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工会9个案例入选全国工会重点工作创新案例

不舍昼夜,只争朝夕。今年以来,厦门工会高质量、高标准推进落实,各方面工作取得创新成效,截至目前共有9个案例入选全国工会重点工作创新案例。

(一)开展“工悦领读”特色主题宣讲活动

厦门市总工会“工悦领读”特色主题宣讲始于2018年9月成立的厦门市劳模宣讲团,截至目前,已涵盖全市劳模代表、青工代表共80余人,深入基层开展宣讲活动100余场。该品牌获评全国工会职工书屋“优秀职工读书组织”奖,多次被《工人日报》、学习强国、人民网等主流媒体报道。

(二)数字赋能服务,建设智慧工会平台

近年来,厦门市总工会打造办公、管理、服务、宣传、互动五位一体的智慧工会数字赋能服务应用生态,惠及职工9000多万人次。

二是优化数据资源协同共享,线上线下有机融合,打造个性化交互应用模块。对接市民库、法人库等基础政务数据库资源,整合会员特惠商户资源,开发18款交互应用模块,实现服务信息随手可查和基层工会全覆盖。

三是突出思想政治引领力,发挥融媒品牌引导力,扩大宣传载体影响力。线上线下创新开展“工悦领读”特色宣讲、网络灯谜竞猜等正能量图文和音视频宣传。单条最高阅读量突破17万,在全国工会名列前茅、福建省工会排名第一。

职工群众通过平台参与平安返厦、求学圆梦、会籍转移、职工学堂、抽奖及互动等网上办事、网上活动近1600万人次。“平安返厦”补助金额近1.4亿元,惠及外来职工90多万人次。

(三)专项集体合同为网约车女司机护航

在网约车等新就业形态领域劳动关系复杂多元,且女司机面临较多特殊困难的情况下,湖里区总工会通过组织签订行业性专项集体合同,将网约车行业女司机的特殊权益予以明确规定,对保障女司机的合法权益,规范新就业形态企业用工行为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一是强化特殊保护。规定网约车平台和租赁公司根据网约车女司机的生理特点和所从事工作的职业特点,对处于经期、孕期、哺乳期等网约车女司机给予特殊保护,停工期间不影响其服务分或其他类似的绩效评分。

二是保障劳动待遇。规定网约车女司机和网约车男司机同工同酬,在享受福利待遇方面男女平等,网约车平台和租赁公司根据单位实际,每月为网约车女司机发放卫生用品或给予一定的补贴。

三是给予人文关怀。规定“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和母亲节等节日,各网约车平台和租赁公司可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开展各种慰问活动,有条件的应做好网约车女司机卫生保健工作,组织网约车女司机进行妇女健康体检。

目前,湖里区总工会以专项集体合同的签订为契机,为网约车司机提供精准优质服务,吸引了辖区内一万多名职工加入22家网约车司机联合工会。

(四)为职工劳动争议仲裁调解按下“快捷键”

厦门市总工会以深化劳动争议“调裁诉”衔接为着力点,积极促进劳动关系矛盾纠纷依法、高效、妥善化解。

一是调裁诉相衔接,拓展工会调解平台。市总工会联合市中院、市人社局构建劳动争议处理“调裁诉”对接工作机制,与法院、人社部门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发布办案指引、汇编典型案例、集中解答问题,进一步理顺做实“调裁诉”衔接,夯实工会调解工作基础。

二是创新工作模式,进驻仲裁院开展调解。2022年6月以来,市总工会在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设立工会调解站,派驻工会调解员,将工会调解作为仲裁前置程序,调解成功签署调解协议,调解不成转入仲裁程序,并引导劳动关系双方选择“线上调解+仲裁审查”方式,更好实现劳动争议“云端”化解。

三是调解成效显著,帮助职工便捷维权。工会调解站设立以来,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质效明显提升,特别是在2024年4月仅用11天,便成功化解一起涉及43名职工、362万元薪资的群体性纠纷,促成劳动关系双方以分期付款形式达成调解协议。

截至目前,工会调解站共收案4976件、结案4672件、调成案件1595件,为职工挽回经济损失4341余万元。

(五)聚焦“三链”开辟劳模工匠助企新路径

厦门市总工会积极发挥劳模工匠示范引领作用,大力推进“劳模工匠助企行”专项行动,通过加强团队协作、技术攻关、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聚焦产业链,健全集体协作新机制。围绕“4+4+6”现代化产业体系,组建重点产业链劳模工匠志愿服务队,主动帮助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国网厦门供电公司劳模工匠志愿服务队与同翔高新城片区企业达成“供需对接”,提供5个菜单选项服务,实现企业安全用电、便捷办电,提升园区产业能级。

二是聚焦创新链,探索技术攻关新模式。以新质生产力为引导,组织劳模工匠技能人才集中力量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加速创新要素向重点领域集聚。路桥百城公司依托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成立技术研究中心,取得28项有效国家专利,应用转化14项,依托技术优势签订一系列应用合同,助力企业转型升级。

三是聚焦人才链,搭建技能培训新载体。实施“人才结对工程”,组织全市重点行业领域百对劳模师徒结对,着力提升青年职工技能技艺。依托工匠学院、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阵地培训技能人才3000余人,打造技能人才成长“练兵场”和技术创新“新高地”。

(六)打造基层劳动关系公共服务样板站点

湖里区总工会联合区人社、司法和法院等部门成立湖里创新园职工法律服务一体化基地,积极打造基层劳动关系公共服务样板站点,畅通劳动关系基层公共服务“最后一公里”。

一是打造“一体化”服务阵地。站内设置“两室两庭”,即职工法援室、调解工作室、劳动仲裁庭、劳动法庭,形成劳动纠纷“预、调、裁、诉”的“一体化”服务阵地。聚焦重点群体,设置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会法律服务工作站,成立厦门网约车行业调解中心和爱心驿站,拓展维权服务功能。

二是实现“一站式”服务受理。站点整合4部门工作力量,常驻律师志愿队伍、部门服务队伍、专业调解队伍、基层法律队伍、心理咨询队伍等5支专业服务队伍,配备劳动关系调节“数字云”平台,“一站式”满足基层劳动关系服务需求。

三是强化“一揽子”服务保障。强化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建立“4+N”联席会议制度,每年预算上百万元,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不断健全完善。

自站点建设以来,向特定企业发放《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提示函》126份,推动签订湖里区网约车女司机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累计提供劳动关系服务近4万人次。其中,接待法律咨询282案次333人次;提供法律援助4人;成功调解案件220起260人,调解金额393.79万元。

(七)“流动书车”让职工畅享书香

厦门中铁诺德置业有限公司工会以职工书屋为阵地,以“阅己,越己,悦己”为创建理念打造“四季悦读”品牌,持续推进形成线上线下“共振”的全空间阅读体系。

一是推动阅读贴近职工。2024年8月,公司工会“流动书车”首秀亮相,打破传统图书场所与读者之间的空间距离,不再局限于职工书屋特定空间范围内,以“知识漂流”形式将馥郁的书香“零距离”带到职工身边,让有形的好书在无形间流动起来,真正成为职工看得懂、用得上的“文化快车”。

二是发挥以点带面效应。通过布局多个“流动书车”站点,以多点共振带动本部全域联动,发挥以点带面“水波效应”。根据职工所需所盼、所引所荐挑选每个“流动书车”的图书,以“实际岗位、业务内容、兴趣爱好”多元化读书资源供采配给,丰富阅读服务数字化应用,以“码上借+码上还”图书借阅新方式,进一步简化借阅流程,满足职工随时随地畅享“悦”读的需求。

三是开展丰富阅读活动。同时,以“流动书车”为载体,自主创新运营“悦读+”计划,实现项目现场、户外课堂等场所的“充电”好去处,延伸打造了“她阅读”“书香鹭岛·青春悦读”“笔墨书廉”“巾帼共奋进书香助兴企”读书会等活动板块,构建了“4+N”有形化“悦读”矩阵,营造“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悦读”氛围,让企业书香更接地气。

(八)探索“4+1”服务机制,“劳模工匠助企行”提质增效

厦门市总工会聚焦助推新质生产力高端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围绕企业“用电设备更可靠、用能成本更节约、办电过程更便捷、用电用能更清洁、职工技能更精湛”的服务目标,探索创新助企服务工作机制,有效提升“劳模工匠助企行”活动实效。

一是创建“4+1”服务机制,实时保障供需互通。构建“市总工会—市制造业工会联合会—国网厦门供电公司工会—高新城片区基层企业工会”四级协调网络,组建一支供电行业劳模工匠志愿服务队,形成“4+1”服务机制,实时为同翔高新城企业提供技术服务。

二是推出助企“专属管家”,实行供需精准匹配。坚持以主动式、差异化供电保障助企服务,为企业“一对一”配备专属管家,建立“一企一档”助企行动档案,实行供需对接、进度跟踪,累计建立12家企业助企档案、完成25项用电需求,帮助企业每月节省电费数万元。

(九)联合27部门推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信息化服务平台

二是系统聚合,推动取得维权服务新成效。平台搭载了用工备案、技能培训、劳动维权和“益鹭保”等功能模块。其中,劳动维权模块链接工会调解、司法调解、法律援助等资源,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全方位权益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参加“益鹭保”平均日付0.4元,即可享受最高40万元的意外伤害保险保障。

三是云端促和,打造纠纷线上调解新模式。厦门市总工会调解员常驻平台调解,劳动者线上提交劳动维权申请后,工会调解员先行调解,若纠纷双方无法到场,可线上沟通并网签协议,并在线上提交劳动仲裁机构审查确认。劳动者最快30分钟即可拿到仲裁机构出具的调解书,实现纠纷化解在早在小在线。截至目前,已受理185件、调解成功新业态案件88件。(市总办公室、市总全媒体中心苏小灿林依静)

THE END
1.最高人民法院官微推送鼓楼法院案例近年来,“外卖平台”——这个随着互联网发展而兴起的行业,带来无数就业机会的同时,也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便利。但在配送过程中,“外卖小哥”为了准时送餐而争分夺秒,不慎受伤的新闻时有发生。 未签劳动合同,若在外卖配送过程中,外卖员不慎受伤,责任该由谁承担?近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wNjA1ODc3Ng==&mid=2651824828&idx=1&sn=313c65f4a1226423c2aa388e9be1daee&chksm=8dfa34ccd1fee34ee87caa18d43d04fdeee0ee6b473a03a1f4756953767772264b2ab9401dc3&scene=27
2.福州律师成功案例福州律师最新成功案例汇总最新咨询 法律问答 长乐市医疗事故判刑 医疗事故罪,是指医务人员严重不负责任,过失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行为。建议及时委托律师提供法律帮助。 一年级学生放学过马路被车撞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https://m.findlaw.cn/fuzhou/case/
3.江苏工人报叶某等48人系某公司网约车驾驶员。2021年8月起,受疫情、资金链紧张等因素影响,该公司制定了新的绩效考核办法,与驾驶员从劳动关系转变为民事承包关系,让南京市栖霞区法律援助中心受理并指派栖霞区总工会维权律师张某承办该案。本案涉及人数众多,案情较为复杂,职工与企业就绩效考核、租车等问题产生矛盾时,采用了http://jsgrb.com/article/content.html?key=67565b7226a8b5d0908b457f&parentkey=604976af8b5c07e4048b4567
4.以法为循惠企安商来听听这场培训讲座说了什么?为进一步深入落实惠企安商行动部署,服务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近日,福州市鼓楼区人民法院联合区委社工部、区仲裁委在鼓楼区社会治理中心,通过线下讲座和线上展演形式,为辖区36个企业代表送去劳动纠纷预防与化解专题“法治礼包”,现场为企业提供风险防范指引及法律咨询。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609151
5.2007年锦天城新闻锦天城动态日前,由深圳分所合伙人谢光永、蒋鹏律师联合组成的律师团队,应邀参加深圳市盐田港集团有限公司与香港李嘉诚和记黄埔合资建设经营东港区项目专项法律服务的招投标,在激烈的竞争中,深圳分所脱颖而出,一举中标。 据了解,上述合资项目的总投资约110亿元人民币,建设周期预计五年,项目投产后,年设计吞吐量达280万吨。深圳分所此https://www.allbrightlaw.com/CN/10481/5cbca71c1d12c4e.aspx
6.全国工会重点工作创新案例发布(2024年第10期)江苏省总工会“结对共建 联手强家”活动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会工作助力赋能 浙江杭州优行科技有限公司工会构建“四暖”体系 全力发挥网约车司机“新生”力量 安徽蚌埠市总工会数智赋能构建服务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新生态 福建福州市总工会坚持“平台”思维 让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加入工会找到家 http://www.chnews.net/article/202412/580493.html
7.福建省总工会厦门市湖里区总工会针对网约车等新就业形态领域劳动关系复杂多元,且女司机面临较多特殊困难的情况下,通过组织签订行业性专项集体合同,将网约车行业女司机的特殊权益予以明确规定,对保障女司机的合法权益,规范新就业形态企业用工行为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http://www.fj12351.cn/new_detail.jsp?xh=721095&column=718475
8.司法部发布贯彻实施法律援助法典型案例实时询价案例三、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法律援助中心对魏某某劳动争议纠纷提供法律援助案 【基本案情】 魏某某于2021年9月8日入职江苏省苏州某贸易公司(下称公司)从事网络主播工作,工作内容主要为直播卖货。9月20日,魏某某被诊断怀孕。后因体力负担较大,医生建议休息保胎,魏某某便将怀孕事宜告知公司,希望能减少直播卖货时间或https://4g.liuyanzhai.net/post/10119.html
9.实践外卖小哥网约车司机……崇明法援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3月一天的下午,网约车司机徐女士来到崇明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的法援窗口,她有些焦急:“您好律师,我租车的公司克扣我跑单流水和押金,这种情况怎么办啊?属于拖欠工资吧,我可以申请法律援助吗?” 工作人员热情接待了徐女士,了解事情原委后帮她一起分析情况,告诉她这是租赁合同纠纷,并非拖欠薪酬,随即开展“帮办”,结合徐女https://sghexport.shobserver.com/html/baijiahao/2023/04/18/1007789.html
10.提醒入网约车行业的司机朋友19楼帮帮团该网约车公司和司机签订的是《网约车合作运营合同》,但是这只是一个伪装,双方真实的关系是劳动合同https://www.19lou.com/forum-79-thread-83651639968280650-1-1.html
11.依法保障新业态劳动者合法权益数字报电子版近年来,新业态快速兴起,方便了群众生活,促进了市场消费,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和空间。然而,新业态劳动者却面临许多问题,工作流动性大、劳动关系不明确、社保缴纳难等等,都是当下新业态劳动者的现实困境。 2024年5月起,肥城市聚焦网约车司机、快递员、外卖送餐员等新业态劳动者法律服务需求和“ 急难愁盼” 问题https://paper.dzwww.com/sdfzb/data/20241211/html/1/content_3.html
12.网约车司机权益保障情况调查您是否希望获得更多关于网约车司机权益保障的法律知识和服务? A.非常希望,这对我们非常重要B.比较希望,有时候会遇到相关问题C.不太需要,目前服务已足够D.完全不需要,从未遇到过权益问题 您在网约车从业过程中遇到过哪些法律问题? A.交通事故问题B.乘客投诉问题C.合同纠纷问题D.劳动争议问题E.保险理赔问题F.运营https://www.wjx.cn/xz/290886083.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