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的正版游戏,还在beta阶段。因为对这种经营类的游戏挺感兴趣,结合自己也是做这个行当的。算是一次性通关了吧。我来评价一下这个游戏。足足玩了有5个多小时。从1级玩到15级。解锁了所有的内容。员工从1个发展到上百人。从一个小作坊,发展到一个5层楼的大厦。有点像是现实中的创业公司。一共玩到了132游戏日。算是一个创业模拟器吧。从一个做程序开发人员的角度来说,这个游戏很有趣。一个科技公司会充斥着不同分工的人:
-designer设计人员。用来做结构设计、图形设计、界面设计等。一开始接外包项目的时候,总会用到designer。
-developer(coder)做UI,backendcomponent,networkcomponent,databasecomponent,encryptioncomponent,semanticcomponent,videocomponent,filesystemcomponent,smtpcomponent,i18ncomponent,searchalgorithmcomponent,compressioncomponent以上大多我曾经都尝试过。如果都会做的话,那就是fullstackengineer。不得不说,游戏里面程序员的工资也没有拖欠都是周月结算,而且行业内还不低的,否则谁抛家舍业给我开发啊!现实生活中也是如此啊。
-leaddeveloper主工程师。负责将以上模块融合合成再深度开发的。例如interfacemodule,frontendmodule,backendmodule,contentmanagementmodule,inputmodule,authenticationmodule,seomodule,apimodule,videoplaybackmodule,storagemodule,emailmodule,databaselayer,notificationmodule,paymentgatewaymodule,localizationmodule,searchmodule,bandwidthcompressionmodule.以上我也基本都做过。除了视频的没怎么做过外。数据库这边自己也曾写过ORM,在项目中实战使用自定义TCP/IP做过即时通讯。接口API底层开发、封装模块什么的是家常便饭。这个游戏让人在前3个小时内深刻感觉科技公司怎么运作的(结合个人经历)。
-salesexecutive市场专家。一开始接外包的时候,就需要一个这样的人物/角色来给designer和developer一个能活下来的任务,营生。后期leaddeveloper才出来做大。sales一开始只是给自己公司的开发人员拉项目,谈价格,自己公司的人去开发。至于自己公司的私有项目,比如电商平台,是要后期自己培养一批叫marketer的人。市场营销和销售执行不一样的。
-Researcher研究员。这个也是中期会出现的。研究院为创新公司输出各方面、业界新的信息资源、让大家知道动向。不会盲目开发某些东西。研究员不是产品开发。研究员是研究公司未来的,从而在整体上协助公司升级。
-HR人力资源吧。其实一开始,公司前面招的这些个人,都可以是CEO找的,介绍的,或者自己招的。不一定要用HR大动干戈。但是HR其实可以在最初就有。可是很多情况,最初的时候大多数事情都未定,没人愿意花太多钱给创业公司请HR。
-Finance财务这块。此游戏模拟器里面没有给出明确职位,其实实际情况公司可以自己请或者外包出去一开始。起初的情况,需要至少有这么一个人懂财务才行,知道公司处于什么情况十分必要!
-Manager然后公司扩张,大了以后,需要好好管理下了。需要经理人来自动管理员工。经理人和HR直接通气,manager下面掌掌管着若干个员工,奖罚分明,嘘寒问暖。HR负责执行,manager管辖下命令与工作进度,要求,就是我们常用的ERP什么之类的,这些功能都会包括在内。
-CEO从一开始,到最后都没有闲着。所有的事情所有的脉络都得操心。玩这个游戏一开始我乱点还以为玩一会会破产。结果并不是。发现投入也很大,很疯狂。但是销售很给力。也累坏了很多工程师。一点点把福利搞上去,给工程师一个好心情,然后攒起来换大房子,办公室。游戏里面还有插曲,发现如果把某男性工程师解雇,某女性工程师心情会大好。有意思吧。不过顾大局来看,无论解雇谁,公司整体的士气都会有些下降。所以会让经理人去找这些员工“嘘寒问暖”赏罚一下,来提高公司整体的积极性。不过后期公司大了,经理人管的也多了。创业公司突然间变成一个不加班搞文艺的企业,就会发现现金流跟不上了,员工相对“懈怠”了,太轻松的环境加班少了,业务开始拖拉了。把几个经理人叫出去,约法三章,并让其他员工回到岗位告诫不要懈怠并提高一点点福利,例如免费健身。一来一去员工也就相对安稳了。有点像是读兵书一样。
创业公司一开始是用PPT或者一个想法,一段代码开始的。起初支撑公司的正如这个游戏,可能需要外包一些项目生存,慢慢扩大。深有感触。然后自己的项目还得走,积攒力量。按照一个里程碑和投资人兑现下一步投资加上自己公司赚取的利润作为扩大的支撑。就这样一步步,从一个每天消耗(赔?随便大家怎么说了)几万刀的公司,到盈利,有几百万现金流的公司,每天净赚400刀以上(除去所有员工企业开支)。通过手段提高用户量,提高估值,然后还盈利,最后的路子肯定是IPO了。很多科技公司坐拥一部分用户都能IPO,很有意思的年代啊!
哈哈,这个游戏/科技创业模拟器,很有意思!最初的3个小时玩最有意思。我很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