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实事预选项目涉及产业发展、公益事业、民生保障、“三农”领域等方方面面,如何把“发展所需、群众所盼、代表所提、政府所能”的项目确定下来?蒋垛镇坚持把好“三道关口”,做到权限法定、运行规范、程序简明、稳妥有序。
“最后一米”评定实事成效
“年初规划建设的两处安置区前期已完成封顶,目前正在进入主体建筑粉刷,预计12月底交房。”蒋垛镇建设和生态环境办公室在年中人代会上进行述职时表示。
为了避免民生实事项目代表票决“一票了之”,真正把“社会热点”变成“民生亮点”,蒋垛镇注重畅通“交办链”。民生项目定后,镇政府按照分工明确、资金到位、安排合理的标准进行审议,明确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制订工作台账,细化任务到月,定期收集汇总项目进展情况。健全“监督链”。镇人大每季度组织人大代表督查视察专题活动,围绕项目实施进度、施工管理、项目质量、资金使用等方面,实行“销号式”管理,推进项目落实落地。延伸“评估链”。注重将上年度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情况满意度测评列入本年度人代会议程,提前组织代表开展“回头看”,形成票决项目完成情况报告,推动票决项目由“办得了”向“办得好”转变。
“一米”工作法的基层实践实现了传统民生项目由政府“配送”变成了由群众“点单”、代表“定单”、政府“买单”、人大“验单”的全链条,真正让广大群众成为民生实事的建议者、决策者、监督者和受益者,进一步丰富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新时代内涵。张颖姜婷婷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