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兼职被骗注册公司怎么办,如何撤销公司登记(附案例分析)

从发生原因我们可以发现被骗人一般通过在某些群聊,或者贴吧论坛这种鱼龙混杂的社区里,听说经过一些简单的操作就可以拿到高额佣金,很多人抵挡不了诱惑,所以就掉坑里了。这种情况在当今社会早已司空见惯,黑色信息产业链使得个人信息安全难以保障,同时也给这些蒙在鼓里的人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下面我们来看两个真实案例

案例一:2022年,黑龙江省一名在校学生称被骗注册了三家广州公司,在网络上求助。事情大致经过是黄同学介绍做兼职,收取了对方150元之后,协助对方进行网上验证,办理了三家公司,现在要考公务员,发现名下公司影响报考。

案件分析:在分析之前大家可以先判断下黄同学是否真的是被骗注册公司?是否真的对注册公司一事不知情?

那么这种以赚钱为目的,帮助他人办理营业执照的行为,真的是被骗吗?

如果黄同学在兼职中明知帮助他人办理营业执照是用于网络诈骗等犯罪,将涉嫌《刑法》中的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如果黄同学对办理营业执照的目的不清楚,或三家公司没有被用于有关犯罪,只是协助办理了一般的执照,虽然不涉嫌犯罪,但也是经过一名成年人真实意思的表达,要为自己的行为承担民事责任。

案件分析:相对比上方黄同学的案例来看,本案件情况就比较复杂了。

如果有过身份证丢失,那么需要先去公安机关出具的您身份证丢失补领或挂失补领的证明,之后由地方市场监管部门核验后台实名验证信息,核实是否为本人意愿做的身份验证,依法证实后,将对其公司直接撤销登记。

为什么冒用他人身份信息注册公司能够通过工商部门审核?

根据《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第二条第二款:“申请办理公司登记,申请人应当对申请文件、材料的真实性负责。”以及第二十条:“设立有限责任公司,应当由全体股东指定的代表或者共同委托的代理人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设立登记。”

身份信息被盗用注册公司的法律应对:笔者认为,两个案件最大的不同体现在于本人是否知情,是否经过本人意愿核实进行注册,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有多种法律救济方式。比如,从民事侵权角度看,可以依据《侵权责任法》之规定向冒名之人提起侵权诉讼;如果盗用身份信息注册公司的过程中涉嫌刑事犯罪,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维护自己权益的同时也有助于查明事实、惩治犯罪;另外,从工商机关行政登记的角度看,因登记事项存在错误,可以向工商机关进行投诉、举报,要求更正或者撤销登记,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以上方式各有优缺点。从权益保护的效率角度看,向工商机关投诉要求直接变更、撤销登记是最为省时省力的,但是与司法机关相比,工商行政机关对事实的调查能力不足,客观上也造成很多情况仅通过行政机关难以撤销。同时,因实践中去工商机关办理登记的代理人多只是受蒙骗的代办人员,实际冒名人往往难以查清,也导致起诉冒名者民事侵权诉讼客观上存在一定难度。

那么被冒名登记该如何反映,有什么办法可以在身份被冒用注册公司之后能有效解决这个事情?

被冒用人想撤销自己被冒用身份取得的公司登记,应由本人亲自向作出该次登记决定的市场监管部门(以下简称登记机关)反映情况。冒名登记的公司由于地址迁移、管辖调整等原因导致登记机关发生过变更的,由现在的登记机关负责撤销。

哪些情况能撤销冒名登记?

哪些情况不予撤销冒名登记?

被冒用人需要提交哪些材料?

被冒用人须提供由本人签字的撤销登记申请表及本人当前使用的身份证件复印件(本人到场的,要出示原件)。被冒用人还可以一并提供身份证件丢失报警回执、身份证件遗失公告、银行挂失身份证件记录、由专业机构出具的笔迹鉴定报告等文件材料,这些材料不作为必备材料,但对查清冒名登记基本事实有重要作用。

如果材料齐全确实存在冒名登记的,登记机关的处理流程如下:

一个案件虽然解决了,但是此类纠纷却层出不穷。至2019年6月28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专门就此种情况颁布了《关于撤销冒用他人身份信息取得公司登记的指导意见》,规定被冒名者向工商部门反映情况后,提供身份证件丢失报警回执、身份证件遗失公告、银行挂失身份证件记录、由专业机构出具的笔迹鉴定报告等有助于认定冒名登记基本事实的文件材料。工商管理部门综合上述证据确认注册文件虚假事实后,由公司登记机关直接撤销公司登记或责成公司股东内部先自行处理冒名股东的股份问题,然后办理变更登记。

THE END
1.反诈大学生也中招!兼职背后的诈骗套路须警惕→许多大学生以为自己反诈意识强 可是骗子的手段让人防不胜防 这就让大学生在寻找兼职的路上 经常容易栽跟头 掉进兼职诈骗的陷阱里 案件回顾 杨同学是江苏某大学学生,想用课余时间赚些零花钱,某天,杨同学刷到一条批改作业的兼职视频,便点击链接添加了对方QQ号。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351748
2.法治安全大学生“说案明理”警示教育案例兼职诈骗违法诈骗损害社会诚信体系,破坏公共秩序,引发社会恐慌,影响正常社会生活和社会稳定。作为新时代大学生,应明辨是非,坚决抵制诈骗行为,做守德诚信的好公民。 一、案例中的失德表现 (一)兼职涉嫌诈骗,道德缺失 根据国家公安部统计的有关数据,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持续高发,光是2020年全国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所涉及的https://xsc.cqtbi.edu.cn/info/1026/3021.htm
3.市公安局反诈中心预警:近期大学生兼职诈骗案件高发求职者须加强7月8日,记者从市公安局反诈中心了解到,近期大学生兼职诈骗案件高发,为加强我市大学生防范意识,为此警方提醒:求职者须加强防范意识、提高警惕。 据了解,暑假期间,不少大学生选择留在当地进行社会实践和兼职,在为自己收获社会经验的同时,也为自己带来一份收入。但要注意,暑假兼职有风险,常见的暑假诈骗骗局有收取押金https://www.pdsxww.com/2021/07/08/wap_99383129.html
4.大学生网络犯罪案例及解析大学生网络犯罪案例及解析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现象层出不穷,我们都会被动或主动地接收、了解相关的诈骗信息,特别是当代活跃在互联网空间的90后、00后们,每天都可以便捷地了解过许多碎片化的关于电信网络诈骗的知识,对相关诈骗手法有所耳闻。但是,这种了解大多数是浮于表面的,认识不够深刻、全面;再者,电信网络诈骗技术https://www.51zlaw.com/xingfa/86803.html
5.防电信诈骗主题班会(精选11篇)年关岁末,又到了诈骗、盗窃等案件的高发期,近期网络电信诈骗案件(包括电话、电信、网络、淘宝网刷信誉等等)多发,其中还有被骗的老师。而诈骗分子更是无孔不入,利用多种途径进行诈骗,而学生更是诈骗分子行骗的主要对象之一,而部分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过分薄弱,问题严重,亟待解决。为了维护我们安静的学习环境,提升大学生https://www.yjbys.com/cehuashu/zhutibanhui/4178083.html
6.大学生受骗案例及分析防范原则:谨慎对待兼职机会,核实对方身份,不轻易交纳费用。 以上案例及分析可以看出,大学生受骗主要是由于缺乏防范意识、急于求成、求职心切等原因。为了防止被骗,大学生应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提高防范意识,谨慎对待各种信息,不轻易相信不正当的帮助。同时,学校和社会也应加强对大学生的防骗教育,提高其自我保护能力。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328/12/75092861_1118613755.shtml
7.大学生电信诈骗案例分析20240525.docx#大学生电信诈骗案例分析引言近年来,电信诈骗案件频发,大学生群体由于其年轻、缺乏社会经验以及对于新技术的依赖,成为了不法分子眼中的“香饋饋”。本文旨在通过对大学生电信诈骗案例的分析,揭示诈骗手段,提出防范措施,以期提高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减少诈骗案件的发生。案例分析案例一:虚假兼职诈骗小李是一名在校大学生,他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29941435.html
8.家长注意!多名学生已被骗!邀请你做网络兼职刷单 …… 同学们请注意!小心被骗! 不信你看 毕节已发生多起学生被骗案件 ↓↓↓ 案例一:2023年2月,毕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一学生因为出借银行卡给他人从事诈骗活动,涉案金额达十万余元,该生非法获利5500元,被警方列为网逃人员,目前已被取保候审。 https://www.bjqixingguan.gov.cn/xzjd/slxz_5713082/gzdt_5713013/202309/t20230922_82470211.html
9.大学生诈骗案例4篇.doc大学生诈骗案例4篇 篇一:大学生诈骗案例 案例一:武汉某高校刘同学在学校门口被两女青年拦住,称她们在香港读书,此次来武汉旅游,因银行卡被吞,想借用他的电话打电话给她们在该校信息工程学院的网友。打完电话后,她们称网友不在,又向刘同学借银行卡,并当场打电话给家人,让家人将钱打到刘同学的卡上。随后,她们又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7/0117/84757666.shtm
10.上半年部分新型诈骗案例:骗子们都有哪些诈骗手法新闻频道本报讯(记者孟环)综合猎网平台接到的网络诈骗举报线索以及今年上半年部分新型诈骗案例,记者了解到,2016年以来,网络诈骗主要呈现几个明显的新趋势:比如利用短网址、微云分享链接跳转到钓鱼网站,合法网站上的虚假兼职招聘,盗窃用户手机卡,利用新业务和冷门业务漏洞实施诈骗等。同时,从猎网平台获悉的今年第二季度网络诈骗涉https://news.cctv.com/2016/09/02/ARTIZEwevZ7HDvb9fkI2Cw5x160902.shtml
11.高校也是电诈重灾区,扬州大学城成立“反诈社团”“很多人觉得大学生受教育程度高、知识面广、对网络的熟悉度高,不会轻易上当受骗,实际上,近年来高校学生上当受骗的案例不在少数。”扬州市邗江区副区长、区公安分局局长范红彬介绍,今年以来,发生在高校内的电信诈骗案件数量虽然较往年有所减少,但仍处于高发态势,给大学生造成不小的财产损失。警方在强化打击犯罪分子https://www.yangtse.com/content/1788620.html
12.大学生防诈骗活动新闻稿范文(精选18篇)大学生防诈骗活动新闻稿 篇2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防诈骗意识,避免受到不必要的侵害,保护财产安全,11月12日下午4点10分,20xx级交通运输专业在辅导员和班委的组织下在31栋205教室召开了防诈骗主题班会。 会议上,卓越班的班长李杰给我们讲了许多诈骗案的'案例,希望我们能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在遇到类似情况的时候,要理性思https://www.ruiwen.com/xinwengao/62175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