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大师,未见真虎却剪百虎中华读书报

谁能为民间剪纸正名?谁能让这种淳朴的民间艺术闪耀于阳春白雪的艺术殿堂?陕西师范大学教授、陕西省民间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张志春新著《原创文明中的陕西民间世界:剪纸》记录了数位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的剪纸生涯。

2008年2月16日,农历正月初十。在陕北人看来,初一是给神过年,而初七人日才是给人过年呢。

年已耄耋的高金爱娇小利落、步态轻盈,气定神闲仿佛将军似的,亲切温厚又似邻居大娘,她从容地应对着这热闹的场面。据陪同者告知,她曾是抗日战争中的民兵连长。老太太乐呵呵地接受拍照前的涂抹浅妆,稳健地应对韩国学者手执提纲的录音提问,低头平心静气地坐在炕边上剪着,近十个摄像摄影镜头长枪短炮地聚焦在这里。她送给我们每人一幅剪纸作品,包括我的学生。看着红艳艳的馈赠,满身是花儿朵儿的意象老鼠,方省悟这一年是鼠年。她要送上新年的祝福呢。

临行时,她到门口,仿佛母亲对儿子,对我一直执手相送。十多年来,时常回味这个温馨微妙的细节,每每有一股热流涌上心头。

高金爱喜欢剪虎。她的代表作就是《艾虎》。她立誓要剪百虎,把心中的各式各样的老虎都剪出来。当走进窑洞,打开她室内的抽屉,便见各式各样的老虎:上山虎、下山虎、回头虎、笑虎、飞虎、走虎、卧虎、花虎、娃娃戏虎……

“您真的见过老虎吗?”北京来的一个女孩子曾经好奇地打问。

“没有。”

“那您怎么剪的呢?”“我看的图画。”

就老虎图画而言,且不说文字叙述与口头图像这两道河流在历史的节点上是怎样的交汇融通,对高金爱来说,却是不思量自难忘的情境。从幼年起这艾虎就蹦跳在她的岁时年节和人生礼仪之中。她的虎真真迥异于见过真老虎的年轻人所剪,颇有童趣和人间情味。当年靳之林邀请几位民间剪纸老太太到中央美院讲学的间隙,问她们想去哪儿游玩时,有的想看长城,有的想看皇上坐过的金銮宝殿,有的想看纪念堂,而高金爱一口咬定要去动物园看老虎。

在民间观念中,艾虎是老虎群落中最威猛者。逢年过节大家都剪艾虎,似也寻常。高金爱有着老虎情结。她虽未曾见真老虎,但老虎意象却一直伴随着她的生命历程。

先看艾虎是什么?从历时性的文字叙述来看,艾虎最初源起于“艾人”。南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采艾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这显然是基于相似律的巫术而产生的保佑呵护生命的仪式。到宋代艾人已演绎为天师艾。民间口述传统中,天师法力高超,能够护佑芸芸众生渡厄禳灾。而老虎具有降魔吃鬼的功能。这二者功能渐渐就融入艾虎一身了。吴自牧《梦粱录·五月》记南宋临安家家户户“以艾与百草缚成天师,悬于门额上”,这天师坐骑便是威猛的老虎。这一超自然效应当时就为社会各个阶层所公认。南宋魏元履《失调名》词句:“挂天师,撑著眼,直下觑。骑个生狞大艾虎。闲神浪鬼避惵他方,远方大胆底更敢来,下门上户。”也有古民谣至今在民间传诵:“五月五日午,天师骑艾虎。五毒化灰尘,妖邪归地府。”就在宋代,艾虎便因强大的威力脱颖而出,并流行起来。《岁时广记》卷二十一引《岁时杂记》:“端五,以艾为虎形,至有如黑豆大者,或剪彩为小虎,粘艾叶以戴之。”

作为生活于村庄乡野的高金爱,自小就和周围的小朋友一样以布制佩戴于臂,或者端午剪纸悬挂于彼此的家门,艾虎的文化之光就这样自然而然地与高金爱对接上了。艾虎历时性的演变只是外在的,而高金爱的接受却有着自己独特的原因。高金爱一生虽说天高云淡乐观豪爽,可坎坷的命运却一次次陷落她于断崖深谷。孤苦漂泊的命运,使得她打从内心深处需要这样一个强大而慈爱的安全保护伞。

贫瘠的幼年生活固然使高金爱无缘接受现代教育,但她却时刻沐浴着黄土地上几千年文明的阳光和雨露;虽说无缘进入文字叙述小系统的文本中展示自己的智慧才华,却滋长着在图像与口头叙述大系统自由创造的可能。苦焦的生活剥夺了她用文字叙述的能力,可她还可以用图纹为灵魂索寻到一个物质之外色彩纷呈的世界。

或是欣赏老虎的集体无意识,或是逢年过节随处可见以门窗上老虎意象看家护院的民间传统,或是她寄人篱下而孤独地放牧牛羊时期盼着更为温暖安全的呵护,老虎逐渐变形为意象而人文化、亲切化,仿佛不是威胁人身的恐怖猛兽,而是随时带来福音提供人身安全保障的使者。几十年间,她反复剪虎画虎,以剪虎而闻名于世。《艾虎》在2007年中国剪纸艺术精品博览会上荣获金奖并排名第一。

她不懂光线与聚焦下的写生与素描,只是随意生象,好看舒服就行。艾虎在她的剪下,并非常见的威猛刚烈让人震惊,而是深情回头一瞥,长尾翘起带来特有的安全感,似呵护着腹内三只幼崽,一片慈爱之情。

中国剪纸史或许可以记录,自20世纪80年代剪纸普查中发现了高金爱后,她的作品便走出村庄,顺着河流波衍开去,顺着道路延展向四面八方。她提不起笔,不识方块汉字,却可以操控剪刀,以纸张与图像在中国最高美术学府的讲台自如言说。她的剪纸绘画作品如清风明月,朗照天下,吹拂大地。《人民日报》《人民画报》《中国艺术报》等全国美术权威报刊介绍了她的作品。50多幅作品入选各类民间美术画册。如今,在中国美术馆的二楼,仍然陈列着高金爱的作品。中国、法国、美国、英国、德国等35个国家艺术馆收藏了她的剪纸作品。作为一个几十年来埋头乡下无人问,剪刀针线度人生的农家妇女,她的作品竟能与世界各国名家平起平坐。

高金爱的剪纸创作颇有特点。一般人往往只见她剪纸时从不画底样,一剪刀下去,便秀出造型流畅可爱的图样来。她的剪纸速度快得令人吃惊,被喻为一座剪纸工厂。

高金爱剪艾虎时,从容不迫,井井有条,就喜欢把两层纸摞起来,先用指甲在纸上划两下,定出个大概位置,然后再将纸对折,剪出额和两耳;再展开纸,从左耳开始剪出头、前腿、腹部;再剪后腿、尾、背、右耳,剪出艾虎大样后,再把头对折,剪出眼、鼻、口;最后将身躯随意对折剪出各种纹饰。虽然说,点横撇捺的抽象线条建构的文字她不认识一个,但也只能说她未能进入文字叙述的小传统之中,而在口头与图像叙述的大传统之中,她仍是“学识渊博”、创造力旺盛的文化传承人。

当代一位美术教授一语道破高金爱与远古传统的内在关联:“高金爱的剪纸《鹭鸶》《鸡》,洗练概括的造型,饱满充实的艺术风格,表现了一种质朴向上的情感,是与陕北米脂汉墓出土的画像砖鸟兽图所体现的世态风格极为相近的。”

说起创作理念,高金爱更有明晰的理论主张呢。对于她自己颇为擅长的老虎造型,她说:“十斤老虎九斤脑。”意即剪画老虎的重头戏是安顿虎头的位置,让老虎的眼睛睁得大大的,明格炯炯的,要让人看了能抖起精神。总体布局上老虎头就要占据中心,占位构图的绝大部分。她所剪的狮子也是这样。这既是特写式的强调,仿佛老虎直面眼前,强化了突如其来的威猛之势;这又是婴儿意象的转型与投影,转瞬间又溢出稚拙逗人的童趣,弥漫着可爱亲切的人间情味。

“不管铰什么,都要说成一句话,才有意思。”要有故事,在高金爱看来,这样的剪纸作品才有意味,才有价值。

2016年春天,陕西省艺术馆组织拍摄非遗传承人口述史。笔者作为顾问随行,首发地就是陕北。原本想可以见到高金爱,见到她那充满爱意的图像叙述。让她面对镜头谈谈剪纸在她生命中的缘起,谈谈面对命运的苦难怎样才能翻过痛苦的沟岸,谈谈何以艾虎成为她一生痴爱……

不承想她已在2011年九十高龄时谢世了。

遂想起当年见面时她令人如沐春风的仪态,面对赞誉者淡淡地笑着说“不就是剪了些花花嘛”,还有她背着手慢慢溜达着的背影,她住的土窑洞前老梨树上如雪的花朵在春天寂寞地开放。

高金爱的剪纸,特别是那尊亲切温馨的艾虎,不就是我们院落之中的镇宅之宝,不就是曾有的窗前之月、天边之霞、雨霁之虹,时时刻刻唤起我们生命感性的强力律动么?

(本文摘自《原创文明中的陕西民间世界:剪纸》,张志春著,西北大学出版社2021年3月第一版,定价:110元)

THE END
1.李翠敏剪纸精品欣赏李翠敏剪纸精品欣赏。 李翠敏,山东青岛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剪纸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剪纸艺术家学会副会长,中国非遗总部基地上海世界非遗文化城管委会副秘书长,山东省手工艺协会会长,山东省首届十大民间艺术大师。青岛市首届工艺美术大师。李翠敏剪纸入籍“中国民间剪纸史”。 陈耀 编辑整理 特别https://www.yangtse.com/zncontent/3671491.html
2.八位剪纸大师作品齐聚中国美术馆文娱原标题:八位剪纸大师作品齐聚中国美术馆 北京日报讯(记者 王广燕)新年伊始,在中国美术馆,一幅幅“中国红”的剪纸作品装点出暖意融融的氛围。“中国美术馆‘典藏活化’系列展:纸上天裁——中国美术馆藏剪纸艺术展”正在展出。本次展览从馆藏剪纸作品中精选260余件(套)精品展出,讲述剪纸艺术独特的文化魅力,引领传统https://www.workercn.cn/c/2024-01-12/8111886.shtml
3.剪纸艺术大师郭佩珍逝世新西部网《新西部》杂志官网2024年9月10日,剪纸艺术大师、民间剪纸天才传承人、中华巧女、榆林好人郭佩珍在佳县逝世,享年92岁。 原中国民协副主席、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乔晓光在唁电中这样说:“郭佩珍的离世是剪纸领域失去一位杰出的代表传承人和天才的剪纸艺术家。郭佩珍是陕北民间文化土壤上生长起来的传承人,她的剪纸彰显出传统文化精神的魅力和乡http://www.xxbcm.com/info/1018/92722.htm
4.新年伊始来中国美术馆赏剪纸艺术八位民间剪纸大师作品此次展览共分为三个单元,其中第一单元主题为“天才巧手”,由王老赏、苏兰花、王继汝、库淑兰、祁秀梅、曹佃祥、高金爱和高凤莲8位民间剪纸大师的作品构成。展览还依据剪纸地域分布和不同实用功能,分设“别出心裁”和“剪花迎祥”两个主题单元,以期呈现近代以来中国民间剪纸的基本概貌。 https://www.beijing.gov.cn/renwen/cshd/202401/t20240111_3532616.html
5.中国剪纸大师乔晓光简介及作品欣赏乔晓光教授说,“真正促使我创意中国剪纸与世界不同民族文化遗产结合的初衷不是源自艺术,那是中国民间剪纸申遗时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的心灵遭遇,中国乡村妇女吉祥灿烂剪纸艺术文化贡献的背后,是一部部贫困磨难的人生历程。”我相信,是生活与人性的真实在激励着他去创意让中国的剪纸走向世界,让世界通过剪纸来认识中国,认识剪http://www.360doc.com/content/14/1106/10/1720781_422897721.shtml
6.剪纸不应该只是一种民俗·中国民俗学网虽然中国贵为剪纸的原乡,但乔晓光提醒本刊记者,中国剪纸从来都是被排斥在现代艺术之外,那些有名的中国剪纸大师“不管是库淑兰,还是郭佩珍,无论他们在农村创造出多好的艺术,她们都没有获得中国艺术界应有的认可。” 乔晓光认为,“中国剪纸在以前太民间,现在剪纸的确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我们过度重视项目的短期效应和社会https://www.chinesefolklore.org.cn/web/index.php?NewsID=14027&Page=1
7.中国剪纸艺术大师排名前十名手工剪纸图片大全简单中国剪纸艺术大师排名前十名中国民间艺术剪纸 艺术家 剪纸 展品之一张秀芳剪纸作品《鹤舞云霄》 2007中国剪纸艺术精品博览会 走出国门的中国剪纸艺术家李秀霞特约记者寂墨文人 中国大师级剪纸精品欣赏 中国当代剪纸名家作品集选 走出国门的中国剪纸艺术家李秀霞特约记者寂墨文人 中国鱼文化剪纸艺术大赛.曹宝明.赵光明主编.https://www.puchedu.cn/jianzhi/7302c0bb74d4c676.html
8.林曦明(中国剪纸学会名誉会长)林曦明先生是位全才的艺术家,其山水、花鸟、人物、书法、剪纸等样样精通,剪纸自不用说,他是我国著名的剪纸大师。在绘画方面他最擅长的是大写意山水画。观先生的泼墨大写意山水,以大笔头大墨块替代传统山石的细勾密皴,舍弃细节,抓住整体,这正是他山水画风格的一个重要特征,如丝绸般恬静的江面,那壮丽,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E%97%E6%9B%A6%E6%98%8E/4233140
9.中国民间剪纸传承大师系列丛书倪友芝剪纸 王纪、鲁青 / 金盾出版社 / 2014-8 / 130.00元 (少于10人评价) 从书共20册,本册收编了中国杰出的民间剪纸艺术传承大师倪友芝近百幅剪纸精品,并配有专家撰写的序和评介文章,可以说,这是中国迄今最有权威、最有分量、最有影响的 纸质版 63.70元 https://book.douban.com/series/55829
10.中国剪纸大师周淑英一把剪刀万种风情发布时间:201502继续浏览精彩内容 爱奇艺APP 精彩视频尽在爱奇艺 打开 浏览器 继续 https://m.iqiyi.com/v_19rro2sgzw.html
11.是中国优秀的民间剪纸艺术大师,被称为中国民间剪纸的毕加索。A是中国优秀的民间剪纸艺术大师,被称为中国民间剪纸的毕加索。A、吴升平B、黄素C、林桃D、王森玉https://www.netkao.com/shiti/827103/31120033n6d9enuen.html
12.贾四贵:继承并传承中国剪纸艺术的特级大师笔者从吴堡县“贾四贵艺术博物馆”了解到,贾四贵的母亲霍锦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单位授予“中国当代特级剪纸艺术大师”、“国际特级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等多项称号。贾四贵继承母亲的剪纸艺术,自小耳闻目染,对剪纸艺术情有独钟。由于贾四贵的剪纸技艺突出,他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艺术研究中心等分别授予“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920661050261698
13.《苏兰花剪纸·中国民间剪纸传承大师系列丛书》(段吉庆)简介当当网图书频道在线销售正版《苏兰花剪纸·中国民间剪纸传承大师系列丛书》,作者:段吉庆,出版社:金盾出版社。最新《苏兰花剪纸·中国民间剪纸传承大师系列丛书》简介、书评、试读、价格、图片等相关信息,尽在DangDang.com,网购《苏兰花剪纸·中国民间剪纸传承大师系列http://product.dangdang.com/23594257.html
14.中国民间剪纸传承大师系列丛书(全20册)配送 至 选择地区查看预计配送信息 快递:免运费 服务免费上门退 · 线下门店 · 收货后结算 选择 ISBN 该商品所属店铺评价 查看全部 正品(338) 质量很好(261) 坚固耐用(104) 物流很快(79) 清洁干净(55) 大小合适(53) 字体适宜(43) 厚度适中(38) https://h5.youzan.com/v2/goods/2g1f5nzirmwyj
15.《中国民间剪纸传承大师系列丛书:祁秀梅剪纸》(王光普,王博颖)摘京东JD.COM图书频道为您提供《中国民间剪纸传承大师系列丛书:祁秀梅剪纸》在线选购,本书作者:陈竟,出版社:金盾出版社。买图书,到京东。网购图书,享受最低优惠折扣!https://item.jd.com/11583648.html
16.剪纸艺术大师郭佩珍逝世2024年9月10日,剪纸艺术大师、民间剪纸天才传承人、中华巧女、榆林好人郭佩珍在佳县逝世,享年92岁。 原中国民协副主席、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乔晓光在唁电中这样说:" 郭佩珍的离世是剪纸领域失去一位杰出的代表传承人和天才的剪纸艺术家。郭佩珍是陕北民间文化土壤上生长起来的传承人,她的剪纸彰显出传统文化精神的魅力和http://news.hnr.cn/djn/article/1/1835836188424003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