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展现上海市退役军人风采,弘扬时代新风,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激发广大退役军人的自豪感、荣誉感、责任感,上海市全面开展“最美退役军人”学习宣传活动。普陀区响应全市号召,举行普陀区“最美退役军人”评选推荐和学习宣传活动。
经前期搜集,普陀区众多的“最美退役军人”事迹令人动容,他们中有为抗击新冠疫情驰援武汉的医学专家、有开展科技公益和科技抗疫的企业家、有攻坚克难善于干事的优秀干部、有带队获得世界和市级比赛冠军的学校老师、有在基层社区贴心服务的居委书记主任、有风雨无阻为民抢修的上海工匠……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们的风采吧!
长征镇刘忠生
带动企业党建领“军”人科技服务公益的企业家
刘忠生,男,生于1972年4月,原籍黑龙江,2020年3月以科技人才引进入户上海。他1991年入伍,199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4年退役。现任普陀区长征镇互联网行业党委书记、波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支部书记、波克公益基金会理事长。他将党的先进性带入企业,坚持投入公益,以科技服务社会,以利润反哺社会,是优秀的退役军人企业家。
刘忠生将党建带入企业,提出“互联网+党建”的新模式,带领波克公司党支部定期举办形式丰富的党建活动,与多个单位联建联动。公司党支部在刘忠生的带领下获普陀区五星党支部称号,成长为区域先锋模范,并带动多个互联网企业组成党建联盟。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刘忠生做好本企业抗疫工作,组织23名公司志愿者参加高速道口抗疫,协调公司及多家互联网企业累计捐赠近2000万元抗疫资金、物资。他带领团队科技支持防疫,研发居民口罩登记预约系统,服务普陀区10个街镇65万次。带领游戏组与人民网合作开发《人民战“疫”总动员》防疫答题游戏,上线宣传科普超110万人次,作出900万次防疫知识纠错。
卫健委王雄彪
荣誉等身的医家抗疫前线的老将
王雄彪,男,1962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博士后。1986年毕业于原第二军医大学,留校在原长海医院工作,期间获博士学位,1999年在瑞典皇家医学院做博士后研究,2006年至普陀区中心医院。现任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呼吸科主任,博士生导师,教授,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免疫学分会常委等10多个专业机构专家职务,是《上海医学》、《中国临床医学》、《ScienceJournalofClinicalMedicine》等学术杂志编委。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后,王雄彪积极报名参加上海援鄂医疗队,是上海第二批援鄂医疗队临时党总支委员、第二党支部书记,他随队到武汉三院开展工作,承担并完成多个重要任务,彰显了先锋模范表率作用。2020年3月30日,王雄彪名列《上海援鄂医疗队英雄榜》。
建管委余和平
善于攻坚克难、协调重大项目的建设者
司法局胡劲松
法律援助和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核心骨干
胡劲松,男,1970年生,中共党员,1989年3月入伍,2012年转业,是一名海军军转干部,现任普陀区法律援助中心主任和公服科科长。他率团队积极探索,推动普陀区法律援助和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取得突出业绩,获得第五届全国法律援助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先进集体等多个荣誉称号,个人也获全国法律援助先进个人、“人民群众最满意的新时代上海市司法行政人”等大量荣誉,是军人退役再发展的榜样。
他积极夯实普陀区法律援助工作基础,制定完善了多项工作制度。根据区司法局总体部署,依托普陀区各司法所和看守所,推动建立12个法律援助工作站,在各居(村)委建立了275个法律援助联络点,与区总工会、老龄委、法院等联合设立了5个分中心和4个代受理点,构筑普陀区多机构联合、覆盖广、效能高的法律服务体系。近8年来,各分中心和受理点累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9400余件,接待咨询7万余人次,挽回经济损失数以千万计,在群众中树立了良好口碑,收到锦旗298面、感谢信69封。其中朱雪芹工作室已成为全国先进的法律援助品牌单位。
卫健委沈月
区域抗疫前线的定海神针
沈月,女,1970年8月生,中共党员,1989年3月入伍,2003年曾随部队参加SARS病毒防控工作,2004年从南京军区军事医学研究所转业到普陀区卫生健康委员会监督所,现任该所副所长。抗击新冠疫情期间,她挺身而出,自1月26日起响应上级命令,带领传染病防控团队组成先锋队奔赴抗疫前线,发挥了“定海神针”的核心作用,圆满完成了任务,护普陀一方平安。
消防石松
火海老兵,和平英模
石松,男,汉族,1980年生,1998年12月入伍,2002年9月入党,大专学历,二级消防长。现任上海消防救援总队普陀支队桃浦特勤站站长助理,2018年底随部队整体转隶、集体退役。他参加消防工作22年,没有陪家人度过一个春节,把全部心血投入保卫人民安全的消防事业上,先后参与各类灭火救援及社会救助任务2万余次,荣立个人三等功3次,获部消防救援局执勤岗位练兵能手等各级荣誉20余次。退役前后,石松始终听党指挥、坚守消防初心、保卫人民安全、争当军中模范。
石松对人民安危高度负责,每逢警情总是冲锋在前,2万余次的战斗,经历了无数惊心动魄的时刻。2003年除夕夜,在普陀区一起居民火灾中,他与队友连续救出11名被困群众,自己的手臂也被烫伤;2011年金山化工厂火灾,他参与应援奋战3天3夜,身上多处被灼伤;2013年一场门面火灾,他冒生命危险从火场抢出6个即将爆炸的煤气罐……2018年10月25日普陀某冷库发生火灾,石松观察分析发现建筑内部存在火源,无法从外部消灭,他向指挥部主动请缨,率领攻坚小组冒生命危险深入着火建筑内部寻找火源,奋战近10小时终于成功逆转了火势,为扑灭此次大型火灾立下大功。
石松不断追求卓越,以自身的模范行动带动队员们苦练基本功,带领所在班组连续6年获得总队练兵先进班组,队员中有5名成长为干部,荣立三等功的20余人。
信访办袁刚
文武双全能攻坚、化解矛盾善为民的好干部
袁刚,1971年2月生,1989年3月入伍,2008年1月退役。他自幼习武,在武警部队服役期间曾获全国散打冠军,带领队伍获得多项全国荣誉,多次立功、获嘉奖。转业以来,曾在房管局、街道等部门任职,在世博会、普陀区“创卫”等工作中表现出色。后至区信访办主管接访工作,成绩突出,现任普陀区信访办副主任。
到职区信访办后,袁刚发扬军旅作风,听指挥、能攻坚、善克难,严格要求自己讲理论、精业务、知法律、懂心理,同时善于换位思考、寻找问题症结,很快适应了高强度的工作。他积极与职能部门沟通协调、推进解决群众合理合法诉求。他能文能武、能屈能伸,在工作中庄严大气地亮身份、讲依据,总能镇住全场,运用政策、作出判断、说服对象。
袁刚不辞辛劳,能打硬仗,多次前往进京劝返第一线,参加了近几年普陀区所有重要节点的一线稳控工作,仅2018、2019年两年即累计出差240余天,平安劝返带回200余人次上访人员。参与日常信访接待180余次,累计接待来访群众3500余人。先后组织召开信访矛盾协调会120余次,绝大部分信访矛盾都得到了及时妥善解决。在2018、2019年进博会期间,全力做好信访维稳,确保一方平安。
袁刚倾心服务、关爱弱势群众,曾经从多种渠道筹措善款资助失去儿子而盲目信访的老人、为突发心脏病的信访人紧急送医并垫付医药费、会同劳动仲裁部门为追讨春节农民工欠薪而通宵达旦工作。他以突出的贡献,促进普陀区信访工作水平不断提高。
教育局刘彦相
未成年人的大护法教育系统的大后方
刘彦相,男,1969年3月生,1987年10月入伍,2012年12月退役,在役期间,他表现突出,立三等功3次;曾被空军评为优秀参谋、优秀个人;牵头组织研制的新型设备获全军科技进步三等奖。2013年转业安置到普陀区教育局工作,现任区教育局青保科一级主任科员、主持工作,兼普陀区教育安全管理中心主任。
刘彦相退役后坚持军人本色,在岗位上模范履职,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和学校安全工作中成绩突出。他牵头开展经济困难、单亲、父母刑释等家庭的未成年人关爱助学行动。他帮助未成年人依法维权,指导调解学生意外伤害事故,每年10余起。推进法制宣传,组织编写《普陀区学校安全管理工作指导手册》。牵头开展学校消防安全标准化达标创建、校园周边综合治理等20余个专项工作,夯实校园安全基础。他撰写的“安全屋”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案例,被市政法委评为2019年度上海市“创新社会治理,深化平安建设”十佳示范案例。根据全局安排,他牵头筹建区教育安全管理中心,推进区公共安全教育体验教室、学生公共安全教育体验中心、学校安全视频监控中心建设,起草了区教育安全管理多项制度。
因突出表现,刘彦相荣获2013—2015年度上海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先进个人,2019年度上海市治安保卫先进个人等多个荣誉称号。在抗击新冠疫情工作中,刘彦相检查学校防疫、排查教育培训机构、走访复工企业全程、下沉居委值守,全勤投入。同时,率区教育安全管理中心承担区教育系统各类视频会议主会场的任务,为校园抗疫作出重要贡献。
桃浦镇江震佳
重点工作任务推进和退役军人服务保障的能手
江震佳,男,中共党员,2010年12月入伍,成为一名消防兵,2015年12月一期士官退役。现为上海市普陀区桃浦镇新杨村村民委员会主任、桃浦镇新杨村退役军人服务示范站站长。
江震佳服役期间训练刻苦、表现优异,连续3年被评为“优秀士兵”,退役后回沪至新杨园区安全稳定办公室工作。他勤恳努力,对园区安全做好日常监督检查,每季度检查100多家企业、2个居民小区、老宅。2017年3月,江震佳参与市河长制办公室发起的“三无”船舶整治,配合上级部门在7天内将新槎浦河上59艘“三无”船舶整治完毕。2017年7月,江震佳参加新杨村“无违建”整治工作,一次夜间上门宣传中,因突下暴雨,他不慎滑倒摔伤手指骨折,他轻伤不下火线,继续坚持工作,最终完成了任务目标。
2020年,面对新冠疫情,新婚的江震佳主动放弃休息,与同事们一起连续2个月没有休息加班加点投入社区一线抗疫。普陀区推进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2020年建立10个居村退役军人服务示范点。江震佳勇担重任,任新杨村委退役军人服务点负责人,为10个示范点之一。他认真做好军旅氛围营造,切实落实退役军人服务事项,做好信息采集、退役军人关怀、慰老帮困等工作,以老兵情怀为袍泽及军属做好服务,赢得了服务对象一致好评。
长寿路街道黄卫国
不辞辛劳、不避沆瀣的勤恳上海工匠
黄卫国,男1959年4月生,1978年4月入伍,服役期间荣获三等功一次。1981年入党,1983年1月退役,进入普陀区房管系统工作。37年来他一直奔走在水电急修、抢修的第一线,用自己掌握的专业技术解决业主房屋设施的各类“急、难、愁”问题,以自己的一颗炽热之心,以自己的一双勤劳之手,不畏艰苦、不避脏臭、不惧危险,多年来为辖区居民抢修电路、疏通水管马桶、修理住房设施,无数次深夜、凌晨出击,使无数百姓愁眉舒展,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交口称赞。1994年,2015年,黄卫国两次荣获“上海市劳动模范”称号,1996年获评上海市优抚对象先进个人,2016年荣获由市总工会颁发的“上海工匠”荣誉称号。2019年,黄卫国以普陀区房屋维修应急中心西部集团首席水电工、维修班班长身份光荣退休,该班长前任是全国劳动模范徐虎,也是黄卫国的师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