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核员是做什么的据悉,审核员是经过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继而由权威认证机构评估、审核,具备从事审核工作素质和能力的个人。是做传达和阐明审核要求,有效地策划和覆行被赋予的职责。
1.审核员的职责,遵守适当的审计要求;沟通和明确审计要求;有效地计划和执行分配给他们的职责;意见的记录;审计结果的报告;验证所采取纠正措施的有效性;接收、储存和保管与审计有关的文件;按要求提交这些文件;确保这些文件的保密性;认真处理特殊信息,配合和支持审核组长。
2.审核员应当具备的素质:有道德,公平、可靠、忠实、诚实和谨慎;心胸开阔,即愿意考虑不同的意见或观点;善于沟通,即与人灵活沟通;善于观察,即主动了解周围的环境和活动;有感知能力,既能本能地理解和认识环境;适应能力强,即容易适应不同的情况;毅力是指坚持不懈地实现目标;判断清晰,即根据逻辑推理和分析及时得出结论;自力更生,即独立工作并在与他人的有效互动中发挥作用等。
3.审计范围分类:全面审核,例行审核是指对管理体系进行的定期全面审核,旨在改进管理体系或获得认证和注册。部分审核。专项审计是指根据不同需要,对管理体系要素进行选择性审计,以改进或专注于某一部分工作。跟踪审核,后续审核主要用于验证上次审核后的纠正措施是否得到实施和有效,以及不符合项是否已消除。监督审核,也是一种特殊审核,监督审核主要用于验证其是否继续满足认证标准的要求,是促进管理体系有效维护和持续改进的主要手段。
审核活动针对的管理体系或管理活动受审核组织的不同而显得复杂和多样,审核员在收集审核证据、形成审核发现等方面,很难做到客观的评价。因此,审核过程中人的因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审核人员的能力决定了人们对审核过程的信心,也决定了审核结果的可信度。
审核员的能力构成通常可理解为:个人行为+通用知识和技能+特定领域知识和技能。
除审核人员个人行为要求外,审核员所需知识和技能由通用和特定的知识与技能两部分组成;
对审核过程的信心和达到其目标的能力,取决于参与计划和实施审核的人员的能力;
应通过一个过程对人员能力进行评价,该评价过程应考虑个人行为表现,以及运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是通过教育、工作经历、审核员培训和审核经历所获得的;
对审核员能力的评价,除依据机构制定的能力准则外,还应考虑审核方案及其目标的需要。
审核员应具有符合人类公德的良好的思想品质和是非观,应保持公正性、客观性、诚实正直;应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应依据证据说话,不做虚假不实的评价和结论;审核员应该珍视自己的工作身份和地位,并对自己的知识、技能,以及形成的能力,有正确和清醒的认识,以便在工作中时刻保持真诚和谨慎的态度。
审核员应系统地掌握通用知识、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通用知识包括合格评定基础知识、认证认可法律法规知识、审核技术基础知识等内容;基本技能包括沟通技巧、逻辑推理能力、文字表达能力、信息收集汇总和整理的能力等;专业技能包括审核能力、理解组织意图的能力、风险管理能力、审核组长的能力等。
审核员是认证机构的脸面,是与获证企业面对面的接触点,是客户满意的最直接表现,其好坏直接关系到认证机构的生死存亡,所以对于审核员队伍的建设各认证机构都非常重视,也各有千秋。那么,企业喜欢什么样的审核员呢
少数审核员审核过程中不愿意触及企业深层次的问题,整个审核下来,话说了不少,但总结起来空洞无物,套话连篇,这需要深化管理,那需要进一步细化,要加强培训,注意责任分解等等大家都知道的话,揭开点盖,就是不往深里说,话说的都对,但就是如隔靴挠痒,让人无可奈何。也有审核员,不怕企业领导面子难看,有问题说问题,哪怕当时闹的不愉快,事后企业多数还是会觉得这样的审核员更好。
相对来说,多数获证企业是能够按照认证的流程配合审核组完成审核任务的,但也有少数企业,只是因为市场需要才被迫认证,热情不高,审核的时候,咨询人员出面,企业领导不露面,只少数工作人员和咨询人员应付审核组,对于这类企业,很多时候审核组也很无奈。
更多的时候,审核组表现出来的是高效勤勉诚恳的敬业精神。因为审核任务的繁重,要求审核员要今日事今日毕,不能拖延,否则会影响之后一连串的审核任务,很多时候企业都对审核组表现出来的高效表示钦佩。尤其是绝大多数的审核组对企业的问题能做到直言不讳,虽然面临很大的挑战,但每次都能顺利完成,赢得了企业的尊重。
审核员奋斗在认证一线,很多感人的事迹淹没在繁琐的工作当中,审核员是可以赢得也应该赢得企业尊重受企业喜欢的人,当然这也需要我们审核员恪守己任,坚持原则,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这样才能真正成为受企业欢迎和喜欢的审核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