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兹别克斯坦是联合国、欧安组织、独联体、上海合作组织、伊斯兰合作组织、不结盟运动、中亚合作组织、经济合作组织等国际和区域组织正式成员,是世界贸易组织和欧亚经济联盟观察员,以及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亚洲开发银行、欧洲复兴、开发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成员。
1991年独立之初,乌兹别克斯坦首任总统卡里莫夫提出以“乌兹别克斯坦发展模式”建设国家的“五项原则”:经济优先、国家调控、法律至上、循序渐进和社会保障。在“五项原则”指导下,乌致力于复兴民族精神和宗教传统,提高社会宽容度,增进族际互容,对弱势阶层和群体实施社会保障,采取切实措施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乌政治体制的特点:保持秩序、权威主义、控制较严和坚持政权的世俗性质。
1992年12月8日通过第一部宪法,规定乌是主权、民主国家,实行立法、行政、司法分立;总统为国家元首、武装部队最高统帅,每届任期5年;经济以多种所有制为基础。乌独立30年来,先后修宪15次,修改较大的有:2011年3月修宪扩大议会和政党权力;2011年12月将总统任期由7年减少至5年。2022年5月,乌议会成立宪法改革委员会,再次启动修宪,并计划以全民公决方式通过新的宪法修正案,此次修宪后,现任总统米尔济约耶夫的任期将“归零”。2023年4月30日,乌兹别克斯坦以全民公投的方式通过了宪法修正案,涉及对现行宪法的170多处修订和补充,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是将总统任期由5年增加到7年。
现任总统为沙夫卡特·米罗莫诺维奇·米尔济约耶夫,2003年12月起任政府总理,2016年12月4日以高票当选乌独立以来的第二位总统。2021年10月24日,乌举行总统大选,米尔济约耶夫以80.12%得票率获胜连任总统,任期五年。2023年7月9日,宪改后乌提前举行总统大选,米尔济约耶夫以87.05%的得票率再次当选,开启为期7年的新任期。
乌议会是行使立法权的国家最高代表机关,实行两院制,由最高会议参议院(上院)和最高会议立法院(下院)组成。上院有议员100人,下院150人,均由职业议员组成。两院议员的任期均为5年。参议院设一位主席,一位第一副主席和一位副主席(卡拉卡尔帕克斯坦共和国的代表)。
参议院的主要职权有:
(1)选举本院议长及副议长、各委员会主席及副主席;
(2)按总统提名选举宪法法院和最高法院成员;
(3)按总统提名任命或罢免国家环境保护委员会主席,批准总统关于任命和罢免总检察长、副总检察长、国家安全总局局长的命令;
(4)按总统提议任命或罢免乌兹别克斯坦驻外外交及其他代表;
(5)按总统提议任命或罢免国家银行行长;
(6)按总统提议颁布大赦令;
(7)按总检察长提议剥夺参议院成员的豁免权,听取总检察长、国家环境保护委员会主席、国家银行行长的工作报告,通过有关乌兹别克斯坦政治、经济、内政、外交问题决议。
本届参议院于2020年1月产生,议长为坦济拉·卡玛洛夫娜·纳尔巴耶娃。
乌兹别克斯坦从事立法工作的机构为最高会议立法院,并负责解决涉及立法工作的有关乌内政、外交问题,以及按照总检察长的建议剥夺立法院议员的豁免权,根据总统提名投票产生宪法法院与最高法院院长和副院长。立法院的常设机构是常设委员会。立法院下设12个专门委员会,分别负责:预算与经济改革,反腐败与司法,劳动与社会问题,国防与安全、国际事务与议会间关系,工业、建设与贸易,农业与水利,科教文体,民主制度、非政府组织与公民自治机构,创新发展、信息政策与信息技术,公民健康保护,生态与环保等方面的立法工作。最高会议还设有秘书处,负责处理日常事务。
现任立法院主席为努尔丁江·姆伊金哈诺维奇·伊斯莫伊洛夫。
乌政府总理为阿卜杜拉·尼格马托维奇·阿里波夫,2016年12月15日由总统提名,议会表决后正式上任,2020年1月被再次提名担任总理。
1991年11月1日成立。现有党员34万人,在议会立法院中占22个席位。该党宗旨:建立公正社会,巩固国家政治体制、经济独立,维护族际间和睦,改善劳动者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状况,保护人权。
2003年11月15日成立,现有党员39万多人,主要为乌兹别克斯坦企业家和实业界人士,在议会中占53个席位,现任总统米尔济约耶夫来自该党。其宗旨和任务是:积极参与乌兹别克斯坦国家、社会体制的改革与发展进程,促进乌兹别克斯坦政治、经济、社会和精神生活自由民主化,在民主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国家和社会体制,深化经济改革,切实保护公民、企业家和商人的自由及合法权益。
1995年2月18日成立,现有党员约40万人,在议会中占24个席位。该党的宗旨:建立符合各民族利益的法制国家,巩固社会公正原则,保护人权。
1995年6月成立,现有党员20多万人,在议会中占36个席位。该党的宗旨:提高全民民族意识,培养民众特别是青年一代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团结所有爱国人士提高乌兹别克斯坦国际威望,不惜一切代价捍卫国家独立和价值观,反对任何损害乌兹别克斯坦利益的企图。
前身为2008年2月成立的“乌兹别克斯坦生态运动”,2019年1月正式注册为政党,在议会中占15个席位,主要目标和宗旨是实现国家可持续发展,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改善环境,为后代保留自然资源,使环保和自然资源保护事业成为国家、社会和每个公民的事业。
乌兹别克斯坦共有134个民族。根据乌2021年统计数据,乌兹别克族占84.4%,塔吉克族占4.9%,俄罗斯族占2.1%,哈萨克族占2.4%,卡拉卡尔帕克族占2.2%。此外,还有吉尔吉斯、鞑靼、朝鲜、阿塞拜疆、土库曼、乌克兰、维吾尔、亚美尼亚、土耳其、白俄罗斯族等。
乌兹别克斯坦社会治安总体较好,无反政府武装组织,未发生过恐怖袭击和直接针对中国企业或公民的恐怖袭击及绑架案件。2021年7月,乌总统签署《枪支法》,该法将武器细分为民用、执法用和狩猎用武器,年满21岁的乌公民可在主管部门批准的情况下合法持有狩猎、体育器材型和自卫武器。2022年,乌刑事法院共审理各类刑事案件5.86万起,同比增长22%,主要涉及诈骗、交通犯罪、盗窃、贪污、行贿等。
当中国企业在乌兹别克斯坦这片沃土上精耕细作,共享繁荣成果之际,也难免遭遇一些挑战。为此,本所提醒各企业进行一番详尽的市场探索,深入挖掘乌兹别克斯坦的投资环境,对其独特的市场特性、民俗风情和商业习惯有全面的了解是必要的。别忘了,风险防范是关键,务必遵循市场规则,合法运营。在商务交往中,无论是书面文件还是口头交流,都要严谨对待,每个条款都力求清晰明了,责任界限分明。而且,一旦签订合同,就要坚决执行,任何口头承诺都不可轻易信赖,唯有白纸黑字才最真实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