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大家推荐国内外几个接外包比较靠谱的平台,主旨是贵精不贵多。因此,像「猪x戒」这种会让程序员自贬身价,扰乱市场规则的网站,便不会出现在下方推荐列表中。
下面开始进入正题。
如果你打算接国外的软件外包,以下几点能力最好提前掌握:
freelancer.com
如果你打算进军国外的外包行业,与阿三哥竞争,那不论如何都绕不开freelancer这个网站。
排在首位的freelancer,目前是全球影响力最大的自由职业与众包平台,公司创办于2010年,总部位于澳大利亚悉尼,员工遍布240+个国家,拥有4000+万的雇主与自由职业者。从软件设计、开发、测试到营销、会计、法律服务,你都能在上面找到对应的合作方,其业务覆盖范围不可谓不广。
另外,财大气粗的freelancer还在不断收购一些比较优质的外包市场,进一步扩大自己的规模,慢慢蚕食着整个市场。
不过,作为上市公司的freelancer,近半年的公司股价却在持续走低...具体原因在此就不多做分析了,毕竟GitHubDaily公众号不是荐股平台。
仅从平台规模与市场占比上看,freelancer是集聚了当今世界上诸多优秀自由职业者的接单平台,如果你打算在该平台上发展,最好是对个人的综合能力有充分自信。
upwork前身为Elance-oDesk,作为freelancer的主要竞争对手,两者经常会被人拿来做对比。
该公司于1999年前后成立,创始人皆为麻省理工毕业生,或许是为了适应信息科技这个瞬息万变的行业,该公司前前后后总共改了4次名(Elance、oDesk、Elance-oDesk、Upwork),是个不折不扣的改名狂魔...
现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的圣克拉拉,在线上平台累积有1200万自由职业者与500万客户注册,估值10亿美元,是现如今全球估值最高的自由职业对接平台。
与freelancer一样,该平台上也为多种不同行业提供服务,而不仅局限于软件外包。诸如微软、Airbnb等知名企业,都跟upwork有过合作。
各项数据表明,upwork的规模并不逊于freelancer,「广撒网、多敛鱼,择优而从之」,想要接到更多高质量的单子,就不要仅局限于一个平台。
同freelancer一样,Fiverr也创建于2010年,不同的是,该公司经营业务较小,主打写作、翻译、图形设计、视频剪辑、软件编程。
但比较牛逼的是,Fiverr在创建仅3年时,就成为全美排名前100,全球排名前200的主流网站,并在下一年,成功拿到了3000万美元的投资,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快速占领市场。最终,在2019年6月,登上NYSE(纽约证券交易所)。
虽说Fiverr的服务范围并不是特别广,但是他们家对软件编程这一块领域,划分的倒是颇为详细:
由上图我们可以看到,从网站建站、移动端&桌面App开发,再到数据分析、用户测试,应有尽有,只要你是从事软件专业的开发者,在上面就有你的一席之地。
所以,对自己的技术堆栈做好评估,躁起来吧!
介绍完国外的主流接单平台,我们再来聊聊国内的。
面向国内企业接单,主要好处就是对英语沟通能力的要求没那么高,不过客户屁事多,不懂装懂,需求来回改,喜欢瞎bb,回款周期长的问题也普遍存在。
因此,我个人觉得,面向国内市场接单,在你基本技术能力都满足的情况下,下面这项能力应该是你最需要重视的:
倘若管理不好客户心理预期,项目就容易出问题。最常见的情况,就是信息不对称:客户认为钱给多了,你活干少了;或者你活干了一堆,却见不到具体产出物等等。
下面我们接着回来聊聊国内几个比较靠谱接单平台。
要聊「码市」,就得先聊Coding,作为国内首个一站式云端软件服务平台,你可以简单把Coding理解为中国版GitHub,尽管他们志向并不在于此。
Coding于2014年2月在深圳成立,目前共拥有100万用户,7000+企业,170万托管项目,获得各大资本融资累计2500万美元。
我个人应该是2015年前后接触的Coding,那会主要是被他们网站清新优雅的UI所折服,因为Coding是国内为数不多使用SemanticUI进行前端开发的产品之一。在Bootstrap被广泛应用的时代,选用一款刚诞生不久,且仍处于测试版的前端框架需要颇大的勇气。
Coding旗下的一款产品:码市,就是Coding的创始人牵头搞起来的,专注于做互联网软件外包服务平台。目前在该平台上,累积对接外包金额3亿多人民币,1万多个项目,15万开发者。
两年前我曾在Coding上发布过项目,也尝试着接单,不过限于平台特殊的评价机制,双方合作都没有谈下,最终还是选择了线下的合作伙伴。具体平台的人才筛选及评估机制,在其官网都有详细的文档说明,在此就不多做赘述了。
如果你想在上面接单,可以在平台上面完善个人信息,并提交申请,等平台派单。不过当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太多,有点类似守株待兔,最好的方式还是得去主动寻找客户,到平台上给需求方写投标书。至于能不能中标,那就看个人或团队的综合素质能力了。
「垂直技术社区10年沉淀350万+活跃开发者海量行为数据智能匹配」,打开其官网,首先引入眼帘的便是这句话。
得益于「开源中国」这个开发者社区流量的支持,他们旗下的「开源众包」产品发展迅猛,外包服务做得风生水起。
目前该平台没有过多对外透露外包成交金额,不过从我上网搜索到的数据表明,该平台在2016年年底,仅上线一年,交易额便成功突破了4000万人民币。倘若再加上每年的稳定增长,该平台至今的总流水应该不逊色于Coding的「码市」。
另外,由官网数据可知,他们平台上开发商的数量级也颇为恐怖:
流水大,那单子自然不会少,官网上有个外包项目的搜索入口,没事多上去逛逛,兴许能碰到合你胃口的外包也说不定。
最后,跟大家聊聊「程序员客栈」这款产品。
项目早期启动时,大概是2015年,那会我还在读大二,有幸收到他们创始人邀请入驻的邮件,便登上他们官网看了看,而后发觉其网站编辑器UI做的还颇为简陋,便随口提了下建议:可替换为Tower出品的开源编辑器Simditor来实现,没想到最终建议被采纳。对于当时的我,内心还是有一丝小窃喜的。
程序员客栈当前累积注册开发者近40万,覆盖多个技术领域,各种社会稀缺人才、大厂工程师,都能在上面找到。只要有钱,他们都将为你所用。
如果你能接到外包,却苦于技术无法实现,那不妨到上面去雇佣技术人员,相信这应该是效率最高的解决方案。
我的公司之前曾经跟平台上的程序员有过多次合作,几次下来,总体还算顺利,唯一不足之处在于,部分开发者是兼职做项目,白天要忙工作,只能晚上或周六日做项目,因此有时候反馈问题速度比较慢,两头来回跑的话,有些工作细节也处理不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