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最新行政赔偿司法解释已生效,可你分得清赔偿和补偿吗?,国家赔偿司法解释2022:今日在线拆迁法征收法律咨询

2022年最新行政赔偿司法解释已生效,可你分得清赔偿和补偿吗?,在许多征拆案件中,往往会出现一种现象:征收方对被征收人实施逼签,对房屋违法强制拆除后,仍只通过“补偿”来解决问题,却从不会承担所谓的“赔偿责任”。很多被

在许多征拆案件中,往往会出现一种现象:征收方对被征收人实施逼签,对房屋违法强制拆除后,仍只通过“补偿”来解决问题,却从不会承担所谓的“赔偿责任”。

那么什么是行政赔偿、什么又是行政补偿行政赔偿和行政补偿的差别到底有多大

接下来,就从二者的概念入手,谈谈二者的区别以及哪些情况下被拆迁人可以追究征收方的赔偿责任。

行政补偿是指行政机关实施合法的行政行为,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职权的行为或者其他法定原因造成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遭受损失,为保护社会公共利益,国家有义务依法予以补偿。

行政赔偿则是说行政机关实施违法的行政行为,侵犯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由国家依法予以赔偿。

二者的区别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

一、适用原因不同:

行政赔偿的适用是基于征收方实行了违法的征收行为。行政赔偿的前提是侵权行为的存在,或者说征收方的行为具有违法性,追究行政赔偿责任需要在被征收人的损失实际产生之后。

行政补偿则基于征收方依法开展的征拆行为,正所谓“有征收必有补偿”。索要行政补偿不要求发生实际损害,绝大多数被征收人都是在房屋尚在的情况下与征收方签订了补偿协议。

二、目的不同:

行政赔偿的目的在于保障和监督国家机关合法有效地实行行政管理,对征收方实行违法征收行为有一定的惩戒作用。

行政补偿的目的则更侧重于对被征收人的合法财产利益给予全面、充分的补偿,其没有惩戒、监督的作用。

三、适用法律法规不同:

关于行政赔偿,国家专门制定有《国家赔偿法》,并在《国家赔偿法》第二章对行政赔偿有明确的规定。2022年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最新司法解释也针对行政赔偿有了新的规定。

四、责任承担方式不同:

行政补偿一般采取重新安排宅基地建房、货币补偿或者房屋产权调换等多种补偿方式,被征收人有权进行选择。

行政赔偿原则上以金钱赔偿为主,以其他赔偿手段为例外。不过在赔偿、补偿应综合协调适用的最高法裁判观点指引下,现在赔偿也可以选择产权调换房屋了。

在实际的征拆过程中,从征收方公布征收补偿方案,到被征收人和征收方签订征收补偿协议,被征收人都可以委托律师,通过和征收方进行非诉谈判,提起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途径,向征收方索要合理的行政补偿。

期间,征收方一旦“憋不住”实施了违法强制拆除房屋、铲除青苗等行为,被征收人就只好先起诉确认强拆行为违法,进而寻求行政赔偿了。

换言之,在一个项目中,究竟是补偿还是赔偿,主动权可不在咱老百姓这一边,而是得看地方政府是不是敢于违法行政。

既然被征收人因游戏规则的设置只能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上,在律师就提示大家以下几点作为对行政赔偿路径选择的参考依据:

其一,“能补不赔”。总体而言,补偿在可提升、谈判的空间上是大于赔偿的。尽管补偿也需要依法,补偿数额不能明显高于“公平、合理”这一原则范畴,但不可否认的是,究竟能给个案中具体的被征收人多少补偿,征收方握有很大的自由裁量空间。

而一旦进入了行政赔偿程序,因涉及到追责等一系列严重的法律后果,地方政府一定会将标准收紧,不能给的钱多一分也不会给,被征收人想要获取主观上满意的“损害赔偿”并不容易。

故此,尽管如上文所述在行政赔偿对违法强拆、逼签的征收方及具体工作人员具有更强的惩戒作用,但站在被拆迁人合法利益最大化的角度上考量,“能补不赔”可作为依法维权的一项路径选择原则。

其二,要牢固树立取证意识,将功夫下在房屋遭违法拆除前。赔偿与补偿的最大区别之一,就在于后者是被征收人依法该得的,签约后几乎只需要躺在家里钱就会打到账户上。

而行政赔偿则不尽然,它要以强制拆除行为被确认违法为前提,且需要被征收人提供充分的证据以证实自己所遭受的财产损失。

特别是在强拆主体不明、房屋遭毁损灭失前并未依法评估等情形下,被征收人首先需要提供现场照片、视频、室内物品的购买票据等证据,才能锁定强拆主体和其所造成的损失价值,进而为自己争取到全面的赔偿。

如果被征收人事先毫无防范意识,什么都没做,只是寄希望于征收方依法拆迁,那么就很可能在行政赔偿的官司中蒙受巨大的损失,赢了官司输了利益。

其三,涉案房屋遭强制拆除或被逼签行为严重破坏时,一定要毫不犹豫地咨询专业律师,绝不可试图自行起诉确认强拆违法,走行政赔偿程序。

行政赔偿程序是一个比正常补偿复杂得多的专业法律操作,能不能赔、能赔多少,是否需要自行委托评估机构进行回溯性评估,这些难题绝不是一般外行能干得了、干得对的。

而对于被拆迁人而言,房屋一旦被违法拆除,自己就等于被逼上了华山一条路,再没有其他的弥补损失的方法。

我们一般认为,“没签没拆”的情形下才对被拆迁人有利,房屋已被拆除,案件的代理难度将会陡增。此时,被拆迁人切不可继续观望、犹豫,而是要尽早将案件交给专业的人来做,自己则配合律师做好各项证据的搜集和整理工作,同时积极把握住启动程序所制造出的难得协商谈判契机。

说了这么多赔偿的“不好”,也该说两句行政赔偿领域取得的进步。在律师在以往代理案件的过程中,发现诸多最高法的权威裁判已经逐步将“行政赔偿不低于征收补偿”作为裁判原则。

最新出台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行政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27条对“赔偿不低于补偿”这一裁判原则有了明确规定:

违法征收征用土地、房屋,人民法院判决给予被征收人的行政赔偿,不得少于被征收人依法应当获得的安置补偿权益。

在律师希望各位牢记,行政赔偿的确是法律上的“最后杀招”,也的确能弘扬正义、替咱老百姓出口恶气,但就其所能争取到的利益而言也的确不应成为咱老百姓的首选。能争取补偿的,还是靠协商沟通下的补偿来解决纠纷吧。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职权时有下列侵犯人身权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

(一)违法拘留或者违法采取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的;

(二)非法拘禁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公民人身自由的;

(三)以殴打、虐待等行为或者唆使、放纵他人以殴打、虐待等行为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

(四)违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

(五)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其他违法行为。

2022年行政复议申请的范围是什么

《行政复议法》第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依照本法申请行政复议:

(一)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等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

(二)对行政机关作出的限制人身自由或者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等行政强制措施决定不服的;

(三)对行政机关作出的有关许可证、执照、资质证、资格证等证书变更、中止、撤销的决定不服的;

(四)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关于确认土地、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海域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决定不服的;

(五)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合法的经营自主权的;

(六)认为行政机关变更或者废止农业承包合同,侵犯其合法权益的;

(七)认为行政机关违法集资、征收财物、摊派费用或者违法要求履行其他义务的;

(八)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申请行政机关颁发许可证、执照、资质证、资格证等证书,或者申请行政机关审批、登记有关事项,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办理的;

(九)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受教育权利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履行的;

(十)申请行政机关依法发放抚恤金、社会保险金或者最低生活保障费,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发放的;

(十一)认为行政机关的其他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

2022年行政复议的具体范围是什么

2022年违约赔偿范围是怎么规定的

《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四条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造成对方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是,不得超过违约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约可能造成的损失。

2022年违约需要赔偿的范围标准是什么

《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四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造成对方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是,不得超过违约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约可能造成的损失。

2022年劳动仲裁不予受理的范围是如何

(一)申请人不具有主体资格。

(二)申请人与申请仲裁的争议无直接利害关系;申请人不是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的当事人;申请人不是死亡职工的法定继承人及利害关系人。

(三)争议内容不属于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的受案范围。

1、劳动者请求用人单位缴纳住房公积金的。

3、在校学生勤工俭学、参加生产性实习见习与所在单位发生的纠纷。

4、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集体企业改制改革引发的职工下岗、经济补偿金、下岗生活费、劳动关系确认、连续工作年限计算、整体拖欠工资及社会保险参保缴费等纠纷。

5、劳动者请求用人单位补办人事档案的。

6、劳动者仅请求用人单位与其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

7、其他依照法律和司法解释的规定不属于劳动争议案件的。

(四)争议不属于本仲裁委员会的管辖。

(五)仲裁申请已超过法律规定的申请仲裁的时效。

(六)申请书及有关材料不符合要求。

法律主观:

国家赔偿的发展趋势:不断完善赔偿程序,明确举证责任,修改精神赔偿。国家赔偿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对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的人身权利或者财产权造成损害的赔偿。

THE END
1.(2022)最高法知民终2501号上诉人浙江春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春某公司)因与被上诉人赛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赛某公司)、徐某、李某,一审第三人纳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纳某公司)侵害技术秘密纠纷一案,不服江苏省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一审法院,根据具体情境也称苏州中院)于2022年3月9日作出的(2021)苏05民初66号民事判决http://ipc.court.gov.cn/zh-cn/news/view-3784.html
2.法答网精选答问(第九批)澎湃号·政务澎湃新闻法答网精选答问(第九批) 开栏的话: 法答网是最高人民法院为全国四级法院干警提供法律政策运用、审判业务咨询答疑和学习交流服务的信息共享平台。通过法答网,法院干警可以就审判工作、学习和研究中涉及的法律适用、办案程序和司法政策等问题在线咨询。答疑专家须严格依据法律、司法解释等规定,在规定时限内提出答疑意见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633127
3.2022年司法考试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案例分析指导用书(上下册《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案例分析指导用书》2022年版增加了解题方法指导和考试答题范例等内容,进一步增强了实战效果和助考作用。 本书依据考试大纲对案例题的考查要求,运用以案说法的形式,注重将知识性内容与现实案例讲解相互融合。以多维角度分析案例,引申出对不同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帮助考生在系统把握法律知识的基础https://www.bookskys.com/ks/book.asp?pid=893858421
4.全球网络安全政策法律动态(2022年3月)全球网络安全政策法律动态 (2022年3月) 美国正式通过《2022年关键基础设施网络事件报告法》,俄罗斯禁止国家重要基础设施部门采购外国软件,我国两会工作报告谈网络安全… 本期关注 ? 境外关注 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No.9712-8号联邦法与No.9732-8号联邦法,规定故意传播俄罗斯海外国家机构谣言的人将承担刑事责任;同时,https://www.secrss.com/articles/40930
5.最新!2022年证券从公司从业人员业务培训大纲证券从业资格2022年7月8日,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了《证券公司从业人员业务培训大纲(2022)》,确认最新版证券从公司从业人员业务培训大纲内容,一起来看看有哪些变化吧!https://www.educity.cn/zq/2389526.html
6.法律咨询服务中案件分析技巧之道一、引言 在法律咨询领域,有效的案件分析能力对于提供高质量的法律服务至关重要。通过深入分析案例,可以帮助律师更好地理解客户需求,制定合理的策略,并为他们赢得法庭胜利或解决纠纷提供依据。本文将探讨如何运用案例分析方法提升法律咨询服务的质量。 二、案例分析方法概述 https://www.topnu.cn/shang-ye-yan-jiu/896610.html
7.2022学法律的app有哪些可以学习法律的软件合集想必很多的用户都还不知道2022学法律的app有哪些吧,那些可以通过移动端来学习,并且根据自己想要了解的知识去搜索相关法规,同时还可以看到各种法律法规解释的app,还是非常受用户欢迎的,若是感兴趣的话,大家一起跟随小编来看看有哪些学习法律的app是值得大家去使用的吧。 https://m.wandoujia.com/strategy/6414487473268586312.html
8.2022年法制教育主题教育活动方案开展法制教育电影周活动,组织学生收看法制教育专题片,既要让学生在专题片的教育中增长法律知识,又要让学生从典型案例中吸取教训,收获感悟,增强自控自制能力。 (6)召开一次主题班会。 全校各班分别举行一次“法在我心中”主题班队会,让学生知法、懂法、守法,做一个合法的好公民。各班在4月15日召开一次主题班会,并上https://www.jy135.com/huodongfangan/1507159.html
9.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发布第32批指导性案例的通知(法〔2022〕167号)本案例对竞业限制有关问题进行了规范,有效保障了劳动者的择业自由权。 指导案例185号《闫佳琳诉浙江喜来登度假村有限公司平等就业权纠纷案》,明确了用人单位在招用人员时,基于地域、性别等与“工作内在要求”无必然联系的因素对劳动者进行无正当理由的差别对待的,构成就业歧视,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本案例对于人民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4990825.html
10.2022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关法律知识心得(精选18篇)一是设立投诉举报电话和投诉举报信箱,接待消费者和群众的投诉举报,发动全社会提供重大案件及其线索,为打击假冒伪劣产品提供案源。 二是运用板报、条幅、宣传手册等法律法规宣传载体,向社会宣传维权的方式和方法,提高广大消费者的维权意识。 三是组织开展3·15”现场宣传咨询服务活动,设立现场举报投拆、检验速测等多种服务https://www.ruiwen.com/word/xiaofeizhequanyibaohuxgflzsxd.html
11.丈夫(妻子)赠与婚外情第三者(俗称小三)财产,根据2022年现行法律通过剖析案例,可以从中得出其中蕴含了四层法律逻辑及原理,以确保得以取回夫妻共同财产: (一)我国法律有明确规定,夫妻双方在处理夫妻共同财产时具有平等的处理权利。 因日常生活所需的开销,任意一方均具有自由决定的权利(法律理论上称之为:“钥匙权”或“日常家事代理权”),所作出决定对夫妻双方均具有约束力。遇到重大https://www.jianshu.com/p/bc902b1c8d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