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高国际汉语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培养、培训一大批合格的汉语教师,满足世界
各地日益增长的汉语学习需要求,中国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国家汉
办”)组织研制了《国际汉语教师标准》(以下简称《标准》)。
《标准》是对从事国际汉语教学工作的教师所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全面描述,旨在
建立一套完善、科学、规范的教师标准体系,为国际汉语教师的培养、培训、能力评价和资格认
证提供依据。
《标准》由5个模拟组成。分别为:(1)语言基本知识与技能。(2)文化与交际。(3)第二
语言习得与学习策略。(4)教学方法。(5)教师综合素质。
为了提高国际汉语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培养、培训一大批合格的汉语教师,满足世
界各地日益增长的汉语学习需要求,中国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国家汉
办”)组织研制了《国际汉语教师标准》。
本《标准》是对从事国际汉语教学工作的教师所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全面描述,旨
在建立一套完善、科学、规范的教师标准体系,为国际汉语培养、培训、能力评价和资格谁提供
依据。
模块一:语言基本知识与技能
标准一:汉语知识与技能
教师应掌握汉语语音、词汇、语法与汉字基本知识,并具备良好的汉语听、说、读、写技能。
标准1.1教师应掌握汉语基本知识。
标准1.2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汉语听力理解能力。
标准1.3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汉语口头表达能力。
标准1.4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汉语阅读理解能力。
标准1.5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汉语书面语表达能力。
基本知识:
1.汉语语音基本知识。
2.汉语词汇基本知识。
3.汉语语法基本知识。
4.汉字基本知识。
基本能力:
1.能听懂在各种场合下的普通话或带有方音的普通话。
2.能对普通话话语进行识音辨调、语流切分。
3.能在较长的对话或讲话中获取所需信息及关键细节,并能跳听猜听、联想预测。
4.能整体理解所听内容。
5.能领会说话人的真实话语意图和情感,并能听辨出言外之义。
1.能用较为纯正的普通话以正常语速进行口头交际。
2.了解影响口头交际的主要因素,并在实际交流中注意这些因素所起的作用。
3.能准确、流利、清晰、简洁、符合逻辑地用汉语表达自己的意图,阐述自己的观点,评说他人
的看法。
4.能完成叙述、描述、解释、演讲和辩论等比较复杂的口头交际任务。
可编辑修改
国际汉语教师标准--第2页
5.能对汉语拼音的难音有一定的了解并具备一定的辨音和正音能力。
1.能读懂不同文体的现代汉语书面语材料。
3.能理解和掌握汉语各种文体的结构方式和特点,并能运用于阅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