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员工进入阿里之后,都会经历三个时期的培训。
首先是入职后27天的专职培训,在这27天之内,新员工将接触到三大类培训,即文化制度类、产品知识类、技能心态类,这三者的课程比例分别是42%、28%、30%。
上岗后,新员工还将接受3-6个月的融入项目培训。一般而言,上岗第一天,新员工将会被介绍给团队成员,在一个月之内,还将安排团队聚餐。接下来,在一年之后、三年之后和五年之后都分别有不一样的培训内容。
阿里的人才观念坚信,很多小白兔其实是放错了位置的明星,因此在阿里人才培养中,最重要的一环便是轮岗。
阿里鼓励员工轮岗
在阿里巴巴的管理体系中,对人才是特别敏感的。阿里巴巴有一套自己的人才盘点体系,即20%是最有潜力的,70%是潜力一般的,10%是没有潜力的。
阿里巴巴人才管理中最为外界所知的一点是鼓励轮岗,这就意味着,一位员工的能力并不是一位主管说了算,而是多位主管共同评价的结果,这就让员工得到了相对公平的评价。阿里巴巴员工的盘点是随时进行的,主管可以每天对其员工进行评价,甚至可以记录下具体事件,而每换一次主管就会获得一次评价。
比如副总这个级别有10个人,也要很明确:谁是副总中最优秀,表现最好的20%,谁是最差的10%。
在阿里巴巴的每个业务部门,都相应地设立了“政委”这个角色,“政委”的主要任务就是传播阿里巴巴的价值观。员工的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员工的工资、奖金以及晋升。
阿里巴巴将员工的能力评价分为三层
其中,价值观的审核占据了基础能力的75%,其次是流程能力的15%,以及专业能力的10%。
小结:一个好的激励计划,是以员工的需要为方向的。考核是追求公司要的,激励是满足员工要的。公司需要什么就考核什么,员工需要什么就激励什么。通过满足员工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个人诉求、需求,获得员工的认同与能量的给付,最终实现共同的目标。
阿里巴巴马云几个观念:关于员工激励
也许有朋友看到这会觉得阿里那么大的企业,他的模式也不适应我企业的情况啊,那么中小微企业如何设计目标激励更有效?
(1)激励的短期化。
(2)激励的丰富与多元化。
将各种目标成果细化,细化到不同方向与阶段的成果与标准,并进行一定的组合,从过程到结果,从小目标到大目标,都有激励设计,使激励无处不在,处处发力。
(3)目标与激励的清晰化。
用数据与实例表述,做到清晰明了。无论是目标数据,还是激励政策、分配制度,都要站在员工的立场,用员工的思维方式与语言去表达、描述。
那么、企业如何给员工设计薪酬绩效模式,更为合理呢?
一下为大家推荐一本书《绩效核能》,受上万企业主和导师的推荐,教你如何让企业和员工达到共赢,给员工加薪不增加企业成本,PPV模式、合伙人等,内有数十行业案例,附送学习视频请点击进行购买
KSF薪酬全绩效模式:基于人本增值的加薪方案(数据说话、结果导向、效果付费、价值分割、薪酬分块。)
作为老板要懂得和员工分钱,会分钱的老板才能更好地激励员工和留住员工。
想要让员工获得高收入留住员工的同时,但不增加企业的成本,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员工的收入来自他创造的结果。当员工为自己干,多劳多得,他自然不会轻易选择离开。
KSF是一套给员工提供加薪机会,又不增加企业成本,以此激发员工拼命工作的薪酬方案。
一、首先,找出该岗位可以作为加薪依据的6-8个指标
二、然后,根据历史数据,找出可以作为加薪标准的平衡点
平衡点一头连着企业利益,另一头连着员工的利益。
平衡点是根据历史数据的来,老板员工都认可。
对员工来说,只要做的比过去好,自然可以拿到更高的收入;
对企业来说,超过平衡点给员工加薪也没有增加企业成本,相反,员工拿得薪酬越高,说明企业的业绩做得更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