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1万亿元线上消费增速明显高于线下

【202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1万亿元】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1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2.5%,比2019年增长8%。其中,文化办公用品类、体育娱乐用品类、化妆品类、金银珠宝类和通讯器材类商品的零售额增长较快。

“消费总量达到44万亿元是一个新的台阶。”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这样评价。2021年,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9.1%,最终消费为65.4%,凸显了国内市场的重要作用。这其中,有哪些新亮点?2022年,国内消费市场又将呈现哪些新趋势?

线上消费增速明显高于线下

春节临近,各大电商平台和线下商场又开始了促销活动。

国家统计局贸易外经统计司司长董利华分析,受疫情影响,居民减少出行,居家线上消费需求明显增长。2021年,全国网上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4.1%。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12%,两年平均增长13.4%,增速明显高于线下消费。

线下,优惠标签贴满橱窗。“两条牛仔裤799元”“满1500减500”“两件8折,三件7折”“全场4折起”……周末,商场里人气满满,消费者在多家店铺流连忘返,手中的购物袋越拎越多。元旦期间,上海市启动“跨年迎新购物季”,多家国内外品牌在新商圈首次开设门店,3天假期全市线下消费支付金额累计270.8亿元。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线下零售经营向好。在限额以上有店铺零售中,2021年便利店、超市、专业店和专卖店零售额比上年分别增长16.9%、14.1%、12.8%和12%,两年平均分别增长7.5%、11.2%、3.3%和5.1%。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升级类需求持续释放。2021年,限额以上单位文化办公用品类、体育娱乐用品类、化妆品类、金银珠宝类和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比上年分别增长18.8%、22%、14%、29.8%和14.6%,两年平均分别增长12.1%、15%、11.7%、11.2%和13.7%,增速明显高于商品零售平均水平。

消费升级大趋势下,个性化、定制化商品受到消费者喜爱。今年6月即将大学毕业的小赵最近给自己定制了一套西装,用来面试和参加毕业典礼。“这是我的第一套西装,选择定制一方面是因为可以量体裁衣,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加入一些个性化元素,比如我在西装外套里侧口袋绣上了自己的名字,觉得很有仪式感、很特别。”

商务部研究院电子商务研究所副研究员洪勇对本报记者表示:“随着消费人群细分,个性化商品受到追捧,许多人认为消费应该成为个人社交和表达的渠道,不希望自己被标签化。”

乡村消费复苏势头超过城镇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乡村消费市场复苏势头较强,甚至超过城镇。2021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实际增长9.7%,增速比城镇居民高2.6个百分点。去年二季度以来,乡村市场销售增速持续高于城镇。

据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2021年全国农民工总量达29251万人,规模超过2019年水平。董利华分析,中国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带动了农村居民消费能力提升和农村地区消费环境改善。

收入提高是支撑。2021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931元,名义增长10.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7%,快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收入比值由上年的2.56缩小至2.5,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差距继续缩小。

县域经济持续发展促进本地务工机会增多,本地农民工比2019年增长3.7%。2021年农民工月均收入4432元,两年平均增长5.8%,带动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稳定增长。2021年,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增长14.1%,两年平均增长9.9%。

2021年,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先后在江苏溧阳、重庆、江苏南京、湖北十堰和广西柳州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来自24家车企的68款车型走近乡村,共计完成销售超90万辆,带动乡村消费。

国家统计局住户调查司司长方晓丹表示,随着居民收入持续恢复性增长,消费需求逐步释放,消费支出保持恢复性反弹态势。2021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4100元,两年平均名义增长5.7%,实际增长4%。其中,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5916元,名义增长16.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5.3%。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速恢复程度好于城镇居民,名义增速和实际增速分别快于城镇居民3.9和4.2个百分点。

十项促消费新举措激发潜力

在疫情反复下,新的一年如何持续激发消费活力?

春节、元宵节等传统消费旺季来临之际,为进一步释放居民消费潜力,推动实现一季度经济平稳开局,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做好近期促进消费工作的通知》。

《通知》结合当下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十项促消费新举措,提出要打造线上节庆消费提质升级版,有效拓展县域乡村消费,乘势而上扩大居民冰雪消费,大力提升文旅休闲服务供给,进一步激发智慧零售新活力,积极发展绿色消费,落实好中小微企业纾困政策,全力保障困难群众等群体基本生活消费等,确保广大人民群众度过喜庆、祥和、安全、健康、绿色的节日,努力实现全年经济“开门稳”。

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主任金贤东表示,不断巩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下一步还将在四方面持续发力——

首先是提质量,优化消费供给,引导企业增加性价比高的商品和服务供给,充分满足居民个性化、多元化、改善型消费需求。

第三是拓空间,释放消费潜力。深入推进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发展,鼓励绿色消费引领绿色生产,大力提升电商、快递进农村综合水平和农产品流通现代化水平,健全县乡村三级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和快递物流配送体系,推动农村产品和服务品牌化、标准化、数字化、产业化改造。

第四是强监管,优化消费环境,完善多元化消费维权机制和纠纷解决机制,营造安全诚信放心消费环境。

多位消费领域专家预测,2022年下沉市场和进口消费市场规模有望迅速扩大。洪勇分析,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增速和人均消费支出增速快于城镇居民,对服务型消费需求增长快速,潜力巨大。随着农村电商发展不断深入,下沉市场或将成为网络消费最重要的增量市场。同时,在疫情影响下,跨境电商平台和网购用户数量不断增多,渗透率稳步提升,进口跨境电商市场规模将不断提升。这将为企业带来更多机遇,也将更好地对接消费者不断升级的需求。

THE END
1.2021年全国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4.1%高峰介绍,根据商务大数据监测情况,2021年我国网络零售市场消费升级趋势明显。健康、绿色、高品质商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青睐。 智能家居、智能穿戴呈现高速增长态势:家居智能设备销售额同比增长90.5%;智能腕表、智能眼镜等智能穿戴用品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36.3%、26.8%。户外用品销售额同比增长30.8%,帐篷、滑雪装备、冲浪潜水产品http://tradeinservices.mofcom.gov.cn/article/yanjiu/hangyezk/202203/131734.html
2.2021年,中国连续9年保持全球最大网络零售市场地位——“数实融合商务部不久前发布的《中国电子商务报告(2021)》(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21年,全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达42.3万亿元,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达24.5%,中国连续9年保持全球最大网络零售市场地位。《报告》认为,技术支撑下的新模式新业态涌现,推进了电商与其他行业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实现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51423851584380571&wfr=spider&for=pc
3.易观:2021年第2季度中国网络零售B2C市场交易规模达22742.8亿元,大根据易观分析发布的 《中国网络零售B2C市场季度监测报告2021年第2季度》数据显示,2021年第2季度,中国网络零售B2C市场交易规模为22742.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3%。 市场份额方面,2021年第2季度,天猫成交总额较去年同期增长16.0%,占据市场份额63.6%,排名第一。京东成交总额较去年同期增长26.9%,其市场份额为27.9%,排名第http://m.analysys.cn/article/detail/2002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