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细胞测序技术简述

传统的测序是基于细胞群体,提供的信息是成千上万细胞稳态的平均值。这种测序方法忽视了细胞的异质性(每个细胞的单一独特性),以及小群体细胞的重要功能。在生物体内的每一个组织中,都拥有着大量不同的细胞类型,每一种细胞类型有着独特的起源和功能,而它的谱系和发展的状态又决定了每个细胞如何和周围的微环境如何相互作用。比如同一肿瘤组织中的不同细胞内涵不同基因组和转录组等遗传信息,就临床诊疗来说,这种差异或将影响某种疗法对该肿瘤所起到的作用。

单细胞测序技术(Single-cellsequencing)是指获取单个细胞遗传信息的测序技术,即对单个细胞水平上,对基因组或转录组进行提取扩增和高通量测序分析。该技术能够揭示单个细胞独有的基因结构和基因表达状态,包括结构变异、拷贝数变异、RNA表达水平等数据,使不同细胞类型得以精确区分,有助于科学家在单细胞水平进行分子机制的研究。与传统高通量测序相比,单细胞测序不仅能够分析相同表型细胞的遗传异质性,还能获取难以培养微生物的遗传信息。

据AlliedMarketResearch在2022年8月发布的报告显示,全球单细胞测序市场在2021年达到26.4亿美元,预计到2031年将达到136.2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7.8%。

根据AlliedMarketResearch发布的一份“单细胞测序市场”的报告,单细胞测序市场在2021年达到了26.4亿美元,预计到2031年将达到136.2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7.8%。

根据企业访谈获取的信息来看,国内单细胞测序市场目前约为15亿元(按终端检测价格2万元/例计算),其中以10X平台开展的单细胞测序服务占市场总规模的90%以上,目前处于行业垄断地位。以墨卓、寻因、新格元、德运康瑞、M20、达普等为代表的国内单细胞厂商从2021年起陆续有设备和耗材产品上市并启动商业化,正处于进口替代和市场拓展的初期。

从商业模式来看,国内的单细胞测序厂商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以自有设备耗材研发为主线的产品提供商,国内外厂商如10X、BD、墨卓、德运康瑞、达普、M20等;一类是以提供单细胞测序服务为主要业务形态的科研服务商(目前单细胞测序以服务科研用户为主),国内厂商如诺禾致源、安诺优达、博奥晶典、百奥智汇、烈冰生物等。还有一类是像新格元、寻因生物这种起先以10X平台对外提供科研服务的厂商,后来逐渐推出自己的单细胞测序平台,既可以对外提供单细胞测序服务,又可以对外提供设备耗材。

单细胞测序在国内外主要的目标人群包括科研机构、高校、医院、诊断机构、以及生物技术公司和药企等。目前主要以科研市场为主,临床应用端还未有成熟的产品落地。

未来从临床应用的角度来看,分为以下几类:

单细胞样本解离是单细胞测序实验的第一步,解离步骤是相对比较成熟的实验环节,需要用到的设备主要是德国美天旎的组织解离仪等,ScRNA-seq对细胞悬液的质量要求非常高(细胞数量、活性、浓度、背景干扰等),通常单细胞测序平台对于样本的细胞活性要求要在80%以上,因此细胞悬液的制备只适用于新鲜组织或者冻存后复苏组织(主要是前者),这限制了ScRNA-seq的应用范围,对于一些特殊的样本比如FFPE、冻存样本、细胞直径较大的样本(如心肌、神经、骨骼肌细胞等)和自身含有一些酶类的组织(如肝脏、肾脏、胰脏等)的检测需要进行提核处理。

单细胞在解离之后将进入到分离阶段,目前市场上有两种主要的细胞分离技术,一种是以10XChromium为代表的微流控(通常又称为微液滴、油包水法)法和以BDRhapsody为代表的的微孔法。由于油包水法具有捕获效率高、操作简便等优势,目前市场上90%以上的市场使用的是10X的油包水技术体系。BD的微孔法相对油包水技术操作较为复杂,捕获效率较低,但是对于某些特殊样本,比如直径较大的心肌细胞、植物原生质体等,或者是对于细胞活性较小(60-80%)的样本,微孔法会是比较理想的解决方案。

10×Genomics技术介绍

10×Genomics公司推出的ChromiumTM系统其技术核心是油滴包裹的凝胶珠(GelBeadinEmulsion,GEM)。该技术可以解决核心难点:快速高效分离细胞并将细胞和下一步反应所需试剂混合。该系统有75万种带有条形码的凝胶珠(barcodedgelbeads),每个凝胶珠上有40-80万探针。每个探针含有四段各司其职的重要序列,下面对四段序列一一介绍。

带有条形码的凝胶珠通过横向孔道进入微流体“双十字”交叉系统,在第一个十字处,细胞通过纵向孔道运至交叉处,细胞与凝珠通过碰撞吸附在一起,继续行进至第二个十字处,进入油相,包裹形成油滴。通过此过程完成单细胞的分离和混合反应试剂的重要步骤,即含BarcodedRTPrimers的GelBeads、细胞和酶的混合物,三者结合形成GEMs,即包裹GelBeads、细胞和酶的混合物的油滴。

GEM形成后,细胞裂解,通过一系列反应构建文库,构建好的文库即可通过高通量测序仪测序获得序列信息,根据序列的BC可将序列分至一个个单细胞,根据UMI,可去除掉PCR扩增引入的重复,获得每个基因的准确表达量。具体建库流程如下:1)凝胶珠溶解释放大量barcode序列;2)随后mRNA逆转录产生带有Barcode和UMI信息的cDNA;3)油滴破碎,c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4)cDNA打断、加测序接头等传统二代测序的建库过程。

BDRhapsody利用微孔进行单细胞分离,属于Microwell-seq,其利用铺满22万个直径50μm微孔的微孔板和携带细胞标签的直径为35μm磁性beads捕获细胞。将制备好的单细胞悬液铺至微孔板上,细胞靠自身重力沉降至微孔底部,沉降速度慢的死细胞和杂质在这一步会被冲洗掉;控制细胞数目,减少两个细胞落入一个微孔的现象(形成doublets);接着将beads铺至微孔板,同样沉降至微孔板底部;冲洗掉多余的beads并加入细胞裂解液,细胞释放出的mRNA可以被PolydT的beads在微孔中捕获。利用磁铁回收beads到单管中进行后续逆转录、建库等操作。

BD微孔法对于设备性能要求较低,设备中没有气泵等复杂装置,主要的细胞分离流程在芯片中均可实现,设备更多起到支撑作用。

单细胞完成分离之后将进行建库、测序和后续数据分析,建库的步骤跟二代测序建库基本一致,但是为了保证整体测序结果的准确性,各厂商基本都会自己研发生产自己的建库试剂(酶、引物等)。测序方面,各家单细胞测序厂商基本都会适配目前市面上的主流NGS厂商设备,如因美娜、华大等,很多单细胞服务厂商都会和第三方测序服务公司进行合作完成后续测序流程。

2018年11月15日,BD在特拉华州地方法院对10X发起了关于其产品侵犯了BD的11项专利的诉讼,目前法院还没有对该诉讼作出裁决。2019年9月10X公司对BD进行了反诉。

根据项目调研了解到,目前国内单细胞测序厂商所使用的技术大多数出自于10X或BD技术体系,未来均存在较大的专利侵权风险,专利风险主要来自于10X、BD、Bio-rad以及哈佛大学DavidWeitz实验室等。

THE END
1.观看录播/资源下载单细胞测序入门大讲堂(第五期)欢迎计划开始单细胞实验或所有对单细胞技术感兴趣的老师和同学们观看此次的单细胞入门大讲堂录播视频。 Day1 单细胞测序入门大讲堂 如何设计您的第一个单细胞实验? Day2 ? 扫码观看录播视频 及资源下载 单细胞入门指南 单细胞技术应用集锦 热门文献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NzMwNjYyMg==&mid=2675594304&idx=3&sn=fac69841458f5d0290cfbc85beea4c6a&chksm=bdd501a53e46bbc69233623fc97ab537b4f5894b4b77deeecb775df863cea00d49d232d216bc&scene=27
2.单细胞转录组——原始数据处理单细胞测序原始数据处理目前大部分序列比对算法都是基于bulk测序数据,但是单细胞测序的原始序列文件包含细胞的信息(如CB、UMI)。 使用这些比对工具之前,需要对这些数据进行拆分提取,使得用于比对序列只包含原始的序列片段,同时要保证比对后还包含这些细胞和分子的信息。 这就需要使用单独的工具来执行比对前的处理,这种额外的开销可能会造成计算上https://blog.csdn.net/dxs18459111694/article/details/139797353
3.cfDNA(带UMI标签的fq数据WES)的生信处理call突变流程单细胞测序的步骤中增加了 UMI(unique molecular identifiers),UMIs 是由 4-10 个随机核苷酸组成的序列,在 mRNA 反转录后,进入到文库中,每一个 mRNA,随机连上一个 UMI,因此可以计数不同的 UMI,最终计数 mRNA 的数量。 10X genomics单细胞测序通过Barcode来标记细胞,UMI 来标记转录本,这样与参考基因比对后就可以https://www.jianshu.com/p/0e6520bdd1df
4.CellAgent:LLMAgent助力单细胞测序数据分析的重要突破丨AI4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自2013年被《Nature Methods》杂志评为年度技术以来,已快速发展十余年。 随着技术成本降低和研究推进,该技术在临床和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变得更加广泛,涵盖疾病监测、新药靶点开发、辅助生殖与产前诊断、基因调控和细胞通讯等领域。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数据分析已成为这些领域的必要步骤。 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article/2419544
5.UMI转录组测序产品介绍单细胞测序> 空间转录组> 基因分型> 质谱分析> 多组学联合分析> 分子育种> 基因合成> 相关资料下载 UMI 转录组 产品介绍 经典案例 结果展示 送样建议 UMI转录组测序—精准定量,研究mRNA的功能及调控机制 UMI 转录组测序,在文库扩增前为每一条逆转录的 cDNA 添加唯一的分子标签,标签伴随着片段扩增、测序和分析的https://www.novogene.cn/novo/umi-zlz_cpjs_166.html
6.科学网—单细胞测序数据分析技巧和未来计划对于那些寻求高分辨率、高规模和高通量转录组学信息的人来说,单细胞RNA测序带来了数据。科学家们在回顾这种方法走红的过程中,分享了一些技巧和未来的计划。在Nature Methods杂志最新一期中,Vivien Marx将这一技术专访整理成如下文字。 纽约基因组中心的研究人员Rahul Satija说:“过去十年来,这个领域的发展令人难以置信。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71917-1433822.html
7.单细胞测序技术(singlecellsequencing)单细胞测序技术(single cell sequencing)是指在单个细胞水平上,对基因组、转录组、表观组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的一项新技术,它能够弥补传统高通量测序的局限性,揭示单个细胞的基因结构和基因表达状态,反映细胞间的异质性。2013年,单细胞测序技术被《Science》将其列为年度最值得关注的六大领域榜首;2015年再次登上Sciencehttp://www.zhongkeshengxin.com/doc_20056760.html
8.单细胞转录组测序–纯迅生物GEMs形成后,细胞在其中裂解,释放出mRNA,凝胶珠自动溶解释放大量barcode序列,利用PloyT引物捕获液滴中的mRNA。随后mRNA逆转录产生带有Barcode和UMI信息的cDNA,构建标准测序文库。 2.1 单细胞悬液制备 新鲜组织样本需要消化成单细胞悬液,对于培养的细胞或已经处于悬浮状态的细胞,需要对细胞洗涤以去除培养基。在进行单细胞https://www.chunxunbio.com/?page_id=153
9.NatMethod丨校正UMI中的PCR扩增错误以生成测序分子的准确数量这篇文章的研究目的是纠正PCR扩增过程中在唯一分子标识符(Unique Molecular Identifiers, UMIs)中产生的误差,以生成准确的测序分子数量。 作者指出PCR错误是影响RNA分子绝对计数准确性的一个被低估的因素,尤其是在大规模和单细胞测序数据中。 图中描述了在测序过程中,由于PCR扩增和测序错误导致的UMI计数增加的情况: https://www.hanlab.net/newsinfo/7381297.html
10.单细胞转录组测序的常用方法在前面的《浅谈流式细胞仪的工作原理和应用》一文发布以后,小编发现有好学的热心盆友留言要求出一期单细胞测序的文章,那么我们今天就给大家介绍点与单细胞测序相关的知识。 单细胞测序一直是科学家关注的一个热点,主要涉及单细胞基因组测序和转录组测序两个方面,分别针对单细胞DNA及RNA进行序列分析和比较。单细胞转录组https://www.bio-review.com/anydeplete/
11.哈佛大学单细胞课程笔记汇总(四)51CTO博客NGS系列文章包括NGS基础、在线绘图、转录组分析 (Nature重磅综述|关于RNA-seq你想知道的全在这)、ChIP-seq分析 (ChIP-seq基本分析流程)、单细胞测序分析 (重磅综述:三万字长文读懂单细胞RNA测序分析的最佳实践教程)、DNA甲基化分析、重测序分析、GEO数据挖掘(典型医学设计实验GEO数据分析 (step-by-step))、批次效https://blog.51cto.com/u_16077014/6240505
12.盘点丨单细胞测序平台大集合!各自都具备何种优势?? 靶向基因检测,避免管家基因占用大量测序数据,节省测序和分析成本; ? 靶向定制通道,选定特定基因组合,提高UMI计数效率,罕见转录本检测阈值更低; ? 引入单细胞测序金标准,BD分子标签,降低非特异性表达; ? 完整cDNA可在磁珠微球结构保存长达16周,随用随取; http://www.singleseq.com/nd.jsp?id=1922
13.公开课10xGenomics单细胞转录组测序全流程详解与实验设计10x Genomics Chromium系统通过每个微反应体系中含有的特定DNA标记序列(10x barcode和UMI )区分不同单细胞和转录本,可实现单细胞分辨率上的各类测序。近年来,基于10x 单细胞测序的高分文章发表数量逐年递增,且平均影响力因子超15分!真可谓是高分文章发表利器。 http://www.gene99.com/newsActDetail/3-1358.html
14.singlecell单细胞测序分析教程PublicLibraryofpolyA尾大约15nt(一般保守的内源mRNA的polyA尾有250nt)。用它是为了更好地估计和消除单细胞测序文库的系统误差(除此以外,还有一种UMI在10X中常用)。ERCC应该在样本解离后、建库前完成添加。 # grepl返回逻辑值 isSpike(sce,"ERCC")<-grepl("^ERCC",rownames(sce))https://www.plob.org/article/20855.html
15.温和细胞分选,开启单细胞测序成功的第一步!企业动态随着单细胞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科研工作者们可对每个单细胞进行分析,认识到细胞间的异质性,深入了解如胚胎发育早期的分化特征、肿瘤微环境中的非均质性、罕见循环肿瘤细胞的转录组等等以往传统高通量测序方法难以攻克的领域。单细胞分析的应用已进入百花齐放的时代,涵括神经生物学、癌症、免疫学、微生物学、胚胎发育、临https://m.biomart.cn/news/16/2930094.htm
16.10xGenomics平台单细胞RNASeq测序详解6)价格优惠:相较于其他单细胞平台,如Fluidigm C1平台、Illumina BioRad Single CellSolution平台或传统手工扩增方法等,价格大幅优惠。 RNA-seq测序原理 基于10X Genomics 平台的高通量单细胞 RNA Seq技术是利用液滴法的原理,使用GemCode技术,通过控制微流体的进入,将带有 barcode、UMI(Unique Molecular Index,分子标签)https://www.magigen.com/h-nd-324.html
17.细数大规模单细胞转录组测序平台? 10x Chromium?单细胞检测原理 10x Chromium? Single Cell Gene Expression Solution中的Gel Bead中上长满了寡聚核苷酸链,包含Barcode和UMI、测序接头和Poly(dT)序列。在每个油滴内,凝胶珠溶解,细胞裂解释放mRNA,通过逆转录产生用于测序的带条形码的cDNA;液体油层破坏后,cDNA后续进行文库构建,使用Illumina测序平http://m.yunbios.net/single-cell-transcriptome-sequencing-platform.html
18.单细胞测序学习(二)看日出今天主要介绍单细胞测序原理。10X Genomics和BD Rhapsody是目前单细胞测序的两大主流平台,所以今天的单细胞测序原理介绍也是基于这两个平台的。 (1)10X Genomics单细胞测序原理 上图是10X单细胞测序的原理图。首先要说明的是,单细胞测序和Bulk RNA-seq测序的区别,并不是测序本身的区别,它们同样是基于二代测序https://www.cnblogs.com/KanRiChu/p/138949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