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诈骗大学生常遇的网络诈骗案例解析来啦天下

更可怕的是,在低成本与高收益的诱惑下,诈骗手段逐渐从群发式行骗发展为靶向性精准行骗。电信诈骗通常以远程网络化、非接触的方式实施诈骗,面临着举证难,追赃更难的诸多问题。

犯罪分子通过短信、电子邮件等,假冒娱乐节目或知名企业向受害人发送虚假巨额中奖通知,并以“个人所得税”、“手续费”、“保证金”等为借口进一步实施连环诈骗。2引诱汇款诈骗

犯罪分子以群发短信的方式直接要求对方向某个银行帐户汇入存款,由于受害人正准备汇款,因此收到此类汇款诈骗信息后,往往不经仔细核实,就直接把钱款打入骗子账户。3引诱贷款诈骗

犯罪分子通过群发信息,称其可为资金短缺者提供小额短期贷款,月息低,无需担保。一旦事主信以为真,对方即以“预付利息”、“保证金”等名义实施诈骗。4售卖考试真题诈骗

这类诈骗方式成本低、风险小,犯罪分子在各大网站留下联系方式,称能提供考题或答案,不少考生急于求成,事先交纳预付款至指定账户,发现被骗也由于理由不正当而不敢选择报警。5复制手机卡诈骗

犯罪分子群发信息,称可复制手机卡,监听手机通话信息,不少群众因个人需求主动联系嫌疑人,继而被对方以购买复制卡、预付款等名义骗走钱财。6伪基站诈骗

犯罪分子利用伪基站向广大群众发送网银升级、10086移动商城兑换现金等虚假链接,一旦受害人点击后便在其手机上植入获取银行账号、密码和手机号的木马,从而进一步实施犯罪。7ATM虚假告示诈骗

犯罪分子冒充医保、社保中心エ作人员,谎称受害人系统出现异常,可能被他人冒用、透支,渉嫌洗钱、制贩毒等犯罪条例,之后冒充司法机关工作人员以公正凋査,便于核査为由,诱骗受害人向所渭的“安全账户”汇款实施诈骗。3、补助、救助、助学金诈骗

犯罪分子以事主包裹内被查出毒品为由,称其涉嫌洗钱犯罪要求事主将钱转到国家安全账户以便公正调查,从而实施诈骗。

5、虚构绑架诈骗

犯罪分子虚构事主亲友被绑架,如要解救人质需立即打款到指定账户并不能报警,否则撕票。当事人往往因情况紧急,不知所措,按照嫌疑人指示将钱款打入账户。

6、冒充黑社会诈骗

1、低价代购诈骗

2、购物平台退款诈骗

3、虚假购物网站诈骗

4、机票改签诈骗

犯罪分子冒充航空公司客服以“航班取消,提供退票、改签服务”为由,诱骗购票人员多次进行汇款操作,实施连环诈骗。

5、钓鱼网站诈骗

犯罪分子以银行网银升级为由,要求事主登陆假冒银行的钓鱼网站,进而获取事主银行账户、网银密码及手机交易码等信息实施诈骗。

6、快递签收诈骗

2、交友平台伪装身份诈骗

犯罪分子利用各类交友平台“附近的人”功能查看周围朋友情况,伪装成“高富帅”或“白富美”,加好友骗取感情和信任后,随即以资金紧张、家人有难等各种理由骗取钱财。

3、虚构交通事故诈骗

犯罪分子虚构受害人亲属或朋友遭遇车祸,需要紧急处理交通事故为由,要求对方立即转账。当事人因情况紧急便按照嫌疑人指示将钱款打入指定账户。

4、虚假爱心传递诈骗

5、“猜猜我是谁”诈骗

6、虚假药品、保健品诈骗

1、高薪招聘诈骗

犯罪分子通过群发信息,以月工资数万元的高薪招聘某类专业人士为幌子,要求事主到指定地点面试,随后以培训费、服装费、保证金等名义实施诈骗。

2、兼职刷单诈骗

诈骗分子首先给应聘者下发两个比较小额的刷单任务,“按照约定”返还本金和佣金,充分赢得应聘者的信任。随后逐渐加大刷单任务的数量和金额,同时利用“必须刷满3单以上才能结算”等理由,来诱骗应聘者继续投入本金。

THE END
1.以案普法遇陷阱不上当三则案例提示你防范电信诈骗电信网络诈骗无孔不入、隐蔽性较强,花样百出的诈骗方式令人防不胜防。让我们一起通过案例学习防骗知识,提升识骗防骗能力。 案例一:出租银行卡或构成帮信罪 案情回顾 2021年4月,被告人隆玖柒通过微信与他人联系,明知对方系用于实施信息网络犯罪,仍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1MzA2MjIwNg==&mid=2652365749&idx=2&sn=f9f0e18145af77009c115e202cb18520&chksm=f2397ee4c54ef7f2b9fa66bc0483309588d3d38c58f80ea3f4bd52d6665fe7760eded5d3c217&scene=27
2.典型案例12款典型电信网络诈骗案例12款典型电信网络诈骗案例 01 快递送礼引流骗局 典型案例:2024年4月2日,受害人(46岁)在家门口发现一个自己的快递包裹,包裹内有一张淘宝购物节宣传单,宣传淘宝正在做活动抽奖。受害人刮开后抽奖区发现中奖,遂按宣传单上提示扫码添加企业微信,根据对方指引加入到微信群内领取奖品。在微信群内,受害人看到有网友发布兼职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808979
3.防范网络诈骗的案例(精选8篇)二、案例分析 近段时间,电话、短信、网络诈骗案件频发,各式诈骗花样层出不穷,诈骗手段也越来越高明,客户很容易上当受骗。银行柜台作为客户汇款的最后一道关卡,柜员一定要打起十二分精神,遇到可疑汇款及时提醒客户,以免客户遭受损失。 三、案例启示 (一)银行工作人员在给客户异地汇款时最好委婉询问客户的资金用途,如发https://www.360wenmi.com/f/fileuzrb6u4j.html
4.2024网络安全犯罪的五大趋势之一:人工智能驱动的网络犯罪案例二、案例分析:AI换脸技术的实际应用 近期,香港和陕西相继发生了AI换脸诈骗案例,揭示了这一技术的可怕之处。在香港的一起案件中,诈骗者通过“AI换脸”技术,成功模拟出受害者的面孔,欺骗其参加虚假的视频会议,并以此骗取巨额资金。而在陕西西安的案例中,诈骗者则通过视频通话,模拟出老板的声音和图像,诱使受害者转账大https://blog.csdn.net/Donni_Y/article/details/136630217
5.网络诈骗案例剖析.pptx网络诈骗案例剖析汇报人:XX20240109引言网络诈骗概述典型网络诈骗案例分析网络诈骗手段剖析受害者特征与心理分析预防措施与建议contents目录01引言深入剖析网络诈骗的常见手法发展趋势及其社会危害,提高公众对网络诈骗的防范意识。目的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18897102.html
6.银行诈骗案件案例分析10篇(全文)至此,客户意识到自己遭遇到了电信网络诈骗,放弃了转账,并对该行工作人员认真负责的态度表示感谢。该行工作人员向客户推荐下载了国家反诈APP,并关注“平安中行”微信公众号,用一个个鲜明的案例向客户普及防诈骗知识,提高反诈意识。 银行诈骗案件案例分析 第2篇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2dku7kxd.html
7.离谱!杉卓科技App揭露诈骗真相:真实案例大揭秘!随着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网络诈骗案件层出不穷。诈骗手段不断翻新,许多受害者因为缺乏防范意识而上当受骗。然而,近期由杉卓科技推出的一款名为“杉卓科技App”的应用,成为了揭露诈骗真相的利器。通过其强大的技术支持和数据分析,杉卓科技App不仅帮助用户识别诈骗,还揭示了不少真实案例,令人触目惊心。 https://www.jianshu.com/p/17accf555aab
8.公安部公布打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十大典型案例2023年5月,浙江宁波公安机关在侦办一起网络诈骗案件时发现,诈骗分子掌握大量公民个人信息。经查,李某等人成立某网络传媒有限公司,联系“网红”在某平台直播间带货页面以低价销售“网红教学素材”为诱饵,骗取用户购买商品并提供公民个人信息,进而将相关信息出售给下游诈骗团伙。诈骗团伙利用受害人不了解网络直播行业但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73849205944322060&wfr=spider&for=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