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现状分析报告(精选5篇)

(一)性别不同导致消费差异,但理财观念却基本相同

本次回收的495份问卷中,男生占总数的38.18%,女生占61.82%。

1.消费情况分析

2.理财现状分析

在记账习惯方面,从来不记账的男生占43.39%,女生占33.66%,而每天都记账的男生只占7.41%,女生相对较多,占18.95%。总体而言,女生记账习惯比男生好。

但在理财观念与对投资产品的认识方面,男女生的回答大致相同。综上所述,现代大学生的理财观念受性别影响并不明显。

(二)专业的差异使得理财观念稍有差异,理财状况几乎无差异

本次回收的495份问卷中,经管类专业人数占总数的23.64%,非经管类专业人数占76.36%。

1.理财观念分析

在记账习惯方面,经管类学生中会记账的人数占67.52%,非经管类学生中记账人数占61.11%。经管类学生记账比例略高于非经管类学生。在对理财必要性的认知方面,数据显示经管类学生中认为大学阶段理财有必要的人数为93.16%,相对应的非经管类学生中所占比例为88.1%。经管类学生所占比例依然略高于非经管类学生。综合以上数据可以得出,经管类学生的理财观念稍高于非经管类学生。

数据显示,经管类学生中会理财的学生有12.82%,其中会在开学时做好财政预算的有10.26%,会通过理财从现有财政上获得最大利润的有2.56%。而非经管类学生中会理财的学生有12.97%,其中会在开学时做好财政预算的有7.41%,会通过理财从现有财政上获得最大利润的有5.56%。通过数据可以发现不管是经管类还是非经管类学生,目前能够理财的学生都很少。理财结构方面数据的差异说明经管类的学生对于理财更慎重、理性一些,非经管类的学生则更大胆一些。理财状态方面的数据显示对资金使用没有规划的学生中,经管类学生占20.51%,非经管类学生占24.07%,经管类学生对资金的使用情况略好于非经管类学生。在对投资产品的了解方面,数据显示出经管类学生好于非经管类学生,这应是专业差异所造成的。然而在对投资产品的尝试上,经管类学生与非经管类学生的差异很小,说明专业的差异并没有对实际理财状况产生大的影响。综上可得,无论哪种专业,目前大学生的理财状况均不乐观,专业的差别也几乎未对理财状况产生影响。

(三)年级高低影响理财观念,对消费情况影响不大

本次回收的495份问卷中,大一学生占总数的6.67%,大二学生占12.93%,大三学生占49.49%,大四学生占24.65%,研究生占6.26%。

通过调查数据显示,大一、大二学生每月生活费在600-1000元和1000-2000元的比例大致相等在40%左右,而其他年级学生的每月生活费在1000-2000元的占较大比例,并且生活费基本都是由家庭供给的,只有少部分是靠自己勤工俭学和课外兼职。而对比不同年级学生的消费情况则可以发现,衣物的支出大约都占了50%以上,不同的只是高年级学生的衣物支出相对于大一、大二来说有所增加。另外,恋爱支出、聚会支出、图书或音像制品支出以及数码产品支出基本都随年级的增加而增加,这些支出都与年龄段有直接联系。由此可以发现,不同年级学生的消费情况以及消费观念存在差异,但总体来说大学生消费情况差异并不大。

刚进校园的大一同学有60%都认为大学生理财很有必要,而随着年级的增加,大多数人都是认为理财只是较有必要。而对于记账习惯这一问题,“每天都记账”的人数比例由大一的30.3%逐渐下降到研究生的9.68%,而“记个大概数目”和“从来不记账”的人数比例则相反的逐渐增加。这就说明在刚进学校时多数同学还是考虑到了理财这个因素,可能随着大学生活的推进以及各种专业学习、社团活动的增加,就让大多数人忽略了理财这一问题,还会抱有“记账也没用,记不记账都是这样花钱,不够花了父母也会给”的这种想法。由此看来,大学生的理财观念和实践情况与年级高低还是有一定联系的。

二、大学生理财时存在的问题

(二)支出没有计划,主观随意性强

大学生们用钱没有计划,糊里糊涂,控制不了自己的花钱习惯,导致每月的收支不能平衡,该节余的钱,不知不觉流失了。从分析结果来看,大学生除伙食费以外的开销都集中在衣物、各种聚会及通讯费上。

(三)理财意识淡薄

(四)理财模式较单一

三、提高大学生理财能力的对策

(一)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

许多人认为,理财就是生财、发财,只有那些腰缠万贯的人才需要理财,对于没有经济收入的大学生来说理财太过遥远。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理财贯穿于我们的一生,它可以教会我们如何赚钱、花钱、管钱,使我们的钱财处于最佳运行状态,从而提高生活质量。要想积累更多的财富,那么我们就要踏出理财的第一步:走出理财误区,树立正确的理财观。

(二)学会记帐和编制预算

这是控制消费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只要你保留所有的收支单据,做一个简单的T型记帐簿,抽空整理一下,就可以掌握自己的收支情况,看看哪些是不必要的支出,哪些是可以控制的支出,哪些是可有可无的支出,对症下药,对今后的开支做出必要的修改,达到控制的目的。

(三)选择适合自己的理财产品

大学生性别认知就业

一、大学生性别认知与就业关系的调查

(一)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主要来自西安的三所高校。其中,一所院校以理工科专业为重点,一所院校以文科专业为重点,还有一所院校为综合类院校。

1.调查性别及比例

本次调查中,男女大学生的人数比例分别为43.52%和56.48%。各年级学生的比例,大一学生为14.33%,大二学生为17.09%,大三学生为22.43%,大四学生为46.15%。大一到大四,各年级都占有一部分比例。其中,大四学生所占比例最大,这是结合大四学生更紧迫地面临就业问题的现实出发,以便更加真实、深入地了解和反映性别认知与就业之间的关系。

2.调查专业

问卷统计数据显示,本次调查对象的人文社科专业占46.39%,理科专业占37.69%,工科专业占15.92%。三校各自有侧重学科门类,有效的均衡了学科门类的差异,确保数据不会因专业门类的不同影响最后调查结果。

(二)调查方式

本次调查采用电子问卷、纸质问卷相互结合方法,使用自行设计和编制的《大学生性别认知与就业关系的调查问卷》,着重调查男女大学生性别差异及其对就业的影响。调查问卷的主要内容有:被调查者的性别认知、就业观、就业现状及了解程度、原因分析等。

(三)调查结果

1、性别认知情况

大学生的性别认知可以分成两类认知情况,一方面是大学生对于自身的性别认知情况,另一方面则是大学生对于社会普遍的性别认知情况。通过调查获得丰富的资料,并对其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后,得出结论。

(1)大学生对自身的性别认知情况

根据调查得出,男女大学生在性别认知上存在较大差异,具体表现在男大学生对自身性别满意程度往往高于女大学生。值得注意的是,在自身性别认知上男女大学生有一部分对自身性别认知存在不清楚情况。

(2)大学生对自身以外的性别认知情况

根据调查得出,大学生对于自身以外的性别认知处于一个较低层次的认知状态,并且极易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

2、不同性别的就业情况

调查发现,女大学生对于自身就业情况的焦虑程度显著高于男生。34.10%的男性大学生对就业问题感到焦虑,而相对女生,65.89%的女性受访者感到焦虑。根据最终签约工作比例发现,女大学生签约率往往低于男大学生,在所调查的对象中,21.96%的女性受访者无签约,而男性受访者没有签约的比例则为17.61%。

二、大学生性别认知与就业关系的现状分析

对就业认知评价和就业焦虑的研究表明,女大学生对就业的威胁性评价显著高于男生,女大学生的就业焦虑显著高于男生。

(一)就业前的性别认知问题

就业前的性别认知问题,一是指用人单位性别认知存在的问题。受各个方面的影响,相对于男大学生而言,女大学生在就业中可能受到一系列不公正的对待,如就业面窄、就业机会不平等、工资待遇不高等情况。二是指女大学生在求职期间对自身性别认知存在问题,如先入为主地认为女性不能满足某些岗位的要求。

(二)就业中存在的性别歧视

就业过程中的性别认知问题。女大学生已经获得了就业机会,但在工作岗位中遭遇到了性别认知问题。这主要体现在用人单位一方。如女大学生在工作岗位中的性别歧视、晋升比男大学生慢等,这些问题造成的后果是女大学生在工作中不能拥有与男大学生相同的机会而必然处于劣势。

就业中的性别隔离。职业的性别隔离,是指女性就业层次处于低级的职业,而男性就业层次处于高级的职业。比如女性从事制造业、零售贸易、餐饮业等,这些行业大多具有社会地位不高、技术含量低、简单重复易操作等特点,较之电子、房地产等高科技复杂操作产业,女性所占的比例显然极低。

男女大学生同工不同酬现象。在整个就业环境中,男大学生的薪酬整体而言高于女大学生。而在就业结构中,不同行业间的男女两性在薪酬上仍然存在同工不同酬的现象。

三、为性别平等就业提供建设性的对策

(一)政府应明确职能,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遵循政府促进、市场调节、大学生自主择业的方针,各级政府的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要切实承担起应尽的职责,严格监督用人单位是否存在性别歧视的问题。应充分考虑社会性别认知现状,根据当前女性就业的实际问题,进行适当的政策倾斜,从而保障女性包括女大学生的就业。

(二)构建和谐、高效的大学生就业公共服务体系

(三)高校应完善性别教育课程

性别认知,是个体对于自身性别的观念和认识。大学生的成长经历、家庭和社会环境,可能使其形成传统的性别观念,也有可能在成长过程中受到现代性别文化的影响。对于性别的认知,无论是两性之间还是个体自身,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高校的性别教育和引导就显得格外重要。

(四)大学生应该加强对自身性别认知的认识

当代大学生要明确自我性别认知,尤其是女大学生,应明确自我优势和劣势,扬长避短,在想象力、造力、灵活运用等方面不断提升自己,为自身的顺利就业和融入社会创造有利条件。

总之,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作为当代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大学生应该树立一个正确的性别认知理念,既对自身的性别有客观而正确的认知,又力争以自身的努力扭转社会对性别认知的不良观念。只有这样,才能够创造一个美好而和谐的社会。

参考文献:

[1]王蕾蕾.社会性别教育对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影响[J].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10(1).

[2]于康平.教育过程公平的性别维度[J].教育学术月刊,2010(8).

关键词:高校;微博;重庆大学;运营模式

一、高校微博运营的现状分析

二、高校微博运营的模式探究

1.高校微博运营现状的调查

2.改进高校微博运营模式的对策

作为一种新型的沟通方式,微博的出现和发展对高校的改革治理和教育服务提出了新的挑战。为此,各大高校应该积极采取措施应对在微博运营中的诸多问题,并不断拓展和丰富微博的内容和形式,以提高高校微博运营的实际效用。

[1]李冰.高校开始进入微博时代――以河南大学新浪网官方微博为例[J].新闻世界,2011,(02).

关键词:信息学科;就业;困惑;指导

1信息学科女大学生存在主要就业困惑

2当前信息学科女大学生就业困惑原因分析

2.1对专业认同感不高

从调查结果看,被调查的147位信息学科女大学生中,有81人、55%的学生表示“当年填报信息学科专业志愿”是因为父母意见、或专业调剂、或其他原因才选择该专业,63%的女生不喜欢本专业。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大部分的女生在高考后填报志愿没有提前进行自我分析,了解专业、选择专业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从而导致入学后对专业认同度不高,大学学习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影响专业学习的效果。

2.2职业方向不明

在对于她们“是否了解所学专业、行业;是否清楚自身职业发展方向”进行调查时,147人中,有72人,49%,即近一半的女生对于自身所学专业及对应行业的发展不了解;61%的大三女生同学对于马上要面临的职业方向很茫然。

2.3学习表现不突出

在调查她们的学习情况时,有4%的女生表示学习很好,有8%女生的学习不好,剩下88%的女生都表示还行或者一般,这说明女生在大学学习中,处于一般中等水平的居多。

2.5自我认知偏差大

在调查女生对于自身综合素质表现同男生比较时的评价结果显示,34%的女生认为男女生一样,18%的女生认为女生比男生强,当然,认为不如男生、不清楚的占48%,可见有48%的女生对自身是不自信的,在意识上就认为自己不行,带有较强的“女性意识”;同时,有21人,14%的女生认为在自己所学的专业领域中男性能做好的女性也可以,89人,61%选择“比较符合”,还有25%的女生认为性别差异,认为男性能做好的女性不可以;这说明,女生内心很矛盾,对自我定位不清晰,对自我认知偏差较大。2.6性别歧视仍然存在受行业及岗位工作性质的影响,信息行业、某些单位中一些需要常出差、常到现场的岗位在招聘本科生时,确实存在性别歧视,只要男生不要女生,以上调查也显示,有82%的同学认为在就业和未来的职业发展中女性会受到歧视。

3信息学科女大学生就业困惑应对策略调查

3.1最有效措施

3.2最想要的学校就业教育

4信息学科女大学生就业困惑应对策略研究

4.2探索女生就业教育接受机制,做到就业教育精细化

通过对毕业生及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部分女生对自己所学专业及所属行业不甚了解,对社会需求了解不充分,目标不明确,导致女生学习目标不明确、个人能力提升不足,就业信心不足,影响就业。对此,高校可以探索就业教育接受机制,在就业教育上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行业分析竞赛化,以竞赛的形式让各年级学生全员参与行业分析,聘请行业、学科专家对学生进行指导,让学生撰写行业分析报告,学生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对自身专业及所属行业加深了认识,拉近了距离。二是教育形式多样化。整合校内外资源,高校开展就业活动应搭建涵盖行业、企业、组织、岗位等内容的第二课堂活动平台,通过就业能力提升训练营、工作坊、就业讲座、应往届毕业生交流会、行业学长学姐交流会等学生喜爱的方式进行就业教育。教育内容可以涵盖行业分析、职业规划、职场发展路径、求职技巧、公务员考试,考研辅导等等;这些丰富多彩的教育方式也是从我们调研的数据中挖掘而来,学生喜欢了,我们的教育效果也就好了。三是实现教育过程闭环化。建立起就业教育满意度调查反馈机制,活动期间,开展活动的满意度调查,然后根据反馈的需求、建议等不断提升活动质量、丰富教育内容。

5结论

随着我国“互联网+”计划的推行,我国已进入互联网时代,对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量大,但信息学科毕业生就业情况并不理想,这其中有学生自身的问题,学校专业教育的问题,但更多的是学校就业教育体系针对性不强、专业性不明、有效性不突出导致,这对学校就业教育提出了新的方向。文中从就业帮扶和教育出发,实践探索了应对信息学科女大学生就业困惑的干预措施,针对性强、操作性好、经检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希望能对各高校从事就业的专业老师开展就业指导教育时提供参考。

作者:邹恒李建红郑婷婷单位:昆明理工大学信息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1]孔德惠.当前理工科女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1).

[2]赵波.地方高校理工科女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及对策[J].教育探索,2011(11).

[3]朱军.理工科女大学生就业力培养路径探索[J].黑龙江教育,2015(6).

【关键词】职业素质;培养目标;职业规划指导

罗伯斯大学(OralRobertsUniversity)是美国的一所私立大学。该校的会计专业毕业生深受企业欢迎,学生就业形势一直保持良好势头。该校对会计专业本科生的职业素质培养中有许多值得我国高等会计教育借鉴的方面。

一、罗伯斯大学对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概况

(一)培养目标定位与课程设置紧密结合经济环境

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模式取决于培养目标定位。罗伯斯大学在对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目标的定位上,突出体现了紧密结合本国经济环境的特点,充分反映经济发展对人才职业素质的需求。在美国的商业经济体系中,有75%的企业属于中小企业,因此,该校商学院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定位于:致力于培养个人创业的企业家精英或管理人员。作为体现培养目标的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则充分体现出培养学生应具备的会计管理职业素质与能力。如在专业应修课程中,通过管理类课程培养学生将所学专业知识应用于中小企业经营管理的能力。在实践教学课程中,着重培养学生对商业案例进行实地分析考察的能力以及为中小企业提供商业咨询的能力。正是这种具有特色并紧密结合经济环境特点的培养目标定位及其课程设置,使学校培养的学生具有很强的社会适应能力。

(二)教师在学生职业规划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三)案例分析是学生训练职业能力的有效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在大学期间职业目标的设定以及自身职业素质的锻炼,完全是在积极主动的状态下进行的。在大学期间,学生都具有很强的社会实践意识。学生们一入学,便开始主动寻找社会实践的机会,并有意识地按照职业规划目标进行专业实习。因为他们都很清楚,大学期间没有实习经历和经验,毕业时很难找到工作。在专业实习过程中,学生们通过做一些基础性的工作了解会计工作的规范和要求,了解企业会计工作的整体运作,形成一个对会计系统的初步认识,为日后步入会计职业领域奠定了基础。二、我国会计教育中对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反思与改进

尽管我国大学中对学生会计职业素质教育的外部环境与罗伯斯大学相比有很大差异,如学校的师资力量、社会经济环境、文化环境、公司对待大学生实习的重视程度以及为学生提供的实习机会等等,但撇开这些客观因素,对我国高等会计教育而言,在对学生职业素质与能力的培养方面,仍有许多值得借鉴的。

(一)高等会计教育者应认真研究培养目标

现代高等教育提出了“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的培养目标。从学校对会计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看,一些高校将其定位于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中高级会计管理人才。从学生对会计专业培养目标的认同来看,有学者调查表明:“通才+专才”的组合是大多数学生公认的最佳选择。作为提供教育资源的学校对培养目标的定位,与作为受教育主体的学生对培养目标的认同,两者之间是否相互吻合,以及如何在课程设置上科学合理的体现培养目标对学生职业素质和能力的训练,都需要认真思考。无论是教育者还是接受教育者,对培养目标的理解是否能够满足经济环境的要求,最终都要接受社会和用人单位的检验。因此,我国高等会计教育者应对我国的经济环境特点、社会和用人单位对学生职业素质与技能的要求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确立高校具有自身特色的培养目标,并围绕培养目标设置课程体系,才能使培养出的学生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二)建立专业教师指导学生职业规划的激励机制

在我国,很多高校都配备有班主任,而且大多数班主任都是专业教师。许多班主任不仅在引导学生思想健康成长方面倾注了心血,同时也在指导学生职业规划、确立学习目标以及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问题等方面发挥了引路人的作用。但是,这些作用的发挥都只源自于教师的自觉行为,并没有形成一个机制或建立起一种制度,因此难以调动所有专业教师关心学生职业发展的积极性;而一些学生也往往由于缺乏指导,无法形成对专业的充分认识,最终因目标缺失逐渐失去学习的动力。虽然许多高校也建立了导师制,但对导师作用的认识大都局限在对课程学习尤其是毕业论文的指导。应借鉴罗伯斯大学的导师制,将教师对学生职业规划的帮助和指导作为一种制度确立下来,在制度中明确导师对学生大学期间提供包括职业目标设定、课程学习、就业指导在内的全程职业指导服务,并建立相应的考核与奖励措施。确保每一名学生在一入学就能得到专业教师的指导,并在学生为实现职业目标积极实践的过程中跟踪服务。

(三)探索富有成效的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教学方式

培养学生的会计职业素质和能力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学校应在政策上和资金上鼓励教师走出学校,建立与企业的密切联系,为编写高水平案例积累素材。第二,高校通过为企业提供专业咨询或服务,加强校企合作,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校外实践环境。对此,我国的企业迫切需要转变观念:接受实习生不再是增加企业的负担,而是企业及早瞄准人才、选拔人才、与其他企业竞争人才、为企业发展储备人才的难得机遇。企业为提升自身竞争力,必将日益重视科学规范的管理。2007年1月1日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对企业会计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一要求必然促进企业对具有较高会计职业素质人才的需求和竞争。企业应抓住这一机遇,重视人才的早期培养与选拔,并主动与高校合作,将高校培养人才与企业储备人才紧密相连,实现企业支持高校,高校为社会、为企业培养优秀人才的多赢局面。

(四)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倡导并鼓励学生自主学习,首先是培养学生对个人职业目标的设定、学习计划的制订、课程学习的自主完成等各方面形成积极主动的自我负责态度。其次,自主学习并不是仅局限于课堂内或校内的学习,应该既包括对书本知识的获取,也包括案例分析过程中的知识积累,更包括走向社会主动寻找职业技能训练的机会。如果学生从一入学开始直至大学毕业能够一直得到教师在职业规划方面的跟踪服务和悉心指导,学生不仅会积极学习和主动实践,而且更重要的是能有意识地按照职业规划目标进行自我职业素质训练,为日后的职业发展积累资本。

THE END
1.大学生兼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工商管理毕业论文).doc本课题的研究思路是在对大学生兼职现状调查结果的分析基础上,引导大学生合理兼职。针对大学生兼职过程中所凸显的问题,从社会、学校、个人三个层面提出引导大学生合理兼职的对策,从而使大学生在保证正常学习的情况下,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在兼职过程中实现经济收入下实践能力的双重提升关键字:社会实践;大学生;兼职中图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1/0823/8076006070003137.shtm
2.大学生兼职方向对未来就业影响的调查研究理论思考摘要:本文通过调查大学生兼职原因、兼职岗位、兼职收获等现状以及兼职与所学专业的对口程度,从所学技能应用、拓展职业发展可能性、获取就业岗位、就业能力提升等角度,分析兼职岗位对未来就业的影响,从个人、高校、社会层面提出通过兼职提升就业竞争力的对策。 https://dxs.moe.gov.cn/zx/a/fdy_bjtj_llsk/220405/1751609.shtml
3.大学生兼职现状调查报告6篇通过调查数据的分析,在得出了一些结论的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并这对这些问题尝试给出建议。 首先,目前的大学生兼职热潮的出现,原因是多样的。有一部分学生是出于家庭情况的考量,这需要学校方面做出支持和努力,如提供勤工俭学岗位、完善助学金、奖学金制度等。另外大部分学生选择兼职是出于增加社会经验、提升自身实践https://www.unjs.com/fanwenwang/dcbg/20230526103513_7170114.html
4.大学生兼职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您兼职的收入主要用于哪方面?【多选题】 A.基本生活开支 B.旅游 C.置办衣物 D.其他 *12. 您觉得打工耽误学习吗? A.耽误 B.不耽误 *13. 你认为为什么大学生兼职权益会受到侵犯?【最少选择2项】 自身防范意识和法律意识不高,同时缺乏一定的维权意识 https://www.wjx.cn/jq/98938123.aspx
5.大学生兼职现状的调查与对策研究摘要: 近年来,兼职已经成为高校的一种普遍现象.当前,兼职在锻炼大学生能力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通过对相关高校进行调查与深度访谈,分析了大学生在兼职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值得重视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存在原因进行了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高校应对学生兼职问题应该采取的教育管理方法与策略. https://www.wanfangdata.com.cn/details/detail.do?_type=perio&id=zgdljy201031076
6.大学生的择业心理问题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毕业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巨大的竞争压力,使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产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下面为大家分析一下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 大学生的择业心理问题 篇1 1.易焦虑暴躁或低迷抑郁 大学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当意识到客观实际与自己的主观期望产生较大偏差时,往往会产生一种焦虑浮躁的心http://xinli.yjbys.com/xinli/zixun/801351.html
7.大学生调研报告(15篇)大家都知道现在的就业形势是十分严峻的,而应届大学生就业问题更是牵动着党和国家的心.“20xx年,全国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在前不久举行的20xx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国家劳动保障部副部长张小建在面对20xx年的就业状况进行分析时给出了这样的判断:高校毕业生增量多、压力大,整个就业市场需求岗位的https://www.oh100.com/a/202303/6306815.html
8.职业学校学生学习现状及对策分析8篇(全文)职业学校学生学习现状及对策分析 第5篇 论文摘要:如何帮助高职艺体类专业学生学好英语是高校英语教师常常考虑并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对艺体类学生的英语学习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并提出了改进艺体类大学生英语教学的思路和相应的对策。 论文关键词:艺体类,英语,调查与分析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hfdd53gp.html
9.大学生择业调查报告(精选16篇)[2]薛亮.浅析大学生择业就业心理问题及对策[J].学理论,20xx(13). [3]姜馨蓓.大学生兼职问题及对策研究[D].辽宁:辽宁师范大学,20xx. [4]韦娜.在校大学生兼职现状调查研究[D].山东:山东大学,20xx. 篇2:大学生择业意向调查报告 摘要:目前,大学生就业是一件是人们都很关心的事,上到国家领导下到平民百姓,大https://www.1314zhou.com/fanwen/diaochabaogao/31414.html
10.关于大学生学习的调查报告(通用10篇)调查目标:了解大学生网络学习的现状及对网络学习方式的认可程度。并通过对这些看法的深入分析,发现现阶段网络学习方式存在的不足,进而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问卷设计: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进行了调查问卷的设计。问卷以封闭性问题为主,兼有少量开放性问题。问卷共涉及了10个题目,分为三个部分:个人基本情况,对网络学习方式https://mip.ruiwen.com/gongwen/baogao/706804.html
11.大学生兼职情况调查报告[2]薛亮.浅析大学生择业就业心理问题及对策[J].学理论,20xx(13). [3]姜馨蓓.大学生兼职问题及对策研究[D].辽宁:辽宁师范大学,20xx. [4]韦娜.在校大学生兼职现状调查研究[D].山东:山东大学,20xx. 大学生兼职情况调查报告7 调查目的: 时下,大学生通过利用课余时间找份兼职工作打打工或在假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https://www.fwsir.com/Article/html/Article_20220714120930_1890975.html
12.个人调查报告15篇运用个案的分析方法,体会更真实的问题。 (二)调查报告内容: 正文: 20xx年6月9日上午,麦可思研究院与《麦可思研究》编辑部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举行“XX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发布暨研讨会”。这是就业蓝皮书的第五年度发布,时逢中国大学毕业生“史上最难就业年”,备受关注。 https://www.wenshubang.com/diaochabaogao/131641.html
13.在校大学生的兼职状况调查报告范文3.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并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及构想。 (二)调查设计 调查时间:201310.28--11.10 调查地点:男生宿舍二食堂和逸夫图书馆附近 调查对象:我校各年级大学生 调查方法:问卷形式,访谈为辅 (三)调查数据分析 (1)大学生出于什么目的去做兼职现状分析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9u2koe0m.html
14.关于大学生熬夜情况的调查报告(精选10篇)长期作息不规律会导致内分泌失调,我们身体的器官在工作了许久后也需要休息,如果我们经常不按时睡觉,错过身体自己调节恢复的时间段,身体也将会出现各种不适和问题。 三、对策与措施探讨 (一)学生层面 学生方面的解决措施主要是针对熬夜的原因做的调整,大部分大学生目前的自由时间占大部分,再加上并没有家长和老师监督https://www.cnfla.com/diaochabaogao/113347.html
15.就业与创业的论文(精选10篇)虽然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不断地完善,各种教育制度也在进行深化改革,但是大学生就业问题仍然是值得关注的热点,也有不少毕业生走上了创业之路,但是前路迷茫,十分困难。本文就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现状进行介绍,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希望对促进大学毕业生及时就业有所帮助。https://www.hrrsj.com/wendang/lunwen/60985.html
16.师资队伍安徽省体育旅游融合休闲体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 等各类学报论文数十篇。 姓名:董淮南 籍贯:安徽阜阳 职称:副教授 裁判员等级:排球国家一级 教育背景: 1980年---1984年 安徽师范大学 本科 体育教育专业。 工作业绩: 从八十年代至今,多次担任省运动会排球赛、省大学生排球联赛、省青少年排球比赛等https://tyxy.hnnu.edu.cn/szdw/list.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