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刑事辩护的新趋势”外滩论坛在复旦大学江湾校区图书馆报告厅举行。本次论坛由复旦大学主办,复旦大学法学院承办,北京市两高律师事务所和北京市两高(上海)律师事务所协办。来自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审判业务专家、检察业务专家以及资深律师、高校学生等200余人参会,共同研讨刑事诉讼法修改背景下的刑事辩护的新趋势。
“刑事辩护新趋势”外滩论坛在复旦大学(江湾校区)图书馆报告厅举行
本次论坛主要围绕“刑事诉讼法的修改与刑事辩护的新趋势”、“刑事辩护的实体与程序维度”两个主题进行。
开幕式环节,全国政协常委、民建中央原副主席、第十三届上海市政协副主席、上海公共外交协会会长周汉民教授,复旦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陈志敏教授,两高律师事务所主任戴智勇分别致辞。
周汉民教授指出,共同探讨刑诉法修改背景下刑事辩护制度的新趋势,这不仅是一次学术交流,更是对法治社会公平与正义追求的深入思考。刑事辩护制度的完善与发展对于维护司法公正与保障人权方面具有深远的影响。希望通过论坛,能够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为刑事辩护制度的改革与完善提供重要的探讨意见与建议,为国家大政方针、立法修法提供专业智力支持。
陈志敏教授表示,期待通过建立法学发展基金和共建教学实践基地等多种多样的合作,加强理论界与实务界的互动,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做出应有的贡献。
戴智勇主任表示,本次两高上海律所与复旦大学法学院的合作,旨在通过学术研究与实践的结合,推动我国刑事辩护领域的高质量发展。期待通过更多类似的合作,增进与复旦大学的深入交流,为刑事辩护制度的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论坛上举行了复旦大学和两高(上海)律师事务所捐赠仪式暨教学实践基地授牌仪式。北京市两高(上海)律师事务所荣誉主任吴益民向复旦大学对外联络与发展处副处长、上海复旦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林晶晶交付捐赠支票。复旦大学法学院院长杜宇和北京市两高(上海)律师事务所管委会主任李旭共同为教学实践基地揭牌。
复旦大学和两高(上海)律所的两高法学发展基金的捐赠仪式和教学实践基地的授牌仪式
论坛“刑事诉讼法的修改与刑事辩护的新趋势”主题环节,由复旦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李世刚主持,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陈卫东发表了《刑事辩护制度的发展与完善》演讲,资深审判业务专家发表了《法官视角--当前刑事辩护的四个转变》演讲,资深检察业务专家发表了《构建良性互动的控辩关系,共同促进刑事诉讼制度完善发展》演讲。
论坛闭幕,北京市两高(上海)律师事务所管委会主任李旭致辞。李旭主任表示,本次论坛探讨了刑事诉讼法的第四次修改与辩护制度的新趋势,不仅展示了学术与司法实务深度融合的成果,也为未来刑事辩护制度的创新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他期望,这次论坛价值与刑诉法第四次修改趋势告别“刀把子”、转型“小宪法”相吻合,两高上海律所能够顺应刑事新趋势的变化,做法治理念最忠实的践行者和实施者。同时,希望复旦大学与两高上海律所的合作不断深化,共同为推动我国法治建设、提升司法公正与社会正义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