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6z,乍一看,这个机构名字挺「莫名其妙」的,实际是AndreessenHorowitz的简写——A与Z之间有16个字母。而这个全称是该机构两位创始合伙人MarcAndreessen、BenHorowitz的姓氏组成。
a16z被誉为「美国最成功的VC之一」,它有很多传奇故事,比如「一单赚10亿美金」,「投资了Facebook、Groupon、Skype、Twitter、Zynga、Foursquare」、「在美国仅次于红杉和AccelPartner」……诸如此类的事迹成就了a16z。根据a16z的「发家史」,结合创始人的接受采访报道等公开资料,我们梳理了a16z的「十条」特质,涉及募资、投资、组织管理、投后、退出各方面,其中的某些做法或许已经被国内的投资机构拿来借鉴学习了。
创立于2009年的a16z背后有两位技术与产品背景的合伙人。MarcAndreessen是技术出身,曾研发了网景Netscape浏览器,这款浏览器在高峰期的市场占有率达到过80%。网景在成立一年半之后,即上市,市值高达30亿美金。后来大火的微软win系统自带IE浏览器,网景逐渐黯然,最后被迫出售给AOL(美国在线)。但Netscape浏览器留下的JAVA、SSL、cookie技术,如今则成为整个行业的通行标准。
AndreessenHorowitz基金的另外一个创始合伙人为Horowitz,也是技术创业者出身。1999年,霍罗威茨与安德森共同创立了Loudcloud,该公司主要提供互联网基础架构服务,在业界被公认为最早进入云服务领域的公司。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裂,伴随着大批客户的倒下,Loudcloud经营艰难,后转型成软件公司Opsware,连续奋斗8年后,团队将该公司16亿美元高价出售给惠普。
随后,2009年,霍洛维茨和他的老搭档安德森一起转身风险投资行业。从这点上看,a16z天然与互联网有更强的链接,也不难理解a16z对软件/互联网投资的执着。
与a16z背景极其相似的国内机构是北极光创投,创始合伙人邓锋是软件工程师出身,曾在美国创业做NetScreen,项目被收购后,回国转型为风险投资人,投资过大量硬科技公司。
投资合伙人必须是创业者出身,这是创始合伙人安德森在接受外部采访时表达的观点,也是a16z内部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比如,数字货币基金的合伙人ChrisDixon,他自幼学习编程,曾创办两家公司,后来分别出售给McAfee和ebay。
过去a16z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源于MarcAndreessen以「过来人」的背景能看到许多华尔街金融人士看不到的硅谷潜力股。同时,他敏锐地察觉到很多从大学辍学出来,从车库、一个idea、一帮同学就搭伙开始创业的初创公司们,在资本之外更需要一些过来人的经验。所以他认为,只有创过业,才能明白创业者的真正需求,并有能力给予创业者恰当的咨询辅导和帮助。
募资是一家专业投资机构成立的前置条件,而a16z成立之时,美国风投正有下滑趋势。根据美国国家风险投资协会(NationalVentureCapitalAssociation)和普华永道(PwC)的数据,2009年第一季度的风险投资额为30亿美元,是1997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但2009年7月,安德森和霍洛维茨就募资到了首支3亿美元的风险投资基金,主要投资于软件领域。
2010年11月,a16z又为第二支风险基金筹集了6.5亿美元的资金。对于一家新成立的投资机构,没有过往成绩,那么超强的募资能力更多源于创始合伙人经历的背书——拥有成功的软件创业和天使投资经历,外加创投圈内人脉资源很广。
2009年成立之初,a16z基金只进行了少数几笔投资,全部投资于软件领域,包括工作管理软件开发商Asana(已上市,市值100亿美元),在线视频通话软件Skype(5000万美元),还有社交游戏公司Zynga(已上市,市值117亿美元)。
10年之后再来看,重注软件服务是a16z一直以来的战略,不过,它在其他行业也有广泛布局。
国内将投资机构划分为早期天使基金、成长期VC、后期PE,不同阶段的机构则形成了明确不同的打法。不过,现在的头部的大基金有着明显「全覆盖」的趋势。而a16z自始至终对投资阶段不设限制,从种子、天使轮到E、F轮,真正在一级市场上作全周期的覆盖。
成立第一年,a16z只出手了3次,第二年投资交易数量有24起,2011年激增至58起。根据PitchBook的数据,在2011年后的每一年其投资出手次数从未低于60,2020年a16z的投资数量在硅谷排名第二。此外,我们也从a16z的官网中发现,a16z公布的已投资项目多达670个。他们还自称是一支「全天候」基金(Allweatherfund),没有什么「资本寒冬」。
注:早期指天使轮、种子轮,成长期为A论、B轮,中后期指C轮及以后、上市前的投资
根据IT桔子收录的a16z有公开记录的400起投资——总体来看,a16z的投资轮次以成长期和中后期为主,成长期占比49%,中后期占比为32%,早期为12%,战略投资占比7%。
像其他美国VC一样,a16z投资区域也是在以美国为绝对重心,覆盖全球范围内。目前a16z在中国的投资屈指可数。2015年,a16z投了美国在线教育独角兽Udacity在中国设立的项目「优达学城」;另外,2020年a16z投了两家做跨境电商的中国创业公司。
在退出方面,a16z的不少案子是通过IPO、并购实现退出的,其中知名的有上文所提的Skype,以及GitHub。
Skype是从eBay分拆后上市的,尽管只拥有Skype的2%股权,a16z在说服微软以85亿美元收购Skype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使得收购价格是Skype市值的三倍。这一单,a16z净赚1亿美金。
2015年,a16z向开发者代码共享社区GitHub投资了1亿美元,2018年微软以75亿美元收购GitHub,基金净赚了10亿美元。
一般VC机构极少披露回报,但据说,a16z第一支基金已经向投资者返还了两倍的收益,第二和第四支基金的预期回报收益也将达到3倍。对于成立12年的机构,这样的成绩很卓越,使得a16z跻身硅谷最知名的投资机构之一。
不得不说,a16z投资的前瞻性极强,是属于引领潮流的那一小拨的极少数人。
早在2013年,a16z就在区块链和加密货币领域出手,先投资了新兴起的加密货币瑞波币,并以2500万美元参投成立仅一年的比特币交易所Coinbase的B轮融资,之后追加了C轮投资。主导投资Coinbase的是2011年才加入的a16z的ChrisDixon,此人是连续创业者,曾创办两家公司,分别被安全软件公司McAfee和eBay收购。
2021年4月,Coinbase在美国上市,上市不久后,a16z减持8%的股份,股票价值约43.75亿美元;剩余持股比例为6.72%,价值约为33亿美元。
2018年6月25日,a16z宣布推出3亿美元的基金a16zcrypto,以独立的法律实体运营,而ChrisDixon正是该基金的合伙人。之所以单独成立一个基金,是因为a16z在加密数字领域的投资额度接近SEC法律法规制定的「风投公司手中持有流动性证券不得超过20%」的上限。
2019年初,a16z十周年之际,《福布斯》报道,a16z将募资20亿美元,并放弃传统风险资本结构,重组成为一家注册投资顾问公司(RIA),为的是更自由地投资,根据自己的意愿投资用于加密货币、上市公司、共同基金或其他资产。成为RIA也意味着a16z公司的150名员工在通过背景调查审核结束后,全员将成为财务顾问(financialadvisor)。
2019年a16z已经创立了5支专款专用的新基金,包括加密货币基金、AHLSVFundI基金。2020年4月,a16z再次成立规模为5.15亿美元的第二期加密基金,不惜重金下注投资风险极高的加密行业,a16z似乎在抛弃过去成功的投资经验,俨然一副新兴投资机构的做派。
在a16z成立之前,大多数风投喜欢在幕后悄无声息地获取利益,「闷声发大财」。Andreessen并没有这么做,他频繁地在社交媒体上露脸、发推特批评同行、自称硅谷VC前三,仿佛「风投界的川普」。
而a16z的官网,与其他风投简洁、高端的感觉不一样的是,它更像是一个科技媒体的页面,网页下方,各类内容板块——新闻、Clubhouse直播、播客。a16z在公司内部开启「人人都是自媒体」模式,上到CEO下到普通员工都在进行内容输出,致力于将每个成员都打造成为某个领域的意见领袖。
Andreessen和Horowitz在自己的创业做CEO的过程中,都曾遇到过无数突破当时能力边界的状况,于是他们在做风投时格外注重「辅导CEO」。a16z通过导师制度辅导创业者成为优秀的CEO——为了找到足够多的导师,他们寻找很多人专门做人际关系。其提供的投后服务包括,帮助CEO建立像职业经理人一样的人脉网、指导创始人从程序员到管理者的角色转变、教他们怎么「讲好故事」。对于走向纳斯达克敲钟的项目给予资源支持,a16z专门负责上市的团队就有几十人。
在a16z公司358人的团队中,有超过70%的人都是从事投后管理和赋能,提供咨询、人才招聘和指导团队、商务扩展、人员管理、外部关系和资源对接,帮助创业公司快速成长。
a16z过去有着骄人的成绩,但也并非是「无往不利」,也曾面临着被投项目造假、项目股价表现不好等诸多质疑,此外创始合伙人不当的一些言论也给机构带来了负面影响。
硅谷媒体TheInformation曾发布报告指出,a16z的基金回报率一直在下降,IRR(公司内部收益率)并不像预期那么可观。除了退出投资的公司外,该公司还关闭了多个主要基金。
虽然有一些项目发展得并不好,但从过往的成绩来看,它仍是硅谷风投的传奇。毕竟在风险投资行业,1个特别成功的大案子可以平衡掉100个失败项目的损失。
(他们也不知道未来是什么样的,你想要什么样的未来,就去创造怎样的未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