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西方在半导体等技术领域的围堵打压,中国正加紧人才队伍建设,实现科技发展自立自强。可如今,他们又对中国招揽人才草木皆兵。
围绕中国与西方科技人才竞争一事,美媒《华尔街日报》在11月27日发表的一篇报道中渲染称,中国与西方争夺科技主导权的关键战线出现了最新迹象:为与美国硅谷等科技中心争夺技术优势,中国企业正用惊人的薪资吸引科技人才,有的企业甚至给工程师开出了三倍工资的诱人条件。果然,一些西方国家情报机构在此事上再度“谈华色变”,打着保护知识产权的名号,试图采取更多手段加以监管。
报道也注意到,面对部分西方势力的恶意揣测,中方曾明确强调,中国与外国进行人才交流与其他国家没有什么不同,中国尊重知识产权规则,任何有关涉嫌窃取知识产权的报道都是毫无根据的诽谤。与此同时,有业内人士直言,如何划定可接受的人才招聘范围是“一项非常困难的任务,也很难执行”。
德国企业蔡司半导体制造技术(SMT)是全球顶尖的半导体组件制造商。根据这篇报道的描述,去年秋天,这家科技巨头传出了一些“令人不安的消息”,因为“有中国公司的猎头试图挖走它的员工”。
在《华尔街日报》看来,这则消息是中国和西方争夺科技霸权关键战线的最新迹象。眼下,西方政府收紧对华科技限制的势头,可能会在特朗普第二总统任期内延续下去,许多中国公司希望通过吸引先进半导体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顶尖工程师来推动自身发展。
报道指出,中国科技公司把招揽人才的注意力放在了几处科技中心,比如欧洲的部分地区和美国硅谷,以及台湾地区。然而,这又成了美国和欧洲官员的“眼中钉”,他们正考虑是否采取更多的措施对中方行动加以“监管”。
一名阿斯麦前员工称,他在2020年离开公司后的两年里,每月都会收到中国招聘人员的消息。他还说,中企特别执着,一直希望在领英上与他建立联系,但他从未回应。
阿斯麦对此表示,无论是在荷兰还是全球其他地区,该公司员工的离职率都很低,没有迹象表明公司员工存在异常的招聘活动。
阿斯麦网站展示的由该公司生产的光刻机
报道说,中国已明确表示,特别是在人工智能等技术领域,招揽人才是首要任务。
2017年7月,中国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把高端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人工智能发展的重中之重。《规划》提到,要加大高端人工智能人才引进力度,要开辟专门渠道,实行特殊政策,实现人工智能高端人才精准引进。
商业咨询公司DGAGroup合伙人保罗·特里奥洛(PaulTriolo)认为,引进外国工程师可以为中国公司提供一条宝贵的捷径,因为他们的经验不容易被复制或窃取。
“各国政府现在很关心这一点。”特里奥洛说,但如何划定可接受的招聘范围是“一项非常困难的任务,也很难执行”。
值得一提的是,英国《金融时报》近日也在一篇报道中提及涉华人才竞争的话题。报道援引多名知情人士的话称,虽然华盛顿全力遏制中国在尖端技术方面的发展,对先进芯片出口加以限制,但中国一些大型科技公司正在硅谷建立人工智能团队,寻求聘用美国顶尖人才。
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曾对此炒作称,“我们不能让非国家行为体、中国或那些我们不想让他们访问我们云空间的人以此来训练他们的(人工智能)模型。”当时,她还提到美国对芯片实行出口管制,声称“这些芯片数据储存在美国的云数据中心,所以我们也必须考虑关闭潜在恶意活动的途径。”
为阻挠中国获得竞争优势,美国仍在通过各种手段不断加大对华科技行业管制,打压中国技术发展。而对中国招揽人才的恶意揣测和干扰,显然也是其中一环。
《华尔街日报》注意到,中方明确强调,中国与外国进行人才交流与其他国家没有什么不同,中国尊重知识产权规则,任何有关涉嫌窃取知识产权的报道都是毫无根据的诽谤。
在11月25日举行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针对拜登政府最早将于下周公布新的对华芯片出口限制措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表示,中方一贯坚决反对美方泛化国家安全概念,滥用出口管制措施,对中国进行恶意的封锁和打压,这种行为严重违反市场经济规律和公平竞争原则,破坏国际经贸秩序,扰乱全球产供链的稳定,最终损害的是所有国家的利益。中方将采取坚决措施,坚定维护中国企业的正当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