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援助民生实事工作总结(精选7篇)

一是实体平台持续夯实。法律援助窗口一楼临街,合理划分功能区域,内设专门的接待区、咨询区、等候区、私密接待室等。窗口实行开放式办公,有专人负责来电来访网上实时登记、专人接待、为群众咨询、申请法律援助提供了便利快捷“一站式”的服务。同时,在检察院、法院、看守所、律师事务所、乡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外出创业者协会、县总工会、妇联等机构设立了法律援助工作站,在全县村(居)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设有法律援助联系点,法律援助联系站、点延伸到基层一线,构建了以县法律援助中心为主体,各法律援助联系站、点为支撑的全县法律援助服务网络,实现了中心与各联系站点上下联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积极打造法律援助惠民“服务圈”,今年各站、点提供了50余件导引服务,作用日益凸显。

三是服务水平持续提升。案件申请零等待,当日受理、当日审批、当日指派;对老、弱、病、残等特殊人群设置“无障碍通道”,为农民工讨薪开辟“绿色通道”,降低受理门槛,简化办理程序;设置军人军属法律援助专用通道;推出延伸、延展、延时、延续等“四延”服务,全方位为受援人提供暖心服务,将法律援助民生实事做深做实,截止5月底,为受援人申请强制执行提供援助16件次,4月份上门为桃溪镇受援人王某开展会见,并月4月14日,陪同人民法院法官一同入户宣判。

二、存在不足

一是案件进度相对缓慢。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受疫情影响,这是全市普遍现象,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根治农民工欠薪工作成效明显,往年农民工讨薪案件比例最大,今年的讨薪案件比例明显下降。

二是案例和信息质量不高。案例入库暂时还没有突破,信息被省厅采用的也相对较少。

三是卷宗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是法援中心工作量大,人员明显不足。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是抓重点,以保证“三率”为根本,紧紧围绕《全市法律援助民生实事绩效评价指标》,盯紧得分点,争取案例入库、卷宗质量提升、提高信息采用量、提升群众满意度。

三是见实效,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开展,努力做到法律援助在群众心目中有信任,在上级心目中有位置,在考评中有位次,开创法律援助工作新的篇章。

一、工作概况

20xx年我县城乡困难群体法律援助民生工程的目标任务为全年办理法律援助案件600件,截止到目前,全县各级法律援助机构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411件,完成全年任务的68.5%,其中刑事151件,民事257件,劳动仲3件。

二、工作举措

一是积极筹备,全面启动。4月18日联合县财政局印发《枞阳县20xx年度城乡困难群体法律援助民生实事实施方案》。后召开法律援助民生工程推进会议,做到层层分解任务、人人压实责任,确保各乡镇法律援助工作站严格按照时序进度完成法律援助任务。

二是重视宣传,扩大影响。枞阳县司法局编印20xx年民生工程政策宣传手册(含法律援助法、一封信及各类维权手册等)共计一万份。今年以来,枞阳县法律援助中心开展了一系列宣传活动,如“法援惠民生、助力乡村振兴”、“法律援助进乡村”、“法律援助进企业”、“法律援助进工地”、“法律援助进校园”等活动。5月13日,枞阳县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组织法律援助志愿者在义津镇牛集村街道开展法律援助民生工程宣传活动,并邀请枞阳大鼓书传承人吴福东现场演说法律援助民生工程惠民政策。活动形式多样,包括街头设点宣传、现场解答群众咨询、进企业宣传、大鼓书宣传等。活动现场共发放《枞阳县人民政府全县人民的一封公开信》、《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摘录》以及其他各类维权宣传材料共计500余份,宣传品200余份,现场解答群众咨询20余人次。5月20日,县司法局法律援助志愿者在枞阳县城区开展法律援助进工地活动,现在向农民工宣传法律援助法及务工人员维权须知并发放维权手册。5月24日,枞阳县司法局法律援助志愿者者进入县城金誉金属工厂宣讲法律援助政策,进车间、到厂房,向生产一线职工宣讲法律知识,列举法治案例,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引导职工学法、懂法、用法。

三是开展培训,提升业务。为保障法律援助案件质量,提升民生工程实施效果,我县积极组织律师、基层法律援助服务工作者、基层工作站工作人员参加法律援助业务培训,今年来,共组织一次法律援助业务培训,参加人数共计35人次。

四是分类管理,提升服务。分析研究农民工、未成年人、妇女、残疾人、老年人、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法律援助需求,根据重点群体的不同特点,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服务措施,提升服务专业化水平。对于涉及农民工讨薪、工伤、残疾人、老年人、妇女儿童维权等案件,开通绿色通道,实行一站式服务,全力维护特殊困难群体的合法权益。联合工青妇老残、人社、信访等部门以及媒体,共同开展专项法律援助活动,提高特定群体法律援助的质量和社会效果。今年来,共办理农民工维权案件147起,案件类别主要有请求支付劳动报酬、工伤、雇员受害责任纠纷等。

五是加强沟通,积极开展刑事法律援助全覆盖工作。根据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安徽省司法厅印发《关于全面开展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试点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今年县中心积极与县法院加强沟通、协作,从源头保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享有获得辩护权,促进司法公正,充分发挥律师在刑事案件审判中的辩护作用。截止到目前,县中心共办理刑事法援案件151件,基本达到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

七是积极报送工作、案例信息。今年以来,向民生办报送工作信息16篇,基层话民生9篇,向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报送工作信息23篇,案例库案例6篇。中安在线采用工作信息及案例信息共4篇,人民网安徽频道采用工作信息1篇,安徽新闻网采用工作信息2篇,省厅内网采用信息2篇,市司法局外网采用工作信息7篇,市民生工程网采用基层话民生2篇,枞阳民生工程采用信息及基层话民生共计8篇。

九是严格经费管理,确保专款专用。严格执行各项制度。枞阳县法律援助法律援助办案补贴发放和其他经费支出都严格执行《安徽省法律援助经费管理办法》有关规定,根据新修订的《铜陵市法律援助经费使用管理办法》,及时修订我县法律援助经费管理办法。20xx年度枞阳县法律援助经费计划投入60万元。各级财政已投入资金60万元,完成率为100.00%;经费支出总额为43.96万元,占已投入经费总额的73.27%。

十是积极组织开展法律援助案件质量的评查工作。成立法律援助案件评查组,定期到各乡镇法律援助工作站、律师事务所、基层法律服务所开展案件质量评查工作,在评查中存在问题的单位,及时跟踪指导,实现质量监督常态化。并对评查结果以县局文件形式通报至各被查单位,努力让法援案件质量达到规范化标准。

十一是实现法援案件全案全流程实时录入。按照法援案件全案全员全流程及实时应用的要求,做好法律援助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法援案件受理、指派、接收、结案、归档等工作及时在系统内同步完成。受理案件和结案时附件上传完整,截止到目前,共受理、指派案件411件,系统结案315件,归档320件,各项指标均达到省、市考核标准。

三、工作亮点及成效

(一)加大宣传力度,创新宣传方式。今年上半年,我中心开展了一系列宣传活动,如“法援惠民生、助力乡村振兴”、“法律援助进乡村”、“法律援助进企业”、“法律援助进工地”、“法律援助进校园”等活动。5月13日,枞阳县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组织法律援助志愿者在义津镇牛集村街道开展法律援助民生工程宣传活动,并邀请枞阳大鼓书传承人吴福东现场演说法律援助民生工程惠民政策。5月20日,县司法局法律援助志愿者在枞阳县城区开展法律援助进工地活动,现在向农民工宣传法律援助法及务工人员维权须知并发放维权手册。5月24日,枞阳县司法局法律援助志愿者者进入县城金誉金属工厂宣讲法律援助政策,进车间、到厂房,向生产一线职工宣讲法律知识,列举法治案例,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引导职工学法、懂法、用法。

(二)积极做好认罪认罚从宽工作。充分发挥驻法院、检察院、看守所法律援助工作站作用,进一步完善多部门之间多元化信息沟通,畅通联系协作渠道,为认罪认罚案件办理提供机制保障。派驻值班律师坚守岗位,采取固定值班和预约服务相结合的模式,为认罪认罚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咨询解答、程序选择建议、见证签署认罪认罚具结书、申请变更强制措施等法律帮助,为维护认罪认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合法权益提供必要的法律帮助。今年以来,县司法局共指派值班律师参与办理认罪认罚从宽案件120件,提供法律咨询200余人次,最大限度的维护了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合法权益,提升了刑事诉讼的质量和效率,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社会效果和政治效果。

(三)落实上门惠民服务。对老、弱、残疾及行动不便的人群采取上门提供法律援助服务。今年来,全县各级法律援助机构共上门提供法律援助服务19次。

淮北市相山区秉承“创新服务方式,援助弱势群体”的工作理念,坚持“应援尽援、惠及民生”的工作方针,“四步走”不断推进法律援助民生实事工作。

一是推进法律援助“全覆盖”。不断拓展法律援助服务范围,探索在经济领域、生产生活领域等方面的法律援助,重点做好困难群众就业、就学、就医、社会保障等领域法律援助便民工作。

三是打造法律援助“一站式”。主动出击,加强与兄弟部门的沟通、协调,凡涉及民工涉及欠薪案件,不审查经济困难条件,推行“一站式”服务,做到优先受理。对群体性纠纷要按照重大案件执行,遵循集体讨论和即时向领导报告制度。

一、法律援助民生工程进展情况

(一)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20xx年,谢家集区法律援助中心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390件,完成全年任务的111%。其中,民事案件212件,刑事案件165件,办结350件,结案率为89.7%。计划全年投入经费38.5万元,截止目前中央省级已投入29万元,地方投入21万元,合计50万元。经费使用50.2万元,其中发放案件补贴40.22万元,补贴占比80%。

(二)认真执行《安徽省法律援助经费管理办法》及《淮南市法律援助经费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加强法律援助经费的监督管理。

加强法律援助经费的使用和管理,严格执行《淮南市法律援助经费使用管理办法》,法律援助经费做到了单列科目核算,补贴流程发放规范。今年我区法律援助经费计划投入38万元,截止12月份实际投入50余万元,20xx年中央补助地方法律援助办案专款、省级法律援助专项资金、同级财政法律援助经费全部已经到位。其中中央、省投入29万元,市级财政投入10.5万元,区级投入10.5万元。1-12月份共支出经费50.2万元,其中办案补贴40.22万元,占比80%,宣传费等费用9.98万元。法律援助经费由专业财务人员负责管理,实行单列科目,专项支出,严禁挪用和占用。案件补贴严格按照流程执行,实行一案一审批,由经办人签字,法援中心主任审核,局长审批,层层把关,最后再汇总到财务统一报账,对于大项的经费使用,召开局党委会研究决定,每月都有案件补贴经费支出。

(三)加强法律援助宣传

一是开展“法援惠民生.助力农民工”专项法律援助宣传活动。年头岁尾是农民工讨薪比较集中的时期,为了帮助农民工依法有效的讨薪,维护社会稳定,区法援中心于1月中旬组织律师、法援志愿者深入街头,通过散发宣传单、律师解答咨询等方式开展农民工维权法治宣传活动。积极主动开展农民工欠薪案件摸排工作,主动联系,不等不靠,引导农民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二是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三是开展“乡村振兴、法治同行”活动

四是结合疫情防控宣传,开展送法进家庭。统筹防疫宣传,送法进家庭,对于有法律援助需求的群众当场审查,做到应援尽援。

五是积极宣传报道法援工作。截止目前,本年度共向上级部门报送工作信息40余条,均被省厅或市局内网采用,报送典型案例8篇,被司法部采用一篇。

(四)加强刑事案件法律援助工作

(五)强化案件办理质量

综合运用市局组织的各县区案件互评和本中心组织专家对案件自评及旁听庭审、委托第三方对受援人进行回访等方式强化案件质量监督和管理。同时为进一步提升法律援助律师队伍专业化水平,打造高质量的法律援助律师队伍,中心于10月下旬组织开展法律援助业务培训,20余名律师参加,培训收到了良好效果。

20xx年工作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为信息报道偏少,案件质量还不够好。20xx年谢区法律援助工作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继续做好城乡困难群体法律援助的实施工作。

二是进一步提升法律援助案件质量和服务水平。加强案件监督力度,运用司法部印发的刑事和民事案件同行评估规则严格对每件归档卷宗进行审查,确保案件质量。

三是对律师网上结案进行监督指导,确保网上结案的类型与实际办结情况相符。

四是深入推进法律援助宣传工作。利用各种宣传节点和宣传媒介做好法律援助宣传尤其是农民工、残疾人、妇女、未成年人的法律援助宣传工作,提升群众的法律援助知晓率。

20xx年《法律援助法》实施以来,蚌埠市司法局立足城乡困难群体法律援助需求,积极推进品牌建设,深化便民服务,提高办案质量,扎实做好法律援助民生实事。

深入推进法律援助案件提质增效。严格实行案件质量监管制度,综合运用个案跟踪、旁听庭审、案卷评查、征询办案机关意见建议、受援人回访等措施强化案件质量监管,同时建立案件办理质量与补助标准、受援人满意度相挂钩制度,不断督促承办人员依法依规履职,切实提升案件办理质量和服务实效。今年以来,全市办结法律援助案件3425件,为受援人争取权益约1600万元。

20xx年我市法律援助目标任务数5736件,截止11月底,全市共审批案件6415件,完成率达111.8%,办结案件5760件,结案率达89.8%。全年经费投入计划数573.6万元,已投入649.5万,经费投入率113.2%,已支出575.51万元,其中,办案补贴512.17万元,宣传培训等费用支出60.70万元,经费使用率达88.6%,办案补贴发放占比达89.0%。

一、具体做法

1.深入推进法律援助品牌建设

根据省厅的统一部署,上半年我们相继开展了“法援惠民生助力农民工”、“法援惠民生扶贫奔小康”、“法援惠民生关爱妇女儿童”、“法援惠民生关爱残疾人”等系列品牌宣传和实践活动。市法援中心通过联合律师事务所和县区法律援助中心,走上街头,深入乡村进行广泛宣传。全市法律援助机构为需要法律援助的特殊群体开辟绿色通道。全市累计宣传30余场次,截止11月底全市共受理农民工案件1613件、妇女维权案件1076件、儿童维权案件254件、残疾人维权案件152件、军人军属案件14件。

2.出台文件指导全市法援工作

一是发布《六安市20xx年度城乡困难群体法律援助民生工程实施办法》,将全年目标任务分解到各县区,对城乡困难群体法律援助民生工程实施范围、实施内容、资金保障、实施程序、项目管理、保障措施等提出了明确的具体的要求。

二是发布《关于开展“法援惠民生助力农民工”春季统一行动的通知》,在全市范围内统一开展开展“法援惠民生助力农民工”品牌服务活动,要求深入宣传,筑牢农民工维权意识,是畅通渠道,方便农民工寻求法援,认真梳理,提供延伸法律援助。

三是发布《关于贯彻落实民事行政、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同行评估规则的通知》,以纠正全市法律援助案件质量存在的参差不齐、标准不一等现象,要求全市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思想认识到位,学习宣传到位,贯彻落实到位。

四是推出《六安市法律援助中心疫情防控期间公开承诺》,引领全市疫情防控期间法律援助工作。《承诺》坚持“三个继续”,即在疫情防控期间,继续为普通困难群众提供法律援助,继续为刑事案件当事人提供刑事辩护法律援助,继续为农民工、残疾人、老年人、妇女、未成年人和军人军属等特殊人群畅通法律援助绿色通道,推出7*24小时“不打烊随时办”服务,为一线抗疫医务人员开辟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实行经济困难承诺制。

五是发布《关于开展“法律援助进军营”活动的通知》,

要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法律援助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法律援助进军营”活动,进一步开展军人军属法律援助宣传,提高军人军属法律援助绿色通道的知晓率,进一步将军人军属法律援助工作落到实处。

六是制订《六安市20xx年度城乡困难群体法律援助民生工程绩效评价指标》,以推进我市城乡困难群体法律援助民生工程全面和高质量实施,使年终对各县区的考评有章可循。

3.推出“我为群众办实事”新举措

二是对有关劳动权益纠纷申请法律援助的,法律援助中心为劳动者畅通绿色通道(即当事人免交《经济困难证明》)。对此类案件当日受理,当日指派。法律援助中心全程监督案件办理情况,案件办结后及时对当事人的满意度进行回访,对当事人不满意或不尽满意的,查明原因,补差不缺,给当事人一个满意结果。对农民工讨薪法律援助案件,在判决或仲裁后,注重提供延伸法律服务,确保当事人的权利实现。

4.对法援工作督查培训和调度

6月初,我们开展了对全市法律援助民生工程开展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和指导,重点对20__年终绩效考核存在的明显问题纠错或改进情况、20xx年目标任务落实和完成情况、

网络信息化应用情况、案件质量管理制度落实情况和基础设施建设运用情况进行督查,本次督查工作采取自查和抽查相结合,目前已进入现场抽查阶段,督查结束市中心将对结果进行通报。

11月下旬,在严格遵守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强法律援助队伍建设,提升法律援助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为法律援助工作规范化建设注入了高能量与新活力。

二、存在问题

1.思想松懈,争先进位意识不强。目前就全市而言,法律援助中心的编制基本用完,但部分县区任务数与人员配备极不合理,法律援助工作人员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因机构性质、工资待遇等问题,普遍存在工作积极性不高。

2.客观原因,目标任务完成不均。主要表现在部分县区担忧如何按时完成案件数量,个别县区却已早早超额完成任务而不敢再接收案件。一方面基层司法所不能办理法律援助案件是部分县区案件数量短缺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由于人口基数、辖区律师人数、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的范围扩大、截留上一年度案件违反序时进度等因素造成了“案件过剩”。

3.法律援助信息案例质量不高。我市被省厅采用的信息以及入选司法部案例库的案例与部分地市相比还存在相当差距,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创作积极性不高,应付差事的较多;二是写作水平不高,采用率低;三是平时不注重观察和积累,缺乏好的素材。

三、工作计划

下半年通常是法律援助工作的关键阶段,要集中对标对表完成规定动作,将法律援助经费合理完全支出,完成对各县区的考评,接受省厅对我市以及市民生办对市本级的考评。具体如下:

1.积极开展《法律援助法》宣传活动。《法律援助法》将于20xx年1月1日正式施行,下一步中心工作将积极开展宣传,推动《法律援助法》走到群众身边。

2.常规抓好法律援助品牌建设。继续抓好法律援助品牌宣传实践工作,以此为契机不断提升法律援助的满意度和知晓率。

3.深入贯彻落实值班律师工作制度。依照《安徽省法律援助值班律师工作办法》,下一步将进一步完善本地区值班律师工作机制,依法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权利。

4.加强法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管理工作。法援中心管理人员首先要学习吃透《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同行评估规则》《民事行政法律援助案件质量同行评估规则》,熟练掌握规则的具体内容。要求承办律师认真完成规则要求的各项工作,案件报结时严格审查材料是否完备。年度案件质量同行评估时严格按照两项规则进行评估,以高标准严要求对待法律援助案件的质量,同时要探索和借鉴案件质量与办案补贴挂钩的机制,使法律援助案件的质量得到普遍提升。

市法律援助处是一个有着光荣历史、有战斗力的集体。一直以来,他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以人为本,主动担当,踔厉奋发,在维护弱势者合法权益上持续用心用情用力。20__年我市被确定为全国六个“法援惠民生·助力农民工”农民工法律援助品牌建设示范点之一。在20__年至20xx年度全省法律援助案件质量同行评估中,我市的评估结果全部为良好以上等次,案件优秀率全省排名第二。近年来,市法律援助处先后荣获司法部第四届和第五届全国法律援助工作先进集体、省司法厅集体二等功、广东省第四届法律援助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和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THE END
1.精准发力“小切口”无锡推动法律援助服务提质增效为让法律援助的阳光温暖更多人民群众,2024年以来,无锡市法律援助中心认真落实省政府民生实事、省司法厅“法援惠民生·双争建新功”专项活动要求,主动加强部门之间、异地之间的沟通联络,多措并举为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优质法律援助服务。 https://js.cri.cn/20241216/8a0b4449-cb9f-5412-237a-d8d0c605c842.html
2.宣州:法律援助利民又惠民宣州:法律援助利民又惠民 近年来,宣城市宣州区司法局坚持以民生需求为导向,创新推出法律援助“点援制”,织密法律援助网,扩大援助范围,提升案件质量,持续增强基层群众法治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在机制建设上再聚力。出台“点援制”案件指派、归档、质量评估、补贴发放等管理制度,推出案件质量管理、人员管理、考核http://zxr.ahnews.com.cn/news/2024/12/17/c_640777.htm
3.公共法律服务点总结(通用26篇)(三)发挥专业优势,提供法律服务。组织法律顾问积极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解疑答惑,帮助困难群众申请法律援助,满足群众对公共法律服务的需求。今年以来,全县村法律顾问共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3070人次,提供辩护代理案件230件,为经济困难群众提供法律援助497件,减少群众律师代理费用100余万元,为村(社区)提供法律意见1471条,有力https://www.yjbys.com/zongjie/gerenzongjie/1526234.html
4.法律顾问工作总结15篇二、工作成效与亮点 一社区一法律顾问制度不仅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惠民工程,同时也是一项实现多赢的创新工作方式。本社区将法律顾问工作与、普法教育、人民调解、法律援助、法律服务等多项工作职能结合起来,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律服务活动,主要有: 1、开展普法宣传,提高村民法律素质,增强居民法制意识。 https://www.wenshubang.com/gongzuozongjie/2604721.html
5.公共法律服务个人工作总结(精选18篇)二、工作成效与亮点 一社区一法律顾问制度不仅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惠民工程,同时也是一项实现多赢的创新工作方式。本社区将法律顾问工作与、普法教育、人民调解、法律援助、法律服务等多项工作职能结合起来,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律服务活动,主要有: 开展普法宣传,提高村民法律素质,增强居民法制意识。 https://m.ruiwen.com/zongjie/6606360.html
6.万荣县法律援助中心:惠民工程进社区法律服务到身边在第十一个国家宪法日暨第七个宪法宣传周来临之际,万荣县法律援助中心在五一社区开展“免费法律咨询和特殊群体法律援助惠民工程”专项宣传和《法律援助法》专题讲座。五一社区工作人员及辖区居民30余人参加讲座。 活动中…https://m.sohu.com/a/835055095_121123819/
7.芮城县司法局多举措实施免费法律咨询便民工程本报讯(记者 邢智轩)今年以来,芮城县司法局以县、乡两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为载体,组织专业法律服务团队,深入实施“免费法律咨询和特殊群体法律援助惠民工程”,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免费法律咨询服务。今年1月至10月,全县免费法律咨询数6128件,完成率153.2%;特殊群体法律援助案件结案数112件,完成率101.8http://www.sxycrb.com/m/content_322654.html
8.晋中市加快构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让惠民工程更亲民行业动态“晋中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将‘惠民工程’纳入2024年市政府民生实事,晋中市司法局在实施免费法律咨询的基础上,全面推行延伸服务,为特殊群体提供无偿民事、刑事诉讼代理和刑事辩护等法律援助服务。截至目前,全市提供免费法律咨询29800次,办理特殊群体法律援助案件1483件。”近日,市司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宏就https://www.nfcmag.com/sv/3553.html
9.加大“惠民工程”辐射力度打造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省司法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我省从满足人民群众法律服务需求和建设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大局出发,2019年至今,连续6年在全国创造性开展“免费法律咨询和特殊群体法律援助惠民工程”(以下简称“惠民工程”)。“惠民工程”开展以来,累计申请专项经费1.9亿余元,共为群众提供免费法律咨询263万余人次,办结特殊群体法律援助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135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