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个网站而言,SEO(SearchEngineOptimization,搜索引擎优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搜索引擎带来的自然流量有几个好处。首先,流量的质量非常高;其次,流量是(相对)免费的;最后,SEO能够很大程度上帮助一个网站压倒它的竞争对手。
我,显然不是其中一个。我没有这个金刚钻,揽不了这瓷器活。不过,这不意味着我没有什么可做,我完全可以站在一旁“评头论足”,仔细说说SEO到底为网站带来了什么,又能从中为网站的策略提供什么,以及我们以后应该怎么办。
所以,还是容我这个旁观者细细道来。
SEO效果的评估分为两部分,上部分蓝色区域,是基于搜索引擎自身的效果评估,被我称为“浅水区”;下部分绿色区域,是基于SEO流量流入网站之后的效果评估,是直接体现SEO商业价值的部分,被我称为“深水区”。
“浅水”和“深水”同进退,让全面且深入地评估SEO效果成为可能。
浅水区不是真的“浅”,而是指它的数据来自前端,包含两块,搜索引擎的索引情况(Indexing)和搜索引擎结果。
搜索引擎索引(收录)情况
我们其实都懂如何查看搜索引擎的收录,例如用下面的方法:
对于Google,提供了一些更好的工具,例如GoogleWebMasterTool,直接显示了网站被Gbot爬取的情况。
利用GoogleAnalytics,我们可以知道有多少页面被来自搜索引擎Organic的流量访问到,是最直接且相对准确的方法。操作如下:
首先在AdvancedSegments(高级细分群组)中选择Non-paidSearchTraffic。
然后进入Content->TopLandingpage报告,即是搜索引擎Organic流量的登陆页面。这些页面肯定是被搜索引擎收录,而且是人们通过搜索引擎发现并访问的,所以,更具价值。
搜索引擎结果
搜索引擎结果指网站链接在搜索引擎结果页(SERP,SearchEngineResultsPage)中被展示和被点击的数量,此外也包括你的网站在搜索结果中的位置。
图:看看,还真是,搜索“些”还真能找到我的博客,而且在第一页,我头上是“科学松鼠会”的一篇博客。有意思。
如果按照Click来排序,结果就“正常”多了,如下图所示:
这个结果给我两个启发。其一,我的博客哪些名词在SEO中的表现不错(更好的位置和更多的点击),而哪些我期望的关键词,没有获得应有的表现(例如exitrate,电子商务,网站优化,GoogleAnalytics,Omniture等等);其二,人们感兴趣的领域在哪里。
可惜,百度没有类似的工具,所以,我一直也怀疑百度没有所谓真正的SEO。
另外,WebMasterTool还提供ExternalLinktoYourSite之类的数据,对于SEO同样有极大帮助。
不过,Google并没有为外链数量提供一个趋势数据,但我觉得这些没有提供的趋势数据肯定会非常有用。我作为外行不妨揣测一下,这也许Google是为了防范黑帽SEO所采取的信息保留态度。
趟过了浅水区,让我们向深水区迈进。深水区的含义是,SEO的流量被引入到网站之后,在网站上的表现如何。通过这样的评估,我们能够在至少两个方面获得收获,其一,我们能够知道这些SEO的流量对于网站真正的价值几何;其二,我们也能够知道我们的网站是否满足了这些SEO所代表的访问意图。
流量
流量是SEO的直接目的。如果网站的Keyword排在第一位,但没有访问者点击它进入网站进行访问,那仍然是“杯具”(当然,这种情况不经常发生),所以查看SEO流量是每个SEOer都会做的。
例如上面这个图中,显示的是Non-paidSearchTraffic(非付费的搜索引擎流量)的周度趋势情况,从GoogleAnalytics的AdvancedSegments中你能够很容易的得到这个报告。图表中的趋势很明显,流量稳步上升,说明SEO的表现不错。不过,对于网站分析中的趋势分析,永远值得注意的是“outliers”,即例外情况。这个趋势中有几个明显的“缺口”,第一个缺口是因为春节,第二个缺口则并不是因为过节,而是其他原因造成的,研究造成这个缺口的原因,能够帮助我们进行更好的SEO。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直接选取第二个缺口的日期范围,并且按照天(而不是星期)作为分隔,得到了下面的一个细分图表。
假如,上图中是在这个区间内我的博客主要关键词“网站分析”的自然搜索流量情况,这样的大起大落背后,很可能是其排名的波动,所以我会把这个趋势和图9中的趋势相比较,以探寻流量涨落的真实原因。
这就是网站分析,逻辑就是这么简单。
Avinash先生举出了另外一个例子,在上图中,总体流量和付费搜索(CPC)的流量呈现波动,并且总体上扬,但是Non-paidSearchTraffic(即SEO流量)保持非常平稳的态势。通常,总体流量的上升,以及CPC流量的上升,会自然带动SEO流量,此为常态,但这个例子并不如此。这样的数据应该足够引起你的警觉——通常这表明这个网站在SEO方面有比较明显的缺陷。因此,深挖这个数据背后的故事,探寻这个网站与搜索引擎的“关系”,以及发掘网站SEO的机会,都会让这个网站的表现得到应有的提升。
收益
流量之后,必然谈到收益,原因很直白——流量来了,不让他们给网站带来点儿价值,这也太亏了吧!分析SEO在网站上带来的收益能够直接体现我们在这一章开头提到的两个收获——一方面能够评估SEO的终极价值,另一方面则可以评估SEO背后的访问者是否感到网站实现(或者至少部分实现)了他们的期望。
图15
这是一个有些“极端的”例子,不过却能说明问题。例如,如果我们发现某个关键词的bouncerate非常高,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法进行网站优化/SEO优化?一个常用的思路,哪里不好,就细分哪里!我肯定会毫不犹豫的按照landingpage来细分某个“糟糕”关键词的表现,例如“手足口病的预防”这个关键词。在GoogleAnalytics中,我们得到如下的数据。
图16*(*部分数据是虚构的,只为说明方法所用)
这个关键词的流量直接登陆了三个landingpage,或者确切的说,是两个landingpage,最后一个是监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之一,我们只能直接忽略。在图中的数据可以看到,/kids.php这个页面作为“手足口病的预防”这个的登陆页面,二者有相当不错的契合,bouncerate是0.00%(这简直是奇迹!)。但是网站首页“/”则与这个关键词的匹配不佳,如果你在乎这部分流量,那么你能做的事情就很明确了——重新按照“手足口病的预防”这个词背后的期望设计首页的内容和呈现,并且利用A/B测试,来决定新设计页面的效果和首页的最终定型设计。
现在,请问,这时你会怎样据此优化你的网站和SEO呢?
仍然用这个思路,哪里不好,就细分哪里!百度的SEO表现不理想,那么我就看看到底是哪些百度的关键词不理想。这样,自然而然的,我们会选择以关键词来继续细分百度OrganicTraffic的收益情况,如下图所示。
如果网站有明确的目标,那么这样的分析已经足够让我们了解应该怎么办了——增加网站相应的内容,满足这部分相当人群的内容消费需求。
如果上面例子(图18)中的这个网站是一个电子商务网站,而假设这些关键词都是一个一个的具体产品,而收益则是实际的销售转化率,那么这个图所代表的价值就更大了。相信你知道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操作。
另一个例子,Avinash的例子也非常经典,如下图所示:
图中的两条线分别是Non-paidTraffic的总体visit,以及相应的GoalConversionRate(即目标转化率)。可以看到,随着网站SEO策略的调整,SEO的流量下降了,但是SEO对网站收益的实际贡献能力却在增强(反映在不断上扬的目标转化率曲线上),这意味着网站SEO策略的更聚焦,以及更targeting(精确的)受众来到你的网站上。这个曲线表明的结果并不是坏事!当然,如果我们能看到流量不变低,而且目标转化率不断走高,那就更好了!
希望大家能够记住的,是网站分析与SEO的关系,并不是相互取代,而是相辅相成的。我认为,现在的SEO或者SEM,单纯的进行操作已经成为历史,与网站分析相结合才是王道。而网站分析对SEO的评估和促进主要来自两个层面(浅水区和深水区)以及四个方面(索引、搜索引擎结果、流量和收益)。通过这些层面的评估,将帮助SEO走出仅仅依靠排名决定一切的过往,而走向科学化和精确化,且与网站用户体验真正结合的进化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