棱镜洞察,解读资本密码,让你更懂上市公司。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这句话就像“吸烟有害健康”一样,大家都懂,却还是有很多人吞云吐雾、欲罢不能。大A里的股民们似乎也有了瘾,在股市的大水坑里,甘做一颗“韭菜”在水底招摇,你割……你割……我长……我长……我还长。
股市里有很多风险,有系统性风险,也有非系统性风险。
系统性风险包括政策风险、经济周期性波动风险、利率风险、购买力风险、汇率风险等,它不可分散,不可避免,不可预测,而又一视同仁、雨露均沾。
非系统性风险可分散,但不确定性比系统性风险更大,如经营风险、财务风险、信用风险和道德风险,其中最大或致命的风险就是财务造假,它可能直接导致一家上市公司退市,股价雪崩,带着小散们一起“滚雪球”。
根据《证监会通报2022年案件办理情况》显示,2022年办理案件603件,其中重大案件136件,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和通报线索123件,案件查实率达到90%。信息披露违法案件203件中涉及财务造假94件,占比46%。
投资有风险,投资者固然要有承担风险的准备。然而,原因都归于投资者吗?当然不是!笔者在《上市公司里的那些“杀猪盘”》一文详细介绍了股市里的各种“杀猪盘”,这个做局者可能是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公司董监高、股市“黑嘴”等,其中最令人气愤的就是上市公司自身的违法行为,如财务造假、内幕交易、虚假陈述等。
为便于理解和阅读,棱镜君下文将省略具体条款,有疑问的可以自行查阅上述法规确定。
某家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了,你持有它的股票,或者你曾经买过它的股票亏钱了,你就能索赔吗?不一定。
首先,我们要弄清四个重要的日期:
1、实施日:即作出虚假陈述或者发生虚假陈述之日。比如某家上市公司在4月5日发布了《一季度报告》,这里面的数据有造假的数据,那从4月5日开始算就是实施日。
3、更正日:即虚假陈述行为人在证监会指定披露证券市场信息的媒体上,自行公告更正虚假陈述之日。
4、基准日:是指虚假陈述行为被揭露或者更正后,为将投资人应获赔偿限定在虚假陈述所造成的损失范围内,确定损失计算的合理期间而规定的截止日期。
其次,原告能够证明下列情形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原告的投资决定与虚假陈述之间的交易因果关系成立:
1、信息披露义务人实施了虚假陈述;
2、原告交易的是与虚假陈述直接关联的证券;
因此,通俗来说就是:首先你要买过这家造假公司的股票。其次,你是在这家公司造假后,在被发现前买入的。第三,造假被发现后,你卖出了这家公司股票。第四,你综合下来交易他家公司股票是亏损的。那就可以去索赔了。当然,上述规定第三条的定义已经不止于此,而是延伸到了“诱空型的虚假陈述”和扩大了“交易”的内涵,为未来做铺垫吧。
在“最高院若干规定”中,规定了比较详细的损失计算标准,你最多可能获得赔偿是实际发生的损失,包括投资差额损失、投资差额损失部分的佣金和印花税。
但也不一定说是你亏了多少就赔多少,还要考虑到同期大盘的因素。所以大概率你不能拿到全额赔偿,自身还要考虑律师费(也有公益律师,不用钱)。如果抱着“假一赔十”的态度去诉讼,那还不如去拉横幅。
所以,对于股民来说,要想增加索赔成功的概率,可以将上市公司、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有责任的董监高和中介机构都列为被告。特别是一些已经ST的公司,它本身的财务状况和现金流大概率都非常差,面临退市的风险,如果只起诉上市公司,即使胜诉也可能无法执行到位。
索赔有道,不是上门摇旗呐喊,也不是广场静坐绝食,而应理性对待,先协商,后起诉。有不少案例是跟上市公司协商即达到索赔目的,实在协商不成再去找律师起诉。
有两个类型的律师,一是找国家队的“律师”,即投资者保护机构。国内投资者保护机构有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有限责任公司、深圳证券期货业纠纷调解中心等。它可以代表投资者行使权利、维护权利,规范证券市场秩序,最大限度地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基本都是公益属性。受五十名以上投资者委托,他们可以作为代表人参加诉讼。
第二种是找民间的律师。有些要钱,有些也是不要钱的(公益律师)。如何辨别律师的真实身份呢?全国各省的司法机关都建立了执业律师数据库,凭律师的姓名、执业证号都可线上查实。
大部分人一听到律师费,感觉都要几千几万才搞得定,而且担心会不会踩雷后索赔没拿到,又被律师补一刀?其实没那么黑暗!投资者获得实际赔付前,律师一般不收取任何费用、报酬。
中国通行的股票索赔案件风险收费比例在15%-30%左右,个别比较大金额的,还可细谈。
很多律师接受投资者的委托是不看金额的。对很多股民来说,亏损金额的不大,甚至懒得去做这个所谓的“维权”。但在我们国家,证券诉讼具有一定的公益性,通过公益诉讼,对律师事务所或律师个人都是一个很好的形象提升的机会,他们的共同名字叫“证券维权律师”。如果他们跟你要钱,你就跟他们说拜拜!
你可以选择单刀赴会,也可以喊上大壮们打头阵,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如果诉讼标的是同一种类,且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的,可以依法推选代表人进行诉讼。
委托律师索赔时需要准备好这些证据:1、身份证复印件;2、《证券账户查询确认单》;3、加盖证券公司营业部印章的待索赔股票对账单。
律师收到材料后会进行处理案件,会计算出股民索赔金额、起草诉状并提交法院,然后等待法院立案和之后的审判结果。
这类案件由于社会影响大,波及范围广,程序复杂,从立案到开庭,再从开庭到判决,从判决到执行,往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时期,少则一两年,多则更久。每个参与索赔的股民都要有耐心,晚到总比不到好。
双方先初步咨询,判断是否符合索赔条件,然后准备材料(复印件)寄给律师就行,可无须见面喝茶。
委托给律师,由他出庭,可以不用去法院,你过一两年再问下进展。
谁都不敢“包赢”,但财务造假这类案子通常都能赢。也有不成功的案例,主要原因有三:一是法院认定上市公司不构成虚假陈述;二是交易情况不符合法院认定的索赔条件;三是公司没钱。
随着注册制的全面推行,事后监管越来越严,被立案调查的上市公司也越来越多,被影响到的股民也越来越广泛,参与维权的股民数量也是与日俱增。在国家的重视和大力支持下,通过制度、机构等改革使股民维权的难度逐步下降,增添了投资者对于市场的信心。
但也依然有非常大的群体不具备维权意识,或维权成本过高,维权渠道不畅的问题存在。棱镜君在《作为一个散户,你有什么权利?》一文中系统讲解了散户的十六项法定权利、四大侵权类型和八个维权方法,建议翻一翻。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只有股民不再沉默,才能真正意义上形成对证券市场强有力的监督,制衡处于优势地位的上市公司及大股东们,使其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最终形成一个良性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
最后,再次提醒大家: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如果要做一名合格的投资者,不光是要有足够的钞票,还要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和理性思考,不投机、不盲从、不迷信、不贪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