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培训贷”套路应警惕-新快网-新快报官方网站(明天报纸今晚看·能见报的博客)
中国消费者协会(下称“中消协”)提醒消费者,在支付培训费用时要避免一次性交纳过大的金额,要特别注意甄别打着包高薪就业的幌子诱导办理“培训贷”,避免掉入不良商家的“骗局”。
■新快报记者杨依泓
学生投诉
想赚钱却变贷款“分期”利息高达18%
这些“福利”听起来很诱人,但小北发现,其实就是让她先贷款,再用接单的钱还贷款,“而且利息还不少”。一份小北提供的“分期付款培训协议”显示,该项培训费用总额为4880元,分为12期,每期需缴纳培训费406.67元、手续费73.20元。也就是说,这笔“分期”利息高达18%,超过了民间借贷利率司法保护上限定为LPR的4倍的标准。此外,合同里还规定,提前付款应支付手续费,“手续费金额按照剩余应付培训费用总额的5.00%计算”。违约金方面则规定“乙方未按本协议约定完成付款义务的,每延迟一日应向甲方支付培训费用总额0.05%的违约金”。小北对记者说:“我原本是想找份兼职赚点零花钱,没想到钱还没见到一分,差点就贷款被背上‘负’资产。”小北将自己的经历发上网,“没想到有那么多人都和我有类似的经历。”
小阳还向记者提到,培训课老师在明知他是学生的情况下,为了让他“顺利”借到钱,不断诱导他在分期页面选择“不是学生”。而小北也表示,培训班老师对她说过不少“诱导”贷款的话术,例如“大学生小金库不够是正常的,现在投资自己是为了更快实现经济独立,你可以先交100的首付,剩下的办理12期分期,一个月也就300多”“大学生也是可以借贷的”……
记者探访
推介兼职为虚,推销贷款课程为实
记者又报名了其他几个课程,发现“培训贷”的套路几乎如出一辙:从找兼职出发,被“能接单”“0基础学习”的课程吸引,在学习过程中被诱导贷款进阶课程带来的各种利好,至于风险则只字不提。若消费者手头钱不够,便推荐签借贷分期付款以便“继续学习”。倘若你的支付宝“芝麻信用分”不够,就会被推荐使用倍好付平台贷款。最终,不少人和小阳一样,技术没学到,兼职没兼到,钱更是没赚到,只背负了贷款和高额利息。
律师说法
要勇于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中消协提醒
要多方渠道了解培训机构口碑
2021年,教育服务首次进入中消协”公布的服务类投诉前十榜单。近日公布的《2022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中,教育培训类投诉达69164件,占服务类投诉的6%,位列服务类投诉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