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13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的通知,文件表示沿线各国携起手来,增进理解、扩大开放、加强合作、互学互鉴,谋求共同利益、直面共同命运、勇担共同责任,聚力构建“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形成平等、包容、互惠、活跃的教育合作态势,促进区域教育发展,全面支撑共建“一带一路”,共同致力于:推进民心相通。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人文交流,不断推进沿线各国人民相知相亲;提供人才支撑。培养大批共建“一带一路”急需人才,支持沿线各国实现政策互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实现共同发展。推动教育深度合作、互学互鉴,携手促进沿线各国教育发展,全面提升区域教育影响力。
市场规模分析
1.国际交流学习开放,70个国家将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随着“一带一路”的深入发展,2016年7月,教育部出台《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到2019年,在我国学习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占比达54.1%。十三五”期间,我国教育对外开放全面深化改革,国际影响力迈上新台阶。从来华留学生的数量上来看,刘锦表示,2019年,来华留学生的学历生比例达到54.6%,比2016年提高了7个百分点。全球目前已有70个国家将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中国以外正在学习中文的人数约2500万,“十三五”期间全球参加HSK(中文水平考试)、YCT(中小学中文考试)等中文水平考试的人数达到4000万人次。
2.外国人对中文汉语热度高涨
据《中国教育报》2020年12月15日报道,目前中国以外累计学习和使用中文的人数近2亿。许多国外政要还曾凭借流利的中文“出圈”,即使在民间,也有不少外国人凭借中文“圈粉”。每到春节,许多国外政要、各界名流与体坛娱乐明星等,都会在社交媒体上用中文拜年,无论他们的中文流利与否,总能收获大批流量。外国人对中文的热衷,还表现在他们对下一代的培养上,汉语甚至成了许多国外政客、皇室后代、商界名流的必修课,如普京女儿、英国小王子、西班牙公主、荷兰公主、比利时公主、扎克伯格的女儿等。
3.国内教育培训教育带动汉语教育发展,市场红利显现
市场需求分析
1.汉语在海外热度持续,多类人群有实质需求
2.国内汉语教师严重饱和,海外汉语教师空缺大
汉教行业,正在面临着严重的人才流失现象。国内汉语专业毕业的人才在对口工作上得不到预期薪资,进而转行。不对等的薪资使得在岗汉语教师失去该有的热情与行教的积极性,热爱难抵现实萧索。国内对外汉语老师的就业现状,也给许多汉教专业的学生和从业者浇了一盆冷水。相对海外市场,想要找到个专业背景的汉语教师确实困难,大部分海外汉语教师也是外国人接受培训后进行教授的。据统计,全球汉语教师缺口量已逾500万人,现有规模难以满足广阔的海外市场。
1、现有教育平台鲜少有以汉语教育为主的平台,外国友人难以找到专业的平台来系统学习汉语。
2、国内专业汉语教师饱和却找不到发挥价值的平台,国外汉语市场汉语老师空缺大。
3、现有的汉语培训机构只负责教授汉语课程,不能对接提供汉语技能考试认证。
曾经歌曲《中国话》里说“全世界都在学中国话,孔夫子的话越来越国际化,全世界都在讲中国话,我们说的话让世界都认真听话。”已成为现实。截止2018年12月,我国已在15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548所孔子学院和1193个中小学孔子课堂,注册学员210万人,中外专兼职教师4.6万人。其中,“一带一路”沿线有53国设立了140所孔子学院和136个孔子课堂,欧盟28国、中东欧16国实现全覆盖。中国现在在国际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经济快速发展,是发展全球经济不可避免的重要一环,海外企业对精准汉语人才需求不断增长。加上中国对外的友好,让更多外国人喜欢上中国,提高了学习汉语的兴趣。
前景预测
1.自我提升需求逐渐增长,空缺市场巨大
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提高和“汉语热”的兴起,汉语逐渐成为世界上最为重要的语言之一。在韩国、泰国、新加坡等国家汉语水平已经成为学生进入中国大学和当地大学的一项重要凭证,也是企业人员录用、国家资格考试、公费留学、奖学金申请的重要依据,因此就需要越来越多的汉语教学的教师。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目标为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胜任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外语教学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
2.项目解决对外汉语教师供不应求,实现汉语教师价值
中国作为世界贸易大国、第二经济大国,当今我国的外国人入境规模已经相当可观。我国对外汉语教师一直是处于“供少于求”的状态,从总体来看,在未来至少10年以内,对外汉语教师不会存在就业难的问题,而且会是一个朝阳行业。项目的落地不止解决了对外汉语教师供不应求的问题,也能帮助汉语专业者实现自我价值。
3.项目依靠市场红利,借助自身优质资源快速发展
公司主要服务行业有:互联网(移动互联网)、高新科技、房地产业、食品饮料、旅游餐饮、医药卫生、教育培训、战略性新型产业、新材料、农产品、机械设备、石油化工、家用电器、节能环保、零售服务、物流交通、文化传媒、智能系统、能源矿产、轻工纺织等,以及市政工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