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网格化管理工作制度汇编六篇【篇一】一、网格员工作的主要内容(一)向网格内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二)定期不定期走访网格内群众、企业,收集群众、企业各类服务需求、困难、意见和建议,了解他们在思想、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动态,及时做好社情民意记录。(三)做好上情下达和下情上传,及时向镇司法所反映群众的诉求、意见和建议。(四)协调解决群众所难,说服解释群众所疑,积极做好群众的稳定工作。正确引导群众弘扬美德,树立文明新风,保持良好的居住和发展环境。(五)定期和按需为群众开展健康服务。(六)发挥网格员优势,为群众、为企业提供科技、文化、技术等方面的特色服务。向群众提供就业、发展信息,引导、
2、帮助群众创业创新。(七)开展应急管理服务、安全隐患防治、外来人口服务管理等基层基础工作。(八)每月向司法所报送网格化管理信息采集工作台帐。(九)完成网格化管理其他各项任务。二、网格员工作形式(一)定期开展集中进网格走访活动,每名网格成员联系一定数量的居民,原则上每月的1至15日集中走访一遍网格内所有的居民,并将走访情况分别于每月15日和20日前报镇司法所以便于信息的及时统计录入。紧急情况、重大情况随访随报。(二)由网格责任人开展日常信息采集,并做好与网格员的联络工作。(三)通过网格责任人上户的日常性、网格员定期进网格的针对性,为群众持续提供需求服务。(四)原则上每月3号上午(遇节假日提前),网
5、移交给职能部门办理或处理的事情要进行跟踪,及时得到反馈意见,并告知当事人。(六)按照网格化布局,整合力量,完善*信息员网络,随时了解社情民意,及时掌握涉稳信息,并加强分析研判,为维护稳定决策提供参考。加强网格间的协调联系,妥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七)完成网格化管理的其他各项工作。五、网格成员职责(一)时常走访了解网格内党员、群众的思想、工作和生产、生活等方面的情况。(二)履行网格化管理工作的窗口职责,日常性地采集(充实)各类信息,注重各类矛盾发现和排摸,并加强动态跟踪。(三)及时向网格责任人、镇党组织反馈各类信息,并积极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和稳定工作。(四)充分发挥熟知网格内各类情况的优势,做好
8、三)内容为在网格化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群众干部反映强的热点难题。(四)对例会反映的问题要及时总结,完善,更新,补充。(五)例会全体网格成员必须按时参加,不得随意缺席,如确实有紧急情况,必须请假。(六)每月按时总结和部署“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下阶段工作。八、入户走访制度为了切实转变网格员成员的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不断适应新形势、新工作的需要,特制定如下制度:(一)全体网格成员必须入户了解民情,每月115日全面走访。每天不得少于2小时。(二)每个成员入户都要认真听取群众意见,了解他们想什么、盼什么、要求村委干部做什么,能解决的问题及时解决,不能解决的要详细记载记录在专用笔记本上。(三)入
9、户不仅要“身入”,还要“心入”。要走家串户,召开各种类型座谈会,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了解群众基本情况,多为群众排忧解难,多办好事实事。(四)在充分了解情况的基础上,把带有普遍性又难以解决的问题,要进行认真整理、归纳、分类,在工作例会中进行反映,总结。九、工作督办镇网格办对网格运行情况,管理与服务是否到位,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等方面,每月进行督办,督办结果列入镇网格工作考核。【篇二】1、建立乡领导-乡干部-村干部-村党员-老百姓五层垂直网格,构建网格化管理服务体系。各级网格责任人按规定要求定期在责任网格内开展工作。2、网格责任人应及时向群众发放联系卡,开展经常性走访联系,及时准确掌握群众的基本信息和
14、防控体系建设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网格化服务管理,做到“信息掌握到位、矛盾化解到位、治安防控到位、特殊人群管理到位、便民服务到位”,确保网格化账号平台活跃度每月不低于80%以上,确保事件处理每月按时按质办结且办结率达100%,保网格化“三项重点工作”信息每月及时签收、回复且签收、回复率达100%。二、工作重点(一)加强网格员队伍建设1.明确网格员职责。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要聚焦平安建设。网格员要切实履行“五大员”即信息员、调解员、协管员、服务员、宣传员的职能职责,承担社情民意收集、矛盾纠纷排奎化解、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政策法律法规宣传、公共服务代办等任务。一是社情民意收集报告。通过定期或不定
17、,将网格员信息录入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系统。按照县委办、县政府办关于印发*县网格服务管理员管理办法(试行)*县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流程的通知(西委办发201458号)精神,落实网格员管理制度。专职网格员实行县、镇双重管理,兼职网格管理员由镇、村管理。县综治委(办)、县网格化服务管理监管中心负责制定网格员选用、解聘及管理考核办法、组织开展全县网格员培训,根据上级及本级工作要求下达工作指令。镇、村负责辖区网格员日常管理和考核评定,结合实际制定网格管理员手持终端机使用管理办法、入户走访、信息报送、保密、工作例会、考勤等工作制度,并根据网格员本人的工作业绩和日常表现、辖区派出所等单位意见和辖区居民满意度评
19、格中心工作制度(一)每日分析会制度1.每日分析会一般在工作日下午召开。2.由常务副指挥长或中心主任召集并主持,常务副指挥长或中心主任因故不能出席时,可委托他人召集并主持。3.出席人员为各常驻职能部门派遣人员、各组组长、夜间值班负责人和根据会议需要出席的人员。4.会议内容:听取夜间值班情况;汇总一天工作情况;布置第二天工作;其他需要通报的事项。5.因故不能参加会议,须提前向常务副指挥长或中心主任请假并获得同意。(二)周例会制度1.周例会一般每周召开1次。2.由指挥长或常务副指挥长召集并主持,指挥长或常务副指挥长因故不能出席时,可委托他人召集并主持。3.出席人员为各副指挥长、常驻部门成员和根据会议
27、结案后两天内完成回访工作。7.遇到重、特大问题及时上报街道网格中心或区网格中心。【篇六】为进一步落实我校的安全管理主体责任,完善管理机制,建立校园安全监管网格,根据*省教育厅针对学校安全网格管理工作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一、指导思想全面落实*省教育厅基于全省学校安全隐患台账管理系统实施学校安全隐患网格化管理工作的通知(冀教安*2号)精神,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构建“分级管理、层层履责、一岗双责、责任到人、全面覆盖”的安全网格化管理模式,全面提升校园安全管理工作水平。通过开展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进一步落实学校的安全管理主体责任和安全监管责任,全面排查安全隐患和薄弱
28、环节,认真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建立学校安全隐患网格化管理的排查整改督办机制,实现专职人员管安全向全员合力抓安全、从发生事故事后处理向事故前防范、从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从安全隐患排查整改运动式的工作模式向常态化的工作模式的四个转变,有效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学校和师生安全。二、安全网格管理巡查以及隐患整改主要工作内容1.消防安全。建筑自动消防设施和消防器材、应急照明、指示标志、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是否完好有效;检查是否存在堵塞消防通道现象;检查是否擅自将安全疏散门上锁的现象;学生宿舍管理制度落实情况。2.饮食卫生与流行病传染病防控。在饮食卫生、流行病传染病的防控工作方面落实国家食品卫生、传染
29、病管理等规章制度情况。3.楼宇安全。楼宇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情况:楼道、楼梯、扶手和楼梯间照明设施以及消防通道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落实情况。图书馆、运动场、体育馆、实验室、学生宿舍等重要场所存在安全隐患情况。4.设施设备安全。水电暖、电梯、锅炉、电气、体育器材、教学实验等重要设施设备的使用、维护情况;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等危险物质存放情况。5.校园周边安全。校园周边道路交通、周边治安及经营场所安全隐患情况。6.自然灾害预防。对台风、暴雨、洪涝、地质灾害等自然灾害的预防措施落实情况;对可能受到自然灾害引发的滑坡、塌方、泥石流危害的校舍采取切实有效的防范措施情况;气象部门发布红色暴雨和黄色台风信号时,有
30、否建立和落实相应的应急避险机制。7.集体活动安全。在校内外开展大型的教育教学活动制定和落实详细的组织方案(含应急预案),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谁承办谁负责。三、工作要求各中层单位要精心组织,务求实效,明确安全网格责任人和管理人,细化安全网格,确保无工作死角。(一)登记备案各中层单位填写安全网格责任人、管理员、网格安全员纸质备案表报至学校安全稳定领导小组。(二)明确职责1.学校党政负责人是安全隐患网格化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其他校领导按“一岗双责”要求是主要责任人,另主管安全校领导是监管责任人。2.安全工作处是安全隐患网格化管理的负责部门,负责学校安全网格的管理和信息汇总、反馈,负责学校的安全隐患排
31、查和整改督办工作。3.各职能部门的党政一把手为本部门的安全网格责任人,办公室负责人(或指定专人)为安全网格管理员,负责本部门区域或职责范围内的安全网格巡查日报和巡查处理及隐患整改的落实工作,每个业务科室或办公室须有一名网格安全员,负责本部门或职责范围内的安全巡查。4.各学院的党政一把手为本学院的安全网格责任人,办公室主任(或指定专人)为安全网格管理员及网格安全员,负责本学院的安全网格巡查日报和巡查处理及隐患整改落实工作。5.实验和科研场所的行政一把手为安全网格责任人,另指定一名专人为安全网格管理员及网格安全员,负责本部门的安全网格巡查日报和巡查处理及隐患整改落实工作。6.后勤集团的党政一把手为本部门的安全网格责任人,办公室主任(或指定专人)为安全网格管理员负责本部门的安全网格巡查日报和巡查处理及隐患整改的落实工作,进一步细化安全网格区域并设立网格安全员,重点加强楼宇、食堂、经营服务网点、水暖电、基建维修的安全网格巡查。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