譬如,近年来不少犯罪分子利用在海外市场大火的虚拟货币投资,精心编织各种“炒作陷阱”来行骗。这些非法活动不仅给群众的财产安全带来极大的侵害,更严重地扰乱了金融市场秩序。
今天,我们就一起认识一番“虚拟货币炒作”的面貌,以及如何在投资日常中做到精准防范!
危害巨大,谨防虚拟货币炒作骗局
虚拟货币交易炒作活动频繁出现,一些团伙以虚拟货币、“境外数字期权”等为噱头,诱导群众参与交易炒作,扰乱经济金融秩序,滋生赌博、非法集资、诈骗、传销、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
知己知彼,方能做好防护,接下来不妨随小泰一起学习虚拟货币炒作的诸多套路!
什么是虚拟货币?
虚拟货币具有非货币当局发行、使用加密技术及分布式账户或类似技术、以数字化形式存在等主要特点,比特币、以太币、泰达币、空气币等均是常见的虚拟货币。虚拟货币不具有与法定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不具有法偿性,不应且不能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使用。
虚拟货币投资风险重重
参与虚拟货币炒作常面临多重风险,包括不限于:
市场波动性:虚拟货币市场价格波动剧烈,可能导致投资者面临巨大损失。
技术风险:交易平台可能遭受黑客攻击,导致资金被盗。
法律和监管风险:虚拟货币的法律地位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有所不同,可能面临法律和监管的不确定性。
欺诈和诈骗:市场上存在许多虚假的虚拟货币交易平台和投资骗局,投资者可能成为诈骗的受害者。
洗钱和非法活动:虚拟货币可能被用于洗钱和其他非法活动,投资者可能无意中参与其中。
常见的虚拟货币骗局形式有哪些?
虚假交易平台:诈骗者创建虚假的虚拟货币交易平台,吸引投资者投资,然后突然关闭平台,卷走投资者的资金;
非法集资和传销:通过虚假的交易平台或项目,发行不存在的虚拟货币,以高额回报为诱饵进行非法集资或传销活动;
钓鱼网站和诈骗链接:通过发送带有钓鱼链接的电子邮件或消息,诱导用户点击并窃取用户的账户信息和资金;
伪造信息:冒充知名区块链项目或个人,伪造信息,骗取投资者信任并诱使他们投资;
高收益承诺:承诺不切实际的高回报,吸引投资者投资,然后消失;
虚假的交易所和钱包:创建虚假的虚拟货币交易所和钱包,要求用户存入资金,然后无法提取;
流动性挖矿骗局:以流动性挖矿为名,诱导投资者购买特定虚拟货币,然后无法卖出,资金被卷走;
假借国家或政府名义:使用国家或政府名义进行虚假宣传,声称有官方背景,增加信任度。
虚拟货币诈骗的特征和危害
网络化、跨境化明显
依托互联网、聊天工具进行交易,利用网上支付工具收支资金,风险波及范围广、扩散速度快。一些不法分子通过租用境外服务器搭建网站,实质面向境内居民开展活动,并远程控制实施违法活动。一些个人在聊天工具群组中声称获得了境外优质区块链项目投资额度,可以代为投资,极可能是诈骗活动。这些不法活动资金多流向境外,监管和追踪难度很大。
欺骗性、诱惑性、隐蔽性较强
利用热点概念进行炒作,编造名目繁多的“高大上”理论,有的还利用名人大V“站台”宣传,以空投“糖果”等为诱惑,宣称“币值只涨不跌”“投资周期短、收益高、风险低”,具有较强蛊惑性。实际操作中,不法分子通过幕后操纵所谓虚拟货币价格走势、设置获利和提现门槛等手段非法牟取暴利。此外,一些不法分子还以ICO、IFO、IEO等花样翻新的名目发行代币,或打着共享经济的旗号以IMO方式进行虚拟货币炒作,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和迷惑性。
存在多种违法风险
不法分子通过公开宣传,以“静态收益”(炒币升值获利)和“动态收益”(发展下线获利)为诱饵,吸引公众投入资金,并利诱投资人发展人员加入,不断扩充资金池,具有非法集资、传销、诈骗等违法行为特征。
真实案例·虚拟货币网络传销诈骗案件
上海市公安局经侦总队会同杨浦公安分局于2022年侦破了上海首例利用虚拟货币实施网络传销犯罪的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10余名,涉案金额1亿余元。
涉及此案的某网络平台,服务器架设于境外,由犯罪嫌疑人牟某实际控制。牟某通过设立某区块链技术公司,内部组建技术、讲师、推广、客服、提现审核等5个团队,通过该平台以推广区块链技术和提供虚拟货币增值服务为名,承诺高额静态收益和发展下线复式计酬为诱饵,吸引用户加入。
在此操作过程中,平台会员需购买大量虚拟货币,再将其兑换为该平台发行的所谓代币,以此缴纳入门费成为平台会员。同时,平台设置了名目繁多的直推奖、间推奖等动态收益和团队收益等返利奖励类别,诱导会员不断发展下线,由此不断扩大组织规模。然而,平台设置的代币并无任何市场价值且非法,价值多由平台进行控制,随着代币价值的下降,用户在提现时会引发亏损,这也迫使用户需不断发展下线,获取更多平台收益。
如何防范虚拟货币金融诈骗?
2021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等十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规定,现提示如下:
一是虚拟货币不具有与法定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
三是境外虚拟货币交易所通过互联网向我国境内居民提供服务同样属于非法金融活动。
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以下四点,则能很好地帮助我们远离虚拟货币诈骗陷阱:
树立正确货币观念。不法分子伪装成区块链投资专家、托身“数字货币”“区块链”“金融创新”项目内部人员,依托互联网,通过聊天工具、交友平台和休闲论坛,大肆宣传虚拟货币、虚拟资产等非法金融资产。煽动广大投资者抓住机遇,参与虚拟货币交易。目前市场上所谓的虚拟货币均不具备货币性质,公众要理性看待虚拟货币,认清投资风险,警惕非法骗局。
选择合法正规的投资渠道,不要相信所谓的虚拟货币投资平台。虚拟货币投资交易在我国属于非法金融活动,所谓平台,其实是后台可由犯罪分子随意操控的假平台。
拒绝“高收益、高回报”。保持理性投资观念,选择合法投资渠道,对任何宣称超高收益的投资理财项目一定要保持戒备心,牢记天上不会掉馅饼。
谨防个人信息泄露。在日常生活中,不向陌生人透露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号及密码、手机号、验证码等个人信息,警惕陌生网站或链接,防范个人信息被盗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