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每周发通讯网络诈骗案件400-500起,损失金额1000-1500万元!
你被骗过吗?
诈骗手法翻新
受骗者以中老年人居多但不乏高学历高收入人群
目前四川通讯网络诈骗案受骗者以女性和中老年人居多,但根据警方统计,受骗人中不乏高学历、高智商、高收入的白领或者大学生,最新骗术甚至频频对准年轻人。
警方介绍,犯罪分子往往精心钻研通讯、金融知识,通过木马病毒、改号软件等方式,充分利用手机银行、网上银行、ATM和第三方支付平台转账的漏洞,实施非接触诈骗,犯罪智能化程度高。
构建联席会议、推进反诈骗中心建设
去年以来破获通讯网络诈骗案件1322起
针对通讯网络诈骗犯罪高发的严峻形势,2015年11月以来,我省公安厅部署开展打击治理通讯网络诈骗犯罪专项行动。半年来共破获通讯网络诈骗案件1322起,抓获犯罪嫌疑人402名,铲除犯罪窝点74个,打掉犯罪团伙67个,为群众挽回损失1500万元。
为从根本上打击预防通讯网络诈骗犯罪,去年以来,全省21个市州、120个县(市区)按照省政府联席会议的框架制度、运转模式要求,建立了相应的联席会议工作机制。
1月8日全省第一个发诈骗中心在成都成立,中心由工、农、中、建、邮储银行以及电信、联通、移动运营商派驻人员和公安专班合署办公实时协同作战,通过跨部门快速反应,实现对通讯网络新型违法犯罪的快速反应和联动策应。
省厅督办案件20起
今年以来,省公安厅加大对通讯网络诈骗案件的督办力度,共挂牌督办通讯网络诈骗案件20余起。
其中,成都市公安局新都分局从一起盗刷银行卡案件入手,顺线追踪,成功破获“1.08”非法经营“伪基站”案件,目前共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12名,捣毁犯罪窝点2个,涉案金额300余万元。
广元市公安局昭化分局联手海南打掉一个特大电信诈骗团伙,端掉作案窝点5个,抓获电信诈骗案件犯罪嫌疑人42名,缴获赃款151万元,查封冻结涉案赃款200余万元,扣押电脑20台、POS机50台等作案工具,串并“娱乐节目中奖”诈骗案件200余起,涉及全国二十多个省区、市,涉案金额高达2000余万元。
链接:
四川高发的10类通讯网络诈骗案件及防范建议
1、冒充领导诈骗
2、冒充亲戚、朋友诈骗
分析和防范建议:诈骗分子预先设计连环圈套,受害人多为做生意且容易受到诱惑的人。针对此类犯罪,要提高防范意识,核实对方身份后再打款,不能贪图小利落入圈套。
6、办理高额透支信用卡诈骗
案例:2016年3月,方某在网上看到办理高额信用卡信息后,与对方主动联系办理一张50万额度信用卡,先后以手续工本费、风险交易费等名义被骗71800元。
分析和防范建议:犯罪分子通过群发短信、网上设置网页等方式,诱使受害人上钩,随即实施诈骗。此类诈骗又分为两类,一类是犯罪分子办理并邮寄给受害人一张无法使用的信用卡,后以激活、提高信用度、交滞纳金等名义诈骗。另一类是可以由受害人自己办理信用卡,犯罪分子帮助提高透支额度,但要受害人提供卡号、身份证号和手机号,但不要密码(使得受害人自认为持有密码可确保银行卡内的资金无恙而丧失警惕);或以需把受害人“包装”成符合银行申领大额信用卡的客户为由要求绑定犯罪分子提供的手机号码,从而使得犯罪分子可以自由操控受害人的银行账户。对此,切勿轻信网上办理的大额透支信用卡,更不可按照对方提示在银行ATM机上操作。对此,切勿轻信收到的办理大额透支信用卡信息,更不可按照对方提示在银行ATM机上操作。
7、淘宝刷信誉诈骗
分析和防范建议:作案对象主要选择在网上购物的年轻人,以招兼职刷信誉为名,吸引想通过简单的方式赚一些生活费的年轻人。受害人一旦发现被骗,对方以各种理由推脱或直接消失。一般该类网站会在一至三个月内更换网址或服务器,以逃避打击。要通过网络及时发布预警信息,特别是对在校学生加大宣传。
8、手机植入木马病毒盗刷银行卡
9、网上购物“退款”诈骗
10、“中奖”诈骗
分析和防范建议:犯罪嫌疑人以网络短消息或“伪基站”群发短信方式发送节目中奖诈骗信息,并提供虚假网址和客户服务等信息资料,以缴纳手续费、保证金、个人所得税等名目为由,步步套牢骗取受害人汇款。
如需转载,请私信小编,或致电:028-86968693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