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化”与“三跨”发展理念的办学实践探索

基于“三化”与“三跨”发展理念的办学实践探索

——以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毛大龙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宁波315000)

摘要:基于高职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当前主要发展趋势,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创新性地提出校企合作有效

化、教育信息化、办学国际化的“三化”和跨境、跨界、跨专业的“三跨”发展理念。“十三五”期间,学院将以“三化”与“三跨”理念为指导,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双师”队伍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院的办学水平。

关键词:高职院校;三化;三跨;理念;实践探索

高职院校发展需要正确的理念引领。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提出了校企合作有效化、教育信息化、办学国际化的“三化”理念与跨境、跨界、跨专业的“三跨”理念。[1]“十三五”期间,学院将以“三化”与“三跨”理念为指导,深入推进校企合作,加强国际化和信息化建设,全面提升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战略引领:以“三化”与“三跨”指导学院“十三五”发展

(一)将“三化”作为学院发展的指导思想

1.校企合作有效化是提升办学质量的关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强化校企协同育人,加强校企双方的利益联系,是高职教育内涵发展亟须解决的关键问题。作为国家首批示范校,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一直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方式,并取得了一定的办学成绩。当前,如何在示范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校企合作的有效性,既是高职教育发展面临的共性问题,也是学院发展过程不断探索的重要议题。“十三五”期间学院将把促进校企深度合作、增强合作的有效性,作为提升学院办学质量的关键,通过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现代学徒制专业试点建设,强化校企协同育人,创新校企双赢的合作机制,进一步提升校企合作的有效性、持久性和深入性。

2.信息化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2]但目前学院信息化建设依然存在优质信息化资源不足、信息化管理机制不健全、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欠缺等问题。基于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现状,学院在“十三五”期间,坚持“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推进构建服务“学生成长、教师发展、学院改革”的综合信息化服务体系。学院积极推进多功能信息化平台建设,进一步消除信息孤岛,建成数据共享、服务融合、基于移动的智慧校园平台,为全面提升学院教育教学质量提供数据和信息资源支持。

3.办学国际化是品牌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目前,高职教育国际化的整体水平不高,院校具备海外学习和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较低,课程的国际化程度不高,原版教材使用、双语授课比例较低,高职教育整体的国际影响力尚未形成。[3]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探索国际化发展路径,已开展近10年的职业教育援外培训,受训学员达1400多人,遍布世界110多个国家。2016年10月18日,由学院与贝宁CERCO学院联合举办的“中非(贝宁)职业技术教育学院”正式成立,迈出了海外办学的重要一步。基于学院已有的国际化发展成就,学院将在“十三五”期间把办学国际化作为品牌发展的突破口,将打造国际知名的高职院校作为发展目标,提高国际化发展的整体水平。

(二)将“三跨”作为学院发展的路径选择

1.以跨境合作为依托,助推学院办学国际化

“十三五”期间,学院将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援外培训项目、中非(贝宁)职业技术教育学院等中外合作办学等项目的建设,通过优质国际办学资源的集聚,带动学院专业和课程建设的进一步改革,推动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推进学生双向国际交流,丰富办学层次,深化国际化办学内涵。同时,学院将借鉴《悉尼协议》等国际专业认证标准,积极开展专业国际认证,大力引进国际化技术技能实训、实践课程。推进优势专业及专业群与国际化专业、学历和职业资格标准对接,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融通国际专业资格与学历标准且被国际认可的专业标准体系,培养适应国际化发展需求的技术技能人才。

2.以跨界融合为导向,增强学院资源整合能力

高职教育是一种跨越学习与工作、跨越专业与职业、跨越院校与企业的跨界性教育,跨界融合已成为高职院校创新发展的重要理念。“十三五”期间,学院将进一步改革办学体制机制,不断创新办学形式,通过政校企多方合作共同建设跨界性机构,推动校内外资源整合。与宁波市总工会、人社局共同启动“卓越技师”人才培养合作项目,引入现代学徒制开展“高等职业教育学历教育+高级工(技师)职业资格”的“双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试点。与用友新道公司共建创新创业学院,校企合作开发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建立导师库,搭建项目孵化实践平台。以“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援外培训基地”为基础建设援外培训学院,整合商务部、教育部以及行业、大型企业和宁波市政府海内外资源,完善援外培训工作联动机制。学院将依托跨界机构理顺各办学利益共同体的权责利关系,推动教育资源整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以跨专业为抓手,提高学院人才培养质量

跨专业的本质是多专业的交叉、渗透与融合,包含专业并行、专业融合、第二专业、跨学院教育等形式,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十三五”期间,学院将紧紧围绕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需求,建立教学改革适应新兴产业领域需求的机制,通过不同专业的互动融合,组建化工环保、智能制造、电子信息、国际商贸、建筑以及文化艺术传媒等六大专业群。通过专业群建设,落实跨专业人才培养理念,推进教学管理改革,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切实提高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和社会紧缺急需人才的培养质量。

二、重点突破:以“三化”与“三跨”助力学院师生全面发展

(一)实施英才集聚计划,提升师资队伍水平

师资队伍水平是决定高职院校发展的关键因素。在“三化”与“三跨”理念的指导下,学院将从通过推动校企合作有效化加强“双师双能”队伍建设,通过搭建国际化平台加强教师国际化培养力度,通过加强信息技术培训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等方面入手,全面提升师资队伍水平。

1.校企合作培养,打造“专兼结合”的“双师双能”教师队伍建设

学院将通过与大中型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基地,探索“教育+实训”的模式。同时,以专业群为单位,支持企业常设一批教师企业“访问工程师”岗位,完善教师企业实践机制。学院要求各分院根据产业点与企业实际情况,结合专业要求和教学需求,制定专业教师的个性化培养办法。学院将进一步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牵头建立本地区对接产业、实时更新、动态调整的兼职教师资源库,吸纳以高技能为主、多类别为辅的兼职教师队伍。此外,学院还进一步完善师德考核评价制度,完善重师德、重能力、重业绩、重贡献的教师考核评价机制,并逐步建立教师流动、转岗和退出机制,有效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2.搭建国际交流平台,加强教师国际化培养力度

为了提升师资队伍的国际化水平,学院加强了师资队伍的国际化培养力度。在继续加大语言类和专业类外籍教师引进力度的同时,通过校际合作平台,每年选送教师参加高等教育教学方法境外高级研修班,进行为期3~6个月的教学方法培训,提高教师运用外语的执教能力。引导教师积极参与国家公派6~12个月出国访学项目,增加教师学术经历,增强科研能力。学校将通过学习借鉴《悉尼协议》对工程技术师的认定标准,研究制定并实施国际化师资建设标准,强化教师的产业工作经验与实践能力,综合评定教师学术水平和外语执教能力,打造出一支熟悉行业需求与技术前沿、实践能力突出、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师资队伍。

3.加强教育信息化培训,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为了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院面向全体教师分层、分类开展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把教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作为业务能力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一方面,学院结合有效课堂认证工作,推进线上线下结合的信息化教学应用,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另一方面,学院通过培养、引进、校企合作等多种形式,培育和建设一支稳定的信息化管理与服务的专业队伍,形成技术维护、项目研发、对外技术服务三位一体的多功能信息化人才团队。

人才培养质量是体现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在“三化”与“三跨”理念的指导下,学院将从扎实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完善以成长导图为基础的学生管理系统、创新国际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推进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

1.坚持校企一体化育人,扎实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

学院结合现代学徒制国家试点专业建设,重点探索“基于大型企业订单培养的机电设备专业现代学徒制”“基于数字科技园中小企业集聚的工业设计专业现代学徒制”“基于产业园区模具企业集群的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现代学徒制”三种模式,探索适合技术技能人才成才规律的现代学徒制模式。在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建设、创新学徒企业员工和职业院校学生双重身份管理、完善人才培养制度和标准、建设校企互聘共用的师资队伍、建立体现现代学徒制特点的管理制度以及完善激励与保障机制等方面,形成有效经验和做法,实现校企一体化育人。

2.依托信息化建设,完善以成长导图为基础的学生管理系统

学院致力于完善“大学生成长导图”系统,通过整合教务、学工、团委、招生就业、校园生活等服务功能,全面记录学生的学习轨迹,形成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数据汇总系统。通过“大学生成长导图”,实现在校学生全生命周期的融合管理和服务,帮助和引导学生自主选择生涯发展路线,让学生主动构建在校期间的学习路径,协助和督促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以及各类活动来提升职场所需能力。在数据收集和分析的基础上,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提供建议,实现与各类网络学习平台、社会实践活动等资源的无缝连接,优化人才培养过程。

3.加强国际合作交流,创新国际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十三五”期间,学院将进一步推进办学国际化建设。首先,开启优势专业国际标准认证。学院将通过学习借鉴《悉尼协议》开展专业认证试点,推进优势专业在办学条件、教学经费、教师专业化发展等方面对接国际标准。其次,创新中外合作办学新途径和新模式。学院同澳大利亚堪培门学院合作举办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同加拿大亚岗昆学院联合举办非独立法人二级学院,在旅游和建筑两个专业开展合作办学试点;同瑞士+GF+集团等世界著名跨国企业合作,探索高职教育国际化校企合作的新模式、新途径,助力优势专业保持领先势头。再次,学习借鉴国际先进标准体系,强化“引进—吸收—转化”模式。学院联合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和中职学校,实现德国工商业联合会(IHK)机电一体化职业资格证书对接,推动中高职衔接,培养国际化人才。

三、发展布局:以“三化”与“三跨”统筹学院体制机制创新

(一)政产学研深度合作,推进办学体制机制创新

1.深化“共建共管共享”办学体制机制改革

学院将继续深化由学院主导的、宁波市和开发区等各方共同参与的“共建共管共享”办学体制机制改革,促进产学深度融合、校企紧密合作,全面深化政校企合作关系。在争取教育部、商务部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支持的同时,学院将深入推进与宁波市经信委、商委、人社局、市总工会以及开发区各部门等多方合作共建的“数字科技园”“智能制造职业教育集团”“宁波卓越技师学院”“援外培训学院”“地校合一型大学生创业园”等政校企合作平台,推动政校企合作体制创新。

2.健全多方参与的跨界决策议事和社会监督机制

学院进一步完善理事会制度,健全和发挥由宁波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宁波市教育局、宁波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宁波市总工会、北仑区政府、行业协会、产业园区、企业代表等组成的理事会的决策咨询职能。通过充分发挥数字科技园、学院产学研工作指导委员会、专业建设委员会等机构和组织在合作开展教育教学、科技开发和社会服务活动方面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提高决策的权威性和科学性。

(二)完善内部管理体系,规范体制机制创新路径

1.健全以章程为统领的制度体系

“三化”与“三跨”理念的实施需要以完善的内部制度体系为基础。作为章程已获批的浙江省首批大学章程建设试点院校,学院按照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原则,健全和规范内部治理结构和权力运行规则。依据章程制定、梳理和完善教学、科研、人事、财务、后勤等方面自主管理的制度规范,建立健全各种办事程序、内部机构组织规则、议事规则,实现学院内部运行和监督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2.全面推进二级管理体制建设

“三化”与“三跨”理念的落实主体在于二级院系。学院通过理顺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梳理职能部门工作职责,进一步向院系放权。学院进一步完善两级管理顶层设计,制定两级管理体制实施办法,明确学院和二级院系在事业发展规划、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及课程建设、招生就业、顶岗实习、师资建设、校企合作、科研、资产使用及绩效考核等方面的分工和权责。通过建成校、院两级管理体制,调动基层组织的积极性,推动落实“三化”与“三跨”办学理念。

3.完善校内民主管理和监督机制

学院通过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群团组织工作制度,健全民主党派参政制度,充分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群众组织及民主党派的作用,健全教职员工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的工作机制,激发校内开展“三化”与“三跨”工作的活力。学院通过完善和规范校内规章制度制定的公示、审核及会签制度,建立校务公开制度,监督“三化”“三跨”各项工作的执行和落实情况。

(三)健全保障措施,夯实体制机制创新的基础

1.加强党委对学院发展的统筹领导,积极协调各部门工作

围绕“三化”与“三跨”的总体目标,加强党委对学院发展的统筹领导,积极做好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学院成立了由党政主要领导与各院系、各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的领导小组,对“三化”与“三跨”工作的整体推进情况进行统筹安排、统一协调、组织实施和检查监督,强化与各级各类教育规划思路、目标、措施之间的有效衔接与协调。

2.建立健全目标责任制度,落实各部门工作责任

学院建立健全目标责任制度,把“三化”与“三跨”主要任务的落实情况纳入部门年度考核内容。学院通过质量管理办公室监控项目建设进度与建设质量,并聘请政府、行业、企业专家加入,对“三化”与“三跨”建设项目进行定期检查与指导,保证建设项目按计划进行,项目建设结果作为部门业绩考核的重要依据。

3.加强办学经费的筹措、使用和管理

学院通过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为“三化”与“三跨”建设项目的实施奠定资金基础。首先,在积极争取政府经费和政策支持的同时,主动服务社会,加强产学研联动转化,提高社会服务和校办产业的投入与收益。其次,学院积极调动社会资源,建立教育发展基金会,充分挖掘校友资源,广泛吸纳社会捐赠,提高社会力量对“三化”与“三跨”建设项目的支持。再次,建立预算绩效管理和经费使用全过程动态监控机制。学院通过提高预算执行进度,建立预算执行提醒制度、检查制度、通报制度,提高预算执行的透明度,加强资产的管理和监督审计,防范资产流失、低效使用和浪费。

参考文献:

[1]毛大龙.高职教育发展“三化”与“三跨”理念的若干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30):56-60.

[3]杨旭辉.高职教育国际化:内涵、标准与策略[J].中国高教研究,2006,(12):64-65.

THE END
1.职业生涯规划生涯发展规划职业目标第五阶段:求职准备与职业发展 求职准备 准备求职简历和面试技巧。 关注行业动态,了解求职市场的需求。 职业发展 确定求职方向,制定求职计划。 毕业后,根据职业规划,选择合适的工作机会。 通过以上五个阶段的规划,大学生可以有序地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准备,逐步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https://blog.csdn.net/2401_88217661/article/details/144273667
2.职业规划职业发展: 寻找晋升机会、横向移动或职业转变的机会。 考虑是否需要改变职业路径以实现你的长期目标。 工作与生活平衡: 考虑你的职业规划如何与你的个人生活和价值观相协调。 确保你的工作满足你的个人需求和愿望。 职业规划不仅仅是找到一份工作,它还包括发展一个满足你个人和职业需求的职业生涯。记住,职业规划是一https://blog.itpub.net/70042706/viewspace-3056467/
3.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1、管理路线: 新人—技术员-组长-班长-经理-高级经理-总经理 2、技术路线: 新人—技术员-技术组长-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项目技术经理-技术总监-总工程师 (三)职业岗位及职业能力分析 在职业分析的基础上,依据典型工作任务以及对应的工作要求,能力、知识、职业态度等要求分析职业能力项目表,具体见表4-2。 https://www.fjcpc.edu.cn/jxgc/_t64/2023/0604/c592a88358/page.htm
4.合肥市通用技术学校工业机器人专业2、机器人运行维护与管理人员 3、工业机器人工作站设计与安装 4、销售客服工程师 5、工业机器人开发工程师 6、工业机器人设计工程师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职业道德和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具有获取新知识、新技能https://www.hefei.gov.cn/zwgk/public/156897/109607222.html
5.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书3000字范文(精选12篇)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书3000字范文(精选12篇) 时间象奔腾澎湃的急湍,它一去无返,毫不流连,我们又将开启新一轮的工作,这也意味着,需要开始写职业规划了。那么如何做出一份高质量的职业规划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书3000字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书 篇1 当今社会是一个经济迅速https://www.fwsir.com/fanwen/html/fanwen_20140416165102_245423.html
6.职业选择职业生涯规划书(精选14篇)职业选择职业生涯规划书 篇2 一、形式分析 在我国现阶段,全国数百所高校中几乎每个学校都设有财经专业,尤其是会计专业。 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会计专业中职毕业生涌上人才市场,虽说会计是热门职业,在这种现状下普通和初级财务人员也明显供大于求。但高端财务人才却千金难觅。作为专业技术性很强和个人素质相对要求较高https://www.yjbys.com/jiuyezhidao/zhiyeguihua/2948799.html
7.大学生职业生涯计划10篇精选如果不能如愿地从事会计职业,那么,我将继续发挥经济与管理方面已有的知识,对职业的选择进行调整,如销售方面。 2、职业路径评估 当发现此行业不适合我的话,那么我就要多方面地考虑,从职业路线的行程是否太急考虑,尽量把不适应的形势扭转过来,如果真的不行,就要重新科学合地进行规划。 https://www.xuexila.com/fwn/gongzuojihuaxiaqita/c1614666.html
8.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务动态教育教学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及创新意识,掌握现代旅游管理、定制旅行、旅游门店经营、导游服务等专业知识和熟练技能,能够在现代旅游企业及其相关岗位从事旅行线路定制、旅游产品设计及推广、旅游门店运营、导游服务、旅游客服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 https://www.hailian.cn/eat/ea-View-43-6321.html
9.个人职业生涯规划(通用12篇)梦想毕竟不是现实,想要实现自己的梦想,必须去拼、去闯、去努力,才有可能成功。只有我知道,我的未来不是梦。选择好适应自己的职业是事业成功的开始,而事业的成功才是自己人生价值的体现!我很清楚的知道,在我的职业生涯中,在我的人生道路上,没有平坦的路可走,但是我从现在开始就做好心理准备要奋斗就要付出,不管是http://www.360doc.com/content/23/0228/09/4742356_1069777996.shtml
10.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建设(4)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勇于奋斗、乐观向上的工匠精神。 (5)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能够形成对个别艺术项目的爱好或特长。 2、知识结构 (1)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知识。 https://yx.sxtwedu.com/index.php?v=show&cid=285&id=9997
11.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范文(5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书,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书1 前言 职业生涯是个人发展的基础,是人生中最重要的历程,同时又是七、评估和回馈:自己现阶段随制定了自己的职业规划书,但受到自己现阶段思想不太趋向成熟的限制,以后在自己的职业的选择,生涯路线,人生目标都可能存在一定的https://www.chachadoc.com/show/581.html
12.大学生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书(通用15篇)职业生涯规划是在自我分析和环境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内外部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并以此为方向,跟当下的自己做出比较,以实际的行动来完善和提升自己,以期实现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当计划的过程发生变化或遭遇阻碍,就需要不断进行评估和给自己提供备选职业发展方向。生涯发展大师舒伯认为,个人职业是否有升迁https://mip.wenshubang.com/zhiyeguihuafanwen/2927482.html
13.宿州市艺文中等专业学校宿州市艺文中等专业学校,是一所民办全日制中等职业学校,2019年经宿州市教育体育局批准成立,2020年秋季开始招生,学校设计规模1500人。目前,在籍生1208名(含非全日制学生714名),在校生496名,2020级121名,2021级375名。 学校现开设绘画、舞蹈表演、音乐表演、动漫与游戏制作、播音与主持等9个专业,建有舞蹈、音乐、形体http://www.ywzdzyxx.com/home/details?id=21&content_model_id=1
14.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精选十篇)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工作是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 负责员工的选拔、晋升、培训、考核、薪酬。职业生涯管理有利于企业获得人力资源信息, 以进行高效的人力资源需求和供给预测, 可更好地进行人力资源规划。 2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对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作用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和组织相结合, 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lkdge84.html
15.关于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书(通用9篇)职业发展策略——将来计划选择管理型行业 职业发展路径——管理路线 2.个人的SWOT分析 现在结合本人的具体情况,包括本人的所在院校、学历、专业、 学业、个人特长、获奖情况、社会工作经验和职位意向来进行SWOT分析。 1、Strengths(长处、优势)。首先,在性格上具有优势。自己随和的性格特点会使自己认识更多的人,有不错https://www.ruiwen.com/word/gyguanyugerenzhiyeshengyaghs.html
16.艺术设计学院(4)勇于奋斗、乐观向上,具有沟通协调能力、自我管理、可持续发展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具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5)具有健康的体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1-2项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健身与卫生习惯,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 (6)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能够形成1-2项艺术特长或爱好。https://www.gzjszy.cn/site4/n248/20230928/i4691.html
17.职业生涯规划工作表7篇(全文)《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课》教学目标是教会学生掌握自我认知和探索工作世界的方法,从而在职业生涯决策中能够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和具体的工作,从而不断提高职业决策能力。[3]从这个意义上讲,高校应该从大学生的生涯特点入手,将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教育贯穿于大学全程,分层教育和指导,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内容,采取参与式https://www.99xueshu.com/w/ikeya485tvb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