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国际教育范文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汉语国际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一、引言

我国最初是在二零零七年的时候,进行汉语国际教育讲师的扩招招收,随后规模就逐渐扩大,就出现了汉语国际推广师的职业,并对他们进行了专业的培训,但是对培训对象也是进行严格挑选的,主要针对一些研究生高阶段,高学历的一些人才,他了有系统的理论知识,所以要对他们的教学实践能力上也进行进行了严格的培训,同时也会穿插一些实际的教学工作,从而发现问题。对他们也进行了质的要求,第一,要有良好的应变的个能力。第二,要可以熟练地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进行教学。第三,有良好的交际能力,第四,要彻底的了解多方的文化内涵等多项技能。从而成为一名优秀的跨国际汉语传播讲师,经培训后可以胜任多种教学工作,成为一种在各方面都优秀的综合性人才。

二、汉语国际教育的多元属性

1.教学

2.学科

三、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现状与反思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国别化基础理论

目前,伴随全球经济快速发展,全球语言文化呈现多样性需求,特别是随着我国在世界经济中处于最大消费品市场,以及近几年举办奥运会等大型赛事,综合国力逐渐上升,国民海外消费水平逐年增高,国外人民来中国旅游的需要、华侨等海外侨胞等各个方面需要,对汉语国际教育的需求正逐年上升。

一、汉语国际教育与汉语国际教学的区别

在对汉语国际教育国别化进行分析之前,需要对“教育”的内涵与“教学”的内涵加以区别。两者相比较,教育的内涵更加丰富,主要是指从德智体美方面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能力。汉语国际教育的推广要以国际教育的惯例依据,对德智体美进行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教育。也正是因为这样,汉语国际教育的任务不单单是传授一门语言,还包含教育原理、教育规律、教育文化本经、教育思维等多个方面。

二、汉语国际教育的现状

汉语国际教育在近十年得到长足的发展,学习汉语的人数也呈逐年递增的趋势,教学规模向科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但是,在大部分国家,汉语仍然属于“非普遍教授语言”。其语言覆盖面仍有一定的局限性。

汉语国际教育的重要推广机构是孔子学院,其截止至2015年底,在世界范围内数量近500所,遍布世界134个国家。其成功推广表明了汉语的“引进来、走出去”政策,是汉语国际教育的重要转折点。通过2004年至今十几年的发展,孔子学院的工作重点将想教学方式方法创新上专业,分析汉语国际教育的国别化问题,以服务汉语教学向更好更规范化发展。

汉语国际教育的重点由原来单纯的语言教学向中小学以及文化传播方向发展,是汉语国际教育的重要转型期。

三、汉语国际教育在国别化方面的表现

(一)教材影响教学效果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工具,是教师授课和学生自学的纽带,在进行汉语国际教育教材的编制时,要充分考虑国别化方面的问题。如在美国使用的教材,在对课程设置时如果忽视对平等、人权等方面的安排,会让学生产生文化差异,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影响汉语教学的学习成果。可见,教材对汉语国际教育在国别化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二)社会文化上的差异

我国现代汉语国际教育品类多样、内容繁杂,在进行汉语国际教育时,要充分考虑当地社会文化上的差异,区分进行课程设置,遵循汉语国际教育国别化的特点,设置具有当地特色的教学方式。

四、改善汉语国际教育国别化的思路

对于汉语国际教育国别化现象,我国汉语国际教育的主要内容包含:教材的编写、授课方式、信息化资源利用情况、融合当地文化情况等几个方面。

(一)国别化教材方面

当前使用的一些优秀教材还需要加以完善,比如注重“学简识繁”、会话的扩展与缩略、课文内容的配套补充与注释、多笔画难字的应对等。现在尤其缺少的是汉语阅读教材,也可编一些顺口溜等。阅读教材的编写应该体现现代生活的内容,可以是通俗的,还要分等级。

(二)课程安排方面

(三)授课方式方面

要区分与国内的授课方式,引用当地授课方式,用当地授课思维进行课程设置。通过拓展教学与延伸练习,将字组成词语,通过对词语的组合运用,可以衍生出无数的句子,积极调动学生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四)充分利用信息化资源

网络学习最大的特点就是学习的社会性。有效的网络语言学习应当包含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模式和基于项目的学习模式。在网络课程中,教师要掌握所有网络教学中互动工具的使用,并指导学生使用这些工具。在教学中要与学生进行良好交流,协助学生相互合作,共同进步。

提倡完善汉语语料库,字是常用的,要分级的,有注释,形式立体化的,字表和词表可以放进网络。字库可以包括字形、字音、字义;词库包括单双音节和骈语;句库包括不同的句型。

(五)融合当地社会文化开展汉语国际教育

以区域为视角,让汉语国际教育融合某一区域的语言与文化背景,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不是剥夺学生本身的社会文化特色,而是介绍中国的社会文化特色,与各国人民进行社会文化上的对话,是积极的、健康的文化交流方式。

(六)改善国别化教师问题思路

教师是汉语国际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其专业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汉语推广学习的效果。“教什么”、“怎么教”、“如何学”密切连结,构成第二语言教学的三角体系,该体系的运作基础主要立基于课程规划与教材编制。教师应该平常严格要求自己,提升自己的教育心理学、历史、文化等各个方面水平,以最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相信这也是十分宝贵的财富。

参考文献: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教学认知能力;教学操作能力

二、汉教硕士教学能力培养的重点是什么

在教育学领域,教学能力是一个宏观概念,对其构成,各家有各种论述。在这些论述中,申继亮、王凯荣(2000)的观点最能给汉教硕士的培养带来启发。他们认为,各式各样的教学活动所涉及的教学能力可以归结为三种:教学认知能力、教学操作能力和教学监控能力。我们认为,培养汉教硕士的教学能力,就是要培养他们的教学认知能力、教学操作能力和教学监控能力。汉教硕士要成为合格的汉语教师,需要认识并掌握教学所需的知识、原则和方法,即知道“是什么”;另一方面,他们还需要将所掌握的知识、原则和方法转变为实践,即学会“怎么教”。让汉教硕士知道“是什么”属于教学认知能力培养的范畴,让他们学会“怎么教”属于教学操作能力培养的范畴。相比之下,教学监控能力的培养是必要的,但它更有待于汉教硕士真正走上工作岗位以后的自我发展。汉教硕士在读期间的教学能力培养,重点是其教学认知能力和教学操作能力两大方面。

三、汉教硕士教学认知能力和教学操作能力的具体体现

四、如何培养汉教硕士的教学认知能力和教学操作能力

[1]申继亮,王凯荣.论教师的教学能力[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1).

[2]刘.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文化因素

一、汉语国际教育中的文化因素

“汉语国际教育中的文化”应该是汉语学习者学习汉语、理解汉语、使用汉语与中国人交流时需要掌握的“文化”,是语言学习和使用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文化,这种文化不仅指语言课外的文化课教学,还应该包括渗透在语音、词汇、语法、汉字中的文化。①周思源先生将“汉语国际教育中的文化”称为“文化因素”②。

二、文化因素在汉语国际教育中的体现

上文已经给出了文化因素的定义。我个人认为,汉语国际教育中的文化因素应该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语言教学中所涉及到的文化因素,即渗透在语音、词汇、语法、汉字中的文化;二是语言交际过程中涉及到的文化因素,即语用文化和文化背景知识。

(一)文化因素在语言教学中的体现

汉语属于汉藏语系,这就使得许多外国学生特别是母语属于印欧语系的学生在学习汉语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其实,将语言置于文化这个大背景下来学习,就会减少很多困难。由于篇幅有限,这里只以汉字教学中的文化因素为例。

首先,汉字有两级结构单位,即笔画和部件。汉字主要有―(横)、丨(竖)、丿(撇)、、(点)、()(折)这五种基本的笔画。这五种基本笔画有三种组合方式,分别为:相离,如“二、川、八”;相接,如“人、几、工”;相交,如“十、力、也”。部件又称偏旁是一种构字单位,由笔画组成并且能组配汉字。一般合体字都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件构成。部件和部件的组合方式有七种,分别为:左右结构,如“明和许”;左中右结构,如“谢和树”;上下结构,如“花和出”;上中下结构,如“鼻和赢”;全包围结构,如“回和囚”;半包围结构,如“风和区”;穿插结构,如“爽和噩”。

最后,几乎每一个汉字都蕴含着一定的文化信息。教师在讲授汉字的同时,也可以补充一些关于汉字的文化信息。这样不仅有利于增加学生的识字量,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中国的民俗和古代文化知识。如在讲授“茶”字时,可以解释一下“茶”在中国古代中的民俗含义:“旧时订婚聘礼的代称”,如民间有“三茶六礼”的说法。茶在中国古代婚礼中是最重要的聘礼,被称为“茶礼”。据史料记载,在宋代茶就被列为了聘礼中不可缺少的礼品。从此以后,送聘礼就被称为了“下茶”、“行茶礼”或“茶礼”;女子接受聘礼,也就被称为“吃茶”或“受茶”。而所谓的“三茶”,就是订婚时的“下茶”,结婚时的“定茶”和洞房里的“合茶”。③再如,在讲到“男”和“女”这两个字时,可以讲解一下中国古代男尊女卑社会秩序的由来。男子在古代以体力耕田,所以在农耕时代男子在生产中处于主导地位,也决定了其社会地位。而女子,就如“女”字最初的字形一般,就是跪着操持家务的形象,由于退出生产领域就不得不依附于男子,从而形成了“男尊女卑”的社会秩序。

(二)文化因素在语言交际中的体现

学习一种语言的最终目的就是获得运用该种语言进行言语交际的能力。语用文化和目的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常常是运用目的语进行交际时最先遇到的问题和障碍。这里以文化背景知识中中国古代文学为例展开叙述。

文化因素教学是汉语国际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汉语教学可以加深外国学生对汉文化的了解,通过汉文化教学可以促进外国学生的汉语学习。所以,文化因素在汉语国际教育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1]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增订三版)(上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程裕祯.中国文化要略[M](第三版).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注解:

①张继伟.《汉语国际教育中的文化教学与研究》.黑龙江大学.2011

汉语国际教育是一种第二语言教学,也是一种外语教学,其目标为培养第二语言学生的汉语交际能力,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但现实情况是,在很多高校中,汉语国际教育本科生接触第二语言学习得以实践的机会微乎其微,他们缺乏锻炼机会,能力难以得到大幅度的提升。既然对留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教学实习困难重重,那么,在当今日益成熟的网络环境下,就只能另辟蹊径,探索网络实习的道路。目前,浙江财经大学通过校企合作,探索出一种网络实习模式(刘亚辉,2015)。该校与一家汉语教学企业共建校外实践基地,实习生在接受一定培训后,自行选择教材,自己把握进度,上传PDF课件、音频或录制视频到在线课堂,经机构老师把关审核通过后就可以上传到网络孔子学院进行在线授课,课后会有网络孔子学院在线课堂的老师第二次审核,若出现问题不符合要求则会关闭该节课程,要求教师重新录制。

二、网络实习简介

三、网络实习操作流程

(一)实习前的培训

1.课前准备

培训内容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制作课件。那么应该怎么准备课件呢?什么样的课件才符合要求?下面我们就简单说明一下课件制作的基本要求和注意事项。课件制作推荐使用WPS演示,便于制作完成后直接转成PDF格式。这是由于在网络在线课堂上,PDF格式上传的课件不易乱码和出现混乱,安全指数较高。不过PDF格式的课件没有动画效果,只能以文字和图片的形式显现,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教师负担的同时也减少了上课的生动性,会使学生缺乏新奇感从而失去继续听下去的兴趣。PPT背景选择不要过于花哨,但也不能太单调乏味。部分实习生出于美观的目的选择一些色彩鲜艳且内容复杂的背景覆盖整个画面,而字体颜色又较淡,导致的后果是教师自己都有点看不清更何况那些语言初学者,这是极不可取的。同时过于单调简单的背景又会使人产生乏味心理,缺乏兴趣。这就要求实习教师把握好度,背景最好与教学内容相协调,打造一个具有个人独特风格的PPT,绝对会令人眼前一亮。字体颜色和大小视情况而定,字号推荐32号,可大不可小。课件做到精炼简洁,避免冗杂,以教师讲为主,不要出现大版文字。比如词语3-5个即可,可以适当的加上拼音、词性、解释或图片等,让PPT显得简洁美观大方而又充满吸引力。

2.个人着装和背景准备

接下来需要准备个人着装和上课背景。网络孔子学院在线课堂教师上课的着装和背景有明确要求,教师需着装整齐,背景画面清晰明亮,不允许模糊、卡顿或颜色阴暗,声音清楚无杂音。部分实习教师缺乏这种意识,比如穿睡衣或无袖上衣上课,甚至以宿舍为背景,光线暗沉,背景杂乱。这些都会导致孔院审核老师关闭课程,所以教师一定要避免这种情况。

3.上课

四、网络实习的不足之处和改善方法

网络孔子学院在线课堂作为一个上线不久的大规模在线汉语学习网站,正在一步步地走向成熟。但是目前仍旧存在的一些问题让我们无法忽视。在线课堂系统非常不稳定,会出现课件打不开,网站登不上,上传课件无法删除等问题,因此希望有关工作人员对网站的维护和升级工作能够做得更加到位,为老师的课堂质量和授课效果提供良好的保证。同时,也存在教学内容、课堂表现形式和互动方式较为单一的现像,网络孔子学院在线课堂往往是教师们的“一言堂”,师生之间几乎没有交流,上课期间教师可以使用的教学工具也极为有限。因此建议在线课堂可以借鉴其他网络课堂(如MOOC)的模式,设立一些交流区、讨论区,加强师生间、学生间的互动。教师培训尚未成熟也是存在的问题之一,学生进行网络实习期间,教学机构的老师针对学生上课视频中专业和教学方面指导少之又少,只能靠学生自己摸索和自己改进,故而进步空间比较有限。因此建议教学机构老师加大对这方面的指导力度,提高上课质量,形成三方受益的良好局面。

五、结语

尽管网络实习还存在一些问题,但不可否认目前建立的这种校企合作的模式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不失为一次良机,学生不仅可以使自己的学习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也能对自身有一个较为清醒的认识。对实习生来说,首先,加深他们对书本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变“死学”为“活学”,对于成为一名对外汉语教师有一个简单了解和认识。其次,可以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和锻炼了实习生们的教学能力和水平。通过网络课堂这样一个平台,教师可以观察其他教师教学方法和处理手段,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第三,在线课堂实习的机会可以为学生日后追求更高发展比如考研或求职打下基础,令其对自身今后发展方向有进一步清醒的认识。不过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虽然目前网络时代飞速发展,日新月异,信息技术也取得突破进展,但网络实习这一平台却仍未普及,影响面积亟待扩大。对外汉语教学教师仍需不断努力,将网络与实际教学相结合,努力创新,让全球的汉语国际教育焕发生机。

[1]刘亚辉.财经类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研究――以浙江财经大学为例[J].现代语文(中旬刊).2015,(7).

摘要:第二语言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母语不是汉语的学习者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面临跨文化交际的问题。这些都是由于文化与文化之间的差异,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差异,以及最重要的不同语言使用者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造成的。对外汉语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教授正确的汉语,更要让每一句汉语都用在正确的情境下,表达说话人的真实想法。如果第二语言学习者不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就会引起词不达意甚至造成误解。本文就跨文化交际与第二语言教学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在课堂上运用解决跨文化交际障碍的策略做简要陈述。

关键词:第二语言教学;跨文化交际

一、跨文化交际的概念

第二语言教学中,我们现在不能单纯地将重点只放于教授语法、语音、词汇、汉字上,还应注重语言的交际功能,在正确的情境下使用正确、合乎汉语使用规则的汉语。学习汉语的学生无时无刻都处于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不管来自哪个国家,和中国文化相比一定都会有或多或少的文化不同点。跨文化交际是指来自不同文化背景和文化习俗的人的交际,需要应对文化与文化之间的差异带来的问题,和跨文化语境的问题。跨文化交际是思维方式不同的人群之间的交际,如果对对方文化不了解也不能理解就会造成信息输入或输出的差异、错误,严重的还会引起文化冲突,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二、跨文化交际能力是第二语言教学的主要目标

跨文化交际者随时都纠结在自己本身文化与正在学习的语言文化之间的冲突。学习者习惯于自己母语环境下的社会交际规则、文化、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等等,在面对与自己文化截然不同的另一种文化时,学习者也许会有迷惑、费解、难以忍受等负面情绪。但学习者学习语言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实现用第二语言进行交际和学习对方文化,这就要求学习者从学习第二语言的第一课起就要逐渐地培养自己的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这也是我们第二语言教学的一个主要目标。而对外汉语教师在第二语言教学中的关键作用也决定了对外汉语教师是沟通两种文化之间的桥梁。我们需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素养,掌握两种文化间的差别,做具体分析,详细讲解,化解文化差异有可能带来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方便学生使用地道的汉语来进行交际。所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就成为我们汉语教师一个主要任务。

但因常常处于两种不同文化之间,所以很容易造成学习者会将两种不同文化相结合的情况产生。我们应努力避免“第三种文化”的情况。与中国人交际的时候就要遵守中国文化和中国的交际规则,与其他国家的人进行交际的时候就要遵守他国文化,运用他国的交际法则来进行交际。这样才是符合跨文化交际的要求,也是我们跨文化交际所应达到的水平。

1.什么是跨文化交际能力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指跨文化交际环境中的交际能力,具有强烈的跨文化意识,对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非常敏感,并且能在出现文化差异的情况下妥善地解决文化差异带来的干扰并成功地进行交际的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并不单纯地指语言能力或者交际能力,而是二者的结合。跨文化交际能力实在跨文化交际环境中由语言交际能力、非语言交际能力、语言规则和交际规则转化能力以及文化适应能力所组成的综合能力。

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语言交际能力和非语言交际能力。语言交际能力不仅要求说话者说出的汉语是符合语法规则、发音标准的,更要求说话者使用的语句一定要符合说话时的场景,用语合适恰当,不会造成听话者的误解或者误会。语言交际能力是跨文化交际的核心内容。如果语言交际能力不能达标那么就无法完成跨文化交际的目标。在注重语言交际能力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非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性。非语言交际能力是指言辞交际以外同样可以传递信息的交际能力。例如肢体语言、衣着和化妆、对拥挤的承受程度等等。而非语言交际能力往往是我们容易忽视的部分。但非语言交际能力同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应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非语言交际能力,探究对比不同文化中的非语言交际方式的异同。

2.语言规则与交际规则的转化能力

第二语言教学中我们很自然地将精力放在语言教学上,目前也将越来越多的精力集中在跨文化交际的语言规则转换。但我们学习语言的主要目的还是要运用语言在此语言使用国家内进行交际,这就要求我们的交际规则要符合对方国家的要求。跨文化交际中,学习者在语音语法上出现的错误外语国家的人可以轻易地察觉,并且可以宽容地原谅,因为毕竟我们对“外国人”的语言要求并没有那么地高。但如果在交际规则上违反了外语国家的规则就很容易引起误会甚至反感。例如在中国,邻里之间见面一般都会问候一句“去哪呢?”“干嘛呢?”等在西方国家的人看来会是私人问题。在西方隐私是最需要被保护的,但其实中国人在问这些问题的时候并没有窥探其隐私的心理,只不过是一种避免见面不说话的尴尬的解决办法。但如果外国人不能理解的话就会造成文化冲突。

第二语言教学中我们要避免过多偏重第二语言的语言规则的教学而忽略交际规则的讲解和演练。多次反复地训练,运用播放真实场景的视频等方式来加深学生们理解中国文化的程度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第二语言教学中应注重分析词语的文化意义。

我国悠久的历史赋予了很多词汇深层次意义,这是不深入学习汉语的人所不能了解和理解的。然而这些词汇的深层意义也常常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用语当中。如果学习者没有了解过词汇的深层含义,当听到的时候就会一头雾水,不明白其真实含义。但如果学习者在不了解词汇的深层次意义时使用了就会造成误解甚至文化冲突。

词语的含义包括概念意义和文化内含意义。概念意义是词语的表层含义,表述的是客观的理解。而文化内含意义是人们赋予词语新的含义,这个含义可能和词语的本身是有联系的,也有可能是由于历史演变增加了与词义本身并无太大关联的含义。而对于第二语言教学来说,我们所要做的工作是进行两种语言的对比。对于第二语言教学老师要对双方文化都有深刻的了解,才能对比分析两种语言在同一个词语上的文化意义有着什么具体的区别,才能更好地带领学生体会同一词语在不同文化中所体现的不同的文化意义。

例如,“狗”是人们喜欢的小宠物,在汉语中有的时候却常出现在不文明用语当中。这对于西方文化对于狗的喜爱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文化含义。美国人经常形容一个人非常幸运,会说“Youarealuckydog.”翻译成中文就是“你是一条幸运的狗”。如果学习者在与中国人交流时本能地运用翻译法将这句话说给中国人,就会引起中国人的不高兴。本来是一句赞扬的话,却会造成是在侮辱他人的感觉,这就是跨文化交际的失败。再如“worklikeadog.”(像狗一样拼命工作)“everydoghasitsdays.”(每个人都有他的幸运日)这两句美国常用俚语都是用在赞赏他人的用语。但我们的文化中没有一个是用“狗”来赞赏他人的。

还有就是一直以来都是中国代名词的“龙”。“龙”是中华民族最为神圣的代表,中国人都自称是“龙的传人”。我们从小以来被灌输的就是“龙”是一种非常高尚神奇的圣物。为了表达对龙的崇拜和向往,“龙”也是中国人名字的常见字,父母多希望孩子名字中有“龙”字来表达对孩子抱以美好的希望和更高的要求。但“龙”翻译为英语“dragon”,这个词在英语当中给人的感觉是非常恐怖,怪异的怪兽,常常出现在科幻恐怖电影当中,这明显与我们所说的“dragon”的概念有很大的不同。所以现在在区分这两种不同感觉的“龙”的时候,我们用“Chinesedragon”来代表中国文化中的灵物——“龙”。

第二语言教学中我们还会碰到各种各样有着不同文化意义的词语。这时就要求我们对外汉语老师和学生一样都要有强烈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敏感地发觉这之间的不同,尽量避免在交际过程中会造成文化冲突的现象。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尽可能地使用情景教学法,将词语带有文化意义所出现的场景真实再现,让学生扮演情景人物,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词语的文化意义,并且一定要尽可能地发掘多样地场景,让学生可以灵活应变。再情景教学的过程中,也不可忽视对比的重要性。要和其本身的文化进行尽可能充分的对比,让学生真正地区分这其中的不同,才能更好地使用词语,并避免出现跨文化交际的障碍。

四、总结

第二语言教学中我们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让学生意识到不能总是使用翻译法来直接表述自己的想法。要意识到文化与文化之间的不同。对外汉语教师要对容易造成文化冲突的部分进行着重的分析和指导,要成为一座桥梁沟通两种不同的文化,带领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始终要将汉语的交际能力放在教学的首位,我们不仅要教授正确的汉语,还要让学生们在正确的情境下使用合乎中国交际规则的句子,让每一次交际都是有效合理的。(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参考文献

[1]毕继万.跨文化交际与第二语言教学[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2]张雁.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文化差异及有效跨文化交际的原则[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双语教学;应用型

2014年在北京语言大学举办的国际汉语教学研究基地暑期高级讲习班上,来自世界各地的对外汉语学者们论述了我们现在的教学现状:国内与国外进行的汉语教学完全不同,在国外,不是以大量的词汇记忆,语法讲解为主导,而是以激发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为前提,只有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才能进行相应的汉语教学。因此,对教师的外语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就使我们必须思考,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应该如何开展双语教学,以提高学生运用外语与母语共同讲解汉语的能力,并将中华文化传播到世界的每个角落。因此,本文将以黑龙江外国语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为例,探索双语教学的若干问题。

一、实施双语教学的原因

(一)符合专业培养目标

(二)提高学生语言对比分析的能力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三)新型汉语教材的需要

对外汉语教学的鼻祖吕必松教授认为“所谓汉语‘难学’,不是汉语本身固有的特点决定的,而是教学不得法所造成的负面效应”。因此,与以往的先教拼音再教汉字的方法不同,吕必松教授又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那就是“组合汉语”。从笔画教学、汉字教学入手,拼音是汉语的一种辅表达手段。而讲授这种新型的汉语教材,就要具备一定的外语能力,才能把汉字组合的关系讲解清楚,而这其中又渗透着我们的汉文化,体现了汉字作为表意文字的趣味性,这不但会使汉语学习者对汉语学习充满兴趣,而且也会减少汉语学习的学时数,提高教学效率。但前提是教师要有一定的外语水平。因此,通过本专业的双语教学,可以提高学生运用外语讲授汉语的能力,也提高其对于不同教材的适应能力和讲解能力。

因此,我们要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中实施双语教学,提高学生的各方面能力。

二、实施双语教学的现有条件

根据吴泓(2014)给出的调查问卷结果,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大多数希望开设双语教学的课程,他们认为想要教好外国人汉语,首先要能够和外国人很好的沟通。黑龙江外国语学院的其他配套条件也为双语教学做好了准备。

(一)现有的师资力量可以提供双语教学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在2012年和2013年共有16名教师被汉办派往英国伦敦的孔子学院讲授汉语并传播汉文化。本学期已经有一位教师回国后开始运用双语教学在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2014级学生讲授《跨文化交际》课程,师生共同的反映是教学进行得很顺利。同时,学院还给学生配备了外籍教师,由外教纠正学生的发音,这也会对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的提高起到很好的作用。其他专业课教师也都达到英语六级水平,有能力进行双语教学。

(二)学院的对外交流情况有利于开展双语教学

学院先后与美国、英国、加拿大等13个国家的院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每年选派学生赴海外合作院校学习与交流,同时也接收留学生到我院学习汉语及中国文化课程。这样,学生将有机会去国外院校学习,外语水平的提高和对多元文化的了解都将为今后的双语教学课程提供帮助。同时,我院招收的留学生,也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提供了语言和文化交流的平台,各种社团活动的开展,与留学生结成对子,互帮互助,学习语言与文化。

(三)校内外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语言交流的机会

我院为学生建立了多个校内外实习基地,其中校内实习基地“汉语课堂”,由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给学院的外籍教师进行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小班授课。已经在“汉语课堂”中做过“小老师”的学生反馈:自己对于汉语知识的理解和外语水平的提高是同步的,这都为接受双语课程打下基础。

因此,从学院目前的条件来看,我们可以尝试开展双语教学,而且,我们会继续为学生创造更好的教学条件,为双语教学的顺利进行提供帮助。

三、实施双语教学的教学模式的探讨

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尝试推行双语教学,我们还有很多问题须要探讨。

第一,从授课内容来看,哪些课程适合运用双语教学。根据我院最新的培养方案,我们将学生学习的课程分为四个模块,汉语言模块、外语模块、文化模块(包括中国文化和跨文化两部分),教学技能与管理模块。我们计划从以下课程入手,开展双语教学:汉语言模块中的《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课程,文化模块中的《中国文化要略》《跨文化交际》课程,具体的教学效果如何,还有待验证。

第二,从授课的语言比例来看,根据不同课程的内容,设定不同的双语教学比例。比如,《跨文化交际》课程中英语比例为50%;《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课程中英语比例大概为20%;《语言学概论》课程则可以根据学生的接受情况,将英语比例设定为30%~40%;《中国文化要略》课程则可以根据不同章节的需要,将英语比例设定为30%~50%。当然,这只是我们的初步设想,还要根据授课对象的接受情况随时作出调整。

第三,从教材的选择来看,目前,还没有完全适合本专业的双语材料,教材的选择可以有三种途径:全外文教材、中文教材加上外文材料,或者教师自编教材。全外文教材,学生接受起来难度如何?中文教材配合的外文材料是否合适?教师如果自编教材,外文部分是否会有错误?这些问题还都有待在接下来的教学准备和教学过程中逐渐探索。

综上所述,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开设双语课程有其必要性,目前,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教学条件,但是,开展的具体过程和效果,还有待进一步探索与实践。我们双语教学改革的方向是:根据学院的定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定合适的双语课程,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应用型对外汉语人才。

关键词古代汉语实践教学原则途径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x.2018.01.060

1古代汉语实践教学的内涵

马克思认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主要的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课题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1]实践是一切知识获得的前提。2005年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高等学校应着眼于国家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在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同时,更应注重能力培养,特别是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坚持社会需求为导向,深化教学改革,构建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体系。”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有利于学生素养的提高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2]

古代汉语课程所涉语言时代跨度大,教学内容多,任务重,教学难度大。当然,本科阶段的古代汉语教学,其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强学生阅读古籍的能力,能够一定程度上批判地继承古代的文化遗产,并通过古代汉语的学习,帮助学生认识古今汉语之间的继承发展关系,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的修养,增强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因此,古代汉语课程的这一目标就要求在教学上要有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只有通过实践教学才能让学生充分提升古书阅读能力,牢固掌握古代汉语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语言文字方面的修养。

2古代汉语实践教学实施原则

2.1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

2.2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相结合

2.3信息反馈与课程调节相结合

教师在充分发挥教学主导作用的同时,还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教学过程真正处于师生协同活动,相互促进的状态之中。其实质就是要处理好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关系。教师与学生从教和学的活动中及时获得反馈信息,以便及时了解教与学的情况,并能够及时有效地调节和控制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达到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目的。在古代汉语实践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充分利用练习、作业、见习等环节,建立并疏通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信息交流渠道,强调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习方法、学习效果以及自主性等方面信息反馈的及时性与通畅性,在实施实践教学的环节中不断改进教学策略与方法,优化教学程序,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阅读技能的提升与古代汉语能力的发展。

3古代汉语实践教学实现途径

3.1古代汉语教学内容的调整

自上世纪六十年代,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教材构建起以文选、通论、常用词三要素相结合的内容体系,给高等院校古代汉语课程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堅实的基础,也给建国后的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学体系建构指明了方向。时至今日,虽有各类古代汉语教材不断面世,但王力先生主编的这套古代汉语教材,经过不断修订,仍然是当前高等院校古代汉语课程的主要教材之一。该教材内容丰富、体系完整,至今仍具有经典价值,但由于客观条件的制约,从当前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教学实践及当前古代文献研究现状来看,完全按教材内容进行教学就容易忽视专业特点和古代汉语教学的实践性特点,因此对教学内容作出一定程度的调整非常必要。

(1)增加有关汉字方面的教学内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主要是培养具有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技能,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的专门人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要能胜任面对国外母语非汉语的学生汉语教学的任务。而汉字历时数千年的发展演变,具有其独特的魅力和构形特点,国外学习汉语的学生往往对汉字的兴趣极为浓厚,这要求该专业的学生需要扎实掌握汉字的有关知识理论,能对一批常用字的构形以及字形的发展演变做出正确的分析。汉字构形多与意义相联系,加强汉字教学也能促进古代汉语词义方面的学习,可以提高古代汉语知识的理解能力与运用水平。

(2)调整文选部分的篇目。古代汉语教学主要培养学生的古代文献的阅读能力,这一教学目标的设置无论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或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都是合适的。因此,文选部分是古代汉语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目前的古代汉语教材文选部分,所选篇目较为丰富,但内容以文言文为主,并主要按时代编排,虽自成体系,也颇能遵循汉语发展的时代顺序,但不利于教学过程的循序渐进。如教材将《左传》《孟子》等先秦部分难度较大的文言文置于初始段的教学中,无疑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对自主性学习有一定的障碍。故在不破坏汉语时展的顺序性的同时,有针对地按照文选的难易程度很有必要。如将相对较容易的《战国策》以及学生较为熟悉的《论语》中的一些章节置于教学前期,学期后段再学习《左传》《孟子》等,由易而难,有利于学生学习。

(3)增加古代汉语的练习部分。当前的《古代汉语》教材并未设计练习部分,学生无法在预习中充分把握学习目标,明确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课后也无法通过练习检测自己的学习效果。这不利于古代汉语课程的实践教学和学生的自主学习。因此,可以在教材文选、通论、常用词三结合的基础上,适当增加课后思考与延伸学习的设计。结合教学的重难点,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思考练习环节,使学生学习的目的性更强、自主性更高。并且对教学内容中涉及到的一些重要问题,专门列出有关重要的参考文献,以供学生按图索骥,巩固学生所学知识,拓展学生学术视野,促进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以及创新能力的发展。

3.2课堂教学方法的借鉴与革新

3.3实践环节的优化设置

[1][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一)[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8.

[2]张英彦.论实践教学的理论基础.教育科学[J].2006(4).

[3]封传兵.实践论:古代汉语实践教学的内涵及其意义[J].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5(1).

[4]王力.古代汉语(一)[M].北京:中華书局,1999:1.

关键词:电影资源;汉语国际教育;策略探究

汉语国际教育中,学生的学习压力主要是汉语交际能力。总体来看,对学生汉语知识体系、对外转换存在较高要求。某种意义来看,语言学较为抽象,和数学、物理、生物、化学不同,语言学没有既定的公式和清晰的知识逻辑,对于学生来说,只有大概的学习方向,让学生以学习方向为目标,多思、多学、多练、多用,借助此,来健全文化素养,本文立足于汉语言教学,就如何更加行之有效地运用电影资源进行策略探究,以期能更好地促进汉语国际教育的长远发展。

二、电影资源与汉语国际教育结合的可能性

(一)内容结合可能性

表面上来看,电影是声乐艺术、视觉艺术的载体,深层次来看,电影中诸多构造元素包含着浓浓的人文气息,无论是悠悠历史长河中历史故事、人物、典故、传统美德,抑或者是戏剧、武术、舞台剧等,都无一例外地透露出一个地区、国家、民族的文化,可以看作是古代的精神文化的现代表现,也可以看作是传统文化的传承及发展,人类文明正是在不断的继承、创新、发展中取得进步,而电影正是其中的重要载体。语言是人类文明的一部分,无法脱离人类文明独立存在,这也就意味着,电影的人文气息,可以用于语言文化的传承、创新及发展。

(二)艺术展现结合可能性

电影是现代艺术的表现形式之一,当下,可以借助电子信息设备,向学生展现图画、建筑、声乐、人物形象、舞蹈、服饰、雕塑等,美轮美奂、丰富多彩的画内空间,可以引人入胜,带给观看者喜悦、感动、兴奋、辛酸等,能够很好地牵引观众的情绪,同时,电影作为虚拟现实艺术表现形式,不仅可以借助电子设备随时随地观看,还可以将学生平日无法接触到的现场场景予以充分展现。在汉语言国际教育中,语言教学对情感教学、情境教学依赖程度非常大,如果只是单纯的从书籍中、从言传身受中、从周围世界中发现语言的魅力,无疑是枯燥的、局限性的、效能弱的,同时,由于不具备外语学习场景,学生只能强化汉语认知,对汉英转换、跨语言交流、国际文化等往往认知不佳或无法学习到位。由此而论,电影的艺术展现与汉语国际教育存在较好的贴合性。

(三)艺术表现结合可能性

(四)英汉互动结合可能性

英汉互动的关键,不仅包括英汉听翻、英汉文翻,而且,语言的正式性和口语化,语言听、说、读、写基本技能等都要予以充分掌握,对语言应用技能的掌握一般需要创设情境,借助情境教学,让学生模拟情境对话,弥补学生缺乏外语对话情境下,跨语言交流能力、口语听说读写能力、语言正式性及口语对照转换能力锻炼上的不足等。从电影上来看,电影可以借助中英配音、中英字幕增强汉语、英语对照性,借助电影取材于生活中的特色,将汉语对话、英语对话还原到情境中去,由此来看,电影作为重要的教学手段,可与汉语国际教育教学充分融合。

三、电影资源运用于汉语国际教育的策略

综上探讨,电影资源在内容、艺术展现、艺术表现、英汉互动四方面,可以在汉语言国际教育中发挥实质性作用,有鉴于此,本文所探究的应用策略也可以该四方面为视角,总结归纳具体措施。

(一)介于内容的应用策略

(二)介于艺术展现的应用策略

(三)介于艺术表现的应用策略

(四)介于英汉互动的应用策略

英汉互动主要是英汉听翻、文翻,同时也需要学生对语言的听说读写技能、口语技能等有所了解。首先,教师让学生根据一部电影,反复进行听翻、字幕翻译,在此过程中的,锻炼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其次,便是激励学生多品味最新的英语电影,了解英语在生活中运用的语言特色,也可对英语口语具备一定程度的了解。例如,可以根据《歌舞青春》,让学生根据对话,快速编制字幕,或是根据英文字幕,快翻成汉语。在此过程中,也可激励学生尝试抄写、记忆实用的片段,与同学展开对话,或是运用到英文写作中,之后,让学生总结电影里边较具口语化,或是反映国外生活特色的对话,让学生进行积累的同时,增强学生对外教学能力。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一直一向;共时

一、共时

(一)语义上的不同

3、长时义与短时义“一向”只有静态义,所以强调所修饰词语表示的性质状态,只能是长久性的,往往延续到说话前或说话时的某一点。“一直”所修饰词语表示的性质状态,既可以是长时的,也可以是相对短时的。例如:A.十几年来,我们一直和睦相处。(长时义);B.两天来,他一直呆在家里。(短时义)

6、起点和终点

(二)句法特征上的差别

“一向”主要用于肯定句,很少用于否定句中。另外,陈述句中表肯定的居多,也偶尔出现在疑问句和感叹句中。如:那不是一向多疑的小陈吗?“一直”也多用于肯定句,较少用于否定句。主要用于陈述句,也可以用于疑问句和感叹句中。如:a.你一直在工作吗?b.她实际上是一直爱他的!

1、动词性谓语句

1.1双音节动词“一直”“一向”句的谓语多是双音节动词或动词性结构,一般不能是单音节的。例如:A.他一直在笑(*他一直笑);B.他走路是一向低着头。如果和“一直”共现的是单音节动词,所在句有足够的铺垫性的句子,句子也可以成立。如:沈先生一直赢,可脸上一点赢的意思都没有,沈先生皱着眉头,像是输了很多似的。(《活着》)

1.2瞬间动词

1.2.1“一向”“一直”不能与瞬间的不可重复的非自主动词谓语配合。如:牺牲结束、发现、死、逝世、出生、诞生、开幕、闭幕、开业、倒闭等。但表动作多次重复的可以受“一直”的修饰。如:这个小孩一直在眨眼。(*这个小孩一向在眨眼)

1.2.2“一向”“一直”可与否定式配合。例如:A.他一直都不来。B.她一向不喜欢这种款式的衣服。但是,瞬间一次性动词的否定式只可与“一直”连用。如:哥哥一直未娶。(*哥哥一向未娶)瞬间一次性动词的否定式没有重复性和习性义,因此不能与“一向”搭配。

1.3动词性动词“一向”句中即使有动作性较强的动词,由于“一向”静态义的作用,它的动作性会减弱,甚至消失,变成一种静态性的行为,表达一种习惯性的行为。如:他一向喜欢掏鸟蛋。“一直”修饰的动作性动词必须是可持续性的,“一直”所在的句子基本呈现出静态的特性。例如:这件事一直留在我的记忆里。

3.2时段词“一向”很少与时段词共现。如果与时段词共现,也是表示习性或规律性,表示在某一时段里动作行为的量或发生的频率。如:他一向一个月理一次发。

4、与助词的共现

4.1体态助词“一向”不可以与“着(表持续义)”“了”“过”共现。例如:A.*泰森一向要这人。B.*泰森一向咬了人。C.*泰森一向要过人。这是因为“着”的进行义,“了”的实现义,“过”的完成义与“一向”的静态义相斥。但“一向”可以与表状态义的“着”共现。如:他一直低着头,一句话也不说。“一直”可以与“着”“了”“过(限于否定句中)”共现。例如:A.这本书一直陪伴了我整整四年。B.他一直低着头,什么话也不说。C.从那以后,我们就一直没见过面。

5.与否定副词的共现“一向”与“不没(有)无”共现时,都位于否定词之前,且一般只与“不”共现。例如:我一向不喜欢他唠唠叨叨说个没完。“一直”几乎可以跟所有的否定词共现,位置可前可后。例如:A.别一直坐着了,经常出去走走。B,我都来了三次了,一直没见着校长。(作者单位:四川大学)

[1]邓小宁.“一直”与“一向”的多角度分析[J].汉语学习,2002.

[2]侯学超.现代汉语虚词词典[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THE END
1.纠正外语教育,提倡汉语刘大钧教授作客网易刘大钧:那当然了。我在日本见一个朋友,他的孩子回到家必须讲中文,不能忘记自己国家的语言。而咱们现在是,有一些完全是教孩子不讲汉语非要讲外语。 主持人:有一些人说话的时候经常在中间穿插一些英语单词,据我了解一些从国外刚刚回国的人士经常有这样的一种习惯,需要一段时间改革过来学汉语,他们的思维模式第一点是http://zhouyi.sdu.edu.cn/info/1010/1355.htm
2.www.36362030.com/newxr77548208.shtml日产中文字乱码一区 山岸逢花番号 中国警察Gary视频网站 64.14MB 481好评 抽插呻吟视频 色婷婷7777 KwSWF8白袜体育生gay 25.46MB 171好评 牛b叉电影网 波多野结衣爆艹 国产黄色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32.87MB 50好评 性少妇videosexfr 澳门最快四肖八码期期准 久久人做人爽一区二区三区 87.82http://www.36362030.com/newxr77548208.shtml
3.vipdrh.cn/xxxr47999075.htm尹人九九九九九 狂飙全40集在线播放 571.13MB 19好评 校花哭着说不能再深了视频 欧美性爱第一页中国老太 亚洲美女Av嗯…啊 84.42MB 118好评 城中村妇女A级片 国产又大又粗又猛又爽的视频_中文字幕第九页_亚洲第6页 用注水器打水的处罚视频免费费 80.51MB 262好评 黄色一级片女人靠鸡巴快出http://vipdrh.cn/xxxr47999075.htm
4.www.txgg.net/xxxr44281778.htm中国一级黄片日逼日肉洞洞 一级淫片免费观看 女人穿牛仔裤被强奸视频黄片黄片在解说的黄片 01.41MB 2789好评 新澳门无码国产 angela操逼大片儿 95.58MB 79%好评178人) 18禁止进入免费69网站 中文字幕日韩性虐 芒果视频日逼 国产 12.48MB 32%好评6841人) 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换脸 91AV汉语对白https://www.txgg.net/xxxr44281778.htm
5.www.dalujidian.com/aplstart70208.shtml“拼了、铲了、撞了、冲了、换了、射了、累了、完了!”这是微博上一个调侃中国女足奥预赛的段子,在彻底向亚洲一流告别、韩端宣布退出后,中国女足继续滑坡不可避免。更令人恐怖的是,由于鲜有女孩子踢球,中国女足运动后继无人。 /aplstart70208.shtml http://www.dalujidian.com/aplstart70208.shtml
6.www.pajsl.com/mokohtml/23126/80255/58296随着俄罗斯被分进B组,中国队彻底掉进了“死亡之组”,能否杀入8强,成为中国球迷关注的焦点。_——。 另一方面,英国广播公司报道称,北约国家美国、英国、法国高层人物将前往利比亚,会见其新的领导人。||。 他认为,两岸经济交流合作需要不断吸纳新的动力和源泉。青年是民族的希望,也是两岸经济交流合作的未来。“两岸http://www.pajsl.com/mokohtml/23126/80255/58296
7.老外看中国:中国人让我教他学中文一天早上我正要去上课,电话响了。我一般都用英语讲电话,但电话那边的那个人在讲中文,所以我也改用中文。起先我以为是一个打错的电话,但恰恰不是。那个人——我称他为“杨先生”——有一个请求:他想让我教他学中文。什么!让我一个美国人在中国教一个中国人学中文,这太奇怪了! https://edu.sina.cn/sa/2008-04-09/detail-ikftpnny8708889.d.html
8.看到这么“社会”的中文教材,中国人笑了歪果仁直接跪了美国人比中国人幸运的是,他们有大量优秀的中文教材,其中还有在国外论坛被评为“不正经老外来中国前必须要学习的一本书”——Dirty Chinese,或许可以翻译成《中国有黑话》。 在此书中,作者Matt Coleman会告诉你,中国人有许多种方法打招呼,除了“你好”,还有“吃了么”“在干吗”,以及各种眼瞎式的明知故问。 https://www.cqcb.com/reading/2018-06-30/930672_pc.html
9.中国人在英国丨001英国国王接见的第一位旅英华人英国留学现在留学的学生越来越多,留学可以开阔眼界,也能学习不一样的教育体制,而且国外名校众多,教育水平也一流。下面小编就来和大家说说“中国人在英国丨001 英国国王接见的第一位旅英华人”这个问题 早年经历 顺治十四年(1657年)沈福宗出身于一个父母都信奉天主教的普通家庭,父亲是一位草药医生。沈福宗受过良好的传统文化https://www.eol.cn/liuxue/wenda/yg20230918252666.html
10.重磅国际中文教学不应从拼音入手几十年来,英语国家普遍采用从拼音入手的拼音汉语教学法,其效果是“屡教屡败,屡败屡教”,以上四点是主要的原因。从拼音入手的拼音汉语教学法,加大加重了中文教学的难度。 国际中文学习,不应从拼音入手,本文就以下四点详细说明: 1、中国人都不是通过拼音学语音的; http://www.linglab.cn/news/3437
11.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我读了你们每个人的信,从字里行间、画里画外感受到了大家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对两国友好的期盼。5年前,我同穆罕默德总统共同启动阿联酋中文教学“百校项目”,如今看到“学中文”在阿联酋已经成为一种新风尚,培养了一批像你们这样的中阿交流小使者,我很欣慰。 http://www.ggw.suzhou.gov.cn/index.php/home/index/content?id=35771
12.我在菲律宾教中文我在菲律宾教中文 莫冰落 这世上,很多想法做法没有好不好,只有懂不懂,就像李宗盛说的:一辈子总还得让一些善意执念推着往前,我们因此能愿意去听从内心的安排,专注做点东西,至少,对得起光阴岁月;其他的,就留给时间去说吧。 初出国门 五个小时,漂洋过海,飞机着陆马尼拉,跟着一起落地的还有赴菲教书的我,一个https://www.meipian.cn/3143vq2t
13.IPA国际注册汉语教师资格证(通用14篇)“国际注册汉语教师资格证”是国际认证协会(IPA)根据国际上对汉语教师的极大需求的状况而推出的资格认证,由国家人事部授权在全国推行,并实行全国统考。IPA推出的“国际注册汉语教师资格证”是被国际100多国家认可的,具有权威性。IPA国际职业资格证书获得了美国联邦政府的全面认可,并得到美国国务卿的签字。在中国,国际认证https://www.360wenmi.com/f/file5gywtca0.html
14.外国人为何无法理解,中国人在最后一刻,更倾向于玉石俱焚为什么中国人在国外一眼就能被认出来,因为中国人看起来最嚣张! 26万播放小强发现 02:04 外国网友看《长津湖》伊朗首映,外国网友:短短13年他们觉醒了 22万播放歪果仁趣评 02:45 要和东大打全面战争?这是有多想不开。 #故事 8.8万播放进击的熊猫 02:49 外网提问:日本人害不害怕中国人跟他们清算二战的罪行 12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446720775937065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