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内夫妻财产分割案例分析报告(附典型案例裁判要旨)

2011年8月13日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以下简称《婚姻法司法解释(三)》)首次对婚内夫妻财产分割作出规定,允许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在另一方“严重损害夫妻共同财产利益”及“不同意支付医疗费用”情形下请求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民法典》直接吸收了该司法解释的规定。

一、检索背景及裁判概况

(一)婚内财产分割纠纷案件数量逐年增长

以《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第4条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截止2020年10月25日,中国裁判文书网所公布的涉及该条文的裁判文书共计552份,呈逐年增长趋势。

经人工阅读筛选,诉讼请求中明确提出婚内财产分割的裁判文书268份,为本次梳理分析的样本。

(二)纠纷案由及案件类型

婚内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案例涉及众多案由类型,常见案由为分家析产纠纷、婚姻家庭纠纷、共有类纠纷、所有权类纠纷、执行异议类纠纷、扶养类纠纷、婚内财产分割纠纷、夫妻财产约定纠纷、其他婚姻家庭纠纷、其他所有权纠纷等。

我们发现,该类案件呈现出一些地域特色,如:上海、北京地区案件集中在请求分割拆迁利益方面;江苏地区以同居析产提起诉讼较多(实质均为婚内财产分割,原因主要为结婚证及婚姻档案遗失、未达婚龄结婚等)。

(三)纠纷原因及当事人婚姻状况

纠纷的主要原因为损害夫妻共同财产利益、不支付医疗费用、其他纠纷:

1.损害夫妻共同财产利益。主要表现为:(1)一方擅自取出存款、将存款转给第三人;(2)一方擅自处分房屋、车辆及股权等,如出售转让、过户给自己与前妻(或前夫)所生的子女等;(3)拆迁安置补偿款项由一方控制,另一方无法支配;(4)夫妻共同财产因一方个人债务被强制执行。

2.不支付医疗费用。包括不支付本人医疗费用及不支付子女、父母医疗费用。

3.其他纠纷主要为各种原因导致的分家析产纠纷。就当事人的婚姻状况而言,执行类案件均系夫妻关系尚存续,对夫妻是否起诉离婚及是否处在分居状态等未重点审查。其余案件中夫妻双方多系法院判决不准离婚(或驳回离婚请求)后,或虽未起诉离婚但长期分居(包括因感情破裂分居及老年人因客观原因跟随子女居住或入住养老机构等),且多数系再婚。

(四)分割的婚内财产类型

分割的婚内财产主要为房屋和钱款,也涉及股权、投资款、车辆、债务等。大量案件因一方擅自出售了房屋、股权、合伙份额、车辆等,当事人不得不主张分割相应款项。

(五)裁判结果

在本次梳理的268例婚内财产分割案件中,未支持分割167例,支持分割101例,支持分割率约为37%。

1.支持婚内财产分割的主要情形、分割方式、分割对象及分割比例

在支持婚内财产分割的案例中,以“损害夫妻共同财产利益”为由分割的案件76例,占比约75%;以“不支付医疗费”为由分割的案件19例,占比约18%,其中有18例系本人患病,仅1例系未成年子女身患重病。此外尚有6例其他情形,包括执行异议、代为析产等。

在分割方式上,钱款均直接进行实物分割,而房产主要以确认份额方式分割。偶有案例因情况较为特殊,如原告方因伤残需支付医疗费用主张房屋折价款,法院予以支持。还有个别案例,法院判决确认股权比例及债务清偿份额。

在分割比例上,平均分割的案件86例,即85%的案件为夫妻双方平分,其中大部分原告主张平分,小部分请求依法分割。另15例案件法院判决转移隐藏夫妻共同财产一方适当少分,其中有7例无过错方的分割比例为60%左右,有3例无过错方分得70%,另有1例法院判决房产及公积金扣除合理开支之后的余额全归原告方,但该案系婚生子重病难以得到及时治疗被告不履行抚养义务,情况尤为特殊。此外尚有4例,法院认为损害财产方对财产的取得贡献较大应适当多分,无过错方分得比例为40%左右。

2.未支持分割的案件,主要集中在缺乏证据证明严重损害夫妻共同财产利益,不符合婚内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法定情形。典型情况有:

(1)一方有转移财产的嫌疑,或提起分割诉讼为了防止转移隐藏,法院均不支持分割。

(2)部分案件法院考察转移隐藏的财产数额或占整体夫妻共同财产的比例,数额不大或者比例不高,法院认定尚未造成重大损害,不支持分割。

(3)如离婚案件正在诉讼过程中,大多数法院认为夫妻财产分割可以在离婚案件中处理,本案不支持分割,也有部分法院判决分割。

(4)部分案件结合当事人的实际生活需求情况(如双方均有老年人需要照顾、对方患病、唯一住房),认为分割可能导致配偶方权益得不到保障,不予分割。

(5)对转移财产进行分割,未转移的财产不分割。

二、争议问题及裁判观点

(一)确认份额是否属于分割共有物

实务中,存在针对登记在夫妻一方名下的共有房屋,另一方请求确认其享有(占)份额的情形。此时,确认份额请求是否属于分割共有物不无疑问。

对此,笔者赞同“分割是指对共有财产的区分。也就是将共有的财产通过分割变为各自所有。而共有性质的变化,变化后仍然是共有房产,所以不属于分割。”同时,仅仅确认份额通常难以实现当事人的诉讼目的,双方的实质纠纷仍未解决。实务中,存在一审法院对夫妻共同财产以确认各占50%份额的方式予以“分割”,二审法院以并未解决该房屋的纠纷,存在事实认定不清的情形为由发回重审的案件,这在一定程度也印证了前述观点。

但是,“在申请人决定转变共有模式的时候起应视为打破共有关系的一种选择,其与分割共有物是有着相同或相似之处的。”因此,可以将确认份额的请求作为一种不准确的诉讼请求,而实质认定原告系请求分割共有物。

典型案例:(2018)津02民终4188号

裁判要旨:原告与被告现仍处于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在夫妻共同财产即上述房屋产权所占份额已经确认的情况下,原告起诉要求确认其享有房屋产权0.5%的份额,实际诉讼目的为通过确认份额达到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要求。

(二)分割的对象与分割结果

在分割对象方面,存在对全部财产进行分割还是对部分财产进行分割的争议。有观点认为,“对婚内共同财产进行分割时,既要分割积极财产,也要分割消极财产。这里的消极财产是指共同债务。”

在分割后果方面,有观点认为,“夫妻之间从此开始适用分别财产制,原先的约定财产制或者法定财产制不再适用。分割财产之后,夫妻对各自的财产自行行使权利。夫或妻一方所负担的债务,另一方不负偿还义务。”但相反观点认为,“以非常财产制为前提的共同财产分割,在共同财产分割后,夫妻双方施行分别财产制;由于我国《婚姻法》没有这一制度,因而应当理解为分割共同财产后,夫妻对将来的财产仍然实行共同财产制。”

笔者认为,婚内财产分割原则上是对部分财产进行分割,分割后并不导致开始适用分别财产制。其理由为:

1.如果认为是分割所有共同财产,此时就“应当在尽量不影响夫妻共同生活的情况下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法院应当在考虑夫妻的财产状况和收入能力的基础上,确定夫妻双方各自应当承担的子女抚养教育费用和家庭生活费用,并在判决书中写明夫妻各自支付的数额、周期以及支付的方式”,这在实务中很难落实。

2.“婚姻法没有规定夫妻法定情形下的分别财产制,作为夫妻共同共有财产制度的补充。但物权法仍然对共同共有财产受侵害情形下的救济作出规定。物权法第九十九条规定在有重大理由的情况下可以不解除共有关系而分割共有物。本条司法解释规定就是对上述‘重大理由’在夫妻共同财产制度情形下进行解释”。据此,司法解释并未采纳夫妻分别财产制,在分割时并非对所有财产、债务进行分割,而是仅针对部分财产进行分割。

3.从实务裁判来看,原告通常也仅针对特定财产提出分割,分割后适用分别财产制的观点有违不告不理原则。

(三)对“不损害债权人利益”的理解

从《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的起草过程看,“增加不得损坏第三人债权的要求”系国务院法制办公室提出的意见。笔者认为,婚内财产分割“不得损害债权人利益”,但也无需在条文中单独予以强调。主要理由为:

1.“不损害债权人利益”缺乏具体判断标准,在婚内财产分割案件中很难查实是否损害债权人利益。在实务中,有的法院要求原告“证明其要求分割共同财产未损害债权人利益。”显然,原告很难就这一消极事实进行举证。

3.《民法典》第1066条的表述为“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夫妻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分割共同财产”,未再强调“不得损害债权人利益”。

典型案例:(2017)川1803民初503号

裁判要旨:原告以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被告将夫妻共同所有的房屋在房管所和国土局登记在被告一人名下,单独所有,侵犯了原告的合法权益为由,请求确认夫妻共同所有的房屋中原告享有50%的份额,但是该房屋已在房地产管理所办理了借款抵押担保登记,抵押权人依法享有抵押财产的优先受偿权。如夫妻对诉争房屋进行分割后,不利于债权人某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对抵押财产行使优先受偿权。因此,原告的诉讼请求,本院不予支持。

(四)本人患病是否属于分割事由

《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第4条第2款将“不同意支付医疗费用”情形限定为“一方负有法定扶养义务的人患重大疾病需要医治”。在实务中,配偶本人患病是否属于该条规定的分割事由,存在争议。

(2)“夫妻有相互扶养的义务,其中扶养义务既包括生活上的扶助,更包括一方患病时的扶持,因此在一方患病时,另一方应当以支付医疗费用等方式保障患病方受到医治。其不履行该义务的,患病方有权要求其支付医疗费、履行法定扶养义务,另一方不自动履行已生效判决书的,可通过强制执行程序实现对其个人财产和夫妻共同财产的处置,不需通过本条规定的方式来实现救济。”

典型案例:(2020)赣10民终387号

2.相反观点认为,根据举轻以明重的法理,配偶本人患病属于该条规定的分割事由。

典型案例:(2019)黑0882民初1401号

1.亲属关系较远的被扶养人患病尚有权要求分割共同财产,作为至亲的配偶本人患病反而不能要求分割共同财产,这明显有悖于法理、情理。

2.虽然患病配偶可以要求对方履行扶养义务,但通常仅能主张已经发生的费用,且不针对特定财产。若双方仅有房产等情形下,如不支持婚内财产分割将可能导致患病配偶难以及时、有效地通过处理财产获得治疗款项。

3.是否需要婚内财产分割取决于当事人的选择与判断,从笔者检索的裁判文书来看,实务中绝大多数案件均为配偶本人患病而非其他被扶养人患病。

(五)损害共同财产时能否不分或者少分

1.有利于制裁违法行为,保护配偶合法权益。

2.与《民法典》新规一致。《民法典》第1092条修改了《婚姻法》的规定,“不再限定上述恶意处分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夫妻共同债务的行为发生的具体时点,转而强调上述行为与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之间的关联性。实务中,只要能举证证明上述恶意处分夫妻共同财产行为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的行为目的是变相减少可分割的夫妻共同财产,从而让夫妻另一方少分财产即可。”即“无论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行为发生于离婚诉讼前还是离婚诉讼中,均不影响本条规定的适用。”

典型案例:(2019)川0704民初1710号

裁判要旨:被告张某明知委托事项是办理案涉房屋的抵押贷款,也明知贾某对此不予同意,仍然进行委托办理,且虚构离婚事实的贷款申请资料上均有“张某”签名,也能够充分证实张某存在隐瞒贾某处分夫妻共同财产的恶意,故意使贾某丧失了对共有房屋的平等处分权。无法认定其贷得款项实际用于了夫妻共同债务偿还,现款项去向不明,贾某显然丧失了对贷得款项的支配使用权。张某转移夫妻共同财产的行为成立。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十七条第二款“夫妻对共同所有的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第四十七条“离婚时,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的一方,可以少分或不分。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之规定,案涉房屋分割中张某应不分或少分。考虑张某转移夫妻共有财产所涉金额较大,主观过错严重,故酌情确定张某仅能分得该房屋30%的份额。

婚内财产分割案例研究小组成员名单:第一部分执笔人胡小敏,第二部分执笔人蒲毅;参与人还包括唐应欣、谢一铵、赖俊臣、苏秋文、马金花、刘娜。

THE END
1.丈夫出轨家暴还转让公司,妻子一怒之下提起诉讼,要求分割婚内财产因此法官支持了萌萌的主张,并将婚内60%的财产判归萌萌所有。 林语堂说:“美满婚姻,需要夫妻彼此的习惯;就像一双旧鞋,穿久了会变得分外合脚。”能够携手走一生的夫妻,未必一开始就会琴瑟和鸣。 婚内财产分割制度,实际上是赋予了婚姻中财产受到损害、弱势一方存在法定情形的时候,有权要求分割财产的权益,更加体现了https://m.btime.com/item/46hk5vek6gj9m79qsodv0upvt2g
2.房屋分割纠纷——夫妻婚内获得多套房屋离婚时就价值无法协商分割2017年1月17日,秦先生再次诉至法院,要求与孙女士离婚并分割夫妻共同财产。孙女士提出A号房屋与B号房屋为夫妻共同财产,要求一并分割,秦先生不同意分割。法院判决秦先生与孙女士离婚。对于A号房屋和B号房屋,因涉及到案外人秦某兰、秦某芳(二人均系秦先生姐姐)起诉秦先生借名买房纠纷一案,法院认为双方可另案解决https://wenji.64365.com/118550/
3.北京离婚律师——夫妻离婚时写无财产但其实有房屋,女方起诉分割案例一号房屋亦具备分割条件,应当予以分割。二号房屋离婚时尚未办理所有权登记,离婚后登记到郭先生名下,后被郭先生出售。故诉至法院,请求法院支持原告的诉讼请求。 被告辩称 郭先生辩称:不同意蒋女士诉讼请求。蒋女士提起本案理由是离婚后财产纠纷,2013年离婚,是在民政局,现在蒋女士起诉时提交了离婚协议,其中第二条写明https://m.66law.cn/lawyers/s230423d543e3f_i1319050.aspx
4.婚内财产协议无效案例律师上海《婚内财产协议》与两份离婚协议均系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双方应按上述三份协议的内容履行。系争公司由双方在婚姻存续期间创立,虽经增资及股权变更,但一直无除原、被告外的其他股东,在《婚内财产协议》中亦明确了上述事实,故该公司系夫妻共同财产,现双方已离婚,原告提出分割,并无不妥,应当准许。根据《婚内财产协议》第https://blog.sina.com.cn/s/blog_4e1ba45101030sau.html
5.《人民司法》婚姻家庭61个案例裁判观点精选(20092016)【裁判要旨】离婚时双方未就夫妻关系存续期间购买的公司股票进行分割,离婚后一方持有股票并经过数次转化和投资,最终股票大幅增值,另一方发现并起诉分割股票收益的,基本原则是将股票的原始价值及产生的自然增值、孳息认定为共同财产,这涉及分割节点的选择与自然增值、孳息、投资性收益等概念的辨析,并根据分割节点相应地调整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608471.html
6.最高法刊选70个婚姻家庭案例裁判观点(2017最新增补版)29. 离婚未成已履行分割财产协议的法律效力(人民司法第2012年14期) 案号 案例刊于《最高人民法院公报》2011年第12期 机构 广东省肇庆市中级人民法院 裁判要旨 婚姻当事人为离婚达成的协议是一种要式协议,即当事人达成离婚合意,在协议上签名才能使离婚协议生效。 双方当事人对财产的处理以达成离婚为前提,虽然已经http://m.jsjblaw.com/nd.jsp?id=79
7.“涉外婚姻案件法律实务”专题研讨会综述研究成果(三)境外财产分割 1.境外财产能否在境内处理 涉外婚姻家庭案件涉及到境外财产的处理时,一般存在举证难、法律适用难、承认与执行难几大问题。对于在境外的财产,目前国内法院可以进行处理,但也有许多法院不做处理。 案例7:一对中国夫妻,男方在婚前购买了澳门的房产,后双方准备离婚,要求分割该套房屋。一审法院认为,不动https://www.lawyers.org.cn/info/ecd56e75bea24fada55d6726fa49f8a4/
8.婚内私自炒股亏损,配偶可分割婚内财产?投教121南方+“本案就属于第一种情形。”迟舜雨表示,在司法实践中有不少婚内分割财产的案例,在山东滨州中院2022年的一例典型案例——丈夫在房屋拆迁后将夫妻共有的安置房指标在未经妻子同意的情况下转让至孙子,法院认定属于擅自转移夫妻共同财产。考虑到丈夫将拆迁款全部提取,并未对该行为合理解释,夫妻二人虽未离婚,但早已分居,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308/18/c8008402.html
9.裁判梳理:离婚案件中,尚未取得所有权的房屋如何分割?笔者将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及其司法解释、地方法院办案指引、过往各地法院司法裁判案例[1]等,从夫妻共同财产范围的认定、夫妻共同财产分割原则、特殊性质不动产具体分割方式等三个方面对前述三种特殊性质不动产之分割及裁判规则进行简单的探讨。 ” https://www.360doc.cn/mip/1118572384.html
10.案例评析男方签订婚内财产协议不久起诉离婚女方要求撤销协议而在本案中,法院通过综合判断婚内财产协议签订时情形、双方离婚诉讼情况等,支持了女方要求撤销协议的主张,进而在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未依照协议约定,而是按照婚姻法一般财产分割原则予以处理。 原标题:《【案例评析】男方签订婚内财产协议不久起诉离婚 女方要求撤销协议获支持》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0143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