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使用“滴滴老年版”小程序叫车。
的哥王锋利扶老人上车。
智能化时代,足不出户,点点手机,网约车就在指定位置等待“接驾”。对于年轻人来说的生活常态,却成了影响老年人出行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老年人能否也“一键叫车”?老年人如何逾越智能化打车的“数字鸿沟”?对此,记者走访了解银发族出行的打车困扰,以及针对性的适老化措施。
路边招手打车老人感慨有点难
8月27日14时许,71岁的刘丽娟在西安市西延路与青龙路丁字路口,等了5分钟一直没看到出租车的身影。“之后的10分钟里,驶来5辆出租车,3辆顶灯上显示‘有客’,直接疾驰而过,两辆显示‘空车’,其中一辆直接驶过,一辆司机停靠后告诉我,已被他人通过手机‘叫车’。”刘丽娟说,直到等车15分钟后,才有一辆出租车在她身旁停下,司机下车将腿脚不便的她扶上车。
对于刘丽娟苦等15分钟才坐上车一事,家住西安市文景路一小区的张国富表示,“不算久。”张国富今年69岁,喜欢交朋友的他有着更多的出行需求。“打车这个事说不来,有时候你刚走到路边招手,就有空车停靠,有时候等个十几二十分钟,也坐不上一辆。”张国富向记者回忆道,之前有一次,正值早高峰,他要打车去西安北站,等了近半小时,也没能坐上出租车,最后,只得改变出行方式,急匆匆赶往地铁站。
记者走访中多位老人表示,出行会面临不同程度的打车困扰。此前,北京日报发布2023年《老年人出行习惯调查报告》,数据也显示了这一问题,81.9%的受访老年人认为出行难,其中43.1%的老人都遇到过路边招手打不着车的情况。
老年版打车小程序降低手机叫车门槛
有老人感慨打车难,也有老人已经通过手机叫车实现了出行自由。
在北辰路一单位上班的许琉芳,2022年3月到2023年7月,每周二、周四到单位后,会在提醒闹铃响起后,约车从小区送父亲去医院。“我一般会叫好车后再让父亲下楼,但由于司机不是和我父亲直接沟通,有时会出现一些问题。”许琉芳说,2023年7月底,她总算教会父亲用手机叫车。
记者注意到,页面左下角有个“学习打车”选项。点击进入后,有“怎么使用呼叫出租车”“怎么使用呼叫网约车”“怎么固定打车小程序”“怎么添加常用地址”等教学视频。记者同时了解到,实名认证的老年用户叫车成功后,滴滴车主端会向司机师傅发送语音播报提醒,告知司机该订单的用户为老年人,希望司机师傅能给予更贴心的服务和力所能及的帮助。
采访中,有老人表示自己使用“高德打车”小程序叫车,“打开后,在首页可以看到‘助老’选项,点击进入后,自动生成出发点,无需输入目的地,一键呼叫出租车。”
手机叫车逐渐成为主流,但对使用智能手机不够熟练的老年人来说,用手机叫车并不那么容易。对此,近年来,不少打车软件进行了适老化改造,推出老年版打车小程序,这些小程序的特点大多是字体较大、操作简单,让老年人也能实现一键叫车。
“95128助老叫车热线”日均派单50多个
为解决老年人出行难题,2021年12月15日,西安市出租汽车管理处正式开通了95128助老叫车热线。
“95128,我要用车。”8月28日10时20分,95128热线响起,有老人表示自己在秋林苑小区,需要前往医院。接线员豆君丽立即派单,不到10秒,附近一位驾驶员接单,1分多钟后,便赶到小区门口等候。
家住西安市太华路的卜老先生有外出需求时,都会拨打“95128”叫车,因此也成为助老叫车热线的“VIP”客户。
“爱心车厢”志愿服务团队服务特需老人
不仅仅是开通了95128助老叫车热线,2018年重阳节,西安市出租汽车管理处、西安出租汽车协会共同发起“爱心车厢”志愿服务团队,旨在发挥出租汽车行业独特优势,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提供志愿出行服务。
家住顺城巷的李奶奶,每周要去交大二附院透析两到三次,家人因为工作无法陪伴。自从与“爱心车厢”结对以后,无论刮风下雨,“爱心车厢”的志愿者都会准时接送。的姐张蕊会给老人带自己做的小吃,陪老人聊天,放松心情;接送小分队的队员在重阳节还会去老人家中,帮老人收拾屋子,跟老人一起过节。用老人的话说,“爱心车厢”的驾驶员跟自己的儿女一样亲。
类似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爱心车厢”的志愿者充当了老人的临时家人,给老人关心爱护,让老人的出行路不再孤单。
“‘爱心车厢’团队目前在册9599名驾驶员、6800余辆车,其中核心团队志愿者100余人。驾驶员志愿者在日常营运中坚持为高龄老人提供免费服务,并累计和160多名有特殊需求的老人家庭‘结对子’,提供一对一上门接送服务。”王小彦说。
帮老人迈过出行“数字鸿沟”需社会合力
虽然有多种举措便捷老年人出行,但仍有不少老人表示不知道,不会用。
“我之前觉得手机叫车麻烦,不爱用,这个‘一键叫车’方便多了,谢谢你告诉我。”65岁的张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陕西理工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梁中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让老年人不用为出行问题犯愁,是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维度,也是一项不容忽视的民生实事。
“虽然‘网约’出行的普及率不断提升,但老年人使用手机打车出行仍面临不会叫车、找不到车、不会支付等多重现实问题。”梁中效说,围绕老年人出行服务场景,全社会仍需加强无障碍信息通用产品、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应用,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数字鸿沟”问题。当然,要帮助更多老人跨越出行上的“数字鸿沟”,除了服务上的改进,也要帮助其掌握一些基本的数字化技能,对此,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能做更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