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国诗词大会》诗意彰显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

癸卯新春,万家团圆,一年一度的诗意盛宴如约而至。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共同推出的《2023中国诗词大会》于大年初四(1月25日)起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CTV-120:00档十期连播,CCTV-10次日21:40十期连播。

新一季《中国诗词大会》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诗意彰显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紧扣时代跳动脉搏,热忱描绘新征程奋进的恢宏气象,为全国观众、网友带来一场新春的诗意盛宴,迅速形成“出圈”效应,引领“荧屏清风”和现象级流量。

一、以文弘业、以文培元,以文立心、以文铸魂,热忱描绘新征程奋进的恢宏气象。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登高使人心旷,临流使人意远。”新一季《中国诗词大会》从中华传统文化深厚的历史积淀中找寻创作切口并加以放大,以更宏阔的格局,立精神之柱。

其次节目紧扣时代跳动脉搏,观照现实,唱响昂扬的时代主旋律。如第一集从诗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开掘,通过不久前参加重庆特大山火灭火队员的讲述,还原众多让人动容的瞬间。这一场山火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山上,消防等救援人员昼夜鏖战;山下,众多市民加入志愿者行列。前后方众志成城,汇聚起磅礴又温暖的力量。“那里本没有路,是无数志愿者的脚步,那路本没有灯,是无数志愿者的头灯,照亮了重庆儿女用身躯铸造的防火长城……”当山火扑灭、消防队员撤出的时候,群众自发夹道欢送,十几公里的路,走了两个多小时,这些感动的瞬间永远让人铭记在心里。全场报以热烈而持久的掌声。节目是对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的歌颂和自觉传承!

二、激活中华文化生命力,以强烈的感染力和向心力,再次唤醒亿万中国人心中的诗意和梦想

《2023中国诗词大会》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把艺术创造力和中华文化价值融合起来,把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起来,激活中华文化生命力。

一是致敬平凡生活中的伟大,继续让平凡人的诗意人生在国家舞台上尽情绽放、书写新传奇。节目更新四团设置,家庭团升级为亲友团,邀请更多因诗结缘的诗友携手参与,让紧张激烈的竞赛比拼成为全国诗友切磋技艺的嘉年华。从职业来看,覆盖百工百业,是一次当代中国职业精神的诗意巡礼;从参赛年龄看,下至6岁的儿童,上至90岁的老者,覆盖人生各个阶段。场上有10岁“老选手”带着6岁弟弟重返舞台的生动场面,也有从“对手”变“诗友”的大庆油田工友组合;有带着学生们学诗词的体育老师,还有把中文说得如母语般流利的外国萌娃兄妹。他们都展示了对诗词的超凡热爱和执着的风采。节目中,平凡人诗意人生新的传奇不断重新书写。

二是非遗技艺尽显诗词意境。18位民间出题人将用精湛的手艺为《2023中国诗词大会》带来别具创意的诗词意境,其中既有蜡染、打铁花、琉璃烧制等非遗技艺,亦有煎饼花、地面彩绘、羊毛毡等接地气的才艺展示,堪称是高超技艺与精彩诗意的奇妙之旅。

三是更加重视诗意情景交融,继续在名山大川、名胜古迹、充满诗情画意真实情景中出题。如康震老师在西安复古的大唐雄伟宫殿中出题,大唐的建筑风格和盛唐音乐舞蹈尽在眼前;在房山磨盘柿的产地和果农一起出关于柿子题,丰收的喜悦,溢于言表。如郦波老师在南京秦淮河风景胜地出题,既展现了祖国河山的壮美如画,又体现了“行万里路读万里书”的情怀,更加深了观众对古诗词的理解。

五是完善赛制。通过“大浪淘沙”比拼环节,从现场百人团中产生八名上场选手,组成两支战队进行比拼,排名成绩在前两名的选手自动成为两队队长;团体战通过“挑战多宫格”“诗词小剧场”“创意知识题”“身临其境”“千人千问”“画中有诗”“飞花令”决出优胜团队,每人发一枚勋章,成绩最优秀者发两枚勋章,角逐总冠军。

三、思想+艺术+技术:沉浸体验,穿越时空,以全新的方式实现今人与古人对话互动。

《中国诗词大会》之所以长盛不衰,就在于不落窠臼,不墨守成规,勇于不断创新,打破审美疲劳的魔咒。节目秉持“思想+艺术+技术”的创新思路,运用XR、VR等科技手段突破时空界限,以诗词为媒,为观众打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沉浸式体验场,带大家身临其境,奔赴跨越时空的诗意盛会。

一是时空穿越,实现沉浸纵览数千年繁华盛景之梦。围绕“唐代西域点心你好奇吗”,主持人带领嘉宾老师“穿越”到唐朝时的新疆阿斯塔那,看当时西域的四个厨娘如何制作点心。真人现场复原《福贵岁朝图》,看清朝的孩子们如何热闹过年。舞台实景搭建《清明上河图》,看北宋京畿繁华,点评嘉宾带您尝一尝汴京道地小吃。还有全场“穿越”到张衡身边,在这位汉代天文学家的引领下,一起“仰观宇宙之大”,指点星空,蠡测宇宙。

二是虚拟人技术实现了今人与古代文豪对话。《2023中国诗词大会》的舞台上,基于古籍文献和数字技术打造的全息虚拟人物——大文豪苏轼首次亮相。设计师按照模型文件,赋予数字人人物骨骼、表情系统,同时接入动作捕捉系统,让东坡先生动起来。作为互联网上热度颇高的古代文人代表,当魅力苏轼化身出题官来到诗词大会,与选手互动别开生面,火花四溅。给人印象深刻,难以忘怀。

三是高科技的加入让舞美呈现出全新面貌。增强舞台机械装置的使用,实现开合、升降、旋转等运动;环抱式律动屏,赛制的焕新升级,给观众带来精彩纷呈的竞技体验。5G通讯技术和多人连线系统,实现“云中”千人团同步答题、投票和交流功能,实现实时全民诗词互动。

四是总片头构建了“圆融”和“千丈诗卷”两个视觉身份。这一季的总片头提取“圆融”的核心概念,让“圆”作为诗与情的凝聚,穿越时空,带给每个读诗、爱诗的人源自心底的源源不断的力量。“千丈诗卷”也作为了古今对话的重要载体。带领大家“穿越”中国的古与今,穿梭在青绿山水间、穿梭在大国重器间,从平原到山野见证古韵新风,把祖国的繁荣昌盛、大好河山景象尽收眼底。为《2023中国诗词大会》赋予诗词更深层的意义和表达。

《中国诗词大会》八年了,一直是中国文化领域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是全国电视文化类节目的标杆,对社会、对人们生活、对于“大文化生态”产生着深远的影响。赋予理想价值的当代认同,聆听青春澎湃声音,构建多元视角观照,培根铸魂,表达了国人心中对中华文化根脉的深沉情感和深深眷恋,用诗意激发大众为新时代拼搏奋斗的精气神。《2022中国诗词大会》在体现出艺术创作历久弥新的高站位和崭新大格局时,也展现了总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的舆论引导能力。

THE END
1.《中国诗词大会》评委王立群妙评100首经典古诗词:节目中来不及在不久前落幕的最新一季《中国诗词大会》上,王立群用诗词朗诵的方式,致敬袁隆平伟大的一生,这则视频迅速登上热搜榜,但另一方面,限于节目时长,留给点评嘉宾的时间非常有限。记者今日从东方出版社获悉,在观众和读者的千呼万唤中,王立群教授将自己几十年读诗、学诗、品诗的心得体会整理结集,出版成《王立群妙品古诗词https://www.xiancn.com/content/2022-03/31/content_6513706.htm
2.从《中国诗词大会》中汲取前行的力量先锋文汇“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中国诗词大会》已圆满走过七季,“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中国古典诗词是一座巨大的精神宝库,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重温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坚定中华文化自信。人生自有诗意,赏诗词之美、寻https://tougao.12371.cn/gaojian.php?tid=4500545
3.《中国诗词大会》观后感(精选49篇)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在近日的“中国古诗词大会”上,16岁高颜值少女武亦姝凭借出色的古诗词底蕴和“飞花令”表现走红,答题时娴熟优雅的她,被网友们感叹“满足了自己对古代才女的所有想象。” “中国人的诗心一直在,但需要被激活。”诚如《中国诗词大会》嘉宾、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蒙曼https://www.jy135.com/guanhougan/859421.html
4.中国诗词大会观后感(精选11篇)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在近日的“中国古诗词大会”上,16岁高颜值少女武亦姝凭借出色的古诗词底蕴和“飞花令”表现走红,答题时娴熟优雅的她,被网友们感叹“满足了自己对古代才女的所有想象。” “中国人的诗心一直在,但需要被激活。”诚如《中国诗词大会》嘉宾、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蒙曼https://www.fwsir.com/xinde/html/xinde_20170207164932_352243.html
5.《2024中国诗词大会》第一期35首诗词和百句飞花令合集,请收藏!第一期大浪淘沙、诗词对决、画中有诗三个环节,共涉及35首诗词,还有“春”字位置飞花令100首,内容比较多,大家可以先收藏,有时间再细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01 开场白(11首) 龙洋: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欢迎来到由中国酿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xMzk4ODA0NA==&mid=2247626935&idx=2&sn=cc495ec3a965ee650d9645a593526f6e&chksm=9b968914ace1000287fe622fe7b64a7c57e8117879aee2541273045eb9a14744e8b8181b64ce&scene=27
6.中国诗词大会观后感(精选15篇)看过《中国诗词大会》后的我也深受影响,不仅又知道了许多的古诗词,更是了解了许多的诗人,还打算去把家中藏书《诗经》找出来读一读呢!毕竟入选节目的诗词从《诗经》到当代诗词,时间跨度达数千年,再加上评委们的细心讲解,想不被吸引都难啊!真希望这档节目全年都会播出,而不是只在过年时! https://www.yuwenmi.com/shici/mingju/2788968.html
7.《中国诗词大会》观后感(精选33篇)中国诗词大会,这样一个平台,如果能在我们自己的学校开展,那么,中国的古诗词就真的零距离与孩子们碰面了,一定会深受孩子们喜欢! 《中国诗词大会》观后感 篇3 你正在看中国农业银行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我是主持人董卿。熟悉的演讲响起,我看都没看就知道是诗歌大会的开始。 https://www.unjs.com/zuowen/guanhougan/20211016092131_4288041.html
8.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豆瓣)我们为什么要读古诗词呢?| 今日谈 《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在四月四日晚已经落下帷幕,可诗词带给我们的感动仿佛才刚刚开始。从秦观的“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到苏轼的“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诗词无不在我们的价值观及情绪的控制上提供了可观的协助。再言,诗词于中国传统文化中,能源远流 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27618098
9.文汇教育中国是诗的国度,但不只是年青一代,整个族群的母语文化修养都到了堪忧的地步。改变现状,需要有识之士做出切实的努力。我的新书 《唐诗简史》 今年由学林出版社刚推出,作为一本独特的古诗词入门读物,它的体例和写法,在唐诗研究与普及教育中,还属于首创,希望能给青少年读者带来新鲜的阅读体验与诗词审美和感悟。接下来https://www.whb.cn/zhuzhan/xue/20180316/192320.html
10.《中国诗词大会》走进奉节中学分享心得:诗词达人是这样练成的“诗词让我心境愉悦,诗和远方都是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陈珏如不仅喜欢诗词,还喜欢弹古筝、穿汉服,也喜欢旅行,传统文化让她的生活充实而又丰富多彩。 兴趣是爱上古诗词最好的老师 作为《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季军,18岁的四川大学大一新生韩墨言念的是中文系,同样喜欢穿汉服和唐诗宋词。 https://wap.cqcb.com/shangyou_news/NewsDetail?classId=2&newsId=824336
11.《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科教台“世间哪有扬州鹤”中扬州鹤比喻什么? 岁岁重阳 蒙曼谈重阳节习俗变迁 西晋“汪星人”传信 驰骋驿道通人性 汉代名将霍去病 历史上的战神与军魂 相看两不厌 只在古诗词更多 《中国诗词大会》决赛 彭敏夺冠呼声高 父爱如山 教你背诗都是爱你的模样 彭敏台下的另一面大起底 http://kejiao.cctv.com/special/zgscdh2018/index.shtml
12.《2022中国诗词大会》震撼来袭!重温1在中国古诗词中,描写雨的佳句实在是太多了。我们既能感受到一份“空山新雨后”的清新,我们也能感受到一份“却话巴山夜雨时”的深情。我们既能感受到“东边日出西边雨”的一份哲思,我们也能感受到“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的一分惆怅。 当然,我们更希望中国诗词大会是一场“春夜喜雨”,在这冬去春来的美https://www.sznews.com/news/content/2022-03/11/content_24987275.htm
13.中国古诗词撩动哈佛教授,她要搞一场美国版诗词大会中国古诗词之风有多强劲?反正已经刮到大洋彼岸的美国大学校园了。 哈佛大学教授在发动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等社会名流搞一场美国版诗词大会,寻找美国版“武亦姝”。 想像一下,克林顿读诗给你听,是怎样一幅画面?会不会画面太美不忍不看? 美国版诗词大会的消息来自哈佛大学的网站,发起者是哈佛大学美国文学教授埃丽莎·纽https://m.thepaper.cn/uc.jsp?contid=1623775
14.古诗词大会主持词(通用10篇)古诗词大会主持词(通用10篇) 主持词的写作需要将主题贯穿于所有节目之中。时代不断在进步,越来越多的场合都需要用到主持人,主持词怎么写才更有新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古诗词大会主持词,欢迎阅读与收藏。 古诗词大会主持词 1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https://www.ruiwen.com/zhuchici/78457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