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这届打工人,副业比主业收入还高?
超过六成职场人开展了或计划开展副业和兼职,除增加收入的目的外,为自身拓展更多元的职业选择成为最重要的原因。
文|赵佳然
编辑|赵佳然
审校|罗琨
同样,也有一部分对副业怀有憧憬的职场人,他们希望通过副业丰富生活、充实“钱包”,却因为找不到契机而处于迷茫中。
今天,经纬君了解了几位年轻人的副业故事。他们对待副业的态度,与你是否有相似之处?
“爱好能变现,何乐而不为?”
小刘外企文员/App体验官
几年前,一家经纪公司找到了小刘,希望她能够成为某平台的签约“体验官”。
小刘坦言,自己并没有将报酬的多少作为接单的标准。“有些任务并没有报酬,但我还是会因为感兴趣而去体验。对我来说,丰富生活才是最重要的,初衷不能变。”
“副业比主业工资还高”
李想建筑公司管理/快递小哥
李想做副业的契机,是由2020年疫情带来的。正值春节前夕,由于疫情而放弃回家过年的李想,在老乡群里偶然看到了快递公司的临时招工信息。
“有快递公司招聘在机场负责打包、揽件、装卸车等工作的临时工,我的本职工作当时已经停工了,想着闲着也是闲着,还能多挣点钱,所以决定去应聘。”就这样,李想成为了一名临时快递小哥。
“春节期间,我一个月挣了一万多元,比本职工作收入还高。现在平时只有周末去,可以以日结的方式发工资,大概每月收入一千多元,聊胜于无吧。”李想坦言,比起收入,他更希望通过工作以及结识更多朋友,让自己的生活在两点一线外拥有更多可能性。
“工作以来,虽然手头有了钱,但是精神生活却没有上大学时丰富。”李想说,虽然现在几乎一周七天都在工作,但并未感到疲惫。谈及是否考虑换一份主业时,他笑着说:“996还是算了,生活还是要有的。”
“忙是忙,但自信心更强了”
云海银行职员/健身教练
今年30岁的云海是一名银行职员,此前在传媒公司任职,经历了一段不亚于“996”的时光。频繁的加班使他的身体每况愈下,他不得不给自己敲响警钟,开始健身锻炼。
从跑步到撸铁,从健身小白到自己报名专业培训课程,不知不觉间,云海成为了一名“硬核”健身爱好者。“我认为做什么事情,就要尽量把它做好。在越练越专业的同时,我还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其中不乏有圈内从业者,这也是我开展副业的契机。”
五年前,云海本着提高自己的初衷,考下了健身教练国家职业资格证书。随后,一位熟识的健身房老板找他帮忙做兼职教练,他欣然应允。“能够输出知识从而变现,这也是爱好的良性循环吧。”
▲健身房资料图
目前,云海的本职工作也颇为忙碌,但他仍坚持着这份副业。“对我来说,这份工作的意义很多,不仅能够学以致用,增加一些收入,更重要的是让我增添了自信心,感觉整个人的气场都不一样了。”
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近期印发《关于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激活消费市场带动扩大就业的意见》,正式为兼职副业“正名”。文件明确,大力发展微经济,鼓励“副业创新”;着力激发各类主体的创新动力和创造活力,打造兼职就业、副业创业等多种形式蓬勃发展格局。
智联招聘发布的报告指出,白领灵活就业已成趋势。截至2020年11月,18.7%的白领在一年内拥有过副业或灵活就业。在就业类型上,占比最高的是微商等产品销售类,其次为设计作图、稿件撰写、视频编辑、翻译等技能输出型工作,即“斜杠”形式;也有部分白领通过实体店铺、股票、虚拟货币等投资获得副业收入。
领英报告则显示,新冠肺炎疫情延期复工或在家办公期间,有超过六成职场人开展了或计划开展副业和兼职,除增加收入的目的外,为自身拓展更多元的职业选择成为最重要的原因,比例高达56%,而78%的人表示疫情结束后仍会在本职工作外继续兼顾副业和兼职。
对此,领英中国总裁陆坚称,鼓励大家更主动地开展职业规划,设立清晰的职业目标,并不断积累所需技能和资源优势,掌握职业发展的自主权,未来可以不受任何环境的限制,时刻与机会保持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