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藩称“与辉同行”抄袭自己文案网络截图
——①——
“与辉同行”被指抄袭文案
主播疑似回应抄袭事件
人文艺术科普博主杨藩在两条视频中列举了三段“与辉同行”主播董董解说米开朗基罗时,与自己早年间介绍米开朗基罗视频的相似之处。首先是米开朗基罗师徒关系部分,杨藩称对方内容、架构、用语与自己视频几乎一模一样,自己是最早在国内网络平台按照中国师徒关系模式讲解文艺复兴三杰的,关系图也是通过查找十多个文献才整理出的。其次“与辉同行”主播董董向直播间网友展示的法乌努斯雕塑图片,是自己的视频截图。董董称该雕塑是米开朗基罗的作品,实际上原雕塑已经不存在了,那张图是自己找的其他雕塑范例。
杨藩称,自己在解释米开朗基罗全名含义的时候,取了一个不靠谱的中文名“富贵”来搞笑,并按照名字的语言因素来解释名字的含义,“与辉同行”直播间也是如此。
事情发酵后,“与辉同行”主播董董在直播时表示,自己在讲解艺术时可能会用到一些老师的作品,但无意冒犯,有什么问题可以及时沟通,疑似回应抄袭事件。
——②——
也曾陷入抄袭风波
2017年上映的电视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改编自唐七公子同名小说,早在2008年小说开始连载时就争议不断,被指抄袭“大风刮过”的《桃花债》,仅抄袭一事的微博话题阅读量就超过3000万。
此后,唐七公子委托机构出具了《著作权司法鉴定意见书》,鉴定结果为:文学作品小说《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和《桃花债》,其故事梗概、人物设置、人物关系、情节发展不同,不构成著作权意义上的抄袭。
——③——
“与辉同行”构成侵权可能性小
李伟华表示,目前杨藩指控对方所使用的自己的内容主要有:1、借鉴中国师徒关系的模式比照米开朗琪罗的师徒关系;2、法乌努斯雕塑视频截图;3、将米开朗琪罗称呼为“米富贵”这个名称。《著作权法》保护的是具体表达,而不保护思想、创意。杨藩所主张的前述第1和第3项内容,更像是某种创意而不是具体的表达,比如,每个人都可以借鉴中国师徒关系来讲解米开朗琪罗的师徒关系,只要所讲解的具体内容不构成相同或实质性近似,这是《著作权法》在合理保护著作权人的利益与促进公共文化传播方面所寻求的一种利益平衡。
▲“杨藩讲艺术”网络截图
至于杨藩所主张的法乌努斯的视频截图,如果该张图片是杨藩从公开的渠道所寻找的图片是用在了自己所制作的视频中,那么其对该图片并不享有著作权。
李伟华认为,《著作权法》并不保护其首先将这一图片称之为或比作“法乌努斯”雕塑作品这一行为。当然,如果杨藩能够证明“与辉同行”所使用的具体表达,与其具有独创性的表达内容构成相同或实质性近似,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讨论。
——④——
律师提醒:
短视频文案创意借鉴应标明出处
北京市伟博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李伟民对红星新闻记者表示,常见抄袭分为基本不变的抄袭和改头换面的抄袭,前者指将他人享有著作权的原作品不作任何改变的“搬运”;后者指抄袭者对所抄袭的作品进行不同程度的修改和组装,也就是所说的“洗稿”。抄袭手段主要表现为直接照抄、复制粘贴、查找替换、拼凑融合等方式。
李伟民表示,后作品对原作品在法律上是否构成抄袭,应以两部作品之间是否存在实质性相似关系为判断标准。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著作权保护表达,不保护思想,即“内容为王”。在判断是否侵权时,特别是前后作品在体裁和表现形式方面已经出现显著变化的情形,比较的参照对象不应局限于文字、符号层面(比如,具体的措辞、语句、台词等),而应追寻至体现作者作品表达内容又具有作品独创性的部分,比如,具有独创意义的人物设置、人物关系、故事情节及基于特定逻辑布局形成的情节串联整体等。
对于杨藩文中提到解释米开朗基罗的全名含义,用了一个不靠谱的中文名“富贵”来搞笑,也被董的团队直播使用。王韵表示,因为没有看到杨藩视频的具体内容,所以不太容易下判断。一般来说,如果具有独创性的翻译,也是可以受到著作权法保护的,但是不仅仅限于一个名字,而是要参考更多的因素。
红星新闻记者祁彪
编辑郭庄责编冯玲玲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