过于单调和死板。理财教师常常空洞说教多,实际操作少,大多数是在口头上理财,而且这些理财教育教给大学生的许多内容是早已过时的空洞原则。教授的知识实用性较低。
(3)社会因素
(4)自身因素
大学生的分辨能力不强、自我约束力不够、缺少主见、攀比心强,消费需求旺盛,经济上不能独立,投资理财方面受到了很大的制约,但大多数学生并没有通过勤工俭学或是自主创业来增加自己的收入,最后放弃了投资理财。理财知识对大学生的消费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理财意识薄弱、理财知识匮乏是大学校园乱消费的主要原因。很多同学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有时候往往管不住自己,过早地把牛活费花在一些不需要的地方。对于自己独立支配的这部分花费,不少大学生无法做到科学合理的安排,月初节余,月底拮据,这样导致大学生即使想理财,也是没有资金支持。
三.大学生理财问题的对策
针对目前大学生理财所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共同努力、相互推动,逐步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理财能力。
(一)家庭方面。家庭应该注重对孩子正确的理财意识的培养,让孩子正确养成正确金钱观。家庭教育是最能够熏陶出个人理财意识的教育方式,家长的言传身教可以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对以后理财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三)社会方面。首先应该使在校大学生认识到西方传播过来的消费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等不良文化以及社会上存在的各种摆阔气、讲排场、攀比奢华等不良风气具有主义的价值本质。同时通过政府部门和大众媒体将正确的理财知识传授给在校大学生,促进大学生理财意识的形成。为大学生理财能力的提高创造一个优良的外部环境。
――致谢合肥工业大学创新学院支持,项目编号:2013CXSY476。指导老师合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傅为忠教授。
[1]车巍巍.浅谈大学生理财[J].中国市场,2010,(35)
[2]司俊.大学生理财现状及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10)
[3]霍素彦.新时期大学生理财现状调查及教学管理对策研究[J].中国经贸导刊,2011,(2)
[4]王晗霖.浅谈大学生理财教育[J].品牌,2011,(10)
[5]董辉,刘国聪.大学生理财教育现状及其原因探究[J].教育财会研究,2010,21(5)
关键词:大学生;理财现状;调查
一、问题的提出
大学生理财是一个越来越受到社会重视的研究课题。大学阶段是大学生学习投资理财的黄金时段,同样也是大学生养成正确消费观念和习惯的重要阶段,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财观,是引导当代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有效路径,也是和谐校园构建的重要环节,更是培育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捷径。
二、研究被试
本文采用分层抽样的调查方法,以安徽师范大学大一至大四的本科学生为被试进行随机抽样,展开此次调查研究。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87份,回收率为93.5%。在此次的抽样样本中,大一、大二、大三和大四学生比例分别为32.1%、47.6%、10.2%和10.1%;其中男生和女生比例分别为51.3%和48.7%;城市学生比例为25.7%,城镇学生比例为33.7%,农村学生比例为40.6%。
三、研究结果
从调查中我们发现,当前大学生可支配收入总体呈现正态分布(两头小、中间大)的现象。详见附表2
(二)当前大学生支出水平及消费结构
上述调查数据表明,大学生的消费水平基本符合其可支配费用,也呈现正态分布现象(两头小、中间大)。大学生的人均月消费在400~800元之间,不同消费层次的消费结构差异显著,比如:月消费400元以下的低收入大学生,他们的消费维持在较低水平,每月的费用基本用在生活费上,重视知识消费;月消费400~800元的大学生占绝大多数,他们的家境不算富有,但算得上“小康”,喜爱购物,但理性消费;月消费801~1200元及1200元以上的大学生,他们家境好,消费无顾忌,出手大方,追时尚、逐名牌,炫耀消费,攀比消费,浪费现象严重,在购物、应酬等方面花费过大,而知识消费较少。
(三)大学生理财行为的群体性差异特征
目前我国不同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这使得来自于不同地区、不同家庭和不同年龄层次的大学生理财状况存在着明显的区别。笔者归纳了以下几种差异类型。
1.不同地区、不同家庭背景的大学生间的理财差异
由于我国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得不同地区家庭的收入亦不平衡,这就导致了来自不同地区、有着不同家庭背景的大学生间存在不同的理财观念和消费能力,详见附表4。
调查数据表明,城市的大学生不论是生活费用还是日常花费都要比农村学生高很多,但是农村的学生拥有更强的独立性,不需要父母提供生活费的人数比例达到了18.85%,这个比例远远高于城市大学生的7.69%。此外,由于受到家庭的影响,来自不同地区,拥有着不同家庭背景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的风险偏好。例如,农村的大学生在选择理财产品上相对保守严谨,而城市的大学生则喜欢高风险的理财产品(基金、股票等)。
2.不同性别大学生间的理财差异
调查显示,不同性别大学生间存在一定的理财差异,详见附表5。
3.不同年级大学生间的理财差异
四、结论
通过调查结果分析发现,大学生理财现状并不理想。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有89.12%的大学生,每月可支配费用是靠父母供给的,只有较少比例的学生是由勤工俭学、依靠各种投资活动、国家“三金”以及其他途径提供。
(二)消费结构不合理且非理性消费严重
(三)大学生个人理财意识和观念有待加强
虽然有60%以上的大学生回答自己有开源节流的意识,但他们对理财的认识并不清晰。学校应将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而“财商”教育也应提上日程。
(四)理财知识匮乏、存在不少理财误区
主要表现在:大学生对理财专业术语和具体操作存在着困惑;个人理财概念不清。调查结果显示,将理财概念等同于投资、赚钱的大学生占33.36%;投资理念不成熟。大学生缺乏对高风险金融产品的认识,甚至有大学生借款炒股;财务意识淡薄,消费缺乏计划。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只有8.80%的人会把日常消费记账和制订消费计划;不少大学生价值观扭曲,唯利是图,不惜用违法手段来获取经济收入。
五、讨论
(一)既要开源更要节流,合理规划每一分钱
(二)家长要重视家庭的理财教育
大学生的理财观,绝大多数与家庭的理财观和家长的态度分不开,家长的理财观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子女的理财态度。家长应多注重提高自己的理财素养,多了解自己孩子在校的消费情况,对子女的合理消费给予一定约束。同时,家长还应给自己孩子灌输正确的消费观念和投资理念。
(三)加强校园理财环境建设
丰富多彩的各类社团活动和校园的理财活动,大学并不缺乏,再加上学校各种投资理财社团的交流,使学校有着相当浓厚的理财氛围。另外,学校还可以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在日常生活中营造学生健康理财的舆论氛围。同时,针对学生普及网络的现状,学校可以请理财专家开展网上理财系列讲座,培养学生的理财兴趣。
[1]刘立刚,等.大学生理财教育初探[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9,(2).
[2]余学斌,等.当代大学生理财教育研究[J].管理视野,2008,(7).
关键词:投资理财;中学生;金融;经济
一、背景分析:中学生理财投资理财的必要性
二、基础分析:中学生的财务现状
(二)日积月累的零花钱是投资理财的另一个“源泉”
(三)自食其力的兼职收入
统计发现,个别中学生会在假期或者休息期间通过做兼职来赚取资金,比如去麦当劳做小时工,去餐厅当服务员等等。对于这类资金的大小因人而异,从我身边的同学的收入来看,资金规模大概从百元到三千不等。
三、策略分析:中学生投资理财选择
(一)投资理财概况分析
如何进行投资理财选择,是中学生投资理财的关键。近年来,随着金融市场的活跃和发展,投资理财已经成为发展多元化、成熟化的趋势,各种理财产品让人眼花缭乱,通过查阅了中国利率网以及各种财经新闻报道之后,本文选取了一些主要的投资理财方式的收益率制成表格如下:
图二市场上主要理财产品收益率及风险分布直方图
(二)投资理财策略建设
一是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本文决定存一部分活期在银行以备不时之需。因为本文已将所有零花钱都计算包括在内,故而需要保持一定的可掌控的流动资金来预防一些突发事件,从而达到一种逐渐成熟的乐理财状态。有安全原则指导下的基金存入为后盾之后,我们可以放心的进行下一步有风险的投资理财产品的选择了。
四、收益分析:中学生各理财产品的收益获取
综上所述,本文以5000元资金作为中学生投资理财的资本。选择上述四种途径进行分配和投资,根据查询的回报率进行计算得出5000元资本进行理财一年的汇报,具体如下:
故而,由之前查阅得到的数据,本文计算出相应的年化收益率如下:
1000*0.72%+1500*4.4%+2000*4.01%+500*8%=193.4元。
五、其他建议
六、结论
“理财有风险”,这是我们进行任何理财需要牢记的誓言。对于中学生而言,我们要通过理财提升我们的财经知识,通过理财实现对经济社会生活的深刻认识,同时,不断强化理论知识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才能实现财富赢家。
【参考文献】
[1]韩倩倩.居民个人如何进行投资理财规划.[J].投资理财,2016(02):19.
[2]陈婷文.家庭理财方法研究.[J].广西工学院学报,2015(04):29.
[3]陆梅.大学生理财教育初探.[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4(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