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导游基础知识陵墓建筑

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称为谥或谥号。

帝王之谥,由礼官议上;诸侯卿大夫、高官显宦之谥,由朝廷赐予。谥号是一些固定的含有特定含义的字,用以指死者的美德、恶德等,大致分为三类:表扬的,如“经天纬地曰文”,“威强睿德曰武”;批评的,如“乱而不损曰灵”,“好内远礼曰炀”;同情的,如“恭仁短折曰哀”,“在国遭忧曰愍”。上古谥号多用一个字,也有用两三个字的,如周平王、赵孝成王、贞德文王。

庙号

庙号是皇帝去世之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

从汉朝开始,每个朝代的第一个皇帝一般称为太祖、高祖或世祖,以后的嗣君则称为太宗、世宗等等。因此,在谥号前面还有庙号,如汉武帝的全号是世宗孝武皇帝。

尊号

尊号也称徽号。始于唐朝武后中宗之世,是颂扬帝王和皇后的称号。

尊号是生前奉上的,也有死后奉上的。唐玄宗于开元二十七年(739)受尊号为开元圣文神武皇帝。清朝同治帝尊称叶赫那拉氏为圣母皇太后,上徽号曰慈禧。尊号可以每逢庆典累加。

年号

是封建皇帝纪年的名号。

从汉武帝开始有的。汉武帝即位的第一年称为建元元年。新君即位必须改变年号,称为“改元”,同一皇帝在位时也可改元。

建筑型制与历史沿革

①原始时期陵墓建筑

母系社会的仰韶文化时期已发现男女分性合葬的墓坑,并殉以日用陶器等,如西安半坡聚落遗址的墓穴即属此类。父系社会龙山文化遗址中,已有单体葬和成人男女合葬的形式,还在墓坑中发现木板葬具的痕迹,显示出土坑木椁的雏型。

远古时代,墓葬制度简单,死者葬于土坑,用土掩平,不留任何痕迹与标记。

②奴隶制时期陵墓建筑

商代陵墓不起坟,深埋,但墓顶可能有享堂。妇好墓口地面排列有比较规整的柱洞,柱洞底部有卵石做柱础,柱洞外侧还有成行的挑檐柱柱穴,这是明证。

③春秋至汉的陵墓建筑

春秋时期的陵墓开始出现覆斗形封土,战国时封土日趋增大,下有数墓横列(沿东西展开)对应封土上有横列的享堂。比较典型的是河北省平山县战国时期的中山国王裏,上有凸字形封土(中山王兆域图),封土顶有寝殿遗迹。秦始皇陵周围有2层围墙,围墙正中建门阙,整齐对称;封土则发展为3层方形夯土台,顶部建有寝殿;坟上遍植柏树,以象征山陵,陵墙外还有规模宏大的兵马俑坑。自此,奠定了中国封建帝陵以高为贵、以方为尊的总体格局。

西汉承秦制,厚葬成风,帝陵多采用“前朝后寝”之制。地下墓室称“方中”十三丈),多用“黄肠题凑”之制。陵丘都是正方形截锥体(称为方上,按规定高达十二丈),陵上建寝殿,四周建围墙(正中各有阙门),呈十字轴线对称。

汉代帝陵已形成以陵体为中心的平面布局形式,重要的入口多设仿木形式的石阙(代表者为四川雅安髙颐墓),陵前设石碑、石祠。正南接有简短的神道,前端设石表(亦称神道柱,最早的实例为北京西郊秦君墓表),并开始出现石像生(最早的实例为西汉霍去病墓的石像生)。

④魏晋南北朝时期陵墓

三国两晋时期,由于社会动荡、政局不稳,故多采取薄葬或潜葬的形式,陵墓多葬于山林而“不封不树”,无神道、寝殿及园邑。南北朝时期陵墓建筑得以一定程度的恢复,南朝帝王陵开始在陵前设置纵深的神道,神道两侧对称排列石刻的麒麟(辟邪)、墓表和碑,享堂已不存,规模仅及汉代贵族、官僚的墓制。

⑤唐宋陵墓建筑

唐代陵墓是汉陵以后的又一种典型形式。因山为陵,拱食不便,遂将献殿建于陵园南门内,相当于庙,称上宫,而在山下设下宫——寝,以便供食,从而形成上下宫制。唐陵布置继承汉代陵墓四出的格局,但陵前神道加长,门阙及石像生增多。是宋明布置的蓝本。又仿汉制,陵区内多舍陪葬墓。在建筑处理上,唐代以前,多注重陵墓本身的造型设计,十字轴线对称的截锥体,富有稳定、坚实、严肃的性格,陵丘顶上建寝殿,更突出了这种建筑的神圣性,但当时对环境序列重视不足。唐代开始重视环境,陵前的神道、门阙、石刻加深了序列层次,烘托出了浓重的纪念性格。而利用自然山峰作为坟丘,使神道至陵前逐步升高,展示出雄伟壮阔的气势,但陵墓本身建筑处理不多,气魄开阔有余而格调深沉肃穆不足。

五代十国帝陵规模都不大。北宋陵墓综合了汉唐的特征,但更规格化,各陵布局大致是:陵台为方锥平顶土台,四面有陵墙、门、角阙,南面为神道,神道两侧有阙两对以及石望柱、石人、石兽,相对而立。陵台到神墙南门中间的空地为献殿遗址,也称之为上宫。陵的西北,是皇帝死后供其灵魂衣食起居的地方称为下宫。整个陵区遍植松柏枳桔,并以荆棘为篱。

⑥明清陵墓建筑

明代陵墓继承了唐宋而又有创新:因山为陵,陵区集中,神道深远,遍植松柏;但陵体、祭祀建筑串联在轴线上,且致祭区形成院落二进或三进,更突出了朝拜祭祀仪式的重要性。

明楼是明代陵墓的独创,皇陵有内外陵墙,内陵墙四面辟门,其上有楼,如城楼,分别称南、北、东、西明楼。明陵的陵体完全宫室化,是对朝会格局的模拟,其中前朝部分为宫室型的纵向院落,而将后寝部分改为明楼宝城。

清代陵墓与明陵基本相同,只是规模略小,每陵都设神道,并有独立的后妃陵墓。墓室都是多室型拱券结构。明清陵墓艺术形象最突出,手法最成熟,主要表现在:

1)集中修建,注重环境效果。环境都是正面开敞,其余三面山峦环抱的小盆地,前低后高;建筑与环境尺度适中,都是在人的正常视野范围以内,既保证了整体气势雄阔,又使人能够把握住完整的艺术效果。

2)每陵正对一个山峰,将自然的山陵组织到人造的陵墓建筑中,增加了建筑艺术形象的内涵。

3)特别注重前导部分的序列处理。清陵每陵前都有神道、牌楼,加深了各陵的层次。明十三陵只有一条神道,从石牌坊到长陵前总长达7.5千米,共分三段,艺术效果极为强烈,实际上是整个陵区的一条脊骨。

4)陵墓建筑整齐对称,造型严谨,特别是明楼宝城,形如城堡,坚实有力,很富有纪念性格。

唐乾陵

①李治与武则天合葬;

②依山为陵的代表,凿山为穴,以山为阙;

③继承六朝的神道并加长,门阙、石像生、树木增多;

④以梁山主体为陵体,四周为方形神墙、陵门四出;

⑤善于利用地形和运用前导空间与建筑物来陪衬主体;

⑥遍植松柏;

⑦上下宫分别建造:唐代因山为陵,供食不便,将献殿建于陵园南门内,相当于庙,称上宫;而在山下设下宫——寝以便供食,从而形成上下宫制。

北宋帝陵

北宋陵墓计八座,集中于河南巩县境内嵩山北麓岗地上,形成一个陵区,设有陵邑来管理陵区。宋朝陵制,沿袭唐制,唯尺度远逊。宋陵一反中国古代建筑常例——置主体建筑于较高位置——使陵区地面由入口至陵台逐段下降,陵台处于最低位置。诸陵的朝向都向南而微有偏度,以嵩山少室山为屏障,其前的两个次峰为门阕。

宋陵的制度大致是:上宫,由正方形平面的神墙围绕,转角处建角楼,四面正中各辟神门,为十字轴线对称,门外各有门狮一对(牝牡各一)。上宫中央为陵台,方截锥体夯土(北宋是保持古代方上陵制的最后时期),其地下深处为“皇堂”(地宫)。上宫南神门外,为入口引导部分——神道。最南为鹊台,即双阙;北越一段路为乳台,亦双阙;乳台北侧立华表(望柱)、石像生,有文武官员、使臣、宫女、马、象、羊、虎等石刻;最后为下宫,日常驻有管理陵园的官吏或宦官宫女,每日献食于影殿遗像前,此区为生人日常生活处,设厨、贮藏、盥淋等场所。

明十三陵

明朝历代帝王提倡尊崇礼制和封建等级观念,尤重厚葬传统。明初朱元璋对帝陵制度进行了一系列变革,并在营建南京孝陵等皇陵中形成定制,后在明十三陵建设中继承完善。十三陵的总体规制,是以南京明孝陵为蓝本设计建造的。既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陵又自成体系,相互间距0.5千米至8千米,建筑形式大同小异。

明十三陵的建筑特色和成就如下:

①整体环境:陵区的北、东、西三面山峦环抱,十三陵沿山麓散布,各据岗峦,面向中心——长陵。环抱的地形造成内敛的完整环境,整个陵区结合自然地形,各陵彼此呼应,成为气象宏廓而肃穆的整体。

②诸陵方位:诸陵各对山脉主峰,建筑轴线随自然环境而生成,布置灵活生动。

③基本格局:十三陵的陵寝建筑,由共长逾千米,设石牌坊、大红门、神功圣德碑亭、石像生及龙凤门等一系列墓仪设施。神道不仅渲染出陵墓建筑群威严神圣的建筑意境,也增强了总体布局的空间层次。各陵不再单独设置石像生、碑亭之类,这与唐宋陵制全然不同处,而为清代仿效。

④注重整体景观效果:如神道距体量小的山峦稍近而距大者稍远,使左右山峦的体量在视觉上感到大致均衡。这种对空间及形象直感效果的重视,是古代建筑艺术的宝贵经验。

⑤纵轴型制:将帝陵的安葬、祭祀和管理三项功能集中在一起,取消了唐宋推行的下宫度,扩大了祭殿(即棱恩殿)规模,形成前后三进院落的纵轴型制。

⑥宝城宝顶及方城明楼制度:陵体改方为圆,称作宝顶,周围用砖砌墙,犹如城堡,称为宝城,宝城前面修筑高大雄伟的方城明楼。

⑦上下宫合二为一:方城明楼前设五供石台。明楼实际只是碑亭,不是如孝陵的享殿,不作祭祀行礼用,平面改为方形。自此,上宫献殿实际已取消,仅用“五供”象征祭祀用物,祭祀集中于下宫,上下宫合二为一。

⑧长陵:为十三陵中最宏伟一处,其享殿棱恩殿为最高等级殿宇——九间重檐庑殿(其面积稍逊于故宫太和殿而正面面阔超过之,故体量感觉则大于太和殿)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古代木结构建筑之一。殿内十二根金丝楠木柱,最大四柱直径达1.17米,高约23米,质量之高形体硕大,为历史罕见。

⑨地宫:由前、中、后和左右5个厅组成(如定陵),前、中、后三殿之间,各有一道石券门相连,地面是“金砖”铺地。

清昌陵

嘉庆帝的陵墓,位于西陵,群山环抱,林壑幽深,如手之手指,指间即两岗挟持平坦处,諸陵在焉。昌陵起始和两旁均为茂密松林。过一大片大松林就是昌陵的神功圣德碑亭;其北为石拱桥、望柱和石像生,石像生成行侍立于神道;再北为三孔桥,碑亭;东偏北为神厨库区;中轴线上碑亭后以隆恩门为界,环以方正的围墙。墙内有两重院:第一进院为隆恩殿,内有二柱冲天牌坊和石五供,后为方城明楼、哑巴院和宝城宝顶;宝顶下为地宫。墙内外和宝顶上松柏繁茂。

昌陵特色还有二:一是隆恩殿内大柱包金饰云龙,金碧辉煌,地面除槛垫石和中心石外,不用金砖,而用贵重的花斑石墁地。二是,排水系统十分讲究,除地宫、宝顶、内院、殿下有排水孔、排水沟外,还将院内、院外的水联成一个相通的水路,称“马沟槽”。

笔:

最早的毛笔大约可追溯到二千多年之前,虽然迄今尚未见有毛笔的实物但从史前的彩陶花纹,商代的甲骨文等上可觅到些许用笔的迹象,东周的竹木简缣帛上已广泛使用毛笔来书写。湖北省随州市侯乙墓发现了春秋时期的毛笔是目前发现最早的笔,其后湖南省长沙市左家公山出土的战国笔,内蒙古自治区古居延地区的汉笔等都是上古时代遗存的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

给人的印象似稍嫌单一但却是古代书写中必不可缺的用品,借助于这种独创的材料中国书画奇幻美妙的艺术意境才能得以实现,墨的世界并不乏味而是内涵丰富,作为一种消耗品,墨能完好如初地呈现于今者当十分珍贵。

在人工制墨发明之前,一般利用天然墨或半天然墨来做为书写材料,史前的彩陶纹饰,商周的甲骨文等,到处留下了原始用墨的遗痕,文献记载古代的墨刑黥面,墨绳木工,所用墨龟占卜也均曾用墨,经过这段漫长的历程至汉代终于开始出现了人工墨品这种墨原料,取自松烟最初是用手捏合而成,后来用模制墨,据东汉应劭《汉官仪》记载尚书令仆丞郎月赐愉麋大墨一枚,愉麋小墨一枚,愉麋在今陕西省千阳县靠近终南山其山右松甚多,用来烧制成墨的烟料极为有名。

从制成烟料到最后完成出品,其中还要经过入胶和剂蒸杵等多道工序,并有一个模压成形的过程,墨模的雕刻就是一项重要的工序也是一个艺术性的创造过程,墨之造型大致有方长方圆椭圆不规则形等,墨模一般是由正背上下左右六块组成圆形或偶像形,墨模则只需四板或二板合成内置,墨剂合紧锤砸成品款识大多刻于侧面,以便于重复使用墨模时容易更换墨的外表,形式多样可分本色墨漆衣墨漱金墨漆边墨

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曾经为历史上的文化传播立下了卓著功勋,即使在机制纸盛行的今天,某些传统的手工纸依然体现着它不可替代的作用,焕发着独有的光彩古纸在留传下来的古书画中尚能一窥其貌

一般人们皆知纸是在东汉由蔡伦发明的,但近年的考古发掘却对此提出了疑问,随着西北

丝绸之路沿线考古工作的进展,许多西汉遗址和墓葬被发现其中也不乏纸的遗物这些右纸均据其出土的地点而被冠名

从目前出土古纸自身的年代顺序可以分别排列为西汉早期的放马滩纸,西汉中期的灞桥纸,西汉晚期的旱滩坡纸,这些纸不但都早于蔡伦纸而且有些纸上还有墨迹字体,说明已用于文书的书写

砚也称"砚台"被古人誉为"文房四宝之首",因为墨须加水发磨始能调用,而发墨之石刑则是砚,其中有陶泥砖瓦金属漆瓷石等,最常见的还是石砚可以作砚的石头极多,我国地大物博到处是名山大川,自然有多种石头,产石之处必然有石工,所以产砚的地方遍布全国各地

最著名的是广东肇庆的端砚,安徽的歙砚,山东鲁砚,江西龙尾砚,山西澄泥砚,砚台的讲究是质地腻润、晶莹平滑、纹理色秀

什么是剪纸

剪纸,又叫刻纸,窗花或剪画。一种镂空艺术,其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其载体可以是纸张、金银箔、树皮、树叶、布、皮、革等片状材料。

早在汉、唐时代,民间妇女即有用金银箔和彩帛剪成方胜、花鸟贴在鬓角为饰的风尚。后来逐步发展,在节日中,用色纸剪成各种花草、动物或故事人物,贴在窗户上(叫“窗花”)、门楣上(叫“门签”)作为装饰,也有作为礼品装饰或刺绣花样之用的。

关于剪纸

01

对猴

02

对马

新疆高昌故址南北朝古墓出土的《对马》团花

和《对猴》团花,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

剪纸的由来

《史记》中的剪桐封弟记述了西周初期周成王用梧桐叶剪成“圭”赐其弟,封姬虞到唐为侯。战国时期就有用皮革镂花,(湖北江凌望山一号楚墓出土文物之一),银箔镂空刻花(河南辉县固围村战国遗址出土文物之一),都与剪纸同出一撤,他们的出现都为民间剪纸的形成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纸的发明是在公元前的西汉时代(公元前6世纪),在此之前是不可能有剪纸艺术的出现的,但当时人们运用薄片材料,通过镂空雕刻的技法制成工艺品,却早在未出现纸时就已流行,即以雕、镂、剔、刻、剪的技法在金箔、皮革、绢帛,甚至在树叶上剪刻纹样。

传说故事

从前,扬州城里住着一个没爹没妈的小姑娘,谁也不晓得她姓什么,叫什么,因她靠剪花样子卖钱过日子,大家都叫她"花丫头"。

一天,花丫头大清早就出去卖花样子,奔波了一天,只赚了几文钱。回家路上,望见前头围了一堆人正看热闹,就走了过去。她挤上前一看,只见一个老奶奶坐在路边上正替人家剪花样子呢。花丫头心里话:"我剪的花总是没得人家的好,总是卖不出去,今儿个正好学学窍门,看人家怎么剪的。"

只见老奶奶的剪子在手上就像活的一样,纸在她手上三转两转,一张花样子就剪出来了。乖乖!这个花样子剪得真神,那些枝儿、瓣儿、叶儿、朵儿,比真花还要好看呢!把她都看呆了。直到老奶奶收摊子的时候,她跪着求老奶奶收她做徒弟。要跟老奶奶学剪花样子。

后来有人说:那位老奶奶就是八仙中的何仙姑变的。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很快花丫头的名声就传遍扬州城。

从此,花丫头家的门口可热闹啦,买花样儿,求教的,就差把门给挤破了。

剪纸分类

1,按照剪纸艺术的风格分为南、北两大类

2,按照剪纸技法可以分为剪、刻、撕、火楼四种

3,按照剪纸的题材可以分为人物、动物、植物、器物、风景、文字

4.按照颜色被划分为单色剪纸和彩色剪纸

北方剪纸以陕西、甘肃、河北、山东等地为代表。

特点是:粗犷浑厚,朴素简单变形夸张

以下为图片示例

南方剪纸

南方剪纸以云南、湖南、广西、江苏、四川、贵州等地为代表

其特点是?清秀俊雅、工整细巧、注重写实描绘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剪纸手法

火镂

实用性

风筝的想念

2020.05.17

又是一年风筝日,想见你

我的出生

最初的我是由木头做成的,却能如同一只真正的鸟儿一般飞上蓝天。那一天,我成功飞上了天空,尽管只有短短的一天,但我永远记住了蓝天白云,是我的父亲放飞了我。

后来他的学生鲁班,把我的身子由木头改成了竹子。这一次成功让我在空中尽情的翱翔了三天三夜,且得以一窥宋城的风景。

我的不幸

在我初生的那一个阶段,我还不叫做风筝,我的用途也并非是给人们带来欢乐。相反,我还曾给人们带去过不幸。

那时的我名叫鹞,而我的出现被用在了战场上。那时,我被当作军事上侦察的工具,同时也被用于测距、越险甚至载人。

我记得在南北朝,我曾被作为是通讯求救的工具。一位叫做梁武帝的皇帝,被敌人围了城池,想要把我放飞到空中告急求援,只是很不幸,我被射落了,最终台城沦陷,梁武帝因饥饿而逝去,让我感到很是内疚。

我还记得汉朝时,楚汉相争。韩信曾令人将我改造,由中小型改造成大型,并给我装置了竹哨弓弦,我于夜间漂浮在楚营之上,发出奇怪的声音,以瓦解楚军士气。

说实话,我真的很不开心,我甚至开始责怪父亲,为什么将我创造出来,让我成为了战争的武器。

03

我的成长

好在多亏了人类造纸术的进步,到了隋唐,制作变得简单的我终于开始渐渐转化为娱乐的用途。

两千多年以来,我经历了无数个朝代,每一个朝代我都被人们赋予不同的意义。每个朝代我都很喜欢,但我最喜欢的是宋代,因为在宋代,人们把放飞我作为锻炼身体的运动,在清明时节将我放的高而远,然后将拉着我的线割断,让我来带走这一年所积的晦气。

即便我的线被割断,我的飞行会无法控制,有可能越飞越远,也有可能下一秒坠地而散,但我乐意这般。

我的姐妹

04

那我是什么时候被叫做风筝的呢?其实就连我自己也已经记不太清楚了,但人类却记住了。在一本古书上这么写道:五代李邺于宫中作纸鸢。引线乘风为戏,后于鸢首以竹为笛,使风入竹,声如筝鸣,故名风筝。

而这里所说的纸鸢其实是我的孪生姐妹,我非常的同情她,因为她自出生起就不能发出声音,无法和我交流。

不过现在人类都统一称呼我们为风筝,自然也就不会有人去在意我们两个谁会说话,谁不会说话?

人类最长的寿命也不过百余年,弹指一挥间。而我却是度过了两千多年,无数个弹指间,人们常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现在的我,自然也与两千多年前的我,有着很大的不同。

05

我的承载

我时常会害怕自己承载不了人类想要的这些愿景,但我愿意尽我所能给人类带来更多的快乐!

我的样子很是多变,或许比孙悟空的七十二变还多。我可以是人物,可以是走兽,可以是花鸟,还可以是器物。

换言之,我可以成为人类想让我成为的样子。比如我是一对凤鸟,迎着太阳比翼飞翔。被人类称作双凤朝阳。这个图案体现了人们健康向上的进取精神和对美好幸福的追求。

我的自在

06

而我的身体构造也由最初的木头竹子,逐渐演变成了丝绢纸张,到了现代,我还可以是全由塑胶材料制成,甚至还有人把我设计成无需骨架的。

而制作我的方法可以很简单,两根竹条,几张纸片粘在一起,画上自己喜欢的图案,再加一根长线,便可以享受到放飞我的乐趣。

07

我的价值

SpringComes

当然如果是制作传统的我,那技艺就比较复杂了,概括起来为四艺,扎糊绘放。因此我还在2006年5月20日被中国国务院批准列入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比起生产我的流水线而言,我更喜欢那些能把四艺活用起来的人儿,比如说被誉为汕头风筝王的陈旺老先生,他用了近30年的人生光阴来陪伴我。

他很喜欢把我做成龙头蜈蚣的样子,我还很清晰的记得,在09年10月的时候,他把我做成了一条一百多米长的龙头蜈蚣,我不仅成功的飞了起来,还载着一个小朋友。那时的我在空中看到地面上的陈老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听到身上这位小朋友兴奋的笑声,那一刻让我觉得,我来到这个人间是值得的。

我的想念

08

如今又是五月将至,以往此时,众多喜爱我的人们都会齐聚在山东潍坊——世界风筝之都,在这里,举办属于我的节日:潍坊国际风筝节。然而在今年受到疫情的影响,潍坊的广场上至今冷清。

我开始怀念人们放飞我时的那种喜悦的心情,我很希望,人类可以再一次把我放飞到天空,然后割断我的风筝线,让我可以把这一年人类感受到的所有的不幸与晦气全部带走,带的远远的。

希望那一天可以早点到来。因为,可爱的人呐!我想你们了。

楹联常识

楹联俗称对联或对子,是从律诗的对偶句中演化出来的。

1对联的起源与发展

(1)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

(2)“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幅春联。

(3)到了明代,人们开始用红纸代替桃木板,出现了我们今天所见的春联。

2楹联的分类

(1)春联:新年专用之门联。如:“杨柳吐翠九州绿;桃杏争春五月红”。

(3)堂联:是一种装饰联,用于美化厅堂、居室的。林则徐自撰堂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4)贺联:寿诞、婚嫁、乔迁、生子、开业等喜庆时用。如:“一对红心向四化;两双巧手绘新图。”(喜联);“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寿联)

(5)挽联:哀悼死者用。如:“著作有千秋,此去震惊世界;精神昭百世,再来造福人间。”

(6)赠联:颂扬或劝勉他人用。如:“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7)自勉联:自我勉励之用。如:“有关家国书常读;无益身心事莫为。”

(8)行业联:不同行业贴于大门或店内之用。如:贴于书店的“欲知千古事;须读五车书”;贴于理发店的“虽是毫发生意;却是顶上功夫”;贴于旅店的“欢迎春夏秋冬客;款待东西南北人”。

(9)言志联:道出志向,励志之用。如:“宁作赵氏鬼:不为他邦臣。”

(10)名胜古迹联:是悬挂、雕刻在风景优美的名胜地或历史名人、历史遗迹纪念地的对联。如杭州岳坟前铁槛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3楹联的特点

(1)对联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上联尾字仄声,下联尾字平声。

(2)概括起来对联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其一,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

其二,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

其三,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

其五,张挂的对联,传统做法还必须直写竖贴,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

其六,对联的横批,是对联的题目。也是对联的中心。好的横批在对联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相互补充的作用。

常见地貌类型

1、花岗岩地貌:中国是世界上花岗岩地貌景区最多的国家之一。

花岗岩属于岩浆岩中的深层侵入岩,岩柱坚硬,岩体造型丰富。

花岗岩地貌景观:山东泰山、崂山,安徽黄山、九华山,陕西华山,江西三清山、浙江普陀山、福建鼓浪屿等。

2、丹霞地貌:在巨厚的砂砾岩层上,由内外力作用下形成的顶平、身陡、蔑缓的方山、石墙、石峰、石柱等奇特的地貌形态,这种地貌以广东丹霞山最为典型,因此得名。

丹霞山地貌代表:广东丹霞山、福建武夷山、江西龙虎山、浙江江郎山、安徽齐云山、湖南、贵州赤水、甘肃张掖等。

3、岩溶地貌:又称喀斯特地貌,是指地下水和地表水对以碳酸岩为代表的可溶性岩石进行破坏和改造而形成的地貌。分地表和地下喀斯特两种景观。

中国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分布最广泛、发育最充分、类型最齐全的国家。

代表景观:桂林山水,云南石林,贵州织金洞,重庆奉节天坑-地缝景观;四川九寨沟、黄龙,湖南张家界黄龙洞,北京石花洞。

4、流纹岩地貌:火山喷发出的岩浆、火山灰等在流动冷却过程中形成的流纹岩构造。

代表景观:浙江雁荡山,神仙居,仙都峰,杭州西湖宝石山等。

5、石英砂岩峰林地貌:是夹有薄层砂质页岩的石英砂岩地层中,由于地壳稳定上升,岩石垂直节理发育,经长期风化和重力作用而发生断裂的崩塌,充沛的地表流水又对其进行强烈作用,从而形成的密度和规模很大、千姿百态的砂岩石峰。

代表景观:湖南张家界市世界上最典型的石英砂岩峰林峡谷景观。

6、海岸景观:指海岸地带受波浪、潮汐、海流以及生物等作用形成的地貌。

代表景观:台湾野柳、海南东寨港红树林、山东成山头、河北昌黎黄金海岸。

7、荒漠地貌:形成于环境Elva的极端干旱地区,风力作用是塑造其形态的最主要地质营力。

代表景观:新疆乌尔禾、甘肃鸣沙山、宁夏沙坡头。

8、冰川地貌:主要指冰川侵蚀和堆积作用形成的地貌景观,是高山和高纬度地区具有的特殊形态特征的地貌景观,分为冰川侵蚀地貌景观和冰川堆积地貌景观。

冰川侵蚀地貌景观一般分布在雪线以上位置,包括冰斗、角峰、羊背石等;冰川堆积景观大多分布在雪线以下,包括冰澡、冰塔林等。

代表景观:四川贡嘎山海螺沟冰川、新疆阿尔泰山的喀纳斯冰川湖、云南丽江的玉龙雪山冰川等。

山地旅游景观

1、东岳泰山:位于山东泰安,古称“岱山”“岱宗”。片麻岩和花岗岩组成。

主峰:玉皇顶;历代皇帝把泰山看做国家统一、权利的象征。使得泰山有“五岳独尊”“五岳之首”的盛誉。泰山四大自然名景:旭日东升、晚霞夕照、黄河金带、云海玉盘。人文奇观:岱庙、石刻。岱庙旧称“东岳庙”,又叫泰庙,主祀“东岳泰山之神”。与北京的故宫、曲阜的孔庙,承德的避暑山庄,并称我国四大古建筑群。岱庙天贶殿、故宫太和殿、曲阜孔庙的大成殿,并称中国古代三大宫殿式建筑。泰山摩崖石刻居各名山之最。

2、西岳华山:陕西华阴县;花岗岩山体;由中(玉女)、东(朝阳)、西(莲花)、南(落雁)、北(五云)五个山峰组成。南峰为主峰,也是五岳最高峰。华山以险峻著称,自古有“华山天下险”、“奇险天下第一山”说法。华山最著名的景观玉泉院。华山西岳庙祭祀西岳华山神,有陕西“故宫”之称。

3、南岳衡山:湖南衡阳市境内,又名“寿岳”;花岗岩山体,祝融峰为72峰主峰。南岳四绝:祝融峰之高,方广寺之深,藏经殿之秀,水帘洞之奇。衡山是文人聚集讲学之地,有邺侯书院、文定书院、集贤书院等十余座。

4、北岳恒山:山西浑源县,高压麻粒岩山体,有天峰岭和翠屏峰两大山峰,天峰岭最高。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悬空寺是衡山景观之最,距地面高约50米,建筑特色:奇、悬、巧。徐霞客称悬空寺为“天下巨观”,释迦牟尼、老子、孔子共居一室耐人寻味。

5、中岳嵩山:河南省登封县,以俊著称,古有“峻极于天”之说,嵩山岩石演变完整,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的出露,构成了中国最古老的岩系——“登封朵岩”。是世界上稀有的自然地质宝库。嵩山除自然景观外,以名胜古迹、亭台楼阁著称。北魏嵩岳寺塔、汉代嵩山三阙,元代观星台、少林寺、中岳庙、嵩阳书院等。

6、黄山:安徽南部黄山市境内,秦时称黟山,相传轩辕黄帝曾来炼丹,唐玄宗改黟山为黄山。花岗岩山体。莲花峰、光明顶、天都峰为黄山三大主峰,连海峰最高。黄山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徐霞客曾经赞赏:“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7、武夷山:福建省武夷山市,丹霞地貌。素有“碧水丹山”“奇秀甲东南”之美誉。九曲溪贯穿武夷山丹崖群峰之间,人称“三三秀水清如玉,六六奇峰翠插天”。武夷山西部是全球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地区,是世界同纬度带现存最完整、最典型、面积最大的中亚热带原生性森林生态系统。

8、庐山:江西省九江市境内,又名匡山、匡庐。地垒式断块山。主峰大汉阳峰。庐山自有“匡庐奇秀甲天下”的美誉,庐山以盛夏如春的气候著称。

9、三清山:江西省上饶市,因有三峰如道教三清神列坐山巅得名。主峰玉京峰。花岗岩山体,不同成因的花岗岩微地貌密集分布,形成了世界上已知花岗岩地貌中分布最密集、形成最多样的峰体。三清宫被誉为“中国古代道教建筑的露天博物馆”。

10、武陵源:湖南张家界境内,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索溪峪自然保护区,天子山自然保护区,杨家界自然保护区。石英砂岩峰林素有“奇峰八千,秀水八百”之称。“奇峰、幽谷、秀水、深林、岩洞”被称为武陵源五绝。

11、九寨沟:四川省九寨沟县内,以有9个藏族村寨而得名。遍布原始森林,遍布108个湖泊。高原钙华湖群、钙华瀑群、钙华滩流等水景为主体,位居中国水景名胜区风景之冠。“黄山归来不看山,九寨归来不看水”

翠海、叠瀑、彩林、雪峰、藏情、蓝冰被称为九寨沟六绝。

12、黄龙:四川松潘县。地表钙化景观是黄龙最大的特色。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天然钙华博物馆。黄龙四绝:彩池、雪山、峡谷、森林。有“圣地仙境、人间瑶池”之美誉,是中国唯一保护完好的高原湿地。

13、桂林山水:广西省东北部。桂林至阳朔漓江两岸是世界上规模最大、风景最优美的岩溶风景区。几百座石峰呈现出“平地涌千峰”的景观。桂林山水是我国喀斯特峰林和峰丛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地区。素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誉;唐代诗人韩愈的“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是桂林山水的最佳写照。

14、天山:中亚东部的一条大山脉,是世界上最大的独立纬向山系。最高峰是托木尔峰,海拔7443米。天山处于我国的第二阶梯,在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之间拔地而起。

15、五大连池:黑龙江五大连池境内。5个互相连通的火山堰塞湖如珍珠般排列,五大连池也因此而得名。五大连池是一处著名的火山景观和以矿泉为特色的疗养胜地。拥有世界上保存最完整、分布最集中、品类最齐全、状貌最典型的火山地质地貌,14座火山喷发年代跨越200万年,被誉为“天然火山博物馆、打开的火山教科书。”

16、长白山:吉林省东南部,为东北山地最高部分,有粗面岩组成,夏季白岩裸露,冬季白雪皑皑,终年长白,所以称为长白山。主峰白云峰。长白山有“关东第一山”之美誉。

17、雁荡山:浙江温州东北部海滨,因山顶有湖,芦苇茂密,结草为荡,南归秋雁多宿于此,故名雁荡。被誉为“海上名山,寰中绝胜”,史称“东南第一山”。灵峰、灵岩、大龙湫被称为雁荡三绝。灵峰夜景、灵岩飞渡是其中两大特别景观。

18、苍山:云南洱海之西。是云岭山脉南端的主峰。又名点苍山,因其山色苍翠,山顶点白而得名。是欧亚板块和印度板块碰撞隆起的杰作,高原山岳地貌景观,是一本孕育了20多亿年的“天然地质天书”。是大理石和大理冰期的命名地,经夏不消的苍山雪,是大理“风花雪月”四景之一,也是苍山景观中的一绝。

19、阿里山:台湾省嘉义市东北。主峰大塔山。高山铁路、森林、云海、日出和晚霞,是阿里山五奇。一株红桧树有3000多年的树龄,被誉为“阿里山神木”,约生于周公摄政时代,所以被称为“周公桧”。

20、野柳:台北县万里乡沿海地区。由于海蚀风化及地壳运动等作用,造就了蜂窝石,烛狀石、豆腐石等绵延罗列的奇特景观。

THE END
1.中国剪纸艺术的历史和分类.doc文档介绍:中国剪纸艺术的历史和分类剪纸,又叫刻纸,以剪刀或刻刀为工具进行创作的艺术,是一种镂空艺术和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其载体可以是纸张、金银箔、树皮、树叶、布、皮、革等片状材料。2006年5月20日,剪纸艺术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https://m.taodocs.com/p-126091140.html
2.中国民俗艺术之剪纸(一)剪纸艺术是中国汉族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是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的一种镂空艺术。它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也寄托了人们对生活和美好愿望的表达。剪纸有着悠久的历史沿革、丰富的剪纸分类、多样的地方特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剪纸是中国汉族传统的民间艺术,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2006https://m.douban.com/note/848568153/
3.劳动精品课——《中国剪纸迎新春》教学设计五年级上册册劳动教育第四课《中国剪纸迎新春》 教学设计 贺兰八小 刘婷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剪纸的历史、分类、故事、作用等,感受剪纸这种民间艺术的魅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通过引导学生认识工具,掌握剪影、折叠剪、阴刻和阳刻等技法,在纸上剪刻花纹和图案,创作不同主题剪纸作品,提高学生探究、合作、竞争https://ycjtj.nxeduyun.com/index.php?r=space/school/theme/content/view&id=2349702&cid=1468545
4.《中国剪纸大全》简介书评在线阅读当当当当书海图书专营店在线销售正版《中国剪纸大全》。最新《中国剪纸大全》简介、书评、试读、价格、图片等相关信息,尽在DangDang.com,网购《中国剪纸大全》,就上当当书海图书专营店。http://product.dangdang.com/11862907078.html
5.民间剪纸用途分类及历史民间剪纸用途分类及历史 剪纸又称刻纸,中国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剪纸是一种镂空艺术,其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以纸为加工对象,以剪刀(或刻刀)为工具进行创作的艺术。剪纸在民间流传极广,历史也很悠久。作为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一种在民俗活动中占有重要位置。南宋已出现了专业民间剪纸艺人。民间剪纸往https://www.ruiwen.com/jianzhi/1043584.html
6.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剪纸文化高密剪纸是中国剪纸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素有"九穴五龙之抱流、西砾东岗之叠嶂"之称的高密,以"南挹九岭之秀、北瞰古城之雄"的优越地理条件,哺育了勤劳智慧的高密人民,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传统民间艺术,其重要组成部分的高密民间剪纸,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自立于中国民间艺术之林。 https://www.meipian.cn/2wd2q6jn
7.中国传统文化剪纸.ppt1.剪纸的历史沿革 2.剪纸的分类 3.剪纸的方法技巧 4.剪纸的用途和意义 5 .我们的体验和感受 单色剪纸 一、折叠剪纸 折叠剪纸是民间最常见的一种制作表现方法。所谓折叠剪纸即经过不同方式折叠剪制而成的剪纸。 单色剪纸 二、剪影 剪影是剪纸艺术中的一种古老形式,通过外轮https://mip.book118.com/html/2019/1102/7133063105002100.shtm
8.剪纸的教案(通用6篇)认知:了解剪纸的分类,剪纸的阳刻和阴刻技法及纹饰技巧,能选择运用其中的一种或多种表现手法进行独幅剪纸的创作。 情意:感知、体验独幅剪纸艺术的造型美、艺术美,培养热爱民族艺术的情感,提高装饰美化生活的兴趣和能力。 能力:培养欣赏、表达、创造、展示独幅剪纸艺术的美及灵活运用不同的剪纸方法创作、装饰、美化生https://www.360wenmi.com/f/filer453u31a.html
9.剪纸的种类介绍6篇(全文)剪纸的种类介绍 第2篇 关于对仗的种类,自古至今没有统一分类的标准,各种书上所列类格各异。《文心雕龙.丽词》列出言对、事对、正对、反对四类;《诗苑类格上》说,唐代上官游韶谓诗有六对,即正名对、同类对、连珠对、双声对、叠韵对、双拟对;唐代日本僧人遍照金刚(弘法大师)之《文镜秘府论》称对仗有29种https://www.99xueshu.com/w/file5rj4u3z1.html
10.垃圾分类+剪纸技艺=?近日,桐君街道东门社区妇联在东门码头非遗馆开展了“传承剪纸技艺 助力垃圾分类”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将剪纸融入生活,让孩子们在了解剪纸艺术的同时,深入了解垃圾分类知识。 剪纸,又叫刻纸,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其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剪纸的载体可以是纸张、金银箔、树皮、树叶、布、皮革。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8984434
11.江西省地质局第七地质大队其他剪纸艺术以纹样分类 剪纸的纹样大致可以为:人物、鸟兽、文字、器用、鳞介、花木、果菜、昆虫、山水等,还有人提出加上世界珍奇、现代器物两类,共计11类。 以寓意分类 又中国剪纸的特点,表现为题材的寓意,所以寓意可作为分来的依据,由此可分为:纳吉、祝福、怯邪、除恶、劝勉、警戒、趣味等七类。 https://7d.jxsdzj.cn/art/2022/8/9/art_267_9532.html
12.民间剪纸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大分类中的哪个门类民间剪纸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大分类中的传统美术类。 剪纸艺术历史悠久,流布广泛,距今至少已有1500年,其传承赓续的视觉形象和造型格式,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历史信息,表达了广大民众的社会认识、道德观念、实践经验、生活理想和审美情趣,具有认知、教化、表意、抒情、娱乐、交往等多重社会价值。 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https://wenda.so.com/q/1681851403214496
13.剪纸教案(精选16篇)谈话:剪纸的分类大体可以分成三大类:阳刻(剪去的轮廓线之外的空白部分,保留轮廓线)、阴刻(剪去轮廓线保留其他部分)、阴阳混刻。 要求:可以用对折的形式创作,也可以不用对折进行创作,对纸张的样式也不受限制,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一幅或两幅作品。 https://www.unjs.com/fanwenwang/jiaoan/20110304105856_585222.html
14.springboot中国剪纸文化展示与交流平台4.2.2作品分类管理界面 4.2.3作品展示管理界面 4.2.4系统管理界面 4.2.5网站简介管理界面 5系统测试 5.1 系统测试用例 5.2 系统测试结果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摘要 中国剪纸,作为一种独特的传统民间艺术形式,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它以其精湛的手工技艺、生动的造型和深刻的寓意,深受人们的喜爱。然而,随https://blog.csdn.net/Biye_Design/article/details/142711420
15.2024年民俗文化未来发展趋势2024图表1:民俗文化的分类 . 图表2:中国传统文化三层次 C 图表3:民俗文化的特点分析 i 图表4:民俗文化的功能简介 r 图表5:民俗文化的经济效益简析 . 图表6:民俗文化产业化的内涵 c 图表7:民俗文化产业化的作用 n 图表8:民俗文化产业化的观念转变要求 中 图表9:民俗文化产业化的基本思路 智 图表10:民俗文化产业https://www.cir.cn/2/97/MinSuWenHuaWeiLaiFaZhanQuShi.html
16.中国民间剪纸8幅商品分类 店铺首页 全部商品 最新上架 店主推荐 珍本图书 优惠特价 动态 手机逛本店 收藏本店 搜本店 图文详情 共9张 中国民间剪纸 8幅 举报 制作者: 不详 年代: 不详 尺寸: 18 × 18 cm 售价 ¥ 150.00 品相 九五品 上书时间2024-12-11 暂时无货找相似商品 https://book.kongfz.com/11960/7676903089
17.美术教案:剪纸(通用16篇)延伸活动:将各种实物进行多维分类,并用更多、更好的方法记录分类结果。 美术教案:剪纸 3 教学目的: 1.学习运用剪纸的方法和技能进行人物剪纸。 2.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和创造精神。 3.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的民间艺术。 教学重点与难点:剪纸的技巧。 https://www.fwsir.com/jiaoan/html/jiaoan_20240518175915_3845846.html
18.大班教案(精选12篇)1. 通过观察中国馆的外形,自由探索中国馆的剪纸造型。 2. 在创作中国馆的剪纸活动中,体验自主创作和相互学习的快乐。 3. 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4. 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中国馆图片、彩纸、剪刀 https://www.oh100.com/kaoshi/jiaoan/342270.html
19.剪纸艺术探索京剧行当的四大分类与魅力京剧行当的艺术形式丰富多彩,尤其是在传统剪纸艺术中,通过精湛的手工技艺和独特的设计理念,将中国传统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以下是对京剧行当分类四大类的一些探讨。 京剧面具 在京剧中,面具不仅是一种装饰,更是表演者的重要工具。它们能够帮助演员快速进入角色,为观众提供一种特殊的视觉体验。在这一类别下,我们可以看到https://www.wurnlwabl.cn/jing-ju-ju-mu/71565.html
20.幼儿园剪纸教案(通用20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剪纸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幼儿园剪纸教案 1 教学目标: 1、带孩子们一起感受赏雪、玩雪的快乐。 https://www.yuwenmi.com/jiaoan/youeryuan/40150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