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3.01.02重庆
四川军阀范绍曾,出身袍哥,大字不识几个,却从一个低级军官逐次擢升至集团军副总司令,最后在翻天覆地的革命大潮中,率数万之众弃暗投明。其一生颇具传奇色彩。
范绍曾
范绍曾号海廷,1895年生于川东大竹县清河场。祖父范守中担任镇长,家境富裕。俗话讲,“山高皇帝远,猴子充霸王”。范守中在方圆数十里内也算个大人物。绍曾之父范先级,排行第五,属幺房,一贯不务正业。守中灰心之余,把希望寄托在海廷身上。海廷刚满5岁就被送入私塾,祖父期盼其长大成龙,扬名显赫。谁知海廷虽聪慧过人,灵气十足,学啥像啥,但就是讨厌读书。他经常逃学,与一伙同龄少年不是上山捉虫打鸟,就是下河捞鱼摸虾,或者坐茶馆听说书。他特别对说书人讲的江湖剑客、山林豪侠那种凭高超绝技,飞檐走壁,行侠仗义的情节感兴趣。读书三年,认不完《百家姓》、《三字经》,文化水平按现在标准就是个半文盲。尽管其间他爷爷少不了管教:罚过跪、挨过打、关过黑屋子,无奈江山易改,秉性难移。爷爷对他恼怒交加,又无可奈何。海廷14岁参加袍哥后,便经常不回家,成日与袍哥朋友鬼混,又在一家赌场打工混口饭吃。自此,他热衷于赌博,没日没夜地泡在赌场里。由于他长得方盘大脸,膀大腰粗;说起话来大大咧咧,憨态可掬,大家给他起了个浑号—范哈儿(哈儿是四川方言,意为傻瓜)。
哈儿遇事争胜好强,常同人吵嘴、打架,多次打伤人。一天下午,范海廷在赌场又同一个赌友争吵、拉扯起来,一直打到大街上。适逢范守中路过,见又是孙子在滋事,气不打一处来,从背后重重地拍了海廷一掌,并大骂道:“混账东西!又给我惹事。”在众人哄闹中,范哈儿不辨爷爷声音,负痛之余,反手一巴掌,击中爷爷左眼,顿时红肿起来。范守中认定是孙子有意伤害他,不由狂怒,当即叫团丁将海廷捆了,声称要将他活埋。然后叫人在镇外山坡上挖下深坑,并当着范家亲属、众多乡亲,亲自把海廷推下坑里,直到目睹泥土快掩没全身时,才被亲友劝走。范守中刚离现场,海廷母亲范张氏忙叫佣人扒开土,把行将闭气的独子解救出来。从此,死里逃生的范哈儿身揣一把匕首,开始了闯荡绿林的生活。
范海廷落草为寇后,与镇上一批无业、无钱的铁哥儿们,在大竹、渠县、达县一带山区,拿起大刀、匕首、火药枪,打着行侠仗义、劫富济贫的旗号,干上了拦路抢劫的买卖。他们搞到钱,除吃喝外就是买枪,扩大队伍。
辛亥革命后的几年间,四川内战一个接着一个。范哈儿所部也趁乱世发展起来,队伍壮大到七八百人、四五百条枪。但随着愈来愈多的土匪队伍受招抚编为正规军,范哈儿深深感到:靠抢劫为生的日子终非长久之计,自己这个土匪头子的名号总是不光彩。于是,他积极设法另谋出路。机会终于来了。1917年夏天,北洋军阀的部队入川,企图消灭川军中拥护孙中山的部队。这时,老同盟会员、川东著名革命党人王维舟,在达县任靖国军团长,奉令率部抗击军阀的进犯。范哈儿素来敬重这位川东同乡,遂派人前往联络,受到王维舟的欢迎。自此,范部改编为王团的一个营,范任营长。在四川靖国战争中,范哈儿指挥所部屡败军阀。战后,论功行赏,他晋升为团长。
一天,部队发晌。照例,许多营以上军官又聚在军官活动室和范大哥一起大赌特赌:掷般子、推牌九、搓麻将、压红宝……这时,卫兵报告:“罗副师长带人抓赌来了!”范绍曾听罢,把手中般子一扔喊了声:“快跑!”率先夺门逃走。大家见师长都给吓跑了,来不及收钱,纷纷跟着狼狈而逃。罗带着执法队闯进来时,只抓住两个营长、一个团长,当场将一个态度横蛮的营长罚以数十军棍,打得皮开肉绽。晚上,一些旅、团长悄悄找到范绍曾,要他向副师长求情,放出被抓的人。范假装唉声叹气、无可奈何地说道:“罗副师长是阎罗老包,又是奉军长命令行事的。当时,我要不跑得快,也下不了台。依我看,我们今后都不要再赌了。”赌风刹住后,罗又抓禁烟(鸦片),严厉惩治了几个屡教不改的军官。此后,范师军纪、军风有了根本改观,战斗力有了很大提高。
范绍曾闯荡江湖几十年,得出一条经验:“丢掉棒棒遭狗咬。”无论何时何地,他都要牢牢掌握住自己的队伍。在刀光剑影、云橘波诡的军阀混战时代,他不仅没有折戟沉沙,反而能飞黄腾达,从这点看,哈儿绝对不傻。
1917年,范绍曾任王维舟的团长后,当时统率川军的熊克武对这支绿林袍哥编成的部队不放心,不补充械弹,也不发足粮铜,处处另眼看待。范一气之下,丢下部队带上部分贴心军官到了万县,又拉起近千人马,投到同样是土匪出身的驻军旅长杨春芳部任团长,但仍受制于熊克武,心里很不是滋味,常思要改换门庭。1922年冬天,被熊克武打败逃往湖北的川军第二军军长杨森,在北洋军阀支持下率部返川。范绍曾暗自盘算:杨森的后台北洋军阀控制着大半个中国,实力雄厚,而杨森在川还有几个师的老部队声援,熊克武这次是凶多吉少,决心投杨寻求新的出路。于是,他以三寸不烂之舌,说通了杨春芳伺机倒戈。就在杨春芳奉熊克武令增援奉节,率部从涪陵途经万县时,突然占领了万县城,为投靠杨森献上了一份厚礼。为此,杨、范分别升任第四师师长和八旅旅长。
换了一位新的上司,范绍曾又谋划着如何表达自己的忠诚。一天,刘湘从重庆来到驻木洞镇的范部与全体官兵见面。范绍曾在致欢迎词中,把对刘的效忠之情,发挥到极至。他说:“弟兄们!我们是刘军长领导的队伍了,我们这支部队就姓刘了!军长今天在百忙中来看望弟兄们。自此以后,从我起到二等兵,每个人都要服从刘军长。”讲到此,他瞪起一双大眼,扫视一下全场,又继续说:“啥子叫服从喃!就是给我们军长贴起!我们不光服从!还要绝对服从。啥子叫绝对服从喃,就是给军长贴得邦邦紧(四川话,意为非常非常紧)。”刘听到范的讲话,虽然觉得粗俗一点,但很实在,少虚伪,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对范的信任平添了几分。不久,便将范部正式编为第二十一军第四师。
到了1931年,四川境内的各路“诸侯”,经过400多次混战,只剩下8个头目。其中实力最大的是刘文辉与刘湘叔侄。俗话说,一林不藏二虎,一川不容二刘。二人为了争霸全川,处心积虑要搞垮对方。刘文辉控制着川西、南80多个县,资源丰富,财政充裕。他为了挖刘湘墙脚,派人送范绍曾30万元,这是笔不小的数目。范手上拿着支票,脑里转着圈子:世上无不透风的墙。这个把货拣不得。主意拿定,他即到刘湘处:“军长,这是刘么爸送我的,这钱我不能收。”刘见范如此坦诚,欣喜地说:“既然是送你的,你就拿着用嘛!’’并特准他去上海玩玩。范这着棋下得实在漂亮,既赢得了上司信任,又得以去十里洋场寻欢作乐。与此相反,同时收到另一笔赠款而未吭声的旅长兰文彬却成了阶下囚。
1935年,蒋介石的势力渗入四川,与控制全川的刘湘矛盾日深。范观察风云变化,审时度势:自己与刘湘非亲非故,几年来虽追随鞍前马后,转战南北,立下汗马功劳,但仍不被信任。1936年川军整编,与自己同为师长的同僚均升任为军长,自己只当了个无权的副军长(兼一六四师师长),原属的4个旅也被编得七零八落,该下决心改换门庭,以求发展了。抗日战争爆发前夕,在国民政府军政部长何应钦的主持下,川康整军会议在渝召开。当时,四川有8个军26个师171个团,比日本多二倍半。会上,何应钦传达了蒋介石的指示:川军须大裁。但视军队为命根子的川军各将领,都舍不得减一兵一卒,竟无一人发言。就在这种情况下,范打破沉默率先响应:“我竭诚拥护委员长的整军方案。整军不能光靠嘴巴,要兑现。我请求先编我的一六四师。”这个表态如一石激起千层浪,自然赢得蒋介石的欢心。会下,何应钦到范的住处,大大称赞了他识大体、顾大局,并当面许诺以后给他一个军的番号。“七七”事变后,范绍曾率部出川到达武汉,他以得到的确凿情报,向蒋密告了刘湘与韩复集共同策划反蒋的事,再次赢得了蒋的信赖。不久,范升任八十八军军长,后又晋升第十集团军副总司令。
抗战中,范绍增立下了汗马功劳。战前动员会上,他对官兵们讲:过去打内战,都是害老百姓。这回抵抗日本侵略,我就是倾家荡产,拼命也要同你们在一起,把日本人赶跑。
民国28年初,时任第八十八军军长的范绍增率部出川,在江西东乡一带同日军作战;次年夏,又转移浙西作战;冬,调太湖张渚地区担任防守。日军第二十二师团长土桥一次指挥敌伪两万多人进犯,在宜昌一带展开激烈的拉锯战。范绍增亲临第一线督战,终于击败日军。民国30年春节时,老百姓慰问范部。范绍增在张渚各界劳军会上说:这回打日本人,不是老百姓帮忙,还是打不赢的;再一回我们不把仗打好,老百姓要吐我们口水!
1942年5月28日,范绍增率部击毙日军第十五师团长酒井中将。酒井师团长被炸身亡,在日军中引起很大的震动,因为在日本陆军历史上,“在职师团长阵亡,自陆军创建以来还是第一个”。5月29日,范绍增率八十八军又击伤日军四十师团的少将旅团长河野,连创两大辉煌战绩。
虽在前线打了胜仗,范绍增却被惯于玩弄权术的蒋介石调任为没有实权的第十集团军副总司令,明升暗降。范绍增一气之下,于民国31年初回到重庆。他频繁地与一些进步人士接触,思想逐渐倾向反蒋。
抗日战争胜利后,范绍增面见顾祝同,要求把他原来的部队调去搞开垦。顾祝同示意还要准备与共产党打仗。范对打内战已无兴趣,旋去上海,参加民盟、民革等组织领导的民主活动。他在沪凭帮会及川军旧部关系,成立“益社”,自任理事长。该社在经商过程中与中共地下组织有过联系,曾将药物、纸张等运往苏北解放区,有力地支持了人民解放战争。
1948年3月,国民党召开“国大”,范绍增被选为“国大”代表。选举副总统前,蒋介石召见范绍增等,要他们联系一部分代表支持孙科。范绍增直言不讳地说已经答应支持李宗仁了。蒋介石对范绍增当面抗命非常恼火,不久又得知范绍增和杨啸天等人进行不利于国民党的活动,立即手令上海警备司令宣铁吾将范等逮捕。范绍增得讯后逃离险境,获得新生。
1949年秋,经顾祝同斡旋,蒋介石委任范绍增为国防部川东挺进军总指挥。这年冬天,范绍增率所属官兵二万余人在渠县的三汇镇通电起义。人民政府对他既往不咎,将他作为起义将领对待,调任湖北省沙市军分区副司令员。
解放后,范绍增历任中南军政委员会参事,解放军四野五十军高参,河南省体委副主任,省人民政府委员,省人民代表和政协委员等职。文革中因贺龙冤案的牵连,他也被收审关押了几年。不过,当有人想从他那里搜集贺龙的“黑材料”时,他把心一横,半句坏话也不讲,他坚信贺胡子是好人。粉碎“四人帮”后,范绍增得以平反,被安排为全国政协委员,补发工资,增加住房,在郑州养老。
1977年3月5日,一生颇具传奇色彩的范绍增在郑州去世,终年8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