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学院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方案》已经党委会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邵阳学院
2023年9月7日
邵阳学院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实施方案(2021-2025年)》(教督〔2021〕1号)和湖南省教育厅统一安排,我校将于2024年接受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以下简称“审核评估”)。为切实做好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各项工作,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坚决破除“五唯”顽瘴痼疾,扭转不科学教育评价导向,确保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和本科教育教学核心地位。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建立健全质量保障体系,构建自觉、自省、自律、自查、自纠的质量文化,全面提高本科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扎实推进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加快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综合大学,为建设教育强省贡献力量。
(二)工作目标
审核评估的工作目标是推动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加快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综合大学,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质量完成审核评估。具体目标为“1235”:
1个“根本”:立德树人根本;
2个“地位”:人才培养中心地位,本科教育教学核心地位;
3个“理念”: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
5个“度”: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度,社会需求的适应度,师资和条件的支撑度,质量保障运行的有效度,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满意度。同时,强化学校主体意识,加强质量文化建设,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立德树人
把牢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立德树人成效为根本标准,落实立德树人工作机制,全面构建“三全育人”格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坚持学生中心
以学生发展为本位,强化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推动人才培养范式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坚持问题导向
建立“问题清单”,严把学校正确办学方向,落实本科人才培养底线要求,提出改进发展意见,强化评估结果使用和督导复查,推动学校落实主体责任、建立持续改进长效机制,培育践行学校质量文化。
(四)坚持改革创新
紧扣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主线,注重学校办学和人才培养的优势特色,推动教育教学综合改革与创新实践,落实“以本为本”“四个回归”,以评估理念引领改革、以评估举措落实改革、以评估标准检验改革,实现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内涵式发展。
三、评估内容
(一)审核评估范围
审核评估范围是围绕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工作所设计的审核内容,由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审核重点三个部分组成。根据我校办学定位、培养目标、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情况,我校参评类型确定为第二类第二种(B2),即已参加过上轮审核评估,重点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要方向的普通本科高校,我校审核评估工作内容分为7个一级指标,26个二级指标,76(77)个审核重点(具体内容见附件)。
(二)审核评估重点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成效。即:强化办学方向,坚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注重本科教育的时代要求,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深入教育教学改革,构建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强化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坚持建立质量持续改进机制,形成自觉、自省、自律、自查、自纠的质量文化环境。
(三)审核评估核心任务
1.撰写自评报告
学校按照审核评估范围撰写写实性报告。报告要求呈现学校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理念及取得的成效,对存在的问题分析透彻并达到三分之一的篇幅。
2.填报高等教育质量监测国家数据平台监测数据
完成高等教育质量监测国家数据平台监测数据的采集与填报工作,在分析整合数据的基础上,生成教学状态数据分析报告,作为专家开展评估的重要支撑。
3.梳理评估工作材料
评估工作材料包括三个方面:教学档案、支撑材料和专家评估案头材料。教学档案是学校教学管理、教学运行的材料,是学校日常工作的见证;支撑材料是佐证自评报告的材料;专家评估案头材料是方便专家进校考察工作的引导性材料。
四、组织机构及工作职责
(一)学校评建工作领导小组
为切实加强学校审核评估工作的统一领导,扎实、优质、高效地完成审核评估工作,学校决定成立审核评估评建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党委书记校长
常务副组长:分管教学工作副校长
副组长:其他校领导
成员:职能部门、教辅后勤单位、各二级学院主要负责人
工作职责:
1.领导和统筹学校审核评估工作;确定评估工作思路,制定评估工作方针、政策,研究部署和全面协调全校审核评估的组织与实施;
2.检查、督促、指导、协调各部门的评建工作;
3.定期听取工作汇报,研究解决评估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决策评估工作中的重大事项;
4.审定学校审核评估工作方案、阶段任务、数据分析报告、学校自评报告、校长报告等主要材料;
5.确定审核评估工作中的重大建设项目和整改方案等。
(二)评建工作办公室
学校评建工作领导小组下设评建工作办公室(以下简称“评建办”),挂靠教务处;由分管教学工作副校长兼任主任,教务处处长兼任常务副主任,并根据工作需要设立专职副主任2名,工作人员不少于4名。
1.贯彻落实领导小组的工作部署,组织协调各专项工作组以及各二级学院、部门审核评估工作的开展;
2.制订审核评估工作方案及工作计划,分解评估指标任务,落实目标责任,细化工作安排;
3.及时汇总和发布评建工作进展情况,梳理与审核各责任单位提交的评估材料,研究和协调解决评建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5.收集、整理、审核各项目组自评综述材料和支撑材料,完成学校自评报告撰写和支撑材料准备工作;
6.制定线上评估工作方案和入校评估工作方案;
7.及时了解评建动态,主动向教育主管部门汇报我校评建工作进展情况,加强与其他院校的工作联系;
8.负责整改落实工作;
9.完成评建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三)专项工作组
评建办公室下设立11个专项工作组,专项工作组由各牵头单位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在学校评建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和评建办公室的指导下,牵头并协调其他参与单位做好本组审核评估的各项工作,其中7个审核项目组具体分工见附件。
1.“办学方向与本科地位”项目组
责任领导:分管党政办公室的校领导
牵头单位:党政办公室
主要参与单位:宣传部、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组织部、教务处、学生工作部、教师工作部、计划财务处、各二级学院
主要职责:
(1)做好本项目组及参与单位的分工,明确工作职责、评建任务和工作要求;
(3)总结、撰写本项目自评报告,做好相应支撑材料、备查材料的挖掘、收集、整理、归档,提出支撑材料目录。
2.“培养过程”项目组
责任领导:分管教学工作校领导
牵头单位:教务处
主要参与单位:学生工作部、招生就业与创新创业指导处、团委、科技处、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信息与网络中心、医学部、各二级学院
3.“教学资源与利用”项目组
责任领导:分管资产与实验室工作校领导
牵头单位: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
主要参与单位:教务处、计划财务处、科技处、信息与网络中心、各二级学院
4.“教师队伍”项目组
责任领导:分管人事工作校领导
牵头单位:教师工作部
主要参与单位:教务处、招生就业与创新创业指导处、科技处、计划财务处、国际交流处、各二级学院
5.“学生发展”项目组
责任领导:分管学生工作校领导
牵头单位:学生工作部
主要参与单位:团委、招生就业与创新创业指导处、国内合作与校友工作办公室、教务处、组织部、各二级学院
6.“质量保障”项目组
主要参与单位:组织部、教师工作部、各二级学院
7.“教学成效”项目组
主要参与单位:教师工作部、学生工作部、招生就业与创新创业指导处、各二级学院
8.数据材料组
牵头单位:评建办
主要参与单位:党政办公室、学生工作部、教务处、教师工作部
(1)负责收集、整理与汇编各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审核重点的档案材料与支撑材料;
(2)负责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管理,数据信息采集,数据信息分析整理和数据填报工作,完成本科教学状态数据分析报告;
(3)按要求准备评估专家案头材料;
(4)提交审核评估申请报告及上轮评估整改情况说明;
(5)牵头起草学校自评报告及自评报告的重要支撑材料。
9.评建工作督查组
责任领导:校纪委书记
牵头单位:纪委、监察专员办公室
主要参与单位:评建办
(1)负责对各学院、职能部门评建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咨询,通报评建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2)对各工作组和二级学院审核评估工作进展和成效进行督查,对工作不力的单位和个人予以批评、问责。
10.校园环境建设组
责任领导:分管后勤工作校领导
牵头单位:基建与后勤服务中心
主要参与单位:保卫工作部
(1)制订校园环境整治工作方案;
(2)对教学实验用房、学生生活用房进行全面维修,完善教学、生活设施;
(3)负责校园环境的卫生、绿化、美化;
(4)加强校园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建立良好的交通秩序。
11.宣传报道组
责任领导:分管宣传工作校领导
牵头单位:宣传部
主要参与单位:评建办、信息与网络中心
主要职责:负责编辑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宣传资料,组织全校宣传和评建工作进程报道,制作评估宣传片,由宣传部牵头负责。
(四)各二级学院评建工作组
各二级学院要成立以联系校领导为责任领导,党总支书记、院长为组长,副院长、副书记为副组长,教研室主任、实验室主任、教授代表为成员的评建工作组,明确评建工作联系人,并报学校评建办公室备案。
1.贯彻落实学校评建工作任务;
2.制订本学院评建工作方案及阶段工作计划,落实评建措施,及时检查任务落实情况;
4.负责本学院各类教学档案、备查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及时向审核项目组及其他评建工作机构提供支撑材料、状态数据、文字材料等各类所需材料;
5.做好本学院教学建设、教学改革特色与亮点的培育与提炼工作;
6.做好专家走访考察现场(包括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展览展示场地等)、专业剖析、深度访谈、汇报材料的准备;
7.做好学校评建办公室交办的其他工作。
五、工作进程
(一)宣传发动阶段(2023年9月-11月)
2.建立机构,细化方案。按照学校审核评估工作总体方案要求,加快工作推进力度,实现人员到位、办公场所到位、工作任务到位。
3.广泛动员,全面部署。召开各层次迎评动员大会,全面部署校、院两级审核评估工作。
4.强化培训,提升能力。组织开展审核评估系列学习培训,切实提高评建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
(二)自评自建阶段(2023年11月-2024年6月)全校范围组织各二级学院开展专业评估和自查自建工作
1.组织自查自纠,落实评建工作。全校各单位要根据《邵阳学院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整改问题清单》(邵院党字〔2021〕9号)文件要求,认真组织开展自查自纠,进行查漏补缺,点对点做好上一轮本科教学审核评估的整改工作,并提交上轮评估整改情况说明;根据《邵阳学院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指标任务分解表》(见附件)要求,围绕审核指标,聚焦每一个审核重点,认真组织开展校内自评,认真总结工作成效,形成各总结性文字材料并整理相应支撑材料。
2.完善制度建设,健全保障体系。根据高等教育发展形势和审核评估要求,对教学、科研、师资队伍建设等的有关文件进行全面清理、修订和完善,明确教学质量保障组织体系及评价反馈机制,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质量保障责任开展工作。
4.整顿教风学风,优化教学氛围。深入开展教风、学风建设,整顿教学秩序、规范教学行为,形成勤奋敬业、积极向上的教学氛围。
5.开展专项检查,强化教学规范。重点开展管理制度与教学基本文件(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大纲、教案、讲义等)、毕业论文(设计)与试卷、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课程教学与实践训练等四个专项建设与检查,补齐短板,提升水平。
6.全面总结自评,形成报告初稿。在全面自评的基础上,各单位对负责的审核评估要点进行总结,完成审核评估《自评报告》初稿及支撑材料整理。
(三)预评整改阶段(2024年6月-9月)
1.邀请专家预评,查找评建问题。学校邀请校内外专家组成评估专家组,对学校进行一次预评估,全面检查审核评估工作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2.研讨整改方案,落实整改任务。根据预评专家意见,研讨形成学校整改方案,落实整改任务。各单位根据预评估的意见和建议,加强存在问题的整改,对存在的差距进行针对性建设,充实各项材料,持续改进。
3.完善自评报告,深化教学建设。总结前期工作,研究和解决各种问题;进一步完善自评报告、支撑材料;拟定专家组到校工作方案、接待方案和专家评估案头材料。各单位继续加强对存在问题的整改,确保各项工作全面落实。
1.线上评估(2024年10月)
(1)做好专家线上评估各项服务工作;
(2)根据线上评估情况,修改完善自评报告、支撑材料、专家案头材料、基本教学状态数据分析报告等;
(3)优化完善专家入校评估考察走访、听课看课、座谈访谈等环节方案。
2.入校评估(2024年11月)
(1)做好线下考察准备工作,为进校考察专家组提供便利的工作条件,做好专家组进校考察的接待、联络和服务保障工作;
(2)进一步营造氛围,调整状态,激发热情,上下协调,全力以赴,热情、周到、细致、高效迎接专家组进校评估;
(3)完成评估专家组进校考察时的校长工作报告及PPT制作。
(五)总结整改阶段(2024年12月-2025年12月)
1.以问题为导向,依据专家《审核评估报告》,全面排查本科教育教学薄弱环节及存在问题,提出针对性解决举措。
3.落实整改措施,接受整改回访。学校开展为期一年的整改工作,撰写整改工作总结并上报,接受上级部门的指导、监督、复查。
六、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广泛宣传,认识到位
审核评估是国家对高校办学水平和办学实力的全面检验,评估结果对我校的发展和社会地位的提高有重大影响。学校各级领导干部和全体师生员工必须充分认识评估工作的目的、意义和作用,切实树立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心的思想,高度重视,广泛宣传,精心组织,全员参与。
(二)服从大局,统筹安排,协调到位
(三)把握内涵,健全制度,落实到位
各单位要深刻领会各项审核项目的内涵,准确把握审核评估指标的内容、形式以及所应提供的支撑材料;要分阶段及时总结迎评工作,做好迎评工作日志,对有关迎评工作的会议、决议等做好记录;要建立迎评工作资料管理制度,评估资料由专人管理,有专门的存放场所。
(四)突出优势,及早规划,建设到位
审核评估重在建设。各单位需把软、硬件建设工作放在突出位置上,按照审核要点逐一检查,及早发现薄弱环节,及早提出建设规划,及时落实建设方案。
(五)狠抓落实,讲求实效,督查到位
审核评估强调的是日常工作状态,强调的是学校建立一套能动的良性循环体系。在自评工作中各职能部门一定要经常深入教学第一线,考察的形式要多样化、范围要广泛化,实实在在总结成绩、查找问题,任何结论都须有事实依据,对各单位的工作要诊断准确、全面,在整改过程中,各单位必须扎扎实实、认认真真进行整改,各项整改措施必须落到实处。
七、保障措施
(一)加大宣传培训力度
加大迎评工作的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迎评氛围。加强对评估政策、评估范围、迎评方法、迎评经验等学习与培训工作。按迎评工作的不同阶段,对全体师生员工进行分层次、分类别,有针对内容的培训和动员,明确工作职责,调动和发挥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形成“人人了解评估、人人重视评估、人人关心评估、人人参与评估”的良好氛围。
(二)健全迎评工作制度
根据迎评工作需要,建立健全迎评工作制度,主要包括:党委会研究迎评工作制度、审核评估领导小组工作会议制度、评建办公室例会制度、迎评工作督查、考核、责任追究与奖罚机制和教学单位迎评工作制度,保证迎评工作有章可循。
(三)严格迎评工作责任
在迎评过程中,进一步严肃党纪、政纪,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任务到人,责任到人;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作为迎评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切实负起责任;要坚持从大局出发,服从统一安排调度,努力做好迎评的各项工作。
(四)完善迎评保障机制
学校设立迎评工作专项资金,进一步加大对本科教学的投入,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和教学环境,尽最大努力,对迎评工作给予人力、财力和物力支持,确保各项迎评工作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