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经济领域纠纷化解如何融入诉源治理大格局法院知识产权纠纷

正文共3214个字,预计阅读需10分钟▼

“近五年全国各级人民法院一审共审结网络购物合同纠纷案件9.9万件、网络服务合同纠纷案件2.3万件。”2023年3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举行网络消费典型案例新闻发布会通报,网络消费纠纷案件随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而增长。以网络购物合同纠纷案件为例,2018年一审审结1.2万件,2022年一审审结3.2万件,案件数量增长近两倍。

近年来,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平台经济领域矛盾纠纷日益凸显,新的纠纷类型不断增多,诉源治理显得尤为迫切。为此,7月5日,中国政法大学联合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共同主办的“数据法治与诉源治理智慧协同”高端研讨会,就平台经济领域矛盾纠纷如何融入诉源治理大格局,如何从源头预防、以非诉方式化解,如何保障和促进数字经济、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据悉,在近年来的实践中,司法机关、平台企业、法律科技公司等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以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为目标,不断优化和创新平台经济领域矛盾纠纷解决机制,拟建立多元协同共治的解纷格局,推动平台经济领域诉源治理。

平台经济领域新类型纠纷不断出现

“通过对近4年的数据分析,我们发现,2021年平台经济的诉讼案件同比增幅最大,达40%,后续诉讼案件数量有所回落。”阿里巴巴集团法务合规部总监朱坚介绍,平台经济领域纠纷中比较常见的是网络消费合同纠纷和知识产权纠纷。但近两年以来,知识产权纠纷占比已超过八成。

朱坚介绍,对利用商标引流和营销问题,平台已从过去的“关闭店铺”转向要求涉嫌侵权商家修改标题;外观设计类侵权则要求,商家采用相同宣传图的,以平台“首发”为原则,确定权利人后,对后发抄袭者的宣传图予以删除处理,从而尽量避免批量案件诉至法院。

抖音集团诉讼法务负责人李颖介绍,2023年,抖音电商平台主动删除了超过80万条涉假货商品,处理了大量违规引流、售假等商家和达人账号。平台注重诉源治理,通过批量案件处理、学习法院典型案例、完善平台规则等方式,力求将纠纷解决在萌芽阶段。

刁云芸表示,面对这些挑战,应积极探索诉源治理的有效途径。可通过大数据筛选典型案例,集中司法资源采取合适的应对措施,如诉前禁令等制止侵权,并通过加大赔偿和审理速度等措施,尽快形成司法裁判规则以期形成类案规制,促进和保护新质生产力发展。

“数据治理”诚实信用至关重要

“诉源,要‘溯源’,诉源治理要找到纠纷源头,平台经济溯源就是要找到数据源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教授黄勇说,平台经济领域诉源治理须在动态中制定规则,要尊重数据在创新中的作用。

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时建中表示,平台治理的核心在于数据治理,因为没有数据就没有平台。平台治理和诉源治理是数字时代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平台数据合规质量的提高,对平台经济领域诉源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北京外国语大学法学院教授王文华表示,我国电子商务法第四章对平台内纠纷解决,规定了在线纠纷解决机制、行业调解机制,以及仲裁、诉讼等多种方式。对电商平台来说,“诉源治理”要确保商品和服务的源头可追溯。

对于平台数据合规治理,王文华提出要进行“软法之治”,要注重区分场景制定适用于不同行业领域、不同流通渠道的数据合规指南。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教授杨秀清表示,网络空间治理,特别是新型网络纠纷司法裁判,不仅要为个案定分止争,还要为网络社会发展提供明确规则指引,要参与到网络空间诉源治理之中。

“诉源治理需要培育全社会的诚信,法院裁判的公允性、当事人的契约精神和诚信履约意识至关重要。”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法学院教授姚佳认为,诚实信用对平台经济诉源治理链条上各个主体和各个环节十分重要,要以此为切入点,培育整个社会的诚实信用。

诉源治理需要多元解纷力量

研讨会上,围绕平台经济诉源治理主体和责任等话题,与会人员表示,诉源治理不仅是法院与平台的责任,还需要法律、政策的支持,更需要多元解纷力量的参与和合作。

朱坚说,企业主动参与诉源治理,不仅具有社会意义,也具有商业价值。通过有效处理消费者纠纷,可以增强消费者对平台的信任,促进其回归平台消费。

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吴韬表示,社会化调解是诉源治理的重要力量,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不仅可以有效缓解法院案多人少的压力,还有利于把非诉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促进矛盾纠纷源头化解。

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葛红介绍,在平台经济诉源治理方面,该院构建了多项常态化长效机制。比如,建立党委牵头,监管部门、法院、检察院、行业协会、调解中心等联动化解纠纷机制;健全数字化风险评估机制等。通过这些措施统筹整合不同治理主体的力量,促进多元解纷,推动形成源头预防和区域协同共治格局。

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各大平台及司法系统不断完善各自在线纠纷解决(以下简称“ODR”)平台建设。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教授纪格非通过调研认为,电商平台的ODR与司法系统ODR在解决纠纷时具有不同的逻辑和特点。电商平台的ODR以商业化逻辑为基础,强调纠纷解决的时效性和效率,而司法ODR则在法律框架下提供纠纷解决服务。建议建立统一的衔接平台,作为调适电商平台和法院之间的中间力量,一方面为法院筛选进入诉讼平台纠纷案件的类型和数量,另一方面促进纠纷诉前解决的效率和质量。

北京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刘哲玮表示,平台经济领域具有以自治实现诉源治理的潜力,要尊重平台的自主性。平台内部的社区可以形成具有自治性的社区,通过平台内部治理的规则、惩戒方式和处理程序,实现有效的纠纷解决。

“法律+科技”为诉源治理提供多种可能

胡焕刚表示,大数据、算法等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诉源治理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可能。通过大数据分析和全链路梳理,可以找到真正的问题所在,并形成有效的解决方案。同时,大数据治理还能够全面检验治理成果。

百度集团法律研究中心主任陈晨以百度在诉源治理方面探索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为例介绍,人工智能多模态能力非常强,可以对视频内容进行完整详细分析,识别违法内容,并通过自然语言对话生成报告,进而为司法机关提供舆情参考或案件全过程情况数据。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杨东认为,区块链技术在证据认定和数据共享方面对诉源治理至关重要。可以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结合大模型和人工智能,构建多元协同共治的司法智能化数据空间。未来,应以元宇宙、区块链等技术为基础,构建“以链治链”的诉源治理体系。

THE END
1.四川法院在线诉讼平台登录注册https://www.scssfw.gov.cn/
2.山东青岛市北区法院持续完善“互联网+诉讼服务”模式本报讯(□董楠 通讯员张淦) 疫情防控特殊时期,如何保障人民群众的诉讼权利?网上立案、电子送达、在线调解、网上庭审、12368热线……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人民法院持续完善“互联网+诉讼服务”模式,不断推进智慧法院建设,助力疫情期间当事人诉讼权利保障工作,科学保障疫情防控与执法办案两不误。 http://e.mzyfz.com/paper/1825/paper_48692_10227.html
3.法院“一站式+互联网”让诉讼服务贴心更暖心地方新闻为提升诉讼服务中心服务效率,近年来,临川区人民法院不断加强诉讼服务中心建设,推动司法服务转型,积极打造“一站式”诉讼服务便民窗口。http://df.youth.cn/msrd/202405/t20240510_15246603.htm
4.“互联网+送达”助推诉讼服务提质增效电子送达的推广为当事人带来优质高效的送达服务,对维护当事人正当利益均有重大意义。下一步,安图县法院将继续合理利用新型“互联网+送达”模式,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便利,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和满足感。 文字:王椿皓 原标题:《“互联网+送达” 助推诉讼服务提质增效》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234066
5.从“互联网+”到“人工智能+”,全国首个12368诉讼服务智能平台在为认真落实最高法院关于智慧法院建设的部署,上海高院紧跟时代步伐,牢固树立“大数据”思维,创新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在“互联网+”诉讼服务的基础上,与科大讯飞等公司开展合作,将“人工智能”植入12368诉讼服务平台,升级开发了“上海法院12368诉讼服务智能平台”。 https://www.jfdaily.com.cn/wx/detail.do?id=53477
6.国务院下发意见: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简称“《意见》”),对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作出总体部署。《意见》强调,要优化服务流程,创新服务方式,推进https://www.66law.cn/laws/157375.aspx
7.广州互联网法院挂牌收案提供诉讼网络化服务在互联网上侵害他人人身权、财产权等民事权益而产生的纠纷;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购买的产品,因存在产品缺陷,侵害他人人身、财产权益而产生的产品责任纠纷;检察机关提起的互联网公益诉讼案件;因行政机关作出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互联网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管理等行政行为而产生的行政纠纷;上级法院指定管辖的其他互联网民事、行政https://news.cctv.com/m/a/index.shtml?id=ARTI72PDGv7bkTuM4tGO1Yr9180928
8.现在网络法庭怎么诉讼?现在网络法庭怎么诉讼? 一、现在网络法庭怎么诉讼? 起诉人向互联网法院提起诉讼的,受案的法院是北京、广州、杭州互联网法院,当事人可以通过线上提供材料的方式向其中一家提起诉讼。 1.在互联网搜索最高人民法院诉讼服务网,点击并进入。 2.在最高人民法院诉讼服务网有账号的直接点击当事人登录。 3.点击当事人登录https://m.64365.com/zs/1370655.aspx
9.智治支撑社会治理工作总结范文(通用8篇)通过整合资源形成了以区综治中心为主体的“1+N”综治体系,实现综治信息互联互通、综治资源整合共享、综治工作协调联动的`工作格局。“1”即区综治中心,设有社会治安综合管理信息平台、雪亮工程视频监控、综治视频互联网等系统和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法律服务、诉讼服务、网格化管理、心理咨询、联动指挥6个分中心,实现多元https://www.ruiwen.com/zongjie/6423049.html
10.杭州检察:“互联网+”办案思维助推公益诉讼新发展1月8日,下城区人民检察院提起的《民法典》实施后全国首例个人信息民事公益诉讼案,在杭州互联网法院公开审理,被告孙某因非法买卖、提供4万余条个人信息的行为,被法院判决支付侵害社会公共利益的损害赔偿款34000元并公开赔礼道歉。 该案被视为杭州检察机关在互联网公益诉讼领域的又一次创新探索。 https://www.xsnet.cn/content/2021-01/25/content_89307.html
11.陈冀平:党的十八大以来法治建设新成就时政学习医院动态大力推进“互联网+诉讼服务”建设,拓展网上立案、在线调解、远程庭审、电子送达、网上公开等便民服务。全国99%的人民法院建成案件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审判活动主要流程节点信息的网上流转和卷宗的数字化管理,实现审限预警、进程监控、风险评估、质量评查。检察院系统正在建设覆盖四级检察院的司法办案、检察办公、队伍管理、检务https://www.scmy404.com/Article/info/1100-38-4776.html