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中华全国总工会办公厅、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办公厅、中国企业联合会办公室四部门通报表扬全国2023年度工作突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南昌市红谷滩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萍乡市莲花县企业家爱心商会劳动争议调解中心、抚州市东乡区法院客商投资企业协会调解中心、抚州市崇仁县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上榜。
聚焦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
构建劳动关系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
南昌市红谷滩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
南昌市红谷滩区下辖9个街道(乡镇),有市场主体近6万家,随着辖区经济快速发展,劳动人事争议多发,服务难度加大。2022年6月,红谷滩区人社部门牵头,成立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打造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为主的多元调处服务机构,构建劳动关系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打通纠纷处理“最后一公里”、实现服务到达“零距离”。
一、聚合多部门力量,打造“一站式”服务
调解中心凝聚了人社、工会、法院、司法等多方力量,充分发挥部门优势和联调联处效能,推动建立健全多元调解机制,促进调解平台、调解信息、调解机制进一步融合,着力化解新就业形态劳动纠纷,实现业务咨询,法律援助、争议调解“一站式”服务,建成“街道—社区—企业和商圈楼宇”三级调解组织网络,形成“大调解”工作格局。
二、健全制度机制,坚持“调解为先”
调解中心把工作定位在“调”上,在仲裁开庭审理前,人社、工会、法院联动调解,告知法律风险及诉讼成本,通过“情、理、谅、让”,把分歧、矛盾梳理清楚,力求双方达成调解协议,调解成功的当场签订调解协议,调解不成的当即转入仲裁程序,直接送达立案法律文书。优化“法律援助”机制,为农民工等困难群体开辟绿色通道,简化申请审批流程,提供全程法律援助服务。建立健全“线上+线下”矛盾多元化解机制,运用“互联网+调解”工作模式,为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在线调解服务,满足群众对调解的多元化需求。
三、推进重心下移,做好纠纷源头治理
2023年,调解中心共办理案件513起,调解成功率78%,涉及金额410余万元,有效发挥了基层调解组织在预防和化解劳动纠纷中“第一道防线”作用。
创新“三心调解”工作法
促进劳动纠纷实质化解
萍乡市莲花县企业家爱心商会劳动争议调解中心
萍乡市莲花县企业家爱心商会调解中心在党建引领下践行“枫桥经验”,在市、县人社、司法、工商联和工会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创新探索“三心调解”工作法,获得国家信访局肯定,先后荣获江西省人民调解先进集体、平安江西建设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一、党建引领心贴心,“红色”调解近距离
调解中心自2020年成立以来,在市、县人社、司法、工商联和工会部门的指导支持下,加强硬件设施建设,建立调解荣誉展示厅、法援工作室、爱心调解室和茶叙室“一厅三室”,打造集劳动者接待、矛盾纠纷调解、心理疏导为一体的服务模式,在党建引领下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探索“三心调解”工作法。一是建立红色调解员队伍。组建专业调解员队伍,将懂法律、懂政策和懂企业管理的20多名企业党员及团员组成“红色”调解队伍。二是打造党员调解品牌。打造特色调解品牌,培育了市劳模、省级调解专家“李建军劳模调解工作室”。近年来,调解矛盾纠纷120多起,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公正、高效、便捷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服务。
二、机制保障心连心,争议调解成“闭环”
三、真情倾注心暖心,打造服务“全方位”
调解中心设身处地为当事人排忧解难,取得良好社会效果。一是坚持公心调事,依法说理、法情结合,通过现身说法,提高调解成功率。二是坚持诚心商事,针对会员单位特点,调解员把莲花商人谦让包容、扶贫救困、乐善好施文化的精髓深度融合到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中。三是坚持暖心和事,在调处过程中启动“乐业调解”工作模式,根据需要为生活困难的当事人提供解决就业、添置生活物资等帮扶。
多元调解助企高效解纷
推动营商环境优化升级
抚州市东乡区法院客商投资企业协会调解中心
近年来,随着来东乡区投资创业外商增多以及劳动用工的密集,东乡区劳动纠纷增多,处理难度加大。2019年3月,抚州市东乡区法院、人社局及经开区、经开区企业商会(工商联分会)、区客商投资协会联合成立了东乡法院客商调解中心(经开区矛盾纠纷调解中心),负责园区各类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劳动关系协调,帮助园区企业及劳动者化解矛盾纠纷,助力东乡营商环境优化升级。
一、做实多元调解,打通闭环解纷新通道
调解中心联合区人社、法院、总工会、工商联维权中心、园区派出所共同构建劳动纠纷多元化解机制,邀请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区法院园区巡回法庭入驻调解中心,调解疑难案件,实现各部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发生劳动纠纷,由调解中心先行调解,调解成功的,可以申请仲裁审查确认或司法确认。调解不成的,由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园区巡回法庭快速办理。推动法院和商(协)会联动,依托东乡法院多元化e平台,整合优化各部门服务企业的法律资源,让企业享受线上自助立案、案件查询、视频调解、意见反馈等一揽子服务,实现一张网调度、一体化解决,探索出一条涉企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的“调、立、审、执”新路径,从制度平台上打通多元调解的闭环解纷通道。
二、建强调解队伍,整合各部门专业人才
调解中心由经开区2名正科级干部分别担任主任、副主任,社会事务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另有2名专职调解员和7名特邀调解员。区法院派出经验丰富的法官常驻调解中心,并加强与工商联等部门横向协作,创建“法院+工商联+N”的沟通联系机制,联合各成员单位成立金牌调解队伍,将熟悉行业规则、商业惯例、有社会威望的“内行人”充实到调解员中,做好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调解员通过走访排查、介入调解、后期跟进、宣法普法等方式,不定期向企业家及劳动者讲解法规政策,宣法析理。建立企业调解联络员机制,辖区161家规模以上企业各选1名联络员组成企业调解联络员队伍,参与调解中心案件调解,咨询企业遇到的法律问题,帮助企业防范化解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法律风险,全面提升东乡区民营企业风险防范能力、合法经营能力和依法维权能力。
三、注重法治宣传,提升企业风险防控能力
调解中心自成立以来,办理案件453件,为维护劳动关系和谐和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推行劳动争议多元化解“五方模式”
促进调解工作创新发展
抚州市崇仁县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
近年来,面对劳动争议案件高发多发的势头,抚州市崇仁县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于2018年成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创新劳动关系协商协调机制,积极探索劳动争议调处“五方模式”,着力打造和谐劳动关系创建特色品牌,主动防范化解劳动关系矛盾风险。
一、“五方模式”,合力化解劳动纠纷
崇仁县积极探索“调解+仲裁+诉讼”模式,创建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工商联、工会、人社、法院“五方”共同参与的组织领导机制。统筹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资源,通过“县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调解组织+县总工会三师团队+县工商联非公有制企业维权服务中心+县人社局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县人民法院民事庭”对接模式,将调解、仲裁及诉讼有机融合,建立健全部门联动、多方参与的劳动争议纠纷解决机制,构建“主动服务、靠前服务、精准服务、联动服务”的服务体系,有效拓宽了化解矛盾纠纷的新渠道。
二、“党建引领”,构建多元共治格局
崇仁企联企协坚持“党委加强领导,政府重视支持,依托三方运作,多方配合协作,企业和劳动者积极参与”的原则,把分散力量拧成一股绳,变“五方协调”为“多方联调”。崇仁企联企协联合党支部切实加强与人社、工会、司法、法院、检察院等部门党支部的协作配合,争取各部门经费支持,按照“一中心、多工作室、多站点”的建设思路和“五有”建设标准,打造集法律援助、诉讼指导、集中调处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法律服务平台,形成了各负其责、齐抓共管、互动有力、运转高效的联运机制,真正做到“一个窗口服务群众”“一个平台受理反馈”“一个流程调解到底”“一个机制考核监督”。会员企业从最初的75家发展到现在的156家,园区内规模以上企业全部建立党组织,以党建带工建,工建促党建,积极发挥党员在企业中的模范带头作用。
近三年来,调解委员会共办理争议案件80余起,涉及金额700余万元,调解成功率97%,有效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