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光宇:驳关于“雷锋”的九大谣言红色人物

基本上每一名中国人的脑海里,都保留着很多雷锋的照片:有头戴军帽持枪立正的,有擦汽车的,有帮助战友学习的,有扶老携幼的,有给战友让饭的,有给伤病员送月饼的,有到储蓄所取钱的,还有为人民公社捡粪的……然而在当下,这些曾经振奋了亿万中国人的照片,却变成了质疑雷锋精神的“铁证”,比如:

雷锋擦汽车

有人吐槽:哪有擦汽车还佩戴荣誉勋章的?何况哪有这个姿势擦汽车的,不把衣服弄脏了么?能看到擦的地方么?明显是伪造,是假的。

雷锋送老奶奶回抚顺

雷锋在帮助战友学习

雷锋把自己的饭让给战友

有人吐槽:战友忘带午饭是一件十分偶然的事,当雷锋把自己的饭让给战友时,摄影师又神一样的出现了。

雷锋在修车

有人吐槽:摄影师又神一样的出现了,不过汽车挡泥板底下貌似没有螺丝哦。

雷锋到储蓄所取200元钱

有人吐槽:神一样的摄影师无处不在……取个钱还躲在柜台后拍人家。

雷锋去抚顺西部医院给伤病员送月饼

有人吐槽:这次雷锋是和摄影师一起去的……

等等……

不仅是神一样的摄影师和“摆拍”动作受到吐槽,很多网友还质疑:

1、在1960年前后,照相可是个稀罕事,而在雷锋参军的两年多留下的照片却高达两百多张,一定是作假。

2、雷锋(雷锋所在部队)很早就“预感到”自己(雷锋)会牺牲,成为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所以提前派摄影师跟随,预留200多张照片下来,供全国人民今后瞻仰。

难倒雷锋真的是“影帝”,真的是其所在部队造出来的“神”么?

答案是否定的。

事实上,网友们的质疑也没有错。雷锋生前留下照片共计300余张,其中有223张都出自雷锋生前战友、沈阳军区工程兵宣传助理员张峻之手。其中黑白照片199张,彩色照片24张。而且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张峻接受采访时,就已经公开言明:自己所拍摄的雷锋照片中,一些属于“补拍”、“摆拍”。

张峻

张峻和雷锋的合影

通过这张雷锋和张峻的合影,我们能够看到,张峻是大尉军衔,而雷锋只是一名普通战士,一名大尉为啥要为一名普通的战士摆拍这么多的照片?

因为有一个我们应该知道的常识、细节被忽略掉了,那就是:雷锋生前已经是从沈阳军区涌现出来的全军典型。

这张照片拍摄于1960年8月,是张峻给雷锋拍的第一张照片。在这张照片上,刚刚入伍8个月的雷锋胸前还别着参军前获得的“鞍钢先进生产者”的奖章;在这个时候,雷锋的事迹刚刚受到沈阳军区工程兵和沈阳军区的重视,沈阳工程兵政治部派遣张峻对雷锋进行采访,并调查核实雷锋向抚顺市望花区和平人民公社和辽阳遭受洪水灾害群众捐款的事迹。

在平时就喜欢照相的雷锋请求张峻为其照相,才有了这么一张照片。此时,雷锋也被安排在自己的连队作事迹报告,之后邀请他作报告的单位越来越多。

根据张峻回忆,筹办小组主要的参考雷锋的日记和他报告的讲稿。但他们同时发现,日记里边的内容很多都是雷锋的读书体会,这个没法补拍,只能找日记中的具体事补拍。

鉴于补拍照片工作的严肃性,当时的沈阳军区工程兵党委给筹办小组约法三章:

第一,补拍内容必须是雷锋曾经真实做过的事情,不能搞假新闻;

第二,能补的补拍,不能补拍的画幻灯;(这里的能不能,主要讲技术手段,像雨夜送大娘,你再去找回来,下雨再来一遍?这个不可能)

第三,补拍的照片要经得起推敲。

然而这些补拍的照片纷纷出现了问题。比如因为摄影技术不过关,深夜学“毛著”无法拍摄,照片变成了雷锋在白天打着手电学习;比如雷锋在8月里为人民公社捐款,照片里的雷锋却穿着棉衣。

比如,没有找到那位老大娘,而是找别人代替,等等。因为照片经不起推敲,同样也遭到了沈阳军区领导的质疑。然而,照片的补拍和幻灯片的制作还没完成,雷锋就突然离世,这些原本用于“学毛著标兵”的展览被用作了规模更大的对雷锋的追忆仪式上。

所以,也谈不到什么神一样的摄影师,人家早就说了,就是补拍,摆拍。而且这些个补拍、摆拍都有真实的依据。

然而谈到这里,很多网友就说了:我们不管,只要是补拍、摆拍,就是作假,我们就不认同。

那我们就只好讲讲“摆拍”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自摄影技术发明以来,就被赋予了记录历史画面的神圣职责,而因为一些比如时机消逝、天气、光线、没有抓拍住等技术难题和人为原因,摆拍一些符合历史事实的照片,也是在允许之列的,而且也是当时国际上的通行做法。

比如这张:

这张照片是前苏联叶夫根尼·哈尔杰伊拍摄的苏联士兵将红旗插上德国帝国议会大厦的照片。然而,大多数人不知道的是,这张照片并未真正捕捉到那个历史性时刻。这幅照片是叶夫根尼·哈尔杰伊于1945年5月2日,也就是苏联占领德国议会大厦第3天布置拍摄的。也就是说是摆拍的。

什么?前苏联的照片不足采信?

那好,看这张:

这张照片是二战时美国一幅著名摄影作品,《国旗插在硫磺岛上》。作者是美联社的随军记者乔·罗森塔尔(JoeRosenthal)。这张照片在《生活》杂志发表后引起轰动,赢得了次年的普利策摄影奖,后来被制成雕塑,印成邮票,刻在纪念币上,被视为美国精神的象征。而事实上,当·罗森塔尔赶到时,升旗仪式已经完毕,国旗早就插好了。于是,为了见证历史性的时刻,只好再插一遍。毫无疑问,也是摆拍的。

还有这张:

而事实上,据照片男主人公吉姆·雷诺尔斯回忆,这张照片拍摄于1945年5月,是摄影师阿尔弗雷德·艾森施泰特根据《生活》杂志老板的授意而拍摄的。从创意、构图,直至被吻护士小姐身体的姿态,都是经过精心策划的。不凑巧的是,这幅照片拍成后因种种原因未能及时发表,而在3个月后才公布于世,以至于造成季节服装与时代背景的错位。也是摆拍。

大名鼎鼎的《乌干达旱灾的恶果》。英国自由投稿摄影记者迈克·威尔斯拍摄于1980年,被评为1981年第24届荷赛最佳新闻照片。摆拍。

什么这些都是过去式,现在我们不摆拍了,好吧,请看这个:

这是2015年1月11日下午,法国总统奥朗德、德国总理默克尔等40余位国际政要在巴黎共和国广场举行大游行,悼念袭击中的遇难者,同时显示团结,共同反对极端主义时拍摄的照片。

这张也是当时的照片,看起来很宏伟、很悲壮,貌似和人民站在一起:

但是,当时某电视台的俯视图像告诉了我们,现场其实是这样的:

很明显,摆拍。而值得注意的是:政要们的这种摆拍方式已经与以事实为依据进行补拍的雷锋照片产生了本质区别。

此外,以真实著称的纪录片,摆拍也是一种常用手法。以“摆拍”的方式还原真实世界并不等于造假,只要这种方式表达的是有真凭实据的事实。

比如:

世界上第一部纪录片《北方那努克》就是由“纪录片之父”、美国导演罗伯特?弗拉哈迪要求爱斯基摩当地居民“摆拍”成的。

事实上,在罗伯特?弗拉哈迪前往阿拉斯加拍摄该影片时,爱斯基摩人已经普遍使用猎枪作为捕猎工具了。但是导演为了还原爱斯基摩人传统的生活方式,仍要求爱斯基摩人使用传统的捕猎工具进行“摆拍”。尽管这种“摆拍”的手法颇具争议,但丝毫不影响该片在纪录片历史上开创性的地位。

在自然历史纪录片领域以严谨著称的BBC,在拍摄纪录片《美丽中国》第二集《云翔天边》中,应该出现在中国西南森林里的红腹角雉的画面,事实上是在英格兰西南的萨默塞特郡一个野生动物公园摆拍的。

BBC的《冰冻星球》中北极熊出生的场景是在设置于荷兰一家动物园的人工场景中而不是在野外拍摄的。

再比如:

法国导演雅克?贝汉的《迁徙的鸟》曾获得奥斯卡最佳纪录片提名,该片最震撼的场景之一是一只鸟被陷在原油里无法挣脱,场景里的原油“沼泽”实际上是剧组利用成桶的巧克力浆制造的人工场景。

说了这么多,如果大家还以“神一样的摄影师”来质疑雷锋作假,以“影帝”吐槽雷锋的话,我绝对无话可说。事实上每一张摆拍背后,都有真实的故事。

给战友王延堂送饭盒

这其实就是根据雷锋1960年10月21日的日记:“我发现王延堂同志坐在一旁看着大家吃午饭,他回答说,我今天早上吃了两盒饭,没有带饭来。于是我拿出了自己带的一盒饭给他吃,我虽然饿一点,让他吃得饱饱的,这是我最大的快乐……”进行补拍的。

至于这张的拧螺丝细节:

有的网友表示:“挡泥板里有螺丝,小灯转向灯就在挡泥板上装着,我开过老解放。”

还有网友说:“雷锋那个年代的路基本都是土路,下雨后都是泥泞不堪,下一次雨以后挡泥板板上就是厚厚的泥土,所以每次车辆保养都要把轮子拆下来进行清理泥土(雷锋这个架势),这类泥土干了以后都很硬,必须用扳手、锤子之类的敲才能掉”。

最后上一张刮倒杆子砸倒雷锋的J7-24-13号嘎斯汽车,看看挡泥板上有没有车灯极其固定装置:

请别跟我说车灯是焊接上去的。

事实上,在很多人的回忆中,雷锋爱好文艺、特别喜欢拍照,如果能活到现在的话,还真有可能是一名很好的演员或者摄影家。

其实雷锋不是参军以后才开始写的日记。

那时的雷锋还叫做雷正兴,1956年于荷叶坝小学毕业后不久,就到了乡政府做通信员,11月,年满十六岁的雷锋被推荐到望成县委做公务员。开始了为期一年的机关工作生活。

平时写日记、能写日记,在当时算是文化人的特征,这种氛围我想至少80后早期的童鞋们还是能有所感触的。

对于好学上进的雷锋来讲,写日记不仅能锻炼文字,还有提高文化素养和人生格调的意思,于是在1957年的秋天,雷锋开始学着写日记。当时雷锋在组织部的同事彭正元还记得雷锋特地向自己请教怎么样才能写好日记。

也许,原团山湖农场办公室干部方湘林是最早看过雷锋写日记的人。1958年4月,是雷锋主动把日记递给他看,据方湘林回忆,“我希望真有爱情日记,可仔细一看,写的全是政治与技术方面的内容,如下放干部总结评比大会记录,自己在大会上的发言提纲,拖拉机性能、拖拉机驾驶规则等等”。

不久,《前进报》总编辑嵇炳前协同新华社军事记者佟希文和李健羽前往军区机关了解雷锋的事迹,他们在雷锋作报告临时住的办公室里,偶然从雷锋的床上发现了雷锋写的日记,看了几段觉得很好,就请示王寄语能否借去看看,王寄语当即表示赞成。

嵇炳前协同新华社军事记者佟希文和李健羽前往军区机关了解雷锋的事迹,促成了《雷锋日记》于1960年12月1日在沈阳军区机关报《前进报》上首次以一个版的篇幅摘录发表。当时的标题是“听党的话,把青春献给祖国——雷锋同志日记摘抄”。这次共摘发了雷锋从1959年8月30日至1960年11月15日的日记15篇。当时只是作为辅助学习雷锋的一个形式,在部队里流传。

雷锋去世后,1963年1月18日,沈阳军区政治部要求《前进报》社编选《雷锋日记》,由党政组组长董祖修负责。当月下旬,董祖修从军区文工团借来十人,将雷锋遗留的九本日记、笔记,全部抄录下来,准备仔细核对后进行选编。

1963年1月20日,《前进报》又用了将近一个半版的篇幅,摘录发表了32篇雷锋日记,其中包括1960年发表过的15篇。

关于董祖修带到总政的日记抄件还有一段不寻常的故事。在沈阳军区,核对过程中,当时为了宣传报道的需要,为了让《雷锋日记》早日问世。董祖修曾经把雷锋的日记本拆开过。自1963年3月5日毛泽东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发表后,全国各地记者纷至沓来,到《前进报》要雷锋日记摘抄,有的执意要阅读雷锋日记原稿。为防止珍贵的雷锋遗物丢失,又能解决新闻宣传的需要,董祖修把雷锋的日记本拆开,然后组织人手前来抄写,抄完之后再装订上。

日记抄完之后,董祖修请报社与军区印刷厂同志把拆开的本子亲手送到印刷厂装订。军区印刷厂特意请一位老师傅,按照精装的办法,把几册日记本一针一线地装订起来,然后把封面粘好。

不久,雷锋的日记本、笔记本共9本,连同雷锋其他遗物一起,被征集到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作为宝贵的精神财富,长期珍藏。

雷锋日记抄件在上交之后,经总政宣传部审查,共选辑121篇,约4.5万字,于1963年4月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这是在全国范围内发行的第一本内容丰富、文字准确的雷锋日记。这本日记的出版,满足了全国人民学习雷锋的急需,也成为对雷锋的“永久纪念”。

例如日记里有一段话这样写道:

一个人出生在世界上以后,除了早夭的以外,总要活上几十年。每个人从成年一直到停止呼吸的几十年的生活,就构成个人自己的历史。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在写自己的历史。每个共产党员和每个共青团员都应该想一想,怎样来写自己的历史——我要永远保持自己历史鲜红的颜色。

最后一共选辑了其中的121篇,约4.5万字编辑成书。1963年4月,《雷锋日记》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发行,这也是第一本正式出版的《雷锋日记》。

收藏在军博的雷锋日记原件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雷锋日记》

值得一提的是,总后勤部后勤学院教授刘高平,对于雷锋日记的真伪,有过一段描述:“2012年8月15日,我应邀出席了抚顺公祭雷锋大会,此行我采访了雷锋知情者余新元、薛三元、易秀珍、石素琴等20多人。当我问及《雷锋日记》是真的吗?这些年逾古稀的老人先是惊诧,然后肯定地说,绝对是真的。因为他们中许多看过雷锋写日记,熟知雷锋有写日记的习惯。

2013年6月,为进一步求证,我再次专程去了辽阳、鞍山、抚顺和沈阳军区雷锋团雷锋纪念馆核实《雷锋日记》史实,找了参加整理出版《雷锋日记》的李振魁,拍摄《雷锋日记》原始影件的欧达龙以及雷锋文物收藏家吴铁库、诸时银等,他们证实并告诉我,雷锋共有9个日记本,整理发表有多种版本,董兴喜收藏43种版本,最多的一个版本公开出版的日记是171篇,都是雷锋本人手迹。

他们说原始日记在沈阳军区档案馆或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为求证,我又去了位于沈阳市皇姑区塔湾街77号的沈阳军区档案馆。该馆服务利用科朱军领科长提供了雷锋专柜档案,让我查阅,但大多是影印件,朱科长告诉我唯一的原始件在军事博物馆。

回京后,我询问了军事博物馆资料室主任周俊萍,军博是否藏有原始《雷锋日记》,她非常肯定地告诉我有。我有意查询,她解释说,军博正在改扩建工程,文物库房全部都封存了,待工程竣工开馆后,才能查阅。并表示,《雷锋日记》原件按国家一级文物保管,军博改扩展还有筹建一个雷锋专题馆的计划,届时《雷锋日记》及雷锋文物的许多原件都将向世人展示。至此,《雷锋日记》的真相寻查应该有结论了。”

可见,雷锋日记,所记录的并不光是自己的生活工作经历,更多的则是他通过摘录、记录进行学习的一片“自留地”,我们在出版发行《雷锋日记》时,只是选择性的摘录了他的一些好人好事和精彩作品,一定程度上带来了这种光记好事的错觉。

雷锋确实是高等小学毕业。但是小学毕业并不意味着他只有小学毕业的文字水平。《雷锋日记》中的很多段落都是极其的精彩,但并不能因此否定雷锋的著作权。

我们都说,细节是魔鬼,因为它蕴藏着真实。让我们看看雷锋人生中的一些细节:

1955年,“六一”儿童节,雷锋参加少先队队日活动,担任大鼓手

这是雷锋(前排左一)和老师、同学在长沙烈士公园过少先队队日时的合影。雷锋是学校的文艺活动积极分子,这也许跟他从小跟着六叔祖走街串巷唱过皮影戏,有音乐和表演的天赋有关。在学校里,他一直都是文艺骨干,跳舞、演讲比赛、打球等各种活动都能见到雷锋的身影,因为学校里只要有活动就少不了雷锋,同学因此给雷锋取了个‘浮头鱼’的外号。

1956年夏天,雷锋从荷叶坝小学毕业,几年里,雷锋勤奋学习,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在毕业典礼上,他代表同学们进行发言。

1956年11月,雷锋被推荐到望成县委做公务员。到1958年春天为止,他从事机关工作一年多,学会了记日记,期间还被评为机关模范工作者。

据当时县委组织部的彭正元回忆,在一次和雷锋一起散步时,雷锋跟他认真地谈起过自己的“作家梦”,他希望自己也能把“改天换地”的现实用文艺小说的形式表现出来。而且雷锋还想写一部自己的家史,他断断续续地写了一些,但后来被遗失了。《雷锋全集》里收录的《一个孤儿》的自传体小说,或许就是保存下来的其中一些片段。

同年,他写下短篇小说《茵茵》(猜测与其相恋对象王佩玲有关),虽然文学性不太高。在团山湖的8个月里,他陆续写下《南来的燕子啊》、《台湾》、《歌颂领袖毛泽东》、《党救了我》、《啄木鸟》、《我的感想》、《以革命的名义》、《人定胜天》、《排渍忙》九首诗歌。

1958年9月,报名去鞍钢的雷正兴改名为雷锋,据当初与雷锋同去报名的张建文(原名张希文,县放映员)老人回忆,雷锋对他说,“雷正兴这个名字是叔公起的,有家道兴旺之意,旧社会我连家都没有,说什么家啊,我想趁报名当工人时候改过来。”

他说自己最近常在乌山、金山行走,觉得山能登高望远,不会迷失方向,“我想改名叫雷峰。”张建文觉得改得好,让雷锋也帮他改一个,雷锋就以为“建设新文化”为寓意帮他改成了张建文。于是,两人在报名表上,一个填了“雷峰”,一个填了“张建文”。后来,雷锋找县委书记赵阳城提出了改名的想法,不知内情的赵阳城提了个建议,“你是到钢铁厂,钢铁铜银都要有金,你这个‘峰’字,右边不变,左边换个金字旁就准确了。”这样,雷锋到鞍钢报到起就采用了新名字。

1959年12月,雷锋入伍,作为新兵代表在全国欢迎新战友大会上发言。之后间或抽调到团业余演出队。

1960年8月,雷锋开始在自己所在的连队中作忆苦报告。

之后,雷锋陆陆续续开始在各个单位进行报告,直至离世。

这张是雷锋还在团山湖当拖拉机手,并且兼职夜校语文教师时在照相馆摄影棚照的,背景是小桥流水,他脖子上围着文艺范的围巾,手里拿着书卷,脚上穿的是黑色皮鞋,嘴唇红红的,一幅浪漫文化人的造型。

最后摘抄一段1958年雷锋还在团山湖农场时写下的诗歌《南来的燕子啊》,供大家参考:

南来的燕子啊!

新来的候鸟,从北方飞到了南方,

轻盈地掠过团山湖的上空,闪着惊异的眼光。

我分明听清了呢喃的燕语,

像在问:“为什么荒芜的团山湖,

今年改变了模样?”

也许母燕曾向你说过旧时的形象;

往日的团山湖——

湖草丛生,满目荒凉,洪水一到,一片汪洋,

十年前有人三次收款,三饱私囊,

围垦团山湖只是一个梦想。

如今的团山湖啊——

良田万顷,满垄金黄,

微风吹过一片稻香。

新修的长堤像铁壁铜墙,

洪水已再不能称凶逞狂。

红旗插在社会主义的农场,

到处是谷满仓、鱼满舱,

祖国又添了一个“鱼米之乡”。

你是这样轻快地飞翔,

许是欣赏这美丽的景象:

蜿蜒的八曲河像一条白银管,

灌溉这片肥沃的土地,

团山湖与乌山对峙,

是天生成的一幅屏障。

这景象是诗情也是画意,

活跃在这诗画般怀抱里的工人,

更是些生龙活虎般的健将。

你不用再寻旧时代的屋梁,

无论你飞到哪里,

再也找不着你从前住过的地方。

去年这里是荒凉的地方,

今年变成了高大的厂房,

欢迎你到新的农场宿舍来拜访。

但得请你告诉我,

你可知道你所飞过的地方……

新建了多少这样的农场?

看雷锋的履历,确实称得上调动频繁。

1956年9月,乡政府做通信员

1956年11月,被推荐担任望成县委公务员

1958年春,团山湖农场拖拉机手。

1958年9月,鞍钢C-80推土机手。

1959年12月,沈阳军区战士。

如果不提名字,这频繁的调动真的是挺令人诧异的。真的是官二代么?

当然不是。雷锋不满7岁就成了孤儿,被本家的六叔奶奶收养,家境贫寒,绝对没有啥值得称道的背景。

那又是为何?因为他出类拔萃。正是因为他的出类拔萃,才屡次获得改变人生的机遇。

不信请看:

由于他在学校学习优秀,所以被推荐至望城县委当公务员(此公务员非当下的公务员,是类似打字员的工勤人员)。

1957年,被评为机关模范工作者。

1958年,县里决定派雷锋学开拖拉机,成为县里第一个拖拉机手。

在鞍钢工作的一年零二个月,曾三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五次被评为标兵,十八次被评为红旗手,荣获"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称号。

参军后参加上寺水库抢险救灾,带病连续奋战7天7夜,表现突出,荣立二等功一次。之后荣立三等功两次、嘉奖多次。

可以说,雷锋不是离世后变的优秀,也不是参军后变的优秀,而是一直都很优秀,在任何一个岗位时都干到了足以获得“升迁”的资本。

小时候,雷锋就有“浮头鱼”的外号,说好听点是爱冒头、工作积极,说不好听点就是爱出风头。但也正是由于他“浮头鱼”的性格,确实造就了他在同侪中出类拔萃的资本。

至于“雷锋作为一名小战士,为何总是出差、外出?”这样的问题,我只有呵呵了。

作为一名普通的战士,请假外出确实比较难。但自雷锋的事迹被军区工程兵政治部发现并宣传后,雷锋已并不普通,邀请雷锋作报告的单位越来越多,出差、外出的机会自然增多。

有的网友说,雷锋作为一个小战士,一个月津贴6元,哪来那么多钱捐款,一定是假的。

网上有人质疑雷锋捐款的事迹可能是编造的:50年前,雷锋为庆祝抚顺市望花区人民公社成立,送去200元;辽阳地区遭受洪水之灾,他寄去100元;战友小周的父亲病重,他寄去10元;一位妇女车票和钱丢失,他为这位妇女买了车票。仅他的这一小部分事迹就已经支出300多元。他仅在部队2年零8个月,当时部队津贴最高每月只有8元,就算他拿最高津贴标准,合计收入也只有256元。他哪来的那么多钱来捐款?

雷锋可查证收入概算一览表(单位:元)

其次,让我们看一下两笔大额捐款的情况:

第一笔是200元捐款。1960年5月的一个星期天,当雷锋路过抚顺市望花区驻地时,看到成千上万人在庆祝和平人民公社成立。从苦难中走来的雷锋为支援人民公社发展生产,就赶紧去银行取出200元现金(当时存折里只有200多元钱),跑去送给新成立的人民公社。

但公社干部说“只收心意不收钱”。雷锋解释说:“这钱是人民给我的,我现在把它还给人民,支援人民公社发展生产,你们一定要收下这笔钱,就像作父母的收下自己儿子的钱一样,是不必客气的。”说了半天,公社只收下100元钱。1960年11月11日,和平人民公社专门写了“感谢信”,送到雷锋生前所在团。

第二笔是100元捐款。1960年5月,辽阳地区遭受洪灾。雷锋在给和平人民公社捐款后没几天,从报纸上得到消息后,对曾经工作并入伍的地方(弓长岭工地在辽阳)的人民群众受灾感同身受,希望自己能为灾区群众做点啥,于是赶紧把公社干部没有收的那100元现金给辽阳市委寄去,请他们转交给受灾群众。

辽阳市委领导考虑既要肯定和鼓励这种高尚行为,又不能给这名普通战士带来经济和生活负担,于是在1960年6月6日,以市委名义给雷锋所在团邮来了“感谢信”,同时退回了雷锋捐赠的100元钱。

所以,这两笔捐款是在周转中进行的,实际只用了100元,完全在雷锋的收入范围内。

按照该文所示,雷锋在当工人的时候,工资是很高的,其工作后的总收入高达1340元,入伍前一定是有较大数额的存款的,确实完全有能力进行支付。

但有的网友依然不死心,列举出了《致中共辽阳市委的信》(1960年8月28日)中的第三段,对雷锋入伍时的存款数额提出质疑:

信中显示:雷锋在给中共辽阳市委的信中明确:入伍前只有40块的存款,如果他入伍前真的只有40块的存款,那后边的巨额捐款确实很难完成。

但如果他说的是假话,隐瞒了存款数额呢?

事实上,他在这封信里确实隐瞒了存款数额。

据雷锋所在连队司务长蔡云回忆(《蔡云:我陪雷锋作报告》),蔡云是知道雷锋先捐给了和平公社100元的,与后来雷锋在致辽阳市委的信中所说的“自己入伍时带来四十元”不符,于是就问雷锋,为何在信中这样写。雷锋本人的回答是,他从工厂入伍时本来带了将近200元,但在回信中确实采取了“隐瞒战术”,因为雷锋怕辽阳市委得知自己已经捐助和平公社100元后,拒绝接受自己的捐款,所以在信中故意隐瞒。

雷锋与蔡云的合影

无独有偶,当初给雷锋办理储蓄业务的七百储蓄所储蓄员王玉珍回忆(《王玉珍:50年前我给雷锋办储蓄》),抚顺望花区和平人民公社成立时,雷锋确实来储蓄所取款(因雷锋的存款在当时属于大额,故对这个个子矮小、操南方口音的解放军战士早已相识),取走了存折上的203元中200元。

王玉珍,当时的储蓄员,96年退休

谣翻天下的秦火火有一个经典的谣言“雷锋1959年为自己添置的皮夹克、毛料裤、黑皮鞋等全套高档行头,皮夹克、毛料裤、皮鞋加起来当时在90元左右,而当时雷锋一个月才六块钱。”

当时雷锋确实是买过皮夹克、手表的,比如这几张图:

还有一些报道,如:

2012年2月20日,京华网刊登《京华时报》关于《雷锋全集》出版发行的报道,该报道的网络稿件题目是《〈雷锋全集〉还原真实雷锋雷锋也有皮夹克》,此文中该书主编邢华琪引述雷锋同乡、工友、好朋友易秀珍的回忆,证实雷锋有皮夹克。

邢华琪引述的易秀珍回忆报道,原文如下:

雷锋从农村到了鞍钢以后,还一直穿着在农场工作时发的工作服,油泥很多,还打着补丁,周末下了班,洗了澡,许多同事都换上整整齐齐的衣服,上街看电影或者参加舞会。雷锋没有衣服可换,同事就劝他买件换洗的衣服。听人说的多了,雷锋带着积存的钱到了百货公司,买了皮夹克。后来党的八届八中全会公报发表,工厂里做了传达,听到党中央指示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勤俭建国,雷锋找来一个包袱,把新买的衣服全部包起来,压在箱底。后来雷锋入伍,在排演一个叫做“老刘的故事”的时候,有人提出集体朗诵的演员不一定都穿军装,提议去市文工团借几套衣服。雷锋从皮箱里翻出了皮夹克和当时买的裤子等交给了导演。演出以后,雷锋再也没动过这件皮夹克。

无独有偶,2012年2月27日《新京报》在题为《还原雷锋:最熟悉的陌生人》的报道中,根据采访对象的回忆,再次证实了雷锋有皮夹克,只是与上述易秀珍的版本略有不同。

报道原文如下:

1959年底,雷锋在鞍钢已是一名先进青年,月收入30多元。他上下班总穿一套工厂发的劳动服和大头鞋,同事们劝他去买件流行的皮夹克,雷锋不肯,后来在女老乡的再三鼓动下,雷锋终于去商场买了件“光荣花”牌皮夹克,棕黑色的,天津公私合营华光皮件厂出品,定价44元,还有一条深蓝色的料子裤,一双黑色皮鞋,和一瓶“友谊牌”雪花膏。

宿舍里,同事们赞不绝口,都说“现代化的工人就应该是这个样子。”一天,雷锋老家的县委领导来信,寄语他在伟大的工人阶级队伍中,艰苦奋斗,永不忘本。看完信,雷锋就不怎么穿皮夹克了。

此外,据雷锋的工友张建文回忆,当时鞍钢文化生活很丰富,周末经常有舞会。团组织动员大家参加,很多人劝雷锋参加舞会要穿得好点。雷锋会开拖拉机,去了不久就是正式工了,工资36块多,很高了。当时年轻人都喜欢买件皮夹克穿,冬天御寒、又时尚。雷锋就拉着我去寄卖店转,我家里困难,他就买两件,他自己是棕黑色的,送我一件黑色的,还有手表也是他一块,我一块,属于比较便宜的“小三针”。

而且这件事还构成了他的一段成长经历。关于这一点,《解放军报》有过采访:“雷锋把穿着皮夹克的照片寄给望城县委的老领导。县委赵阳城书记看到了雷锋这个照片,回信批评了雷锋,全国人民正在勒紧裤腰带,你怎么能穿皮夹克?希望你艰苦奋斗,永不忘本。雷锋读后非常惭愧,从此再也没有穿过那件皮夹克。”

所以,雷锋有这样一段成长经历,算不上他作为一个先进人物应该洗掉的“污点”,它恰恰展示了雷锋怎样从一位热爱生活的好青年一步步成长为用更高标准要求自己的伟大战士。与参军之后的艰苦朴素也并不矛盾。

这则谣言,其实源于这张照片:

图片的内容是雷锋深夜读书学习的样子,但这个图片中雷锋的手和手电筒的影子显示,有强光来自雷锋的正上方。

第一点中,已经说过,这是摆拍的照片。由于当时的技术较为落后,雷锋在夜晚持手电筒读书的照片很难拍摄,所以整成了白天。

有人说,此事源于雷锋日记1961年2月15日中记述的:“今天是大年初一,全连的同志都高高兴兴地到和平俱乐部看剧去了,我呢?为了在春节期间给人民做一件好事,吃过早饭后,我背着粪筐,拿着铁锹到外地拣粪,大约拣了300来斤粪,我送给了抚顺望花区工农人民公社……”

而事实上,在《雷锋日记》中,是查不到1961年2月15日的日记的。

雷锋一天能捡300斤粪?这引发了某些网友的质疑和吐槽。

经某些网友精密计算如下:

按照成人每次排便100~300g重,考虑到风乾、遗漏等因素,平均按每砣粪便150克计;儿童减半为75克。

第一次,如果雷锋能够捡300斤,雷锋发现一坨粪便用时11秒,按照正常步速行走的话,必须雷锋每走11步就有一砣粪便。

第二次,雷锋每走8、9步就有一砣粪便!

第三次,雷锋必须保持发现一坨粪便用时2.8秒,才能完成。

一些网友对此的吐槽图片。

这个精密计算貌似搞的很专业,但因为其忽略了以下两点:

●忽视了牲畜,特别是骡马牛羊等粪便的存在。雷锋描述的抚顺望花区在当时是城乡接合部,而当时的农村还没有农用机械存在,普遍使用骡马车,道路上随处可见罗马牛羊等牲畜,牲畜的粪便也随处可见。虽然在第三条中,以拣小孩粪便开始,但并不代表雷锋会一直拣小朋友的粪便。基于此,经历过缺少农机时代的农村人和见识过骡马牛等粪便的童鞋应该深知其分量。

●忽视了东北的严冬。在抚顺的春节期间,牲畜粪便掉在地上会很容易冻结,虽然增加了捡取难度(这也是为什么雷锋要用锹镐的原因),但却保存了粪便中的水分,粪便的重量也会比其它时节大上许多。

这事本来都是过去式了,结果因为新浪微博:老李头06(原新华社记者李竹润)的一篇“辟谣贴”,而迅速点燃。

老李头06在微博中声称,西点并无雷锋现象,是自己当初在新华社工作时,主观上的大意导致了西点军校学雷锋这样的谣言诞生。

多的不说,只发一图:

中国驻美大使馆原第一秘书田志芳在“雷锋讲坛·大连分坛”上展示了西点军校赠给他的这样一张画报,证实了美国军人曾研究过雷锋精神。抚顺雷锋纪念馆馆长张淑芬曾经带着雷锋像访问过西点军校,西点军校教官和学员也曾专门回访过抚顺雷锋纪念馆,这是早就有人证物证的事实。

事实上,假如我是西点军校,出于深入了解对手、研究对手的初衷,我一定会好好研究“雷锋精神”和“雷锋现象”。

而对于我们中国来讲,西点是不是大张旗鼓的学雷锋其实不关我的事。

西点军校对“雷锋精神”和“雷锋现象”进行深入研究才是值得我们警惕的事情。

2、雷锋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他爱冒泡、爱拍照、爱文艺、爱臭美,有一些小自恋、还犯了一些小错误,但瑕不掩瑜,对于雷锋我们不妨当成身边的人看,学习雷锋也不妨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能不能在公交车地铁给更需要的人让座,能不能每天都有一点用于学习的小勤奋,能不能有对每一份工作都上心的小认真。

3、现在在网上、饭桌上、茶舍里、课堂上流传的关于雷锋的谣言基本都在这了,希望大家看完之后,把这些个内容流传到饭桌上、茶舍里和课堂上,鼓励大家和自己的亲朋好友老师学生展开热烈的讨论,遇到不讲理、胡搅蛮缠的不妨以此为据据理力争,不管结果如何,都是好事一桩。

4、对这些谣言进行辟谣之后,其实我们还应该思考一个问题:雷锋为什么那么喜欢照相?那么爱美?也许你会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觉得对,但我更觉得这是一种人生体悟的具象:正因为雷锋经历了旧社会的苦难和新社会的幸福,两相对比,使他对新中国、新生活充满了感情,饱含着希望,我想,这应该也是雷锋精神形成的原因之一。

6、跟公知和喷子们因为雷锋在网上已经干了无数的架,却从来没有说服过一个公知和一个喷子,因为人家就是为抹黑而抹黑,为喷而喷。起初我以为他们是为了“忠于革命忠于党”而喷雷锋,后来发现人家更是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喷雷锋,更是为了“艰苦朴素、自强不息”而喷雷锋,人家就是要我们的青年人变的自私、浅薄、懒惰和奢侈。人家喷雷锋从来都无所顾忌、无所不用其极。好在通过斗嘴影响了一些青年朋友,也算是比较欣慰。

7、无论是2012年9月15日夜,百度贴吧中著名的“雷锋吧”被人使用黑客手段制造的“拆吧”案,还是百度贴吧的广东吧删除两个挺雷帖而保留否雷帖的“删帖案”,或者是老李头06引发的“辟谣案”,更或是一波水军在2014年国庆之后对某官网弘扬“雷锋精神”帖的攻击案,这些个事件都表明,敌人实施“灭偶像”的攻势已进入白热化和集团化,对保护英雄进行立法、并依法保护迫在眉睫。

「支持红色网站!」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THE END
1.轻松兼职?小心犯罪陷阱!轻松兼职?小心犯罪陷阱!吹吹空调 动动手指填填信息 日入百薪这样的好事一般人我不告诉他!这则“兼职招聘”信息是否引起了你的兴趣?可天上不会掉“馅饼”如此轻松的“兼职”其实是精心包装的“陷阱”公安机关网安部门工作中发现有人在网络上大量售卖实名网络账号于是,快速行动将以崔某为首的18名犯罪嫌疑人悉数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8948808029819640&wfr=spider&for=pc
2.www.chinabes.com.cn/mokoi12如果你真的害怕有电磁波操控你,从烧烤摊顺来的纯铝箔制品就可以帮到你。 三层叠加,内外兼修,什么波都进不去。 锡纸帽虽轻,扛住的可是数字化孤独的重。 上海证券交易所和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将于7月25日正式发布上证科创板医疗指数和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 https://www.chinabes.com.cn/mokoi12_18/5676.html
3.起底成都网红店“雇托排队”:有专业公司操刀,每天负责送人假排队一天10次,月薪1500元 这些托儿到底是身份,他们又是从哪儿来的?为了了解清楚这些困惑,记者随即以兼职为由,与负责收钱指挥排队的店员接触。在现场,这位店员一开始拒绝说他们不需要招聘兼职。可能考虑现场人太多,而后他让记者先加微信交流。 翻看他的朋友圈,这一年以来,几乎都是炫耀店里排长队的小视频和照片。https://www.thecover.cn/news/373439
4.手工活兼职不收押金免费供货真的假的?(揭秘在家做的骗局)手工活兼职不收取押金就免费给你供货绝对是假的,网上不管是收取押金或不收取押金最终的结果都是假的。其实两种都是个骗局? 1、收取押金的目的:网络上99%的手工活都是以收取押金、材料费、邮寄费为由骗取大家的钱财,有些虽然在收钱后会给你发货让你做,但是不论你做的手工产品有多精美有多好,别人还是会以产品不https://www.yayadz.com/info/321.html
5.导师资格存疑学生兼职客串机构收钱跑路……研学团的“雷”咋学生兼职“客串” 早在2022年,研学导师就有了国家认证的职业身份——人社部将“研学旅行指导师”作为新职业向社会公示。今年,人社部又将该职业名称变更为“研学旅游指导师”,将其定义为“策划、制定、实施研学旅游方案,组织、指导开展研学体验活动的人员”。 https://3w.huanqiu.com/a/f585dc/4J2AtXSrFNE
6.寒假兼职实践报告范文(通用10篇)寒假兼职实践报告 5 在这个寒假里,为了通过亲身体验社会,让自己更进一步了解社会,增长见识,锻炼才干,培养韧性,检验自己所学的东西能否被社会所用,自己的能力能否被社会所承认,我利用寒假参加了社会实践实践活动,我借此机会,通过社会实践,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所在。 https://www.ruiwen.com/gongwen/baogao/880405.html
7.ccic.coach.yiche122.com/xxxr39462517.htm秦纲外长最新消息是真的吗还是假的 欧美肥胖老妇 松永纱奈被讨厌上司中出 553.19MB 75好评 一小学生用棒棒糖ss 欧美色舔 公交车被多人伦?H吃产卵药视频 64.99MB 274好评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日韩已方 军花h文 ╳X乂乂Ⅹ 260.75MB 949好评 免费黄色ⅩXⅩ一区 亚洲美女空降视频黄的 欧美Ⅹhttps://ccic.coach.yiche122.com/xxxr39462517.htm
8.给150元不用体检,外卖小哥的降证竟能这样“造”出来收钱就办假证的 不止这一家 不体检便能拿假健康证、安排做配送员的,不止这一家站点。 红星新闻记者随机去往了另一家位于武侯区新南路上的配送站。店招上有“饿了么”和“蜂鸟快送”的标志,店内一张复印的营业执照上写的是“成都法斯特物流有限公司”。 https://www.cqcb.com/headline/2019-05-07/1602879_pc.html
9.做任务返利刷单千万别信,这些人被骗了近日,受害人夏某在58同城上投简历找兼职,之后有陌生电话联系其称有兼职可以做,做一单任务结一单,夏某在对方引导下关注了微信公众号:星动XDCM并发送找工作,客服称关注博主,点点爱心就算完成一单任务。客服发送任务给夏某,夏某点关注并截图,就收到对方发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yMzc2Mzg5NQ==&mid=2247528764&idx=5&sn=738695c774a78f5b99034dcc4392ce89&chksm=e958657f7a5a3b153e0c6ed09082c5ed757036814d560e398256baf5ad948b3b918df47db0f5&scene=27
10.企业采访稿的范文一问一答.docx通过采访与调查了解老师与学生关于兼职问题的态度与看法,比较中外大学生对兼职问题认识的不同之处,取长补短,从而帮助同学树立正确的兼职观,同时引起更多人对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问题的重视,为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做出我们应有的努力。七.采访前期工作:1.利用通讯手段提前一星期进行预约。征得同意后,将采访提纲发给采访对象。https://m.renrendoc.com/paper/329225277.html
11.记者兼职淘宝“刷单”:商家“双11”刷单“最疯狂”,因为平台此时记者在多个刷单群看到,商家自己出来找刷手的毕竟是少数,大部分都有专业的“放单主持”代劳,而且明码标价;一些“放单主持”甚至两头收钱,既收取商家的刷单费,又收取刷手的“入会费”。 △一名“放单主持”的广告。 在“淘宝互刷群”中,记者看到了另一名“放单主持”发布的代刷信息,“主持”出具的一份“商家价格https://www.jfdaily.com/news/detail.do?id=70610
12.副业赚钱:2021新手网络赚钱避坑指南全攻略!附2万字实操精华!这种方法的关键点在于:你购买的群的质量。没买之前,几个指标可以参考:群文件下载量、群内信息质量、在线人数。缺点:Q群骗子较多,有些收钱直接拉黑你,有些没有任何解释,随便下你的管理,不要惊讶,撸界一大群小P孩,信誉是一塌糊涂。 一个2000人的q群管理位价格在80左右(宣称永久),便宜的十几块都有。Q群常说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4279807.html
13.王江民:传奇一生(zz.is2120)mob604756f2882b的技术博客我觉得很奇怪呀!到我们这个(电脑)行业,我想肯定赶不上我了,其实他比我不知道强到哪去了。真是这样的。我觉得他最大的贡献可能就在这就是以前,在他研究之前做病毒的。也有但是都是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他不是。他善于把这个问题总结起来,就是从具体的东西到一些抽象起来,这种东西我觉得这也是很可贵的事。https://blog.51cto.com/15127578/3559614
14.兼职app和赚钱软件都是假的千万不要信!上大学也在断断续续做过一些兼职app和赚钱软件,什么刷宝啊,啄木鸟啊,养猪农场啊都玩过了。 其实这种只有在软件开发初期才能挣到多一点的钱,而且要冒着泄露自己隐私信息的风险才能挣到,属实不易啊。不光如此,提现机制还十分繁杂,还有多种提现要求,真的太难了。 https://www.jianshu.com/p/b7c3c1521721
15.交600押金兼职中介收钱后跑路–重庆长安网交600押金兼职 中介收钱后跑路 前脚刚交了600元“押金”,后脚不但承诺的暑期工没有着落,就连“中介公司”都已人去楼空。近日,在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中,渝中区公安分局成功破获一起暑假招工诈骗案,3名嫌疑人全部落网,涉案金额30余万元。截至目前,警方已查实收集报案材料200余份,将分批次逐步退还被骗钱财https://www.pacq.gov.cn/archives/123794.html
16.提醒:求职+兼职的这些骗局套路,这样破暑期不仅仅是在校学生寻找假期兼职的高峰期,此时也有不少学子开始加入找工作的行列中。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学生缺少社会经验、同时又求职心切的心理进行诈骗。小编提醒求职、兼职的小伙伴们,一定要警惕骗局,保护自身信息和财产安全。 今天,小编为大家梳理了不少防骗锦囊,让我们一起擦亮眼睛,“见招拆招”。 https://m.mmgzxx.com/nd.jsp?id=849
17.兼职网拍模特,谁为少女的金钱梦买单?为了使广告显得真实,她还一人饰演发经验的网拍模特、教人防骗的平台组长,在贴吧等网站定期更文,朋友圈的照片也全更新成大佬们的收钱照。不乏有天真的女生来咨询网拍模特的兼职。而为了能及时回复,小安还需随时守着手机,以防来不及回复而导致潜在新人落跑的情况。 http://news.hnr.cn/xwrd/article/1/1336145841869688832
18.成都网红饼店雇人排队20人的队伍有7人都是托专门有公司组织假排队 一天10次月薪1500元 这些托儿到底是啥身份,他们又是从哪儿来的?为了解开这些困惑,记者随即以兼职为由,与负责收钱指挥排队的店员接触。在现场,这位店员一开始拒绝,说他们不需要招聘兼职。可能考虑现场人太多,而后他让记者先加微信交流。 https://news.cctv.com/kuaikan/m/a/index.shtml?id=ARTIXics6nKLavYurTGRc3KO170714
19.刷销量兼职是真的吗?有没有靠谱的兼职可以做?有些刷销量兼职看似没风险,特别是那些承诺“不收押金”的平台,很多人就心动了。可实际上,不收押金并不代表你就安全了。刷单这种行为不仅平台查得严,搞不好账号都能给你封了,还有被诈骗的可能性。比如,有些平台表面上说不收钱,但背后可能通过要求购买某些商品、缴纳高额会费等手段来套走你的钱。更糟糕的是,有https://www.likeba.com/222.html
20.反诈科普隐藏在大学生生活中的骗局不法分子以招聘业务员为名,发布虚假广告信息,一旦与其联系,便以收取“介绍费、培训费”等为由实施诈骗。宝子们记住!先收钱的兼职一律快跑! 4、假公众号: 收到微信好友发来的微信:“您好,添加微信公众号xx,就可以免费领xxx!”信以为真添加了,还按照系统提示完成了一系列操作,随后,公众号内的信息提示,需要提交手https://www.fjcpc.edu.cn/jxgc/2024/0308/c3423a91287/page.htm
21.拼多多刷一单多少钱佣金?兼职是真的吗?兼职是真的吗? 拼多多刷单的佣金基本不固定,不过,也差不太多,便宜的五块一单,贵的可能就是十块一单。虽然并不是多么地赚钱,但是,胜在工作简单,只需要按要求下单就行。 拼多多这个平台也是离不开刷单的,我们随意打开一个宝贝,上面显示的成千上万的销量,很多都是刷出来的。也有很多的学生党和宝妈靠拼多多刷单https://www.maijia.com/article/485756
22.58同城兼职平台小编亲身经历告诉大家真相。网赚手赚网络兼职的类型多种多样,扫码,打字,微商…各种各样五花八门,但从事网络兼职这种工作不仅容易上当受骗,还涉嫌违法。所以很多的网络兼职经常存在收取会费,培训费等骗人的情况,以至于很多人被骗,而由于被骗的金额小,所以很多被骗的人只能当做一次教训.所以我们在选择网络兼职时一定要慎之又慎,几乎所有收钱的网络兼职都是https://www.n360.cn/b2b/news/show-3143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