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路上的城市记忆沈报早读新闻中心

在中国,几乎每座大城市都有一条中山路,几乎每一条中山路都在老城区。它或许是这个城市商业最繁华的大街,或许是一条充满特色的网红打卡地,或许是交通最繁忙的所在,或许在世事变迁中,已退隐成一条相对幽静的小巷。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共有中山路187条,这在全世界都是一个独特的现象。顾名思义,中山路的命名,是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中山路的出现大概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次是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比如南京、广州和上海;第二次是在抗日战争胜利后的1946年左右,很多城市将原有的道路重新改名为中山路。全国最早的中山路出现在南京,是1928年为迎接孙中山先生的灵柩而修建的。

沈阳的这条中山路,西起沈阳站,穿过中山广场,东止于奉天街。和南京街这样的通衢大道,或太原街这样的繁华商业街相比,中山路兼有二者的共同特征,因为这条路上有大量的商铺,它们和住宅区相邻,拥有了更多的人间烟火气。

这条路,固守着百年前的方向,像一条从彼岸到此岸的时光隧道。这条路上,有我最常去的几个地方,沈阳站、东沈合社、中山广场、沈阳市第二十中学。

绵延三公里的建筑博物馆

沈阳市和平区中山路大约建于1906年至1915年间,最初的名字叫昭德街,是以沈阳站为中心放射状路中的一条斜路,当时称大斜街。它西起站前广场,向东通过中央广场(今中山广场),与旧时沈阳商埠地南北主要干道三经街相接。1946年国民党统治时期,改名为中山路。1966年,中山路改为红旗大街。1981年5月,恢复中山路原名。

沈阳中山路两侧的建筑风格,和天津的五大道、厦门的中山路一样,既是一条交通要道,也是一个体现欧洲建筑风格的万国建筑博览会,同时,沈阳中山路也是一条见证历史的老街路。2013年6月17日,沈阳市人民政府公布了第一批历史建筑名录,其中41处历史建筑中,中山路两侧的建筑就占21处。

1905年,日本殖民者从沙皇俄国手中接收了南满铁路及“铁路用地”后,就准备将这块位于奉天省城西郊的“铁路用地”,建设成为他们的海外殖民地。1906年8月1日,他们将“铁路用地”改为“满铁附属地”后,开始规划“附属地”内街路格局。在距离沙俄留下的盛京火车站南2公里处,划定了“奉天驿”建设点。然后以这个点为中心点向东方向折射出三条大街,其中向东北方向延伸建了一条简单的土路,直通“附属地”的东界,称之为“大斜街”,在东西方向的“大斜街”上,南北方向交叉着大小14条宽窄不一的街路,构成了“附属地”间的网格化纵横街路。这个“大斜街”,就是中山路。

在“大斜街”的两侧,日本殖民者鼓励日本商人来此投资建设。第一个响应号召的是日本商人中村政市,他于1906年在“大斜街”靠近铁路大街的路南建筑了一座地上五层,地下一层的大楼,取名为“七福屋”百货店。

从1910年以后,围绕“中央广场”四周掀起了建设的狂热。特别值得说一句的是,昭德大街与铁路大街交会处的路北,1910年由中国商人祖宪庭建设了“奉天悦来盛栈”,于1913年2月1日建成开业,是当时奉天驿站前唯一的中国旅馆。1919年,因电源短路引发火灾,这座中式客栈被烧毁。1921年,重新修建的悦来客栈,改成了与其周围建筑相适应的欧式风格。

1919年1月1日,日本为了强化殖民统治,擅自将“附属地”内的街路门牌、广场公园的名称都改成日本名称。街名改了,围绕新街路的建设更加迅速了。1925年白俄罗斯商人建的秋林洋行、1932年由印度人建的大隆洋行,还有仁大洋行、大草洋行、大陆堂、大和洋行、弘利洋行、熊野商会、满蒙商会、沈阳馆等等大小20多家,使这段街路成为与当时著名的“春日町”齐名的商业街。

1927年出版的《奉天省城街市全图》的标注上可以清楚看到在这条街的两侧,多是日本商人建的建筑。这些建筑大多是二层欧式风格。像路的北侧有田村商会、松井公馆、三和自行车店、日本棉花、秋林、天德信、佐滕齿科、国际电公司、福森极洋行、盛京时报社、怡太号、大仓组出张所等。路的南侧有福华洋行、日本电通、石川商店、荣尾旅馆、松尾洋行、裕阜矿局、四先公司材料厂等等。

沈阳解放后,经过近70年的维修改造和建设,现在西起胜利北街,东至小西路的中山路,全长3450米,街路宽度为28米,是一条四通八达的畅通路,它与胜利大街、太原街、南京街、和平大街、北三经街、青年大街等南北方向道路相交,成为沈阳市区内东西主干道。

欧风街上的个人记忆

2007年沈阳市政府做出决定,将中山路改造成欧式风情一条街,即欧风街。欧风街以中山广场为中心,东至和平北大街、西至南京北大街、北至北七马路、南至北四马路。以200米为半径,把向四周扩展地区的建筑、街路装点成具有欧洲风情的特殊街区。

沈阳中山路150号,是一趟临街的老洋房,两三层高,有着近百年的历史。作为中山路上的一道风景,该建筑为东西对称格局,中间设通道。其主体部分为二层,东、西端各三层,建有绿色穹顶,是20世纪初建造的欧式建筑。该楼建成后,一直作为商社使用,先后更名为“山叶洋行”“天德信”“中华电气公司”等。2002年3月,西侧楼被拆除后,市文物部门责令恢复原貌。这次欧式风情改造,就是按原样在原址上进行老建筑恢复。

这一临街的老洋房,在上个世纪80年代,它叫东沈合社。至于为啥叫东沈合社,一直令人困惑。《桂林街往事》发表后,一位名叫白桦林的网友在留言说:东沈合社是由东北日报(辽宁日报)、沈阳日报两家单位职工所办,各取一字叫东沈;一位名叫张玉琪的网友留言说:东沈合社是由东北日报(辽宁日报)、沈阳日报、新华社,解放军701印刷厂(7212前身)4家单位职工投资入股筹建。当年我老父亲时任沈报工会主席参与并组织了东沈合社的建立;一位名叫星瀚的网友在留言说:我家就住在东沈合社斜对面胡同的小院里,旧址上已经不是原来的老建筑了。

东沈合社,东面开侧门,从卖雪花膏的开始,中间经过卖酱油醋的、卖面包的、卖香肠卖肉的、卖鱼的,一直到西门卖水果的结束。中间似乎还有一个门,大多是锁上的。东沈合社,装满了十几岁的我对美好生活的全部向往,也装满了20世纪70、80年代附近居民的日常所需。

受母亲的指派,12岁的我常来这里买各种东西。最常买的,是一毛七分钱加四两粮票一个的大面包,鹅黄色的奶酪随着面团儿的走向盘成一个圈儿,细细地嵌在面包上面,面包散发着一股极有力量的发酵的酸味儿,是我喜欢的。和糕点柜台相邻的,是令人迷醉的糖果柜台。那时,一毛钱基本能买11块水果硬糖,透明的,椭圆形,各种颜色,上面有分布均匀的白色曲线,在透明的糖纸里若隐若现。

有时,我是拎着瓶子来的,瓶子有高有矮有胖有瘦,都有不同的用处。东沈合社的酱油或醋都装在陶瓷罐或缸里,扣着暗沉的包着棉布的木头盖子。卖的时候,用一斤或半斤或一两的提斗舀出来,通过一个漏斗,倒进顾客自带的瓶子里。提斗和漏斗多是洋铁皮(镀锌铁薄板)做的。卖散白酒基本也是这个套路。

现在,在冷清荒凉多年之后,东沈合社以及临中山路的这一趟洋房被分割成一个个独门小店,最东端的,是马家烧麦,最西端的是一座名为歌德的24小时书店,中间有咖啡店、蛋糕店、药店、熟食店,最让我感到时空交错的,是北市粘食部,老北市场改造,它这个“奉天省城商埠地”里的“土著”也迁移到了这里的“洋房”。

那个时候,我们拥有一批很有些来头的老师。我最难忘的是数学杜老师,他教我们的时候,已经是须发皆白,拿三角板的手不停地抖,但他在黑板上画的线却笔直,他的领口从来都扣得一丝不苟,深棕色的眼镜后面是一双洞悉一切的严厉的眼睛。后来,听说他是黄埔毕业的,或是黄埔的教员,但我们从来没有问过他。我最喜欢他的几何课。

这里有一所“女子高中”

1921年,现在的和平区北五马路41号,一处日式校舍在这里建成,同时“奉天高等女子学校”的牌子悬挂在校门口,这也是这所学校最初的名字。该建筑占地30450平方米,建筑面积11913平方米,坐北朝南,地上三层,砖混结构,正中北面开门,有阶梯,上有四根承重柱。它就是今天的沈阳市第二十中学。

1981年,我从桂林小学毕业考进这所初中。红砖楼体,水磨石面,我最难忘的是学校的大窗户,它的独特之处是,它由3大块上下提拉的窗户组成,像极了绿皮火车的窗户,开关时需要用手指按住左右两个边角上的卡锁。卡锁很丝滑,上下提拉并不费力,想停在哪儿就停在哪儿,偷偷地提拉窗户,是个有一点儿好玩的游戏。学校的南面,还有一个露天的游泳池。夏天的时候,穿着抽成泡泡纱状的游泳衣,排着队进去,就没有游起来过,比下饺子都拥挤。

学校的主体建筑是最北面的3个相连的n型楼,在主楼的南面,还有3座小楼,这些建筑自然地把学校分割成了几个空间,那便是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的操场。正南面最大的操场,可以踢足球,最东面的,可以并列两个排球场。建筑和建筑之间,我还发现一处窝风的小空间,里面有两树桃花。那时,我还感受不到桃花的美,只是庆幸自己找到一个打羽毛球的地方,每天下课、午休都会去玩,再匆忙地赶回去,在老师略带责备的目光中满头冒汗地冲进教室来。排球也打,那时,排球是必修课。玩得最多的,竟然是足球。学校进行女足比赛。那时,我班的男足踢得好,平时男生和女生并不怎么说话,借着学习足球有了说话的契机。这给了少男少女们合理说话的机会。

那个时候,我们拥有一批很有些来头的老师。我最难忘的是数学杜老师,他教我们的时候,已经是须发皆白,拿三角板的手不停地抖,但他在黑板上画的线却笔直,他的领口从来都扣得一丝不苟,深棕色的眼镜后面是一双洞悉一切的严厉的眼睛。后来,听说他是黄埔军校毕业的,或是黄埔军校的教员,但我们从来没有问过他。我最喜欢他的几何课。

在东沈合社斜对面,有一座头顶绿色洋葱的浅黄色洋楼,是当时的定点粮站。我在这个粮店买粮遇到杜老师,帮他和他的老伴儿把粮送回家。二十中学的音乐教育特别专业,老师叫李志贤。我们都怕她,她高大,身板笔直,严厉,似乎一直在教我们135的和弦,而我们又似乎总是唱不准。这成了很多人的噩梦。

据了解,这所“奉天高等女子学校”,始建于1921年,1923年竣工。1935年更名为“奉天浪速高等女子学校”。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奉天浪速高等女子学校撤销,此时主楼因遭火灾,内部受到破坏。

1946年,其改为私立济民女子学校,1950年东北人民政府卫生部迁入,1952年底至1954年,大楼为辽宁省的几家单位同时使用。1955年成为沈阳市第四十中学,次年改名为沈阳市第二十中学。现在所能看到的教学楼,已是经过多次维修后的样子,不过内部保存尚且完好。今天,在主教学楼上仍可见“1921”的字样。

在一张20世纪20年代的老地图看到,在这所学校的东侧有一处“清水牧场”,但不知是饲养场,还是种植园。

那里还有座神秘“城堡”

中山广场及周边建筑作为一组整体文物共由6座建筑组成,它们分别是大和旅馆旧址、东洋拓殖株式会社奉天支店旧址、横滨正金银行奉天支店旧址、奉天警察署旧址、朝鲜银行奉天支店旧址和三井银行大楼旧址。这组建筑于1996年列为沈阳市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列为辽宁省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于这些欧式建筑环绕着中山广场,又被人们称为“沈阳的外滩”。

沈阳解放后,中山广场周围的日本殖民地部门都被政府接收。其中,大和旅馆成为辽宁宾馆。

建于1926年的大和旅馆,是“附属地”一带最高的最典型的欧式风格建筑,也是当时沈阳地区最早的大型豪华高档次宾馆之一,建筑面积为9960平方米,是由日本最著名的设计师横井谦介和市田菊治郎设计的。大和旅馆表面看并没有什么特殊,而大楼内部则是依照特务和情报工作的需要,建造和设立了很多的密室和机关。它是日本殖民者在近代侵略我国东北的历史见证。

这座旅馆在不同历史时期接待了众多名人来这里入住、餐饮。1929年竣工开业后,是满铁的情报中转地和特务机构之一蜜蜂社的藏身地。一直到九一八事变,大和旅馆旧址成为侵略日军指挥部。解放战争时期,蒋介石与国民党高级将领在这里指挥东北战场;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陈云、彭德怀,还有梅兰芳等民主人士都曾在此下榻。

小时候,我时常会从自己家出来,出门右拐,沿着北六马路,到南京街左转,向南,走石板路,在大杨树浓荫的遮蔽下,来到中山广场。我喜欢坐在中山广场花坛的水磨石台上,在辽宁宾馆的对面,隔着一条马路,看着它黑色的转门一转,就会有一个人从那座“城堡”里出来,如果连续转,就会不断有人出来。在我眼里,它就是一个魔术师的细棍指向的大箱子。

当然,那时的我,对近一个世纪以来发生在这座宾馆里的故事,对近一个世纪以来从这扇门里进进出出的人,还一无所知。

中山广场之上,毛主席伟岸的身影,一如既往。在他站立的地方,汽车的喧嚣和人声的喧哗,都被不知名的力量隔开了。绵延不绝的车流,时而聚集又转瞬告别,像行进在默片时代,步履匆匆而又秩序井然。

THE END
1.国内南京浦口区晚上小巷贴吧(浦口区小巷子)票务汤山古镇 汤山古镇位于南京市东南部,以温泉闻名,是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古镇。镇内的老街保存完好,古朴的商铺、茶馆、酒肆沿街而建,充满了怀旧气息。此外,古镇5、南京大学自考办咨询电话介绍如下:025-83593065,025-83593442。 6、江宁区自考办地址:江宁区东山镇天元东路58号致远大厦三楼,电话:025-52135916。江苏省20http://www.visiyun.com/ecachefiles/index.php/0355796.html
2.老何很重要丨穿行南京街巷,寻找焕新方案老何很重要丨穿行南京街巷,寻找焕新方案 冬日的阳光下,一场城市社区行走的活动,在南京玄武区环东大区域拉开序幕。规划师、居民、商户、大学师生等群体,带着任务卡,沉浸式漫步街巷,为老城社区空间焕新寻找方案。http://www.njdaily.cn/news/2024/1216/7233719915908661015.html
3.老何很重要穿行南京街巷,寻找焕新方案澎湃,澎湃新闻,澎湃新闻网,新闻与思想,澎湃是植根于中国上海的时政思想类互联网平台,以最活跃的原创新闻与最冷静的思想分析为两翼,是互联网技术创新与新闻价值传承的结合体,致力于问答式新闻与新闻追踪功能的实践。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656117
4.#这个周末到南京老门东逛年货大集#这个周末,"192长江丰物集暨【#这个周末到南京老门东逛年货大集#】这个周末,“192长江丰物集暨江苏冬季旅游线路推介会”在南京老门东历史文化街区举办,融合江苏13个地市区特产风物、传承手艺、非遗文化等,以水韵江苏为品牌底蕴,文旅融合助推年节消费,让“江苏品牌”为用户带来别开生面的文化消费体验。@江苏新闻南京发布的微博视频https://weibo.com/2608703882/P4WLybrDs
5.京沪高铁二线走向图江苏段车友交流安心座驾精致出街|帕萨特长途驾驶感受 #与爱车一起三连拍2023年马上结束,今天是元旦假期的第一天,正好我公司今天装修,所以从今天开始就休假了。三天的假期,我觉得回老家,为了避免堵车,今天下午开始就提前回来了。本次驾驶帕萨特,总共行驶549公里,全程高速。这是今年冬天,第一次开这么久的高速,所以就想把这次的驾驶感https://www.dongchedi.com/tag/ugc/16074133
6.江苏南京:“南湖记忆”正式开街“仿佛回到了年轻的时候。”10月30日,南湖东路路边的一块红布被拉开,一幅幅记录着南湖新村前世今生的老照片,掀起了老南湖人的回忆杀。当天,“南湖记忆”正式开街,熙熙攘攘的人群汇聚在这条500米长的街上,在老照片、老物件、老电影、老店招中寻找记忆和乐趣。一场致敬上世纪80年代的复刻式城市更新,让36岁的南湖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10488148521919164170
7.大街小巷最南京丨怀旧风拉满!41岁南湖带你秒回80年代改造后的南湖东路,定格了时代记忆。张女士住在南湖附近,很愿意带朋友过来转转。“这里满是复古和怀旧风,很适合出片,再加上这条街美食很多,来打卡的外地游客也很多,已经是笃笃定定的网红街巷。”除了南湖咖啡厅,董阿姨肉沫煎饼、闽中馄饨贡丸等网红小吃店“乘”上了复古巴士,沿街一字排开,也是网络上“南湖攻略”的必https://www.xdkb.net/p1/nj/20230416/390253.html
8.南京首家路边咖啡厅原址重开南湖记忆街区二期正式开街2021年,以80年代文化为主题打造的“南湖记忆”一期开街爆红,一度成为南京“范本式”街区,1月15日,南京市建邺区“南湖记忆”二期项目正式开街。这一次,南湖东路上的摩登怀旧风潮向“南湖记忆”以西延伸约600米,涵盖了市民广场、街角公园、沿街店铺、潮流美食区等,打造“plus”版本的“南湖记忆”。 https://www.rmsznet.com/video/d347931.html
9.张瑞河咏自然山水风景名胜古迹112首湖东路,湖东路,十里春风杏花舞。傍水依山映柳桃,惜乎车马无心顾。 (四)小南湖即景 状元街外柳风斜。 痴人信步吟丝雨, 凭任湿衣沾落花。 (二十八)过状元府 西阳渐远蝉声近, 开今汲古各成章。 精微粗旷云舒卷, 方寸亦能容八荒。 (五)地铁 通行地下任纵横, https://www.jianshu.com/p/8faffd3ac457
10.南京初秋出游,这两条好吃好玩又好逛的路线考虑一下!01、莫愁湖公园——南湖东路 莫愁湖公园 初秋时节的莫愁湖公园里依旧生机勃勃。进入园中,只觉得郁郁葱葱,清新宜人。只有途经栾树小道时,才会感受到秋的痕迹。 作为最早感知秋天来临的树木之一,已进入盛花期的栾树枝头开满了金黄色小花朵。一半金黄、一半翠绿的别致形态让有栾树生长的地方都成为了公园中的一道风景线。https://www.xhby.net/ly/wltt/202309/t20230918_8090152.shtml
11.我在南京压马路复古南湖街区好吃又好玩南湖咖啡厅飘来了邓丽君的歌声,港风港乐也正是80年代避不开的潮流。你按下了快门,大喝一口南湖咖啡,只觉人生虚浮,但愿我们从未长大!! #漫步城市街区 #网红街区大赏 #城市潮流地标 #城市夜晚散步图鉴 #南京街区一日玩乐路线 #南京街区摄影不重样 #本地特色街区 #情侣压马路首选 #南京南湖东路 @点评南京小队长 https://m.dianping.com/ugcdetail/255073046?sceneType=0&bizType=29&msource=baiduappugc
12.最南京的书店,你打卡过几家? 鼓楼区金银街8号 先锋书店 作为南京的文艺地标,先锋书店每年都会吸引众多文青慕名前来。选址大都在总统府、颐和路这样充满历史文化气息的地方。总店在南京大学边上,大家习惯称它五台山店。没有路标没有指示牌,大大的斜坡以及四个字的门头就是它的标志。 https://www.meipian.cn/1zn7c8k9
13.江苏元祖食品有限公司南京南湖店(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南湖路16号--江苏南京建邺区批发业行业公司查询导出 经营范围:预包装食品的批发与零售;鲜花、水果、工艺品、瓷器、水产品的批发、零售;现场蛋糕裱花。(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企业经营信息 企业网站:暂无 登记状态:存续 --查询江苏元祖食品有限公司南京南湖东路店工商变更记录 https://gongshang.mingluji.com/jiangsu/name/%E6%B1%9F%E8%8B%8F%E5%85%83%E7%A5%96%E9%A3%9F%E5%93%81%E6%9C%89%E9%99%90%E5%85%AC%E5%8F%B8%E5%8D%97%E4%BA%AC%E5%8D%97%E6%B9%96%E4%B8%9C%E8%B7%AF%E5%BA%97
14.车站小区,南湖东路80号南京车站小区二手房租房房价车站小区 带车位 南湖网红街 地铁口 中间楼层 南湖公园 3室1厅 61.05㎡ 159 万 新上南湖好房 低总价 全明 满五 刚需 业主诚售 2室1厅 44.95㎡ 南湖东路80号 开发商 南京城市建设集团开发有限公司 在售房源3套 在租房源4套 李文能 739神奇分 佣金≤1.2% 南京N+诺家-南湖中心店 近期服务132人https://jining.anjuke.com/community/view/192609
15.南京建邺网红街区将上新,“南湖记忆”二期今年10月亮相扬子晚报网4月25日讯(记者 张可)“打造特色街景小巷,整治 200 条背街小巷,实现一街一景”被列入南京市2022年十大民生实事中。记者从南京市建邺区城管局获悉,今年建邺区计划对15条背街小巷开展整治。其中去年10月开街后备受好评的“南湖记忆”将上新,1.2公里长的二期项目计划今年10月建成开街。 https://www.yangtse.com/content/1435058.html
16.南京市房产管理局关于南京市建邺区建设局的南湖东路改造项目的公告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建设项目内容:南湖东路改造 拆迁范围:建邺区:长虹路205号、191号、195号;南湖东路29号;以下门牌只拆除沿街院落围墙:长虹路203号、199号、105号、131号、129号;南湖东路27号、24号、15号、14号-22号、11号、9号;利民村11号、11号-1;玉塘东街31号;文体村8幢、9幢、10幢、18号、http://m.fabao365.com/code/law_350485.html
17.聚焦身边的小美好,南京已设置50处“梧桐语”小型城市客厅南湖东路、夫子庙、长虹路、浦口……从老城到江北,日前,南京全城又新增10处“梧桐语”。 记者从南京市建委了解到,今年,“梧桐语”小型城市客厅已连续第三年入选南京市民生实事项目。截至目前,南京市已发布50处“梧桐语”小型城市客厅,其中新、改建30处,联合挂牌20处,今年还将设置10处。 https://wap.yzwb.net/wap/news/2965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