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大学还是选专业?真是个恒久不变的问题。
最近,全国各地都陆续开始高考志愿填报了。要选什么专业才能“避坑”,就业好呢?我们也曾经被这些问题困扰过。
在此之前,小编特地做了一个调研,问问已经进入社会工作的朋友,回头看,是否还会推荐自己就读的专业,对专业的看法会有哪些变化。
那么,进入工作后,你还会推荐你的专业吗?你对你所就读的专业又有哪些改观呢?
张语工作7年旅游管理
不推荐,因为就业面窄、且学科差,别人瞧不上。
不过,旅游管理让我的社会性变得更强。
等一阵风工作5年公共管理
进入工作还是推荐这个专业,它提供给我一种长远的思考维度,有更开阔的视野和思维,不被困于现有的烦恼。
它让我考虑事情的角度更有战略性,懂得运用整合各类资源,更能沉得下心,朝自己的既定目标去努力。
玲工作1.5年经济学
不推荐。
读完这个专业后,我思考问题的方式总是会不自觉的用经济学思维,是理性化的。
晓晓工作7年汉语言文学
不推荐,考公竞争太大,体制外需求很小。
读了汉语言专业后,整个人都变得文绉绉的。
王姐工作3年法律
推荐,法学就业的方向还比较多,毕竟有法考这个天然的门槛在。
它让我的决策和看问题的角度更谨慎更理性了。
李大仁工作3年工程机械运用技术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某些人值得推荐,某些人就不值得推荐。
任何人任何时候都在变,我觉得自己改变的因素不在于其他,只于自己的三观和性格以及自己的阅历和感受等。
关关工作5年社会工作
随风工作20年电力系统自动化
推荐,作为技术性工种,在中国,该专业随着国家的发展并没有变成夕阳产业,还有发展的空间。
它给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就业平台,在这个平台当中,相对来说还是讲专业性,讲个人奋斗的,受其他干扰会少一些。
轩工作5年民族学
进入工作后,我还是很推荐别人学民族学的,他能带给人一种别样的思维方式和一些实践上的指导!并且很有用。
兰子工作10年地理科学
如果是爱好那么建议选择,如果是为了工作,那不建议选,就业面太窄,考公以及就业都比较窄。
我从这个专业里学会了统一辩证的思想,明白了任何事都是辩证的统一。
刘东工作2年采矿工程
不太推荐,工作环境不好。
晓敏1年社会工作
不推荐,因为干这行工资不高,费脑,需要对工作的认可、激情。
潘桃工作12年人类学
现在工作内容跟专业一点都不相干,但是我还是推荐这个专业。
它提供给我一种综合能力看社会。其实我觉得一切人文学科都是如此,说它没用好像真的没有实际产出提供给社会,说它有用倒是有一点,就是让我们有大局观看待一切社会问题,改善我们看人看事的心态。
以前的我貌似没有什么精神内涵,现在的我已是云淡风轻的内心安宁的人。
一米工作6年预防医学
因人而异。
读这个专业需要很强的社会责任感,还有好运气才能找到对应工作,公卫专业对口招聘并不多。
李工工作3年工程管理
“非常推荐”。
因为非常锻炼人。
让我从小白脸变成了油腻老头。
莫言工作4年园林技术
但因为喜欢花草,所以选择了这个专业,又更加了解自己的热爱,也无悔了。
吴老师工作15年地理学
推荐,越做越喜欢,收入也不错,人生也很精彩。
西妍工作8年生物技术
不推荐,因为本科不好就业,研究生博士又太难读。我现在从事的就是和专业无关的工作。
岳岳工作4年社会工作
进入工作后,我推荐我的专业,但我不推荐大家进这个行业。
首先是生存生活问题,行业整体的薪资待遇偏低,单靠情怀很难生存的。
其次,专业所学在实际工作的开展中发挥的空间没有想象的那么大,容易有落差(虽然专业所学对自我成长具有比较重要的作用);
最后,在可以做更多选择的时候,得认真做规划,多做尝试。
贾工作5年风景园林
带给我一个永远是社会底层的职业——乙方。
不难发现,不少人都认为在大学里学到最重要的是思维能力,而不是具体的专业知识。
其实工作后,我甚是觉得年轻读书时,总念叨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颇为有道理。读了技术型的理工科专业,要自己实操,积攒经验。读了所谓“无用之学”的文科专业,更得自己提前规划,提升职业竞争力。专业只是个人发展的起点,但绝对不是终点,更不是决定点。太多的案例表明,随着年龄增长,专业对一人的影响越来越小。
总言之,不困于专业之中,去探索更多可能性,才是人生选择的法宝。
希望我们都能在工作中找到充满活力的,更成熟的自己,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收获我们想要的职业生活。
铛铛铛铛铛
小伙伴们快来参与领好礼吧
惊喜福利
海蓝之谜精粹水
2、『星标』或『置顶』花样深圳
参与活动领取
花姐将选取3位幸运儿送出礼品
公布方式:
中奖结果将会在每(周一)推文文末公布
为了避免错过自己的获奖消息
花姐建议各位宝们:赶紧星标/置顶,准没错
如果再给你一次机会
你还会选择你读的这个专业吗?
内容:微博、知乎、网络等
图源:摄图网、网络等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深圳那些带电脑在星巴克工作的人,他们都是做什么的,月薪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