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2015年1月至2017年9月,全省法院共受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360件1141人,已审结340件,判处罪犯870人,涉案金额共计15939万余元。通过追缴、退赃等,为被害人挽回经济损失共计3237万余元。
案例一
“拍卖公司”售卖回收藏品
骗取钱财近千万
被害人同意购买“藏品”或“回收合同”后,被告人所在团伙通过顺丰速运货到付款的方式将“藏品”或“回收合同”寄给被害人,由被害人支付购买“藏品”的费用或“回收合同”的保证金。如遇被害人称自己经济能力有限,无法全额购买“藏品”时,“话务员”便称自己可以与被害人合伙购买该“藏品”,待公司高价回收“藏品”后,双方平分利益。当被害人收到“藏品”后,其他被告人冒充公司有关部门人员与被害人联系,告知被害人该公司已发现被害人与“话务员”一起购买“藏品”一事,这种行为是公司禁止的,要求被害人补足由“话务员”承担的那部分费用,以证实“话务员”的清白。
被害人同意后,“话务员”再将“补款证明”通过顺丰速运以货到付款的方式寄给被害人,由被害人补足购买“藏品”的费用。被害人将钱款支付给顺丰速运公司后,顺丰速运公司按照与李海龙、赵静璞签订的月结协议将钱款打入其预留的银行账户。通过上述方式,李海龙、赵静璞等人骗取他人钱财共计9787428元。
法院认为,李海龙、赵静璞等13人的行为均已构成诈骗罪,分别判处有期徒刑十四年至有期徒刑两年四个月不等刑期。
法官说法
别被高价回收藏品蒙骗
案例二
诱骗“苹果粉”低价抢手机
192人被骗近30万元
据涉案人员到案后交代,骗取被害人钱财分为五个步骤:
第一步骗取被害人支付158元至418元不等的苹果手机购买价款;第二步骗取被害人支付450元激活安装费;第三步骗取被害人支付1000元所谓审核费用;第四步骗取被害人支付3000元审核退款费;第五步骗取被害人支付5000元退款保证金。
若在行骗过程中的任何一个步骤被识破,均在获款后不再与被害人联系。通过上述欺骗手段,被告人一伙骗取吴聪华等192名被害人钱财共计298733元。
法院认为,印冲、伍林、印保宇的行为均已构成诈骗罪,分别被判处四年半等不等有期徒刑。
警惕低价抢购或中奖信息
案例三
发语音信息“钓鱼”
再冒充邮局社保人员诈骗
王胜、熊伟先后加入上述犯罪团伙,充当“一线话务员”,冒充邮局、社保等部门工作人员骗取被害人详细身份信息,收入为底薪7000元加提成。2014年1月16日,我国公安人员与菲律宾共和国国家警察总局展开联合行动,在安吉利斯市抓获王胜、熊伟等13人,当场查获笔记本电脑、录音笔等作案工具。经核实,王胜、熊伟参与实施诈骗的涉案金额分别为539400元、474800元。
法院认为,王胜、熊伟及其同伙的行为均已构成诈骗罪,分别被判处四年不等有期徒刑。
案例四
女子被骗两百多万元
其中,2016年5月至6月,杨婕妤以赠送苏蕾玛莎拉蒂轿车但需由其先行垫付款项为由,先后18次通过支付宝转账、银行卡汇款,骗取苏蕾共计95.93万元。
法院认为,被告人杨婕妤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他人财物273万余元,数额特别巨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杨婕妤能认罪悔罪,退还部分赃款,可酌情从轻处罚。综上,对杨婕妤以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五万元。
网上交友别轻易汇款
案例五
假冒网站客服收保证金
骗取37人17万多元
与此同时,陈声亮在盛大游戏网站复制用于支付款项的二维码,假冒“5173”网站客服,以出售游戏账号需交纳保证金为由,欺骗出售者扫描二维码后,向其支付保证金,后又以交易超时等各种理由,诱骗他人继续支付钱款。2014年12月至2016年5月,陈声亮通过上述方式骗取37名被害人共计人民币173995.10元。
法院认为,陈声亮的行为已构成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
游戏玩家网上交易要谨慎
伴随着网络游戏产业的快速发展,围绕游戏账号、游戏装备等网络虚拟财产的交易也趋于活跃。提醒广大游戏玩家在进行网上交易时,需格外谨慎,不要轻信所谓的客服人员,更不要轻易进行“保证金”支付等财产操作,以免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