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起来是“馅饼”,差点掉进陷阱!来自“官方”的骚扰电话推销乱象调查

随着通信服务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业务更加多元,2022年起通信投诉飙升,投诉量达25375件,同比上升106.00%,2023年维持高位,有25980件;而2024年仅上半年就有投诉24290件。

广东省消委会表示,部分通信运营商刻意宣传突出套餐优惠部分,对使用限制、附加费用等关键信息避而不谈或含糊其辞,加之扣费提醒不及时等,从而引起纠纷。

运营商为何频频骚扰用户?

记者从运营商内部人士获悉,现在通信运营商一般有三种运营模式:直销渠道,即营业厅和官方网站;代理渠道,合作营业厅、代理商、经销商等,这类线下店还可以卖手机、装宽带;电子渠道,第三方电商平台等。

“能不能办套餐业务?当然可以,我们和运营商签了合同的;但你说我是运营商吗?也不完全是。”该门店负责人表示。

那为什么这么多渠道商热衷于“外呼推销”呢,为何不能“安安静静”地卖手机卖套餐呢?该门店负责人表示,一方面,过去渠道代理商有新增用户补贴、手机机顶盒终端补贴等,现在运营商给到渠道代理商的补贴越来越少,消费者更愿意去手机直营店买手机,手机+流量套餐的模式也不吃香了;另一方面,随着WiFi的分布越来越广,手机用户现在购买流量套餐的意愿也逐步降低。渠道商实体店的开支成本增加,不得不通过外呼系统“主动出击”。

该负责人还向记者展示了一系列外呼限制,如“同一被叫一天最多拨打3次,一个月拨打次数不能超过10次”“三大运营商设置的黑名单无法通过系统拨打”“运营商限制的靓号无法通过系统拨打”“不得从事贷款催收证券金融等业务”等。

该呼叫系统负责人表示,目前公司只提供呼叫系统服务,不提供“获客”,而一般营销获客方式复杂多样,各类营销活动的线下推广都可以获得相应的个人信息。此外,部分App、网络平台等将个人信息买卖做成黑灰产业链,难以查到个人信息的泄露源。

此外,广东省消委会表示,通信运营商泄露用户个人信息事件时有发生,主要原因是部分运营商客服素质不佳,业务操作不熟练,缺乏日常监管和培训,未按规范流程办理业务等,尤其是与第三方合作时,未对合作方进行充分审查或未签订严格的信息保密协议,为个人信息泄露埋下隐患。

期待从供给源头发力提升服务质量

目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通信服务行业一些不规范经营行为屡禁不止,成为侵害消费者权益的痛点难点,不仅影响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也影响居民消费信心和消费增长。

记者调查发现,运营商也会处罚投诉量大的渠道合作商。

多数渠道代理商也有苦说不出,坦言在业务发展过程中遇到瓶颈。“只有推销更贵的套餐和开通新业务才有利润,运营商应该考虑更多元的服务供给模式,我们也就不用搞那么多‘话术’了。”广州某通信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说。

THE END
1.成都市公安局高新区分局邀请学生担任“小小反诈体验官”在这个信息飞速传播的时代,我们在享受着科技带来的便利的同时,更要警惕那些隐藏在屏幕背后的“陷阱”。为了进一步预防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切实加强防范电信诈骗宣传教育,让反诈的种子在青少年儿童心中生根发芽。11月15日,成都市公安局高新区分局反诈中心邀请泡桐树小学天府校区学生当了一天“小小反诈体验官”。 https://www.cdht.gov.cn/cdht/c139673/2024-11/25/content_44e991feda7546edb9479a9bbb21031e.shtml
2.卧底旅游咨询公司:假招“体验官”,真赚人头费澎湃新闻消息,带薪公费出差旅游,还能打造自己的IP成为网红,这样一份工作,让不少应聘者动了心。 殊不知,这其实是一种近年来才出现的新型消费陷阱。一些旅游咨询公司以“招聘旅游体验官”为名,将应聘者送入“低价购物团”,来赚取“人头费”。 2023年1月,澎湃新闻记者卧底进入一家位于安徽合肥市的旅游咨询公司调查,https://www.cqcb.com/gongsifengxiangbiao/2023-03-15/5201399.html
3.警惕虚假“官方来电”!带你识破当下热门骗局!近日,张女士接到一个Facetime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市委网信办“陈主任”,说“张女士名下有一个手机号码涉嫌一起严重的金融诈骗案件”,进而将张女士的电话转接给“公安局钱警官”,要求她协助专案组进行调查。“钱警官”先是添加张女士为QQ好友,进行视频通话,并用事先录制好的视频,出示了自己的“警官证”照片,将印https://www.qingdaonews.com/content/2024-08/02/content_23593984.htm
4.普法强基·全民反诈冒充“公检法”,网警揭秘新花招!说你涉嫌重大案件,上面正在督办 刚进骗局就处于弱势地位的你 怎能不慌张? 今天,网警给您支招 教你如何识破这类环环相扣的骗局 真实案例 前不久,广西南宁的王阿姨接到一个陌生来电。对方称自己是“互联网信息部”的工作人员,说王阿姨的身份信息被人利用,在外省办了一张电话卡,发布了上万条诈骗信息。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689846
5.冒充“网信办”的诈骗电话又来了!勿听!勿信!新闻频道央视网消息:据中共北京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近日,北京市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接到网民举报,反映有不法分子冒充北京网信办工作人员,在主动告知姓名或工号后,声称“有人在广东用当事人的身份证办理了电话卡,并在网络上发布大量投资理财等诈骗信息,要求举报人提供个人信息,配合所谓的公安部门做好相关工作https://news.cctv.com/2024/12/13/ARTIYHilSO5L1eDcNc7l2sTf241213.shtml
6.跟踪:微淼商学院十大战略合作何时全部终止?1、微淼代言人(体验官)何润东(2021年被微淼被骗学员向何润东经纪人、粉丝后援团投诉举报微淼涉嫌诈骗,何润东代言微淼被终止)(已终止) 2、微淼和昌平区的战略合作(这个我们从昌平区对微淼进行听证会和微淼去年9月底必须把财商人员迁到天津宁河,看到这个单方微淼宣传的昌平区战略合作或许已经停止,其实也就是一个招商引资https://card.weibo.com/article/m/show/id/2309404844816612589737
7.“送福利”是幌子找机会诈骗是目的一男子被刑拘“您好,我是平台客服,平台正在做周年活动,现在送给您一件小礼品,如果需要就添加客服微信哦……”这些打着“送福利”幌子的诈骗电话,让人防不胜防,一不小心就中招。 泉州网3月22日讯(融媒体记者杜婉琼 通讯员林晓瑜)“您好,我是平台客服,平台正在做周年活动,现在送给您一件小礼品,如果需要就添加客服微信哦……https://www.qzwb.com/gb/content/2024-03/22/content_90435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