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水汤汤、铁轨隆隆,1952年9月,蚌埠民建成立,这个主要由企业界人士为主的市级组织,是民建中央在安徽成立的第一个地方组织。多年来,它围绕发展大局,加强自身建设,积极建言献策、参政议政,充分发挥参政党地方组织作用,为促进蚌埠市经济社会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尤其是社会服务工作在当时表现较为突出:在抗美援朝的关键时期,蚌埠民建第一任主委潘锷璋带头募集资金并捐献一架战斗机,在当时影响很大;在特殊历史时期,市委会响应国家号召,兴办公私合营企业,“六一儿童服装厂”、“华联商厦”等等既解决了就业,又满足了当时物资匮乏下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同时,引领相当一部分群众开始兴商办企业,繁荣了市场。
进入新时期以来,特别是十二届委员会以来,面对社会服务工作的新需求、新问题,市委会领导层开始思考转变观念、在继承中创新、发展,探索新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模式,广泛、深入、多层次开展社会服务活动。市委会以“聚是一团火,散作满天星”为指导,以“打造特色基层组织”为抓手,以“结对共建树品牌”为主要形式,以“发挥组织的整体优势”为手段,以“取得服务实效,助力社会发展”为目标,充分发挥经济界人才荟萃、联系广泛、智力密集的优势,扬特色,树品牌,以点带面,社会服务工作不断增添新动力。
一、打造社会公益事业优质品牌,提升服务实效。
(一)品牌培育酿醇香
2、与各区委统战部加强联系协调,开展一区一品牌建设
为打响社会服务特色品牌,民建市委探索“民主党派+统战+社区”新模式开展特色活动。市委会一方面密切与各区委统战部的沟通与协作,同时开展广泛调研,了解基层群众的诉求;另一方面积极引导民建基层支部通过支部间互补合作,与社区、农村小学开展共建,发挥优势,有的放矢开展社会服务,形成了网格化定点社会服务模式。
与龙子湖区龙河社区结对共建,志愿服务进基层。2016年12月,在民建蚌埠市委和龙子湖区区委统战部共同促成下蚌埠民建企业四支部、开发区支部、文教支部、医卫支部、工程一支部、工程二支部六个基层组织组成的民建志愿者服务队与龙河社区签订了共建协议。双方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服务队组织志愿者参与社区建设,为“低保”居民捐赠生活必需品、为社区居民开展定期义务诊疗。对卧病在床、外出就医不便的老人,安排医生上门问诊,开办医学知识讲座,举办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志愿者们还在社区的“爱心超市”中设立了民建志愿者专柜,捐赠了各类医疗器械、医疗用品、常用药,为居民提供医疗自助服务。同时,还捐赠了粮油、洗涤等居家生活用品,作为社区志愿服务积分的奖品。年中龙河社区获得了“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荣誉称号。蚌埠民建志愿者龙河社区服务队被龙子湖区授予“优秀志愿者团队”称号。共建活动建起了基层的“连心桥”,让温暖洒进千家万户。在完善社区服务功能的同时,也推进了社区的科学化管理,同时拓宽了会员们的眼界、为参政议政提供了素材。
与蚌山区梨朱小学、仲集小学结对共建,打响支教品牌。企业三支部、企业四支部、文教支部与蚌山区梨朱小学结对共建,梨朱小学的孩子们缺乏音乐、美术老师,孩子们难以受到艺术的熏陶,文教支部四位老师同时赴梨朱小学支教,一干就是两三个月,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认知艺术的大门。
金融支部、工商联支部、企业二支部携手市青少年宫赴蚌山区仲集小学举行捐资助学活动。他们给学生们带去了书包、各种球类、跳绳和微波炉等学习生活用品;市少年宫的五位老师在学校分别开设了语言、音乐、美术、舞蹈、乐高机器人制作等特色课程,指导孩子们寻找属于自己的兴趣爱好,浇灌孩子们渴盼知识的心田。
与经开区阳光儿童康复中心结对共建,关爱祖国花朵。机关二支部、企业二支部与蚌埠残联阳光儿童康复中心结对共建,通过调研、捐赠、慰问、邀请心理咨询师、婴幼儿发展指导师开展公益课堂等多种形式,为阳光儿童康复中心的孩子和老师送去了关爱和温暖。满足家长在孩子教育方面的困惑和对新教育的渴求。
3、双拥共建,奉献最可爱的人。自2013年起与市消防支队建立了警民共建关系,每年开展慰问、座谈、培训、参观等各种形式的共建活动。同时注意引导会员企业加入“双拥”活动,至今已有20余家会员企业与驻蚌部队建立了共建关系,展现了深厚的军民鱼水情。双方共建走过了五年的历程,而民建会员企业与县区消防大队的共建历史更为悠久,感情更为深厚。消防支队一直指导、帮助民建会员企业,到企业进行消防知识的宣传培训,实地指导。使他们能及时了解消防法律法规及政策,及时消除隐患助力企业安全有序发展。民建书画院举行笔会、体育委举办文体活动如羽毛球友谊赛等邀请消防官兵参与,军民融合,其乐融融。
4.让爱传递,送你健康
支持会员开办的民营医院向蚌埠市出租车爱心车队驾驶员赠送健康体检卡活动,向长期以来关心关爱他人的“的哥的姐”们奉献一份爱心,让爱传递。
(二)涓涓细流汇成海、众人拾柴火焰高。
闪亮的服务品牌在蚌埠民建掀起了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的热潮。尤其是会员企业家们深受感染,如副主委张玉洁,出资8万元在省民建对口帮扶点金寨县果子园乡吴湾村修建民建爱心桥,解决了当地学生涉水过河上学的困难;她还连续十年在淮上区小学“亿发久春雷班”资助30名特困家庭孩子上学,她领养2名玉树孤儿现已长大成人;企联会会长李万双出资20万元为市回民小学捐建电脑室、资助困难家庭孩子;今年副主委施卫东以个人名义设立爱心基金,每年拿出3万元资助龙河社区退休人员慢性病用药,有十位会员自发组织起来,十年来资助市二中困难家庭高中学生。工程二支部会员邵穆新、朱晓瑗带着自己亲手制作的蛋糕、无添加剂的西点和甜品及牛奶、新鲜水果等去蚌埠市儿童福利院里看望孩子们,给他们送去节日的祝福和温暖的怀抱,不让他们在这个快乐的节日里感到孤独,陪他们度过一个有意义而难忘的六一儿童节。会员朱珍捐赠燕山乡三胞胎困难家庭3万元助学金。会员赵同初向禹会区自闭症康复中心捐赠价值2万元空调。会员王从美向龙湖街道特困户捐赠1万元。还有众多会员个人或通过支部开展资助残障人士、孤寡老人、特困家庭的公益活动。
二、对民建会员,积极开展“暖心”活动。
(一)举办填报志愿咨询会
密切联系会员,切实为会员办实事,帮助会员解决实际困难是蚌埠民建坚持实施“暖心工程”的宗旨。举办高招咨询会是蚌埠民建实施的“暖心工程”项目之一。今年已经是蚌埠民建为会员举办高招咨询会的第六个年头。据不完全统计,六年来,有百余个会员家庭子女通过民建蚌埠市委举办的高招咨询会得到一对一的详细指导,进入了各自理想的大学学习。这一举措得到会员们一致的交口称赞。每年6月底请专家为有高考子女的会员举办填报志愿咨询,“一本、二本不具有严格意义上划分,仅属于招生说”;“专业选择很重要,决定孩子一生的发展”;“‘考分刚过学校分数线的要冲一下’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很难保证进入好专业。”通过讲解填报志愿应注意的问题和填报技巧,指导大家厘清了填报志愿的思路。还为大家进一步讲解了平行志愿的投档模式,为正确填报志愿做了很好的铺垫。针对每名民建会员子女的自身情况,逐一作了专门分析,并就家长和孩子们提出的问题作了详细地解答,使大家获益匪浅。民建家庭对填报志愿有了明确的思路和目标。
(二)为退休老会员建立联系卡
号召各支部为子女在外地的退休老会员建立联系卡,一旦生病或摔倒可以立即找到组织给予帮助。
(三)组织会内律师给会员提供各类义务法律咨询服务
2012年市委会成立了由会员中的11位律师组成的“维权小组”。五年来,维权小组采用月轮值制度,义务为会员提供帮助,在工程项目、劳务、股权投资等领域对合同的订立、履行、违约责任追究等方面提供法律咨询;在债务纠纷、劳动合同纠纷等方面提供法律援助;为意外事件中出现的人身伤害通过法律途径争取赔偿,我会一名在意外事件中去世的会员,维权小组律师为其争取到30万元的意外伤害赔偿。这些维权行动让会员和企业感受到了组织的温暖。
(四)为孤寡老会员开展精准服务
老会员(孙恩来)长期生病,下了几次病危通知书,住重症监护室,在会员企业家资助和会机关同志关心下,转危为安,在2005年4月份去世,由市委会帮助办理后事。
三、依托企联会平台,采取“十大举措”,助力非公经济(会员企业)发展。
四、依托市委会平台重磅发声,促进会员企业发展
在政党协商、撰写分量重的提案、建议时,注意把民建会员企业融进去,为他们提高知名度、扩大影响力,加快发展而鼓和呼。如在“龙凤一体化发展,打造中国硅谷”的提案中把上海民建会员在蚌埠投资项目“湖上升明月”写进打造淮河文化、明文化中去,引起了新任市委书记重视,引领省长亲赴现场调研,对其遇到的用地、资金、环保等问题对市各部门提出协助解决实际问题,促进项目推进要求。
青工委提出“推进蚌埠市跨境电商打造海外仓的建议”在两会及政府工作报告协商会上提出,引起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写入政党协商要干的工作中去。助力会员企业阿财老铺获评全省十大夜间食堂,接受省文旅厅授牌,通过政党协商会提出,打造城市会客厅的建议,建议重点将阿财老铺的发展规划融入进去,被写入市政府工作报告。
五、党派特色服务文化提高会的凝聚力
民建蚌埠市委特别重视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立了文化艺术专委会,下设书画院、舞蹈团、摄影协会、钢琴班、腰鼓队、曲艺队,京剧班和老会员彩虹队。会员们根据自己的爱好进行选择,身体得到了锻炼,精神亦得到升华,许多会员以会为家,民建会成为大家心灵的寄托和情感的家园。声乐培训、珠宝玉石专题知识讲座、摄影技法讲座每周六的京剧班等文化知识的传播教学,极大地丰富了会员的文化生活和精神世界,中华文化精髓“阴、阳、中、和”在在潜移默化中深入人心。
成立体育专委会,下设太极拳、柔力球、羽毛球,户外骑行等专项运动队。会员们根据自己兴趣爱好,找到喜爱的项目参加,及锻炼了身体,也陶冶了情操。市委会每年坚持举办春节联欢会、趣味运动会,丰富了会员们的业余生活。
蚌埠民建社会服务的历程,就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与党风雨同舟、共创伟业的历程;就是恪守参政党职责、积极献智出力的奉献历程;就是大力加强自身建设、激励会员建功立业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