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高法民[2020]4号文,上海高院关于审理房屋拆迁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今日在线拆迁法征收法律咨询

沪高法民[2020]4号文,沪高法民[2020]4号文-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房屋征收补偿利益分割民事纠纷研讨会会议纪要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房屋征收补偿利益分割民事纠纷研讨会会议纪要沪高法民〔2020〕4号

沪高法民[2020]4号文-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房屋征收补偿利益分割民事纠纷研讨会会议纪要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房屋征收补偿利益分割民事纠纷研讨会会议纪要

沪高法民〔2020〕4号

为进一步促进上海法院涉房屋征收补偿利益分割案件的适法统一,2019年11月,高院民事审判庭在静安区法院召开房屋征收补偿利益分割民事纠纷研讨会。

会议认为,房屋征收民事纠纷法律性、政策性、伦理性强,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和地域特征,全市法院在审理此类案件时应充分考量上述因素,审慎行使司法自由裁量权。

会议就当前房屋征收补偿利益分割民事审判中的一些疑难法律问题形成了基本一致的看法,现纪要如下,供全市法院在审理案件时参考。

一、城镇公有住房征收补偿利益分割问题

1、【同住人他处有房的认定】2004年《上海高院关于房屋动拆迁补偿款分割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指出,作为征收补偿对象的公房同住人,是指在被征收居住房屋处有上海市常住户口,已经实际居住一年以上,且本市无其他住房或者虽有其他住房但居住困难的人。如何认定“他处有房”

关于征收补偿对象的同住人范围仍应按照上述执法意见确定。为鼓励居住困难的人通过自己努力改善居住条件,这里的“其他住房”应限定为福利性质的房屋,公房同住人在他处购买的商品房不属于“他处有房”。

职工向工作单位承租单位职工宿舍,虽然职工与单位之间形成租赁关系,但双方并非基于福利分房形成的公有住房租赁关系。职工一般不办理公房调配手续,也没有取得公房租赁凭证,故一般不应视为“他处有房”。公房同住人在他处因私有房屋征收而分得的安置房,原则上不属于“他处有房”,但在私房征收中享受过托底保障等福利性政策的除外。

2、【未成年时受配公房的性质】在对公有住房的成年同住人进行认定时,如果该当事人在未成年时曾与其父母共同受配过公房,是否属于“他处有房”

实践中,有的当事人在未成年时曾与父母共同受配过公有住房(甲房),在成年后又分得另外一套公房(乙房),在确定乙房同住人范围时,该当事人是否会因为曾经受配甲房而被认定为“他处有房”存在一定争议。

会议倾向性意见认为,未成年人与父母共同受配公房时,未成年人并非作为独立的民事主体获得住房福利,而是附随于父母的居住利益,故原则上不属于他处有房,不影响其成年后所获得公房在征收时同住人的认定。

3、【同住人居住困难的认定标准】公房同住人他处有房但居住困难的,仍属于征收补偿对象。如何认定“居住困难”

对于“居住困难”的认定,既要尽可能确定统一的标准,又要充分考虑公有住房分配政策的历史沿革。“居住困难”是指在他处房屋内人均居住面积不足法定最低标准的情况。

法定最低标准面积的认定,应按照房屋调配当时的公房政策所规定“居住困难”的面积标准。

4、【空挂户口人员的补偿利益】户口空挂在被征收的公有住房的非同住人起诉要求分割征收补偿利益,应如何处理

空挂户口人员并非公有住房的承租人或者同住人,在被征收房屋既无产权利益,亦无居住利益,一般不属于征收补偿安置对象,原则上不能分得安置房。

如果在征收补偿安置时确实基于户籍因素考虑过该部分人员利益的,可以适当给予货币补偿。补偿款的数额可以参考因人口因素而增加补偿价值予以酌定。

需要注意的是,确定空挂户口人员系配房考虑对象必须有明确依据,不能按政策推定,而应当由征收单位出具加盖公章的情况说明。

5、【次承租人的利益主张】公房承租人在征收之前将房屋出租给案外人使用或者经营的,房屋的实际使用人(次承租人)能否参与征收补偿利益分割

实践中,有的公房承租人在征收之前将房屋出租给案外人使用或者经营,次承租人要求以征收对象身份参与征收补偿利益分割。处理此类纠纷时,要区分征收补偿法律关系与一般的房屋租赁合同关系。

关于征收补偿关系与房屋租赁关系的协调处理,仍参照2014年第四季度民庭庭长例会研讨纪要执行。

二、城镇私有住房征收补偿利益分割问题

会议认为,私有住房的征收以产权平移为基本原则,被安置人范围一般仅限于房屋产权人。审判实践中应该严格依照法律和征收补偿政策认定被安置人范围,不能随意扩大。

6、【房屋使用人的利益保护】当事人是否可以依据《上海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实施细则》第四十四条“被征收人取得货币补偿款、产权调换房屋后,应当负责安置房屋使用人”的规定主张其为被安置人并要求分割征收补偿利益

在私有房屋征收中,一般只有房屋产权人才是被安置人。对于房屋实际使用人,除非征收部门将其认定为被安置人,否则不属于征收补偿法律关系主体。而房屋实际使用人基于何种法律关系居住使用被征收房屋,不因征收关系而发生改变,即原房屋居住使用关系平移至安置房屋。

因此,征收补偿关系中的被安置人以外的房屋使用人不能主张分割征收补偿利益,其居住问题可基于原来法律关系如扶养、赡养等进行主张。

7、【征收补偿协议效力】私有房屋的部分产权人在房屋征收时已经死亡,部分继承人与征收单位签订征收补偿协议,未在补偿协议上签名的继承人主张其未能取得足额补偿,应如何处理

在私有房屋征收中,很多情况系由家庭代表而非全体征收被安置人与征收单位签订征收补偿协议,嗣后有的被安置人认为其未参与征收补偿协议签订且未取得足额补偿,遂引发纠纷。

此类纠纷系对征收补偿协议不服,不属于征收补偿利益分割纠纷,宜先行解决征收补偿协议效力问题,应为行政协议案件,在行政诉讼中予以解决。在先行解决征收补偿协议效力的情况下,再处理内部分割问题。

若被安置人对部分产权人与征收单位签订的征收补偿协议没有异议的,民事审判应依法予以处理。

8、【被安置人的证明】有的被征收私有房屋因历史原因仅有临时土地证,征收单位与被安置人代表签订补偿协议,没有明确被安置人范围,临时土地证记载的人员能否据此主张是被安置人

基于城市房屋房地合一的原则,一般可采信临时土地证登记的权利主体。但当事人有证据证明临时土地证记载的权利人与真实权利人不一致的除外。

三、农村宅基地房屋征收补偿利益分割问题

会议认为,在处理农村宅基地房屋征收补偿利益分割纠纷时,应充分考虑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性质的特殊性。在利益分割时,既要符合法律、政策,也要考虑到当地的乡规民约、特殊风俗习惯。

9、【特定补偿项目的归属】农村宅基地房屋征收中,部分补偿项目有特定的指向或者与被安置人的特殊身份有关,对于该部分补偿款应该如何确定归属

农村宅基地房屋征收中,部分补偿项目有特定的指向或者与被安置人的特殊身份有关。

例如给予与其他被安置人存在亲属关系但并非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人员一定的补偿,又如给予身患重大疾病的被安置人一定金额的额外补偿。

对于这类基于特定身份取得的补偿利益,可参照2011年《动迁新政后动迁安置补偿款分割纠纷研讨会综述》第七条“关于各类补贴、奖励款”分割意见处理,原则上归该特定身份人员所有,但是当事人另有特别约定的除外。

10、【独生子女补偿利益归属】独生子女在宅基地征收中因独生子女身份而获得增加的补偿利益归谁所有

征收补偿中,因独生子女身份而获得增加的补偿利益,不能当然认为皆归该独生子女享有。独生子女身份的取得系由于其父母响应国家计划生育政策,而国家有关计划生育的政策性生子女。在宅基地征收补偿中,基于独生子女身份而增加的补偿利益,并非奖励的对象一般系独生子女的父母而非独独生子女的贡献或者劳动所得。

对于该部分增加的补偿利益归属,被安置人之间有约定的,按照约定处理;没有约定的,原则上归独生子女的父母和独生子女共有。

四、征收补偿利益分割的其他问题

11、【安置房的购买权利继承问题】如果居住在被征收房屋内的被安置人在签订征收补偿安置协议之后、安置利益分割之前死亡,其继承人能否享有被继承人本可享有的优先购买安置房的权利

在安置补偿对象人数较多,但可以分割或者购买的安置房数量有限的情况下,存在哪些被安置人有权优先购买安置房的问题。2011年《动迁新政后动迁安置补偿款分割纠纷研讨会综述》中,多数意见认为安置房应优先用于保障在被征收房屋内实际居住的被安置人。

实践中,有的法院提出,如果居住在被征收房屋内的被安置人在签订征收补偿安置协议之后、安置利益分割之前死亡,其继承人能否享有被继承人本可享有的优先购买安置房的权利存在争议。

鉴于被安置人死亡的,即巳不存在实际居住的事实,其继承人可以继承被继承人的征收补偿利益,但是被继承人基于其居住事实而享有的优先购买安置房的权利不能继承。

12、【家庭内部协议的性质和效力】家庭成员在征收之前就征收补偿利益的分割以家庭内部协议的方式预先作出约定,对于此类协议的性质和效力应如何认定

家事纠纷有人身依附性和家庭伦理性特征,家庭成员之间关于征收补偿利益分割事宜所达成协议的性质为家庭共有财产分割,内含家庭成员对家事问题、财产问题等的妥协和让步。

家庭成员对于财产的处分与赠与不同,不宜按任意撤销权之规定处理,法院应尊重家庭成员之间的合意。

如果协议仅有部分被安置人签字的,要结合协议签订的背景、协议内容、签字方是否有代理权等因素综合判断协议是否为全体被安置人的共同意思表示。

13、【违法改扩建部分的征收补偿利益归属】对有证房屋进行改扩建(改扩建部分未办理合法建造手续),后房屋整体纳入征收范围,对于改扩建部分的征收补偿利益应如何分割

违法建筑原则上不受法律保护,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考虑到历史因素,征收补偿时可能给予违法建筑一定补偿。

对于该部分补偿款的归属,原则上产权人对产证上的建筑面积享有产权,对违法建筑的权利,应综合考虑建筑物的出资建造、占有使用等情况予以处理。但当事人就该部分补偿利益另有约定的,应优先适用当事人之间的特别约定。

实践中需要注意的是,改扩建方提出征收补偿利益分割的前提是已经被列为征收补偿的被安置人。如果改扩建方并非被安置人,则只能依据与被安置人形成的其他法律关系(如租赁等)提出主张,不能基于征收补偿利益分割法律关系提出主张。

14、【尚未实际取得安置房的买卖合同效力】被安置人在尚未实际取得安置房的情况下即与他人签订安置房买卖合同,将安置房予以出售,对于这类买卖合同的效力,应如何认定

对于合同效力的认定,应严格遵循《民法总则》的规定,除非具有法律规定的无效情形,不轻易否定合同效力。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三条规定,被安置人在尚未实际取得安置房的情况下,即未取得标的物的所有权,其所签订安置买卖房屋的协议不因此而认定无效。

要严格区分合同效力与合同履行,合同无法履行,不影响合同效力。当事人就合同履行产生争议的,按照约定或法律规定进行处理。

五、程序问题

会议认为,当前审判实践中就征收补偿利益分割纠纷案件的管辖、受理费的计算、与继承案件的程序衔接等程序问题,不同法院的法律适用口径存在一定差异,应予统一。

在处理这些程序事项时,应在严格遵守法律规定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当事人诉累,一次性解决纠纷。

15、【案件管辖】因征收或者协议拆迁补偿安置利益分割产生的纠纷如何确定管辖法院

鉴于征收补偿款及安置房屋系针对被征收房屋的补偿,若因涉及多名被告或多套安置房分布在不同辖区,分别由不同法院管辖易引发案件执法标准不统一,且征收利益分割往往涉及不同地区征收补偿政策的实施。

为便于当事人诉讼,便于法院审理此类征收补偿利益分割案件时的事实调查与处理标准的统一,此类案件一般由被征收房屋所在地的法院进行管辖为宜。2014年第四季度全市法院民庭庭长例会曾就

上述问题进行讨论,倾向性意见也是由被征收房屋所在地法院管辖。此类征收补偿利益分割案件的管辖,继续按2014年第四季度民庭庭长例会研讨纪要精神执行。

16、【安置房屋分割的受理问题】安置房屋尚未确定,当事人起诉要求分割安置房屋的,人民法院是否受理

当事人起诉要求分割安置房屋,其法律性质是不动产物权的分割。在安置房屋尚未确定的情况下,当事人将来可能获得的房屋实际面积、位置等尚处于不确定状态,法院不宜进行确权和分割,可裁定不予受理或者驳回起诉,但应告知当事人在安置房屋确定后再行主张。

安置房是否确定,应根据《物权法》第九条“不动产物权的设立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的规定,原则上以不动产初始登记为判断标准。

但由于不动产物权尚未登记,法院在处理时不宜作确权分割,而应作房屋购买处理,判决一般_用XX房屋由XX当事人购买的表述。

17、【仅要求分割货币补偿款的处理问题】动迁安置补偿既有房屋又有货币,安置房屋分配尚不具备条件,当事人仅起诉要求分割货币部分的,人民法院是否处理

征收补偿利益的分割所把握的原则应该是有利于被安置人利益的整体平衡,有利于减少当事人诉累,因此原则上应当整体分割。

特别是征收补偿款预扣在征收部门用于购置安置房等情况的,应参照2007年《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宅基地房屋纠纷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四条意见执行,货币补偿部分暂不作处理。

但是实务中也存在一些特殊情况,例如由于被安置人无法就补偿款分割达成一致而暂扣在征收部门,或者是补偿款已经实际下发,被安置人各方矛盾激烈且实际占有货币一方存在转移或者挥霍货币补偿款可能的。对此,人民法院可以受理,并就货币补偿款部分先行分割。

18、【动迁利益分割与遗产继承】部分被安置人死亡的,在处理安置补偿利益分割案件中是否需要就遗产继承一并处理

实践中,如果部分被安置人死亡,当事人往往要求在征收补偿利益分割案件中就死亡被安置人补偿利益的继承问题一并予以处理。

为尽可能减少当事人诉累、一次性解决纠纷,应按照2011年《动_新政后动迁安置补偿款分割纠纷研讨会综述》第三条的意见执行,遗产继承问题原则上应一并处理。但是,如果死亡的被安置人除安置补偿利益外还有其他遗产,其继承人要求与其他遗产一并处理的,或一并处理涉及案件情况复杂、程序环节众多等情况,可在在安置补偿分割案件中只明确涉及房屋征收补偿利益的遗产范围。继承人之间的继承问题另案诉讼解决。

19、【案件受理费】安置补偿利益分割案件如何确定案件受理费计算基数

对于征收补偿利益分割案件受理费的计算,实践中有不同做法。有的法院按照征收补偿协议确定的全部补偿金额作为计算基数,有的法院按原告诉请主张可以分得的补偿金额作为计算基数,有的法院按照需要分割的安置房屋起诉时的市场价作为计算基数。

会议认为,案件受理费的计算标准应予统一,考虑到此类案件的性质系征收补偿利益分割,故倾向于按照征收补偿协议确定的全部补偿金额作为案件受理费的计算基数。

上海市征地房屋补偿争议协调和处理试行办法

第一条(制定目的和依据)

为了规范征地房屋补偿争议协调和处理行为,维护征地房屋补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上海市征收集体土地房屋补偿暂行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

区(县)征地事务机构与宅基地使用人或者房屋所有人(以下简称被补偿人)达不成补偿安置协议,由区(县)土地管理部门进行协调和处理的,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制定、送达具体补偿方案)

征地房屋补偿方案规定的签约期限届满,区(县)征地事务机构与被补偿人达不成补偿安置协议的,区(县)征地事务机构可以提出对被补偿人的具体补偿方案。

具体补偿方案应当根据批准的征地房屋补偿方案,明确对被补偿人的补偿方式、补偿金额和支付期限、用于产权调换房屋的地点和面积、搬迁期限等。

区(县)征地事务机构应当将具体补偿方案送达被补偿人,并应当要求被补偿人在答复期限内对是否接受具体补偿方案给予答复。答复期限不得少于10日。

第四条(报送协调处理资料)

(二)征地房屋评估报告;

(三)征地房屋具体补偿方案;

(五)协商记录;

(六)其他与征地房屋补偿协调和处理有关的资料。

第五条(召开协调会)

区(县)土地管理部门应当在答复期限内召开协调会,召集区(县)征地事务机构、被补偿人进行协调。

区(县)土地管理部门可以邀请区(县)人民政府法制机构、镇(乡)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村(居)民委员会代表等参加协调会。

第六条(协调要求)

区(县)土地管理部门在协调过程中,应当调查有关事实,听取区(县)征地事务机构、被补偿人的陈述,宣传有关政策,并组织协商调解。区(县)土地管理部门在协调过程中,应当制作笔录。

协调过程中,被补偿人对具体补偿方案所提异议成立的,征地事务机构应当根据协调情况调整具体补偿方案后送达被补偿人。被补偿人仍不签订补偿安置协议的,区(县)土地管理部门应当再次协调。

第七条(协调中的评估鉴定)

在协调过程中,被补偿人对评估结果有异议且未经估价专家委员会鉴定的,经被补偿人申请,区(县)土地管理部门应当委托估价专家委员会进行鉴定。

经鉴定改变原评估结果的,区(县)征地事务机构应当调整具体补偿方案并送达被补偿人。被补偿人仍不签订补偿安置协议的,区(县)土地管理部门应当再次协调。

第八条(协调达成一致)

经协调,区(县)征地事务机构与被补偿人达成一致的,签订补偿安置协议,征地房屋补偿争议协调和处理工作终结。

第九条(实施补偿条件)

答复期限届满,经区(县)土地管理部门协调未能达成一致或者被补偿人经两次通知不出席协调会的,由区(县)征地事务机构按照具体补偿方案实施征地房屋补偿。

第十条(实施补偿要求)

区(县)征地事务机构实施补偿应当事先以书面方式通知被补偿人。

第十一条(责令交地决定)

经按照本办法规定实施补偿后,被补偿人已经接受补偿或者无正当理由拒绝接受补偿,且在具体补偿方案中明确的搬迁期限内拒不搬迁和交出土地的,区(县)征地事务机构应当将有关实施补偿和拒不搬迁交出土地的情况报告区(县)土地管理部门。

区(县)土地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实施补偿和拒不搬迁交出土地的情况作出责令交出土地决定,责令被补偿人限期搬迁和交出土地。

第十二条(责令交地决定内容)

区(县)土地管理部门按照本办法第十一条规定作出的责令交出土地决定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区(县)征地事务机构、被补偿人等基本情况;

(二)征地批准文件、征地房屋补偿方案、建设项目名称等;

(三)争议事项;

(四)争议协调情况;

(五)具体补偿方案;

(六)实施补偿情况;

(七)责令搬迁和交出土地的期限;

(八)告知被补偿人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权利及期限。

责令交出土地决定确定的搬迁和交出土地的期限不得少于15日。

第十三条(文书送达)

具体补偿方案、协调会通知、责令交出土地决定等文书应当送达被补偿人,并留有送达的证据。

责令交出土地决定书采用公告送达的,应当通过政府网站及征地范围内的公告栏等进行公告,自公告之日起满30日视为送达。公告送达,应当在案卷中记明原因和经过。

第十四条(催告与申请执行)

被补偿人在法定期限内对责令交出土地决定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不提起行政诉讼,又不履行的,区(县)土地管理部门可以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前,区(县)土地管理部门应当依法以书面形式催告被补偿人履行责令交出土地决定。

第十五条(施行日期)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13年11月8日。

沪高法(2000)687号

1.本意见所称房屋拆迁民事案件,是指拆迁人和被拆迁人之间因城市房屋拆迁而发生争议,从而提起民事诉讼的房屋拆迁协议纠纷、要求安置补偿纠纷,及要求拆迁赔偿等案件。

未取得拆迁许可,由于村镇建设等需要使用集体土地而发生的平等主体之间因拆除房屋引起的争议,不属于本规定所称房屋拆迁民事案件。

2.在拆迁期限内,拆迁人起诉要求被拆迁人履行协议中关于搬迁义务的,应裁定不予受理或驳回起诉,并告知拆迁人根据拆迁有关法律规定,依程序向区、县房管局申请限期拆迁,由区、县房管局报请同级人民政府作出责令限期搬迁的决定。

3.在拆迁期限内,被拆迁人和拆迁人未签订拆迁协议,被拆迁人起诉要求拆迁人安置补偿的,应告知其根据拆迁法律规定,申请房管部门进行拆迁裁决。

4.房屋拆迁民事案件由被拆除房屋所在地或被安置房屋所在地法院管辖。

5.审理中,对于涉及拆迁协议中未起诉的私房产权人、公房使用权人的,应将其列为第三人,但原告未就拆迁协议起诉,仅要求拆迁安置的除外。

6.拆迁人委托拆迁,被委托单位以自己名义与被拆迁人签订拆迁安置补偿协议,由拆迁人承担有关民事责任。

7.被拆迁房屋为共有产,拆迁人和部分共有产人签订协议,或部分共有产人以其余共有产人的被委托人身份签约,其余共有产人要求确认协议无效,经审查委托关系不能成立的,应予支持;部分共有产人以个人名义签约,并保证承担法律后果,但无证据证明其他共有产人同意,其他共有产人要求确认协议无效并予以安置的,应予支持。

人民法院判决确认协议无效的,应同时判令返还财产或赔偿损失,对被拆迁人提出要求安置诉讼请求判决支持的,应要求拆迁人提供相应房源,如拆迁人无房源的,可视情况参照货币化安置的有关政策规定,判决货币安置。对按规定可回搬安置,但拆迁人又无法提供房源的,可参照回搬地区的同类房屋,判决货币安置。

8.拆迁安置协议合法有效,但由于拆迁人的原因,致拆迁协议安置房源无法落实,应判令拆迁人另行提供房源安置或支付同等价值的货币。

9.私房所有人放弃保留产权,且户口不在拆迁范围内的,拆迁人就拆迁安置补偿仅与私房所有人签订协议致引起诉讼的,协议中涉及拆迁补偿部分有效;拆迁人就拆迁安置补偿仅与房屋使用人签订协议致引起诉讼的,协议中涉及拆迁补偿部分无效。

10.公房承租人与拆迁人签订拆迁协议侵犯其他使用人应有的被安置权,其他使用人起诉要求确认协议无效并要求安置的,应认定协议无效或部分无效,并判令拆迁人予以安置。

11.私房所有人和个体工商户不一致的,私房所有人与拆迁人签订协议,处分个体工商户的权利,个体工商户就此起诉要求确认拆迁协议无效或要求安置的,应予支持。

13.拆迁双方在房屋拆迁裁决未撤销的情况下,又签订拆迁协议,后以拆迁协议纠纷诉至法院,要求确认拆迁协议无效的,人民法院不以裁决未撤销作为确认协议无效的理由。

14.拆迁双方在拆迁期限届满后签订拆迁安置协议,引发纠纷诉至法院的,人民法院不以已过拆迁期限为由确认拆迁协议无效。

15.拆迁协议中明确不予安置或者未明确是否予以安置的被拆迁人提起诉讼,未要求确认协议效力,仅要求拆迁人进行安置的,审理中可就其应否安置作出判决,而不审查协议的效力。拆迁人因此而要求确认拆迁协议无效的,应告知其另行起诉。

16.拆迁协议当事人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损失的,当事人请求人民法院增加违约金的,人民法院可予以支持;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损失,当事人请求人民法院适当减少的,人民法院可予以支持。

17.协议对延长过渡期的过渡费约定低于有关规定的,按规定;高于有关规定的从约定。

THE END
1.上海房子拆迁纠纷官司律师2024推荐上海房子拆迁纠纷官司律师找上海房子拆迁纠纷官司律师就上律图网,我们从律师优势、擅长领域等角度精选了一批2024年最新的上海房子拆迁纠纷官司律师供你选择。免费为你提供上海房子拆迁纠纷官司律师的执业信息和电话,做你身边的法律顾问。https://www.64365.com/lvshi/shanghai/fzcqjfgs/
2.律师办案征收拆迁案件操作指引(北京)律师业务操作指引合集?民商卷(二)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律师办理土地法律业务操作指引。上海市律师协会律师办理国有土地使用权法律业务操作指引。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律师办理拆迁法律业务操作指引。上海市律 律师办案操作指引汇编(北京)丨办案指引 律师办案操作指引汇编(北京)丨办案指引。《律师办理死刑复核法律援助案件办案指引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220/16/2543594_1142466374.shtml
3.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政府首页要闻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日前,长宁区司法局聚焦全面深化改革,注重推动服务大局能力的全面提升,结合《上海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营商领域重点法律法规,制定推出《长宁区法治营商服务指南》,并分为“国际城区”和“企业出海”两个篇目。 聚焦更好服务跨国企业“引进来”,“国际城区”篇全面梳理长宁法律服务资源,为市场https://www.shcn.gov.cn/col5441/20241220/1273962.html
4.2024年12月16日冠领拆迁补偿纠纷律师到安徽淮南市办案2024年12月16日冠领拆迁补偿纠纷律师到安徽淮南市办案 办案时间:2024年12月16日 办案地址:安徽淮南市 预约咨询电话:400-8787-666 周边有房产或土地纠纷的当事人可随时预约咨询律师。 当事人咨询流程:拨打北京冠领律师事务所拆迁律师团队免费热线,联系律师后见面咨询!https://www.guanlingls.com/notice/list/v/25307.html
5.解读行政复议对征地拆迁协议书发生争议时,如何进行申请行政行政复议是关于行政行为的一种救济方式,在征地补偿过程中,会和被补偿人之间签订征地拆迁协议书,那如果对征地拆迁协议书发生争议,对于征地拆迁协议书可以申请行政复议吗其实不仅仅是这个原因,拆迁继承专业律师本身的优势也较为明显,市场表现良好亦属正常。北京在明律师事务所专业拆迁律师为被拆迁人提供房屋拆迁补偿、征地补https://www.0438.tv/thread-6915852-1-1.html
6.北京中征律师事务所中征律所专注征地拆迁领域https://www.163.com/dy/media/T1653380254527.html
7.上海市律师办理城市房屋拆迁征地拆迁法律业务操作指引本操作指引适用于律师代理与上海市城市房屋拆迁、征地拆迁相关的诉讼和非诉讼法律业务。主要适用于律师为政府、拆迁人、拆迁单位、被拆迁人、房屋承租人、房屋同住人、房屋使用人提供拆迁法律咨询、受托调查、起草修改拆迁方案、起草修改各类法律文书、出具专项法律意见书、培训拆迁工作人员、参与与拆迁有关的评估、听证、谈https://wenku.baidu.com/view/05754955bb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cc.html
8.上海律师参与办理本市信访案件操作指引(2012)业务指引为了规范和指导本市律师参与办理有关上海市各类信访突出矛盾案件,提升和扩大本市律师的社会影响力,拓展律师业务领域,提高律师法律服务质量,发挥律师精通法律的专业优势,协助、支持本市有关部门和组织妥善处理各类信访矛盾积案,保障各类信访突出矛盾案件的调解、化解和核查终结等处置方案的合法、合规性,同时提高信访突出矛盾https://www.lawyers.org.cn/info/ec0ac71fac9546c3a8925da105c16422/
9.律师办理拆迁法律业务操作指引律师办理拆迁法律业务操作指引第一章总则 1.制订目的 2.概念界定 3.律师办理拆迁法律业务的基本原则 4.律师办理拆迁法律业务的前提和要求 5.业务适用范围 第二章房屋拆迁前期准备 第一节一般规定 1.目的和依据 2.房屋拆迁前期准备阶段的时点 3.房屋拆迁的前提条件 4.概念界定 5.适用范围 第二节律师代理拆迁人https://www.66law.cn/laws/92537.aspx
10.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律师承办拆迁法律业务操作指引(三)本章适用于指导律师办理农村房屋拆迁法律业务的实务操作。如有关省市地方性法规或规章规定集体土地上的房屋拆迁适用城市房屋拆迁程序的,从其规定。 2.本章所指的农村房屋拆迁是指依法许可,拆迁人对城市规划区外农民集体所有土地上的房屋所有者或使用者给予合法补偿安置的前提下予以迁出,对房屋及附属物进行拆除的法律行为https://www.gzlawyer.org/info/4de2e1430d2549a395078662c89f191f
11.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律师办理土地法律业务操作指引收集人:红旗飞扬 中华全国律师协会 律师办理土地法律业务操作指引 目录 总则/110 第一编律师办理土地权属登记业务操作指引/112 第一章一般规定/112 第二章土地权利设定登记过程中的律师业务/113 第一节一般规定/113 第二节划拨国有建设用地设定登记中的律师业务/114 第三节出让国有建设用地设定登记中的律师业务/https://doc.mbalib.com/view/b69a10001301966f6798567414ee30d6.html
12.征地拆迁补偿纠纷怎么办,征地时房屋拆迁纠纷要开庭吗征地拆迁补偿纠纷区别于一般的民事纠纷,如果征地主管部门发了补偿费后,家庭成员之间对拆迁补偿款的分配有纠纷,这种情况下可以依法提起民事诉讼,但是,对征地主管部门的补偿决定有争议的,被拆迁户不能通过民事诉讼处理。 二、房屋拆迁纠纷证据不足怎么办? 一、房屋拆迁纠纷证据不足怎么办 http://www.tjsheng.com/news/5379.html
13.警察网第三条 审批事项必须依法设定。除国家和省规定以外,政府各部门不得自设审批事项,如确有需要增设审批事项的,必须报市政府批准,并向社会公布,才能实施审批。 第四条 审批行为必须规范。政府各部门必须依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实施审批。凡有审批的部门,都要公布明确的审批内容、条件、依据、职责、时限,公开操作规程http://www.law-lib.com/cpd/law_detail.asp?id=311164
14.北京美泰律师事务所北京拆迁律师房屋拆迁律师北京美泰律师事务所于2014年6月18日成立于北京,专注办理“征地拆迁案件”,包括房屋拆迁、集土征收、房屋买卖,对房屋拆迁、房屋买卖中集团诉讼管理有深入研究,为当事人取得了良好的维权效果。美泰律师事务所秉承“志存高远,海纳百川,跬步千里,共铸美泰”的文化核心理http://www.lantingcq.com/
15.拆迁律师北京在明律师事务所专业拆迁律师为被拆迁人提供房屋拆迁补偿、征地补偿、拆迁补偿、安置补偿、城中村改造、棚户区改造、农村房屋补偿、征收房屋补偿、房屋拆迁补偿、农村宅基地补偿等土地征收动迁律师全方位服务,是一家由专业的拆迁律师和专家组成的全国权威性拆迁律师事务https://m.zaimingchaiqian.com/
16.中国征地拆迁法律事务网优秀资深土地拆迁律师、著名记者、专家学者组成的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专业为被征地拆迁人维权的律师团队。具有专业的团队、精湛的水平,高质量的办案效果赢得社会的高度认可。http://www.tdwq.net/
17.征收拆迁(精选十篇)中共中央纪委办公厅、监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监督检查进一步规范征地拆迁行为的通知》规定:“在《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作出修订之前,集体土地上房屋拆迁,要参照新颁布的《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的精神执行。”同一旧城改造项目征收拆迁,集体土地上房屋应当参照国有土地上房屋的补偿安置标准,但是,毕竟集体土地上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hsvwm3r.html
18.京平律师事务所法律咨询京平拆迁律师事务所2016年,北京京平律师事务所邱萍萍律师录制的《农村房屋拆迁的法定程序》的公益讲座视频,为广大拆迁户普及拆迁法律知识,该讲座视频广泛传播,在拆迁户中产生极大轰动,甚至成为某些村集体普及拆迁法律知识的“教材”,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目前京平律所设立了民事商务、金融商事、刑事行政、房屋地产等多个业务部门,愿以专业https://www.jinglawyer.com/chaiqianlvshi/tuanduijieshao/3.html
19.杨在明拆迁律师一对一专业征地拆迁律师咨询 4008019299 北京拆迁安置律师杨在明律师 4008019299 专注于征地拆迁、房地产等行政法领域 杨在明律师 北京在明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 极力为被拆迁人维权 杨在明律师带领其团队的一批骨干律师创立北京在明律师事务所,领衔团队首席律师。为广大被征https://www.zaiminglawyer.com/
20.业务范围征地拆迁征地补偿土地征收纠纷 BUSINESS FIELD 征地拆迁业务已遍布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农村地区房屋拆迁,土地征收、养殖场拆迁等 城镇地区房屋拆迁、商铺拆迁、棚户区改造、旧城改造等 工厂企业拆迁、矿场、大型企业占地拆迁等 农村耕地、林地征收、土地非法占用等 立即咨询 北京城市房屋拆迁律师:选择货币补偿好,还是选择产权置换http://knlvshi.com/h-col-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