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孚县创新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速化纠纷解民忧涉藏动态

“虫草菌类”纠纷调解工作室流动调解点现场调解矛盾纠纷。

“群众小事不小看,小事当作大事办”,这是道孚县在坚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中形成的共识。近年来,道孚县坚持以市域社会治理为牵引,认真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大胆探索创新“闭环管理、德法共治、智慧赋能”工作机制,有效稳妥化解了一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急难愁盼问题,切实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赢得了广大群众的认可点赞。

闭环管理解纷争、话和谐

2023年10月24日,银恩乡在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过程中,得知辖区内的呷郎村和脚窝村村民因40多年前草场争议问题,各执一词、协商未果,曾多次发生相互撤除网围栏的情况。

为彻底化解该矛盾,银恩乡党委、政府充分研判矛盾形势,组建调解专班查实情、访“民声”,向两村群众做了大量普法工作。10月27日,在调解专班的见证下,双方村民代表放下心中芥蒂、握手言和,这起历时40余年的草场纠纷得以成功化解。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全县矛盾纠纷呈现矛盾主体多元化、利益诉求复杂化、纠纷类型多样化等情况。据统计,自2021年以来,邻里关系纠纷占比28.0%、婚姻家庭纠纷占比23.2%、财产纠纷占比12.5%、边界纠纷占比1.0%、其他类纠纷占比35.3%。

为及时、有效、妥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道孚县坚持“预防走在排查前”“排查走在调解前”的原则,建立“排查受理、综合研判、分类处理、跟踪回访”全流程闭环工作机制,即:整合专群力量滚动摸排矛盾纠纷、落实县乡平安协调机制精准研判风险隐患、压实各类主体责任一案一策就地稳控化解、定期回访引导到位,有效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坚决防止矛盾激化升级。

德法共治提认识、引良序

10月19日中午,鲜水镇调解室里气氛降至冰点,洛某与呷某因婚姻纠纷赔偿问题无法达成一致,曾经的一家人如今隔着桌子对峙。为打破僵局,鲜水镇和瓦日镇的调解员分别从道德、亲情、法律入手,将法律、法规融入道德教育,唤起了他们曾经的美好记忆,双方最终达成和解。

道孚县地处康巴腹地,农牧民群众受文化教育程度普遍不高,法治意识较为淡薄,在出现矛盾纠纷、利益纠葛时,时常会出现“只认自己的理”等现象。近年来,道孚县坚持以问题、目标、效果为导向,从德治、法治双向发力,即:以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工程建设为抓手,教育引导群众转变观念、改掉陋习;以“八五”普法、法治浸润活动为抓手,释法说理引导群众养成依法办事、依法维权的习惯,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重大矛盾纠纷的发生。

自2021年以来,道孚县将德治和法治贯穿矛盾纠纷调解全过程,整合县级行业部门,以及乡镇派出所、司法所、调解室、网格员等力量,开展面对面宣讲400余场次、一对一讲解100余人次,妥善解决突出隐患15件。

智慧赋能解民忧、暖人心

当前,基层调解组织普遍面临着“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窘境,在人员配置、职能分配和经费保障上与日益复杂多样的矛盾纠纷不相匹配,解纷能力和实效不尽人意。

为有效摆脱这一局面,近年来,道孚县认真贯彻落实《四川省纠纷多元化解条例》要求,采取“整合平台、分流关口、多元化解”方式,大力推进“综治中心、信访接待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诉讼服务中心”常驻、轮驻、随驻“一站式”中心,同步链接“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社会专业调解”4大专业调解资源,落实“政法队伍+调解员+律师”联动机制化解矛盾纠纷,推动形成了“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的工作格局。

自2021年以来,该县建立县、乡“一站式”解纷中心20个,健全乡(镇)、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140个、专业调解委员会5个,配备乡(镇)、村(社区)人民调解员575名、专业调解员5名,配备法律顾问121名,切实化解重大矛盾纠纷55件,涉案金额达600余万元,调解成功率达100%。

THE END
1.陈友骏:近距离观察欧洲社会复杂处境欧洲新浪财经不久前,笔者刚刚结束在德国为期三个月的访学生活。其间,笔者得以再次近距离观察和感受德国以及更广泛层面的欧洲当下的状态。较之此前访德及访欧的经历,这次的一个突出印象是德国乃至欧洲社会的“舒适度”“安全感”确实不如从前,但同时也能看出欧洲各界正在努力对冲地缘局势动荡等因素带来的复杂影响。 http://finance.sina.com.cn/jjxw/2024-12-11/doc-incyzuvz1029081.shtml
2.欧洲头条丨马克龙访德能否提振欧盟破局前行?△5月26日,柏林地标勃兰登堡门前竖立的德法旗帜和欧盟旗帜 展现德法友谊的高光时刻 在柏林地标勃兰登堡门前的菩提树大街上,除了德国国旗之外,还同时竖起了法国国旗和欧盟旗帜。德国总统施泰因迈尔在迎接马克龙时强调,法德友谊对两国乃至欧洲都至关重要,这种友谊过去的数十年里不断发展,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敌对、https://content-static.cctvnews.cctv.com/snow-book/index.html?item_id=14309153049218180030&track_id=82ceccdd-293f-47c8-9ea8-5808c90bb5be
3.马克龙到访德国系24年来法国总统首次对德进行国事访问综合路透社、法新社消息,当地时间26日,法国总统马克龙抵达德国,开启对德国为期三天的国事访问。媒体分析称,尽管马克龙曾多次前往柏林与德国总理朔尔茨进行对话,朔尔茨也曾多次到访法国。https://news.cctv.cn/2024/05/26/ARTIunAxWNvYf4MJWsJPk6wD240526.shtml
4.求是张晋藩:中华法文化的传统与史鉴价值一、德法共治:中华法文化的精髓 德法互补、互相促进、共同治国在中国由来已久,是中国古代治国理政的成功经验,也是中华法文化的精髓。 关于德的概念,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阐明:“悳(通‘德’),外得于人,内得于己也。从直,从心。”只有“直在心上”才能“外得于人,内得于己”。古人还把德的价值与国家施https://news.cupl.edu.cn/info/1015/28814.htm
5.黄山徽州区:“中国好人曹永利调解室”助推德法共治黄山徽州区:“中国好人曹永利调解室”助推德法共治 近日,在黄山市徽州区杨村乡的“中国好人曹永利调解室”,调解人员成功处理了一起“麻烦”。 该乡金某某因家庭作坊放置设备需要,未经审批私自动工建设了部分墙体和地基,面临被乡综合执法大队依法拆除的处罚。金某某不愿接受处罚,存在侥幸心理,想着抢工建设。为此,金某某https://news.cri.cn/2024-01-19/bf4d37ca-1669-1bb0-1d4a-fcbf3558f0e5.html
6.法护“未”来共“童”成长我院举行“法润青春德法共治”推进为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促进中小学校青少年法治教育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更好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5月30日,苏州市吴中区人民法院、苏州市吴中区教育局、共青团苏州市吴中区委员会就“法润青春·德法共治”合作项目开展推进会,会议就项目开展以来三方合作成果进行展示,同时进行了五名法治副校长集中聘任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584855
7.主题不变使命延续“也就是食品安全人人有责。我们今年的食品安全宣传周的主题跟去年是一样的,叫‘尚德守法、共治共享、食品安全’。为什么要‘尚德守法’,就是不仅要守法,同时还要社会的良心。每个企业、每个专家都应该秉承这两个原则,德法并举。”颜江瑛表示,除了企业要不断地提高产品质量和经营水平,媒体在宣传报道过程当中也要不断https://www.yicai.com/news/5312500.html
8.2017年半月谈第2期半月谈2017第2期文章汇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既是基于当前中国社会的现实需要,也是对于民族优秀传统的弘扬。 市场经济需要德治与法治结合。随着市场经济的冲击和多元文化的涌人,重义轻利的义利观以及传统道德观念受到一定冲击,法律和道德的有效结合才能更好地解决市场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惩治腐败的内在需要。惩治http://www.chinagwy.org/html/slzl/qt/201708/92_210675.html
9.2015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0.5分,共60题30分) 1、教育心理学家们进行最早、最多的一项研究内容是( )。 A.发展过程 B.学习过程 C.教育过程 D.教学过程 2、教育心理学的知识是围绕什么相互作用的过程而组织的?( ) A.教学和成长 B.学习和发展 C.教学和发展 D.学习和教学 https://m.oh100.com/kaoshi/peixun/199698.html
10.道德与法律案例分析10篇(全文)《汉书·刑法志》集中体现了西汉德治与法治并重的治国思想, 在吸取秦亡教训和先代国家治理经验的基础上, 重视礼仪教化的作用与法律刑罚的约束作用, 将德法并济作为管理国家的关键手段, 宽省刑罚、德主刑辅, 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参考文献 [1]关健瑛《.汉书·刑法志》中的德法观[J].高校理论战线, 2002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z23dlpfb.html
11.2019政法遴鸭点推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五个维度实践路径:德法并重,三治融合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同时强调,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广泛凝聚人民精神力量,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厚支撑,必须走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道路,这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明了方向。https://www.gongxuanwang.com/articleDetail/93342
12.党的领导引领教育发展(精选8篇)“尊重和保障人权”入宪, 为中国德法共治方略提供了共同基石。中国具有深厚的德治传统, 可是始终未能孕育出人权观念, 不仅古代德治沦为人治, 就是建国后的道德建设也脱离民主的轨道。历史经验告诉我们, 当代中国德治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的要求, 德治必须和法治方略相配套。尊重和保障人权为德治和法治的相容共生https://www.360wenmi.com/f/filekpgxqy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